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沂水:餎餷燒餅與鼓嘭燒餅說

2020-12-22 鄉郎圖志

在如今世界都是「地球村」的大背景下,要說沂水大就有點夜郎自誇了。2434.8平方公裡的面積,在全省縣級行政區劃面積中列第二位,東西長78公裡,南北寬67.5公裡,這就為「百裡不同音十裡不同俗」埋下了伏筆。反映在飲食習俗及食品製作工藝上,一些地方也就有所差異,跋山庫區的柴山黃家燒餅和東安古國所在地處的袁家燒餅就有明顯的區別。

在沂水一提哪裡的燒餅好吃,八九不離十都會推薦柴山的餎餷燒餅,尤其以輕薄、酥脆、香甜見長的黃家燒餅為業界翹楚。黃家燒餅用發麵引子加鹼水搋麵,以木炭鋸末的暗火激發出麵粉烘焙的味道。剛烙出來的燒餅表皮酥脆內瓤綿軟,甜中略帶微鹹,無論孩童嬌嫩的味蕾,還是耄耋遲鈍的舌頭,都能被這滋味逗引得欲罷不能。

柴山村倚青青柴胡山而得名,又傍微微沂河水,專擅青山綠水的鐘靈琉秀之氣,據《沂水縣地名志》記載,這個村元朝時便存在了。匾額落款「雍正十二年(1734年)夏日立」的「玄天上帝」閣,在上世紀「破四舊」時院牆被拆毀,孑遺的閣子矗立在水庫的回水灣裡,排闥而過的古沂博路商道已為黃草掩蓋、瀾水湮沒,古老建築寂寞無語觀日出月落、聽魚蝦唼喋。

歷史雖然遠去,但一方風土人情卻在新天地裡無聲地傳承與嬗變著。得山產薪柴土生五穀、水尤清甜之便宜,土著的柴山人恭謹虔誠,將燒餅成就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也在多年有心無心間地經營間創造出自己的品牌。

貼燒餅往往需要五經半夜起來,生火合面揪劑子。鍋熱得差不多就開劑子、撒芝麻,笤帚挑著面坯擰腰歪頭乜身子將其貼在鍋上,如此再三。烤燒餅尤其注重火候,早一時沒有香酥脆勁,晚一時便會烤焦發苦,燒餅被炭火烤得起了焦黃的燎泡就大功告成,一邊烤一邊往下鏟,堆在杞柳大籩裡,用包袱皮蓋上。

貼燒餅工藝繁瑣、生產率低;燒餅也不像主食那樣為一日三餐所必須,因此很多貼燒餅的幹半天歇半天。黃家夫妻二人貼燒餅三四十年了。男主人說他家祖上從黃家庵搬到柴山村,興旺時曾開過店,在當地顯赫一時。貼燒餅的手藝到他這裡已經傳了五代人。老伴嫁過來就打下手,主要是和劑子,一個劑子不到一兩,大小在手中一過就有數。兩口人每天做兩盆面的量,以能當天賣完為主,圖的就是個愛好樂子,要是只想賺大錢早就出去打工了。

正宗的柴山燒餅全用發麵,一百斤面加五十斤水,所以很軟;劑子開得很薄。從前用糖稀或蜂蜜抹在劑子上,烤出來焦黃酥脆,好看又好吃。由於發酵作用,劑子裡的澱粉降解了一些,做出來的燒餅十分利於消化吸收,加之裡面有鹽、鹼,有芝麻,所以燒餅對胃病有一定的食療作用,如果用黃粘米加曲做引子來「發麵」,這種食療效果會更好。

據另一位貼燒餅的付師傅講,柴山做燒餅是從清初開始的,最早先是黃家、馬家,後來擴充到三十多戶,越莊、崔家峪貼燒餅的手藝都是從柴山傳出去的。而如今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附近只有三四家還維繫著這門手藝。

許家湖鎮的袁師傅趕集賣「鼓嘭燒餅」,靠集場子山岔路口,憑著不卸馱簍的摩託車設了個站攤,一柄五顏六色的遮陽傘和他一起杵在那裡。袁師傅笑嘻嘻看著來來往往的人,只要有駐足的他就拿起來燒餅讓人家吃,不是簡單的嘗嘗為了圖個買賣,而是直直接接地讓人家「吃就是」。

按他說「自己做的就是給人吃的,有吃的才好,賣吃的沒吃的不行」,據他這意思沒吃的一是貨不好二是人緣不濟,要是兩者都佔全了買賣準黃,人人都來吃無形中就是給自己做了宣傳。

袁家燒餅的樣子底平鼓鼓頂,如浮漚一樣,當中空殼能放開半個拳頭。除了窄窄的一圈邊沿,剩下的就要分層吃。鼓鼓頂是炭火炙烤的焦香和芝麻粒的脂香,底面是火候熥透的酥香,叫人不由得想起小時候看新媳婦、鬧房時所掙得的燒餅。

「這就是做填箱使的」,袁師傅笑嘻嘻地說,現在女孩出門子親戚鄰居用錢隨禮,從前興「送填箱」,因為娘家配送的櫥櫃箱等嫁妝不能空著,因為本來盛在裡面的東西,比如十鋪十蓋、茶碗酒壺、筷子碗碟、梳妝照壁等等結婚這一天要用紅喜繩網子罩在柜子、箱子頂、櫥子的玻璃窗裡「妝門臉」,以示娘家配送的豐厚。空出來的家什裡面還得有東西盛,七大姑八大姨、舅家叔伯家、親朋好友就送填箱「押箱子」。除了餅乾、捲菸,鼓嘭燒餅就是最主要的一色禮,送來的填箱「押柜子」,結婚那天新娘分散給看媳婦的、鬧洞房的。而袁師傅的燒餅燒餅在形制上就保留了如此古風。

體大壁薄的鼓嘭燒餅押箱子經濟實惠,就是容易被壓碎,新娘舉著分散的時候,也因為爭搶而不能瓦全,因此能吃到餎餷就不錯了。噴香的餎餷掉在地上浪費啊,就拾起來吃,老媽媽弓弓腰癟癟著沒牙的嘴一個勁說「吃了不腰疼吃了不腰疼」。

一位趕閒集的老大哥也來了興趣,圍著袁師傅的攤子轉悠,抓起兩開來一對就咋呼「你這個不標準,不是早以的時候了」。袁師傅也抓起四個來兩兩一對底面卻正好相合。「從前大小一樣的兩個燒餅叫一對,一個叫一開,送禮送燒餅都得論對」,論對圖個吉利。

只要攤子圍上人,不到半個小時,袁師傅的鼓嘭燒餅告罄。袁師傅說他是幹得「愛活絡的」,想幾時幹就幾時幹,約計著哪個集市上的人想他這口燒餅了,他就貼上幾鍋去趕集,反正消費者基本都是熟人,愛吃不嫌貴,嫌貴的就不吃,反正他不能和一般的燒餅競爭,想爭也爭不過,有功夫本錢管著。

「貼燒餅的發不了大財」,因為爐鍋倒扣寓意不存財。現實中貼燒餅很辛苦,多了做不出來,做多了怕二道販子批發去摻雜使假壞了自己名頭,只能自己搞零售,只好退而求其次的自我堅守。沂水燒餅能北上東三省,南下上海、南京,甚至漂洋過海捎到澳大利亞。雖然這種特色食品發展勢頭可人,但還遠沒有淄博燒餅那樣的名頭,算是小家碧玉養在沂蒙山的深閨中,還沒有被更多人認識、欣賞吧。有詩曰:

倒扣爐鍋炭火紅,

夜半和面挑油燈。

浮村輕煙脂香酥,

玉輪金盤貼燒餅。

相關焦點

  • 火燒與燒餅
    俗話說,「北人喜面,南人喜米」,面是「粉食」,米是「粒食」。在五穀之中,麥子是後起的,栽培歷史比較短,至多有四千年的歷史。
  • 許富強:燒餅飄香
    燒餅飄香文/許富強             上午下班後回到家門前,剛打開半扇門,隨著門的開啟,一股幽香撲面而來,「買燒餅了「,我心裡自言自語的說。進屋匆忙換了鞋,快步走進洗手間洗淨手,摘下口罩掛到陽臺處,再洗手後嗅著香氣尋得餐桌上放著一袋燒餅正冒著芳香。
  • 排隊都買不到的鴨油燒餅,一絕!
    據說燒餅是漢代班超時從西域傳來,算是北方人的專屬吃食。但北方人的性格大多粗獷隨性。對於吃食,也懶得花太多心思來設計,隨便拉拉拽拽即可。南方人心思細膩,吃食自然就花樣迭出多了。對於燒餅這樣平凡又家常的食物,也能像西方的麵包一樣,加以不同的配料,賦予它們不同的靈魂。
  • 據說燒餅有100多種,井陘人最愛吃的還是缸爐燒餅
    當時長安做胡麻餅出名的首推一家叫輔興坊的店鋪,說在鹹陽買到餅象不象長安輔興坊的胡麻餅。胡麻餅的做法是取清粉、芝麻五香鹽面 清油、鹼面、糖等為原 輔料,和面發酵,加酥入味,揪劑成型,刷糖色,粘芝麻,入爐烤制,因而白居易說「面脆油香」了。
  • 【一點也不黑暗】之快手炸彈燒餅
    這家的燒餅是酥脆的,中間空心,有黑芝麻糖的內陷兒。你們就按照這種造型買就行,酥皮沒有鼓起來的就不行。再準備一個安全的雞蛋,我用的蘭皇雞蛋是可生食的。做法很簡單。如果拿到手燒餅已經冷掉了,就放到烤箱裡上下火200度加熱10分鐘,不用預熱,這個時間差不多,餅皮烤到又燙又脆。期間可以開始做溏心荷包蛋。其實說半天這個推送講的就是如何做溏心荷包蛋。。。
  • 芝麻燒餅的做法 烤箱芝麻燒餅的做法
    1、芝麻燒餅的做法食材:小麥麵粉600克,芝麻15克,酵母10克,芝麻醬60克,花生油50克,冰糖、鹽、花椒、鹼各適量。(1)將麵粉放入容器內,加入酵母和水,拌和均勻,調成麵團,蓋上擰乾的溼潔布,靜置20分鐘,至麵團稍稍發起。
  • 油鹽燒餅的做法和配方 發麵油鹽燒餅的做法和配方
    油鹽燒餅的做法和配方晚餐:小花卷1個、燒茄子、蘿蔔絲肉丸湯、蘋果1個晚餐:小花卷2個、玉米面粥1碗、豆腐燉蘿蔔海帶、桔子1個晚餐:米飯2小碗、青芹拌香乾、糖醋鯉魚(換掉)、葡萄1串晚餐:油鹽燒餅1個、排骨燴海帶、西紅柿炒雞蛋、銀耳魚丸湯(魚丸換肉丸
  • 挑戰衛輝燒餅的白燒餅來了
    z.c.yan作品    衛輝365:有吃貨跟我說實驗中學這兒有家秘制老白燒餅的小門店,他家燒餅不油,吃著清淡,趁熱吃焦脆,有嚼勁。我揉揉叫就去了!老白燒餅,1元一個,他家燒餅不放油,出爐的時候像個小氣球,鼓鼓囊囊的,皮兒薄,趁熱吃!一定要趁熱吃!趁熱吃口感焦脆,非常好吃!放涼了再吃咬起來會比較吃力,筋道的有點過猛~
  • 薄酥脆的老北京空心燒餅
    最初去大董吃烤鴨,一鴨雙吃,荷葉餅卷烤鴨,還配了薄脆空心小燒餅夾烤鴨,很稀罕。鼓鼓的,切開口還是空心的,薄酥脆,芝麻濃。
  • 三門峽網紅「燒餅夫妻」,1天賣2000個燒餅
    2020年年初,為了配合疫情防控,店鋪停止堂食,慢慢地,生意就幹不下去了。    李旭東、葉珍夫婦倆變得很茫然,就在漸漸喪失鬥志的時候,李旭東看到自己的孩子已經慢慢長大了。他說:「每次看到孩子都在努力地學著某個本領,賣力地展現自己,就感動不已。我才明白,要修煉好自己的本領,才有機會成為 『金子』。」
  • 超美味的家常燒餅---椒鹽燒餅
    超美味的椒鹽燒餅
  • 油酥燒餅培訓班燒餅培訓手把手教學
    只因這個餅外形精緻巧妙飽滿,展示出來的橙黃色,就像蟹殼,因而稱之為不算怎麼大燒餅連同蟹殼黃。
  • 椒鹽燒餅 麻醬燒餅 | 附麻醬做法
    民以食為天 食以安為先
  • 燒餅油條
    我生長在北平,小時候的早餐幾乎永遠是一套燒餅油條——不,叫油炸鬼,不叫油條。有人說,油炸鬼是油炸檜之訛,大家痛恨秦檜,所以名之為油炸檜以洩憤,這種說法恐怕是源自南方,因為北方讀音鬼與檜不同,為什麼叫油鬼,沒人知道。
  • 江蘇燒餅大盤點!找找看,南通有哪幾種燒餅上榜
    據說燒餅是漢代班超時從西域傳來,在唐代開始盛行。我們江蘇的燒餅與北方燒餅相比,可以用形狀精緻,花頭甚多八個字概括。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江蘇的各種燒餅,你喜歡的是哪一種呢?南京鴨油燒餅 ▼南京作為鴨都,很多吃食與鴨子相關,鴨油燒餅就是其中一個。
  • 燒餅戴個耳釘說相聲被人批不合適,對此郭德綱說燒餅戴耳釘,是我...
    有人曾指責郭德綱徒弟燒餅戴個耳釘說相聲不合適,對此郭德綱說:「燒餅戴耳釘,是我特許的!」不過這還是讓人感覺這已經不像傳統意義上的藝人了。可是相聲大家馬三立九十多歲戴個眼鏡上臺,不是也沒人說什麼?因此「規矩是人定的,也是人改的。」
  • 油酥燒餅技術培訓 油酥燒餅小吃技術培訓班 油酥燒餅培訓要多久 油酥燒餅培訓學費多少錢
    油酥燒餅技術培訓 油酥燒餅小吃技術培訓班 油酥燒餅培訓要多久 油酥燒餅培訓學費多少錢
  • 黃橋燒餅圓又圓,圓圓燒餅慰勞忙
    說起燒餅,可能大部分人的記憶都留在了水滸傳中的武大郎燒餅。但在中國,燒餅可遠遠不止一種,有色香味全的五香燒餅,有黃山特色的救駕燒餅,還有老少皆宜的黃橋燒餅。黃橋燒餅中黃橋不是真的橋,指的是原產地黃橋鎮。
  • 想吃燒餅不用買,用烤箱自己做,個個空心鼓大包,外酥裡嫩直掉渣
    燒餅,在北方麵食中的地位很高,手藝人師傅根據鍋爐,打造的形狀也不同,有的是三角形、有的是圓形、有的是橢圓形,色澤金黃,外酥裡嫩,香氣誘人,既是主食,也是零食,非常的好吃,火燒的完美搭檔,除了小菜就是熟肉了,一個成年人一頓能吃兩個燒餅夾肉,非常止餓。
  • 孟鶴堂吐槽燒餅兒子沒眉毛,燒餅:長大了給紋一個!
    這一次孟鶴堂吐槽燒餅兒子沒眉毛,燒餅:長大了給紋一個!孟鶴堂vs燒餅兒子=沒眉毛,燒餅直言長大了紋一個!其實一直在強調自己並不是沒有眉毛,而是眉毛少又加上眉骨高燈光一打就顯得沒有眉毛了,所以在上臺前自己也會將眉毛畫的重一些。這樣看起來形象就會好很多,但是大家依舊還是不放過孟老師的眉毛。然而就在近幾天。燒餅發了一個微博裡面是自己的兒子和自己騎著木馬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