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如何學經典,最近有一些思考,第一次公開和大家分享,歡迎指正:學經典要儘可能從經典文本還原到作者之精神,並了悟和提升自我。我們要:思考是文字背後的意象是什麼?進而再思考形成這些意象是基於什麼樣的身心基礎?接著再了解這樣的身心基礎是經過了什麼樣的人生積澱和生命修煉?最終追本溯源,想想作者這一生是由什麼樣的性命本源,人生使命,以及主觀能動性來綜合演繹的?這樣,借鑑他人,反觀自身,明確學習和修行的大方向,不斷升華性命,兌現使命,做一個有益天地的良好存在。
本文為錢穆《論語新解》之附錄,簡述了孔子一生的重要事件,在學習《論語》之前,我們非常有必要了解這些史實,感興趣的朋友還可以讀錢穆《孔子傳》,以及《聖跡圖》,了解故事詳情。
——文傳君
錢穆《論語新解》之附錄——孔子年表
《孔子聖跡圖》-尼山致禱
魯襄公二十二年(公曆紀元前五五一年)孔子生。
魯襄公二十四年孔子年三歲。父叔梁紇卒。
魯昭公七年孔子年十七歲。母顏徵在卒在前。
魯昭公九年孔子年十九歲。娶宋幵官氏。
魯昭公十年孔子年二十歲。生子鯉,字伯魚。
魯昭公十七年孔子年二十七歲。郯子來朝,孔子見之,學古官名。其為魯之委吏乘田當在前。
《孔子聖跡圖》-太廟問禮
魯昭公二十年孔子年三十歲。孔子初入魯太廟當在前。琴張從遊,當在此時,或稍前。孔子至是始授徒設教。顏無繇、仲由、曾點、冉伯牛、閔損、冉求、仲弓、顏回、高柴、公西赤諸人先後從學。
魯昭公二十四年孔子年三十四歲。魯孟釐子卒(按:「孟釐子」或是「孟僖子」之誤),遺命其二子孟懿子及南宮敬叔師事孔子學禮。時二子年十三,其正式從學當在後。
《孔子聖跡圖》-景公尊譲
魯昭公二十五年孔子年三十五歲。魯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奔於齊,孔子亦以是年適齊,在齊聞《韶》樂。齊景公問政於孔子。
魯昭公二十六年孔子年三十六歲。當以是年反魯。
魯昭公二十七年孔子年三十七歲。吳季札適齊反,其長子卒,葬嬴、博間,孔子自魯往觀其葬禮。
《孔子聖跡圖》-拜胙遇塗
魯定公五年孔子年四十七歲。魯陽貨執季桓子。陽貨欲見孔子,當在此後。
魯定公八年孔子年五十歲。魯三家攻陽貨,陽貨奔陽關。是年,公山弗擾召孔子。
魯定公九年孔子年五十一歲。魯陽貨奔齊。孔子始出仕,為魯中都宰。
《孔子聖跡圖》-赦父子訟
魯定公十年孔子年五十二歲。由中都宰為司空,又為大司寇。相定公與齊會夾谷。
魯定公十二年孔子年五十四歲。魯聽孔子主張墮三都。墮郈,墮費,又墮成,弗克。孔子墮三都之主張遂陷停頓。
魯定公十三年孔子年五十五歲。去魯適衛。衛人端木賜從遊。
《孔子聖跡圖》-匡人解困
魯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歲。去衛過匡。晉佛肸來召,孔子欲往,不果,重反衛。
魯定公十五年孔子年五十七歲。始見衛靈公,出仕衛,見衛靈公夫人南子。
魯哀公元年孔子年五十八歲。衛靈公問陳,當在今年或明年,孔子遂辭衛仕。其去衛,當在明年。
魯哀公二年孔子年五十九歲。衛靈公卒,孔子當在其卒之前或後去衛。
魯哀公三年孔子年六十歲。孔子由衛適曹又適宋,宋司馬桓魋欲殺之,孔子微服去,適陳。遂仕於陳。
魯哀公六年孔子年六十三歲。吳伐陳,孔子去陳。絕糧於陳、蔡之間,遂適蔡,見楚葉公。又自葉反陳,自陳反衛。
魯哀公七年孔子年六十四歲。再仕於衛,時為衛出公之四年。
《孔子聖跡圖》-聖門四科
魯哀公十一年孔子年六十八歲。魯季康子召孔子,孔子反魯。自其去魯適衛,先後凡十四年而重反魯。此下乃開始其晚年期的教育生活,有若、曾參、言偃、卜商、顓孫師諸人皆先後從學。
魯哀公十二年孔子年六十九歲。子孔鯉卒。
魯哀公十四年孔子年七十一歲。顏回卒。齊陳恆弒其君,孔子請討之,魯君臣不從。是年,魯西狩獲麟,孔子《春秋》絕筆。《春秋》始筆在何年,則不可考。
魯哀公十五年孔子年七十二歲。仲由死於衛。
《孔子聖跡圖》-哀公立廟
魯哀公十六年(西曆紀元前四七九年)孔子年七十三歲,卒。
文化傳統是傳統文化背後一以貫之的精神鏈條,即道統
解悟經典,修身治學,內化於心,外化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