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刺蝟公社」(ID:ciweigongshe),作者:刺蝟公社編輯部,編輯:楊晶,36氪經授權發布。
愛奇藝會員漲價了。
這個醞釀許久的決定,近期成為了現實。愛奇藝CEO龔宇在財報電話會議上,再次確認了會員漲價的細則:單月價格從19.8元人民幣每月調整到25元人民幣每月,連續包月的價格從15元人民幣每月調整到19元人民幣每月。
11月17日,愛奇藝公布了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財報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愛奇藝營收達到72億元人民幣(約合11億美元)。其中,會員服務收入40億元人民幣(約合5.855億美元),同比增長7%。
會員服務收入是愛奇藝的支柱收入之一,漲價可能會帶來會員的流失,但愛奇藝認為,負面影響不會持續太久。
在龔宇看來,用戶付費最主要的原因是有好的、獨播的頭部內容,這些內容絕大部分源於原創和自製,往後的內容生態依然豐富,價格上的調整措施不會影響到中、長期的會員發展。
到底能不能持續供應優質內容,還得看愛奇藝明年的戰略。
在財報電話會議上,龔宇透露了愛奇藝明年的戰略重點,分別是內容原創、技術投入、中視頻社區、出海戰略。其中,內容原創自然是重中之重,分為劇集、綜藝、動漫和電影。
從今年的戰績來看,「迷霧劇場」最為出眾。迷霧劇場是2018年「奇懸疑劇場」的全面升級,主打懸疑的類型短片精品劇場,對標美劇的精品化內容和劇場運營模式。
圖源:愛奇藝
《十日遊戲》《隱秘的角落》《非常目擊》《在劫難逃》《沉默的真相》等多部劇集,短小精悍,顛覆了人們對網劇的成見。
在2020年釜山國際電影節上,《隱秘的角落》成功斬獲「最佳創意獎」,《沉默的真相》則在豆瓣獲得了9.2的高分。在2021年,「迷霧劇場」還將乘勝追擊。
根據此前愛奇藝披露的儲備劇集片單,2021年迷霧劇場將上新《誰是兇手》《致命願望》《淘金》《平原上的摩西》《暗夜行者》等短劇,延續硬核涉案和燒腦推理的風格。
在綜藝方面,愛奇藝也公布了2021年的最新策劃。《青春有你3》《做家務的男人3》《奇葩說7》將再次登場,《下一站出道》《地球百子》《爆裂舞臺》《不插電俱樂部》《冬日滑雪屋》《萌賊探案》《最後的贏家》等多部綜藝,也許會帶來行業新玩法。
愛奇藝2019年推出的自製動漫 圖源:愛奇藝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愛奇藝在動漫創作上,投入不少。
通過愛奇藝動漫頻道、叭嗒APP、愛奇藝漫畫APP等載體,愛奇藝搭建了自己的產品矩陣生態,積累了一批用戶。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動漫和漫畫作品,很多都是出自愛奇藝團隊之手。目前,愛奇藝旗下擁有五個動畫工作室,還有兩個漫畫工作室。
據了解,愛奇藝創作的IP將以多種方式被開發。以正在籌備的愛奇藝自製動畫《風起洛陽之神機少年》為例,這部動畫改編自馬伯庸作品,未來還將按照統一的開發策略,進行同名漫畫、劇集、綜藝以及VR遊戲的開發。
在技術上,愛奇藝也在實現動漫製作的智能化,已經推出自研的智能上色引擎,並探索在愛奇藝自製輕動畫《吞噬永恆》中應用。相較於純人工上色,愛奇藝智能上色引擎可節約近30%人力。其他新研發的技術,還將應用在原創內容的宣發上。
圖源:千龍網
「最後是電影,而且電影將是院線電影級別的,不是以前中小成本的純網絡電影級別的。」談到電影,龔宇特別強調了一句。
其實早在去年,「愛奇藝原創電影」戰略就已誕生。10月末,愛奇藝主導出品的原創電影《風華正茂的我們》在深圳開機。該片由韓三平監製,劉震雲擔任藝術總監,劉雨霖任導演兼編劇,韓家女任策劃,黃璐、郭濤領銜主演,張國立特別出演。
從陣容上看來,確實夠得上院線電影這一級別。
除此之外,愛奇藝原創電影還包括取材現實的《彷徨之刃》、《掃黑·決戰》、《看不見的客人》(中國版),立足本土的《中國桌球》、《你好,英雄》、《絕地追擊》、《邊緣行者》等作品。
由於大部分影片還在攝製階段,暫時還不能判斷成色如何,但在2021年上映之時,愛奇藝的電影事業,將得到票房洗鍊。
在原創內容基礎上,龔宇透露了愛奇藝進軍「中視頻」的載體,那就是「隨刻」APP。「隨刻」於今年4月正式全渠道上線,目標是成為「中國YouTube」。
其實在「隨刻」推出之前,愛奇藝就已經開始關注並孵化PUGC生態,並通過愛奇藝號對優質短視頻創作者、MCN機構進行扶持。
「經過將近一年的嘗試,我們已經非常清晰地定位隨刻的定位,也就是視頻興趣社區。」
圖源:七麥數據
據了解,「隨刻」的視頻內容將主要有兩大類,第一類是PUGC內容,主要是MCN機構、個人、專業機構上傳的內容,第二類是愛奇藝的長視頻內容也會在隨刻播放,進一步提升其貨幣化能力,形成「長視頻+短視頻」的戰略協同,在發展形態上更趨近於YouTube模式。
「隨刻」的差異化,體現在與愛奇藝內容的協同上。藉助於愛奇藝平臺上的IP儲備及傳播效應,隨刻通過IP聯動的方式,一方面可以邀請IP相關明星、主創入駐隨刻平臺,另一方面通過IP流量吸引更多大眾創作者進入平臺進行相關主題創作,帶動用戶進行相關話題討論。
以今年推出的《中國新說唱2020》為例,從開播到最後決賽全過程,都與「隨刻」進行深度IP聯動。海選期間,「隨刻」是節目全球線上海選報名通道之一,聚集了大量說唱類選手用戶,帶動社區的說唱類內容;開播前夕,潘瑋柏在「隨刻」中開通「雲上選人」獨家通道,讓平臺說唱氛圍不斷發酵;播出後,「隨刻」邀請節目中的各大說唱選手入駐分享,同時平臺也發起大量說唱節目類內容話題、跨界合作活動等。
圖源:愛奇藝
用八個字來總結「隨刻」和愛奇藝原創內容的關係,那就是「以長帶短,以短助長」,愛奇藝希望通過用戶創作的短視頻內容帶動社區話題討論,從而將更多用戶引導至觀看長視頻內容,實現整個視頻生態的閉合迴路。
「我們已經非常清晰地感受到,視頻興趣社區的定位是正確的,而且從數據來看用戶數也是在穩步增長的。但是,社區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來進行培養。」至於具體的用戶數量,龔宇並沒有透露。
中視頻概念一經提出,就成了各家角逐的戰場,長視頻在思考如何變短,短視頻則在籌劃如何變長。愛奇藝的入場並不晚,但是競爭對手也不在少數,現階段來看,能否在B站、西瓜視頻等平臺的混戰中佔據自己的位置,仍不好說。
疫情影響之下,不少企業的海外業務受阻,甚至割捨了出海布局,愛奇藝顯然不在此列。
據龔宇透露,今年的海外業務因出差受限,發展速度比預期慢一些,但是也找到了海外業務的定位。「就是以中國、日本、韓國,也就是亞洲內容,特別是東亞內容主導,再加上本地的內容,在很多國家發展業務。」龔宇說道。
現在,愛奇藝的海外業務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地區,在其他地區也有一些嘗試。龔宇表示,此次財報公布的會員數量包括海外會員,但是因為海外會員數很小,所以沒有披露具體的數字,其佔所有會員數的比例不到百分之一。
財報顯示,第三季度愛奇藝會員總數為1.048億人,其中99.5%是付費會員。照此計算,愛奇藝的海外會員人數低於104.8萬。
愛奇藝的出海動作,始於去年。2019年6月,愛奇藝正式推出國際版iQIYIapp,並於去年11月和馬來西亞當地媒體Astro達成戰略合作,向其輸出內容和視頻技術。
到了今年8月,愛奇藝國際宣布平臺首部東南亞自製劇集《靈魂擺渡路南洋傳說》正式開拍,整部劇集從劇情內容、選景等多層面進行了東南亞本土化改編,同時主創從導演、編劇到主演陣容啟用本土創作者。這種創作模式的成效,已經被Netflix等平臺驗證。
圖源:新浪微博@醉夢醉莫
和大多數出海公司一樣,愛奇藝著力生產本土化內容,也在大量吸納國際化人才。
去年,前BBC Studios大中華區高級副總裁兼總經理遊達仁加盟,負責愛奇藝國際在泰國、緬甸等市場的開拓與發展。今年6月,前Netflix副總裁郭又銓也加入擔任國際站副總裁,負責愛奇藝國際在海外市場的戰略規劃、市場拓展、公共事務等工作。
除了高管級別的負責人之外,愛奇藝國際也針對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等不同地區,任命了相應的業務負責人,進行更加精細的本土化運營。
東南亞人口眾多,有很大的開發潛力,並不只有愛奇藝一家看重。
據外媒報導,在Netflix近兩億的付費訂戶中,有超過100萬位於東南亞,佔據著東南亞29.4%的市場份額。Disney+的流媒體服務也在9月5日擴展至印尼,迪士尼與印尼國有電信公司Telkomsel合作推出這項服務,除了資源豐富的內容庫外,還會推出300多部東南亞本土化電影。
就算兩位國際市場巨擘佔據了有利地形,東南亞依然有留給中國企業的空間。有媒體分析,騰訊和愛奇藝已經在東南亞市場上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其內容庫中大量的本土內容也更有可能吸引那些不對西方流行文化感冒的用戶。
在這個賽道,愛奇藝要面對的依然是老對手騰訊。
和愛奇藝出海同期,騰訊視頻上線了國際版APP WeTV,主要面向東南亞地區用戶,將泰國作為第一站。通過這一應用泰國觀眾可以觀看來自中國的影視綜藝作品。
圖源:搜狐新聞
今年6月24日,騰訊控股收購了東南亞流媒體iflix,iflix在東南亞等13個國家擁有超過1000萬會員,2019年在東南亞的訂閱用戶數達到1700萬,增速超過Netflix。
從戰略到打法,騰訊都和愛奇藝十分相似,究竟誰能稱霸東南亞還是個未知數,但從用戶數量上來說,騰訊似乎更勝一籌。
目光投向明年,內容社區依然是愛奇藝的重中之重,畢竟如果沒有好內容,中視頻和出海戰略將難以成立。相信以「迷霧劇場」為代表的創新模式,依然會給內容市場帶來新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