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網報導,當前,終端品牌商將產品加工製造環節委託EMS企業的業務模式日趨普遍。相比其他領域,電子產品的技術更新快且市場需求空間巨大,行業內的品牌商面臨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終端品牌商藉助專業電子製造服務商的力量,將核心資源集中於產品技術研發和品牌銷售環節,縮短生產周期,提高資本回報率和市場競爭力。
而專業電子製造服務企業一直深耕實體經濟,圍繞電子產品製造領域的市場需求,持續開展工藝技術提升、生產效率提升、產品品質提升和供應鏈服務優化工作等,對電子信息產業調整、供應鏈布局、價值鏈管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經過多年的發展,品牌商與EMS企業之間形成了較為穩定的分工與合作,專業電子製造商已成為電子信息產業鏈中的核心參與者。
近日,一家專業的電子製造服務商(EMS)——華智機器股份公司(下稱「華智機器」)重啟其創業板IPO(此前因發行人及保薦人更新財務資料,主動申請中止上市審核程序)。
從招股說明書來看,華智機器是以網絡能源產品為核心的專業智能製造服務商,需求主要來自通信基站、數據中心等。由於全球通信設備市場集中度較高,龍頭企業佔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這也使得華智機器的大客戶訂單幾乎佔據其整體營收比重,未來企業經營風險極大,長期來看並不利於企業良性發展。
曾為「深圳東洲」
天眼查資料顯示,華智機器原名「深圳東洲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由上海東洲出資成立於2014年4月2日。
2018年9月12日,深圳東洲召開股東會並通過決議,同意將深圳東洲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並以2018年7月31日作為改制基準日,公司名稱變更為「華智機器股份公司」。
2018年10月26日,華智機器在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註冊登記,並領取了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為91440300094349544E的《營業執照》,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蔣笑,註冊資本9328.24萬元。
蔣笑除系法人之外,還是華智機器最終受益人。天眼查資料顯示,蔣笑通過深圳蔣氏、深圳沈氏、東洲創富、東洲泰富四家公司,最終持有華智機器84.3%的股份;與此同時,其直接或間接控制華智機器股份表決權比例為91.62%,為華智機器的實際控制人。
集微網了解到,華智機器是一家專業的電子製造服務商,主要為客戶提供網絡能源產品的電子製造服務,產品包含整流模塊、嵌入式電源、太陽能光伏逆變器、UPS、電源監控,應用於通信基站、數據中心、光伏發電等領域,為該等領域的穩定、安全運行提供支持和幫助。
Tips:電子製造服務即EMS,即企業為品牌商提供的服務包括原材料的採購、產品的製造和有關的物流配送、售後服務等環節。與ODM、OEM不同的是,EMS業務強調價值服務。華智機器除為客戶提供產品製造外,還提供包括工藝流程開發、物料採購、售後服務等系列價值服務。
經過多年的電子製造服務積累,華智機器根據網絡能源行業多品種、小批量、多批次的行業特點,研究開發了數位化、實時化、可視化的生產管理信息系統,融合於自動化程度較高的生產線中,為其產品品質保障能力、交付能力和柔性服務能力奠定了基礎。
除網絡能源類產品外,華智機器還在橫向開拓產品領域,包括非車載充電模塊產品和天線驅動模塊產品。其中,非車載充電模塊產品主要應用於電動汽車充電樁,為電動汽車電池提供直流電源;天線驅動模塊主要用於基站天線,為基站天線調整方向使用的驅動模塊。
但就營收構成情況來看,網絡能源產品依然是其主要業績來源。招股說明書顯示,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上半年,華智機器網絡能源產品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49億元、4.54億元、4.76億元和2.41億元,佔其整體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86.85%、89.48%、91.99%和98.37%。
出現上述營收情況,主要系其大客戶向其採購網絡能源產品為主,且大客戶營收佔整體營業收入比例較大所致。
訂單源自兩大客戶,佔比超九成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上半年,華智機器向華為、維諦的銷售金額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1.32%、91.70%、93.6%和99.82%。
其中,華為在報告期內向華智機器採購金額佔其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0.8%、26.32%、52.98%和57.13%,份額逐漸增大的同時佔比超過一半以上。
另一家大客戶維諦市場份額則呈現逐年下降趨勢,但佔比依然不可小覷。報告期內,維諦向華智機器採購金額佔其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0.52%、65.38%、40.62%和42.7%。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2020上半年,兩大客戶的訂單額幾乎已經佔據其主營業務全部收入份額,高達99.82%,這不得不引起證監會的注意。
對於超高的大客戶訂單佔比情況,華智機器解釋稱,由於網絡能源產品主要應用於通信領域,全球通信設備市場集中度較高,被華為、中興、愛立信、諾基亞等少數幾家公司佔據了大部分市場,華為主導設計網絡能源產品,並將生產製造外包給EMS廠商,愛立信、諾基亞主要向網絡能源設備商採購,其中維諦佔其較高的市場份額。同時,維諦也向通信運營商直接銷售網絡能源產品。
「報告期內,公司的主要客戶為華為、維諦,均是行業龍頭企業,在下遊寡頭壟斷的競爭格局中佔有較高的市場份額。」
雖然行業屬性決定了其營收特性,但從同行業可對比公司來看,前五大客戶銷售佔比基本在60%左右,最高者光弘科技2019年前五大客戶銷售佔比達到84.95%,依然沒有達到華智機器的高佔比份額。
同行業可比公司前五大客戶佔比情況
這讓業界不得不懷疑,華智機器的新客戶開拓能力。對此,其解釋稱,由於經營風格偏謹慎,在資金實力有限時,選擇將資源集中服務於優質客戶,有利於提高生產管理效率,快速響應客戶的多樣化和差異化需求,從而與客戶結成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
「憑藉及時快速的交貨能力、差異化的定製服務和優質的產品質量,公司成為華為、維諦等全球知名客戶的一級供應商,並獲得客戶頒發的優秀供應商獎項,憑藉良好的管理水平、工藝技術積累以及全球知名客戶的認可,公司具備開拓新客戶的能力。」
但需注意的是,華為在跟華智機器合作的過程中,選擇的是客供料模式,即主要原材料由華為提供,其負責採購通用物料並組織生產,在華為遭遇被禁、當前晶圓供貨緊缺等背景下,未來訂單的長期性及不確定性將存在較大風險。
與此同時,華智機器與與維諦的合作分為境內外多個主體,2019年受國際環境變動的影響,其與維諦的境外主體合作規模大幅下降,2020上半年更是腰斬至2019年的23%左右。雖然華為及時補充了下降的業務訂單,使得其業務規模未見明顯縮水情況,但未來的局勢依然較不明朗。
開拓新的客戶,且能夠及時補足其華為與維諦的訂單量,華智機器業績方能穩步增長;若仍然選擇聚焦大客戶戰略,不及時開拓新的客戶,其將面臨較大業績震蕩風險。(校對/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