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武漢市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A區內,一名高三學生患者的桌子裡放滿了書本,牆上貼著的便籤是她手寫的課程表。晚餐期間每人一份蘋果和牛奶,鄰床患者將自己那份也送給了她。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魯衝/攝
一位患者眼中的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周莉/拍攝孔斯琪/剪輯
採訪/中國青年報 魯衝 孔斯琪 通訊員 羅俊華
寫文/魯衝
武漢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安置著800張床位,煙火氣正瀰漫在方艙的每個角落。這裡的新冠肺炎輕症患者從一開始恐懼擔憂、寢食不安,到如今能夠唱歌跳舞、泡腳嘮嗑。
看臺上掛的衣服、飯菜裡冒的熱氣、病床間的家長裡短、圖書角裡的翻書聲……生活氣息在方艙的細節中打開,生活的秩序在這重建。
活動區裡,無論電視上播放什麼歌曲,三位大爺都能跟著節奏律動起來,腳步跟不上節奏就快速扭動上半身。旁邊泡腳的大爺也忍不住了,泡腳盆裡濺起了水花。大家一起享受著音樂,舞姿各異也不覺得彆扭。
2月21日,武漢市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A區內,擋板將病區分成了若干個小區域。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魯衝/攝
2月21日,武漢市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A區內,青海省海東市互助縣中醫院高曉燕護士(前)正在帶患者練習八段錦。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魯衝/攝
2月21日,武漢市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A區內,「組長」張明(化名,右一)正在帶領患者做健肺操。A區內會細分出各個區域,每區域選一位患者當組長,負責協助醫護人員統計、拿飯、上報情況等等。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魯衝/攝
2月21日,武漢市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A區內,一名患者正在與家屬視頻通話,給家屬看方艙醫院裡面的情況。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魯衝/攝
2月21日,武漢市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A區內,劉梅(化名)在直播,她的觀眾基本上都是家人朋友。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魯衝/攝
2月21日,武漢市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A區外,「晾衣杆」上掛滿了衣服。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魯衝/攝
方艙不是孤島,人們在手機上消磨著時光。有患者將手機屏幕轉向外,讓屏幕裡的家人看看自己的生活環境;有人在直播平臺上給數量不多的粉絲直播自己的近況;還有人躺著刷起了短視頻,屏幕那頭的陌生人同樣戴著口罩。
一位今年馬上高考的高三學生患者,在牆上貼著手寫的課程表,床頭桌裡塞著滿滿的書本。她的父母也被確診了,此前因為離家近的洪山體育館床位滿員,住進了另一所方艙醫院。後來洪山方艙有患者出院空出了床位,這時候女孩也確診了,便在社區的安排下獨自入住。在電話裡聽女兒說旁邊的叔叔阿姨都很關照,女孩的父母感到放心。
已經康復的張明和劉梅由於沒能趕上出院車輛,只能次日再出院。剛回到方艙醫院裡,病友們便關心起來:「你們不是今天出院嗎,怎麼又回來了?」還沉浸在失落中的劉梅立馬開玩笑說,「捨不得你們啊,等明天和你們一起出院哈」。作為院內小分區的「組長」,每到晚上7點半,張明準時帶著20多個病友到活動區做健肺操。白天病友們還在商量著,張明出院了晚上活動誰來安排。
周莉的丈夫2月初被確診為新冠肺炎,作為疑似患者的她也在不久後被收治進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因為症狀較輕,周莉擔任起了「組長」的工作,負責為臨近病區的14位患者分發一日三餐、領取生活物品。有一天中午,方艙醫院來了一批新的病人,原本剛好的飯菜不夠,周莉將自己的飯菜讓給同組年齡大的患者先吃,她自己下午一點半才吃上午餐。「雖然微不足道,但我想為大家早日『出艙』盡一份力。」周莉說。
照顧病友之餘,周莉還一直在微博上更新「方艙日記」,記錄他們夫妻二人的「戰疫」之路。2月21日,在兩次核酸檢測結果都顯示陰性後,周莉終於達到出艙標準。她在微博上發出了與醫生和病友們的合影:「待春暖花開,一一謝過。」出院後她將繼續居家隔離,與14歲的孩子一起,耐心等待丈夫的痊癒。
2月21日,武漢市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A區內,醫護人員在給病患測量血壓。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魯衝/攝
2月21日,武漢市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A區內,患者在醫護人員處領取口罩。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魯衝/攝
2月21日,武漢市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A區內,擺放著社會公益組織捐贈的書籍。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魯衝/攝
2月21日,武漢市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A區內,一名患者在看《三字經》。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魯衝/攝
2月21日,武漢市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A區內,一名患者在看《安妮日記》。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魯衝/攝
2月21日,武漢市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A區內,一名患者在看電視。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魯衝/攝
2月21日,武漢市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A區內,兩名患者躺在床上看手機。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魯衝/攝
2月21日,武漢市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A區內,一名患者在泡腳,他準備換上新的襪子。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魯衝/攝
2月21日,武漢市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A區內,一名患者在吃晚飯。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魯衝/攝
2月21日,武漢市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A區內,醫護人員在收拾出院病人的床上用品。接下來,他們會換一整套全新的床上用品。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魯衝/攝
2月21日,武漢市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A區內,保潔人員正在對垃圾進行消毒處理。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魯衝/攝
2月21日,武漢市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A區內,湖北省腫瘤醫院醫生嚴浩正在翻看病患群裡的消息。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魯衝/攝
2月21日,武漢市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A區內,心願牆上貼滿了患者的寄語。
活動區裡,一面心願牆上貼滿了五顏六色的便籤紙:「熱乾麵加油,面窩加油,豆漿加油」「越是瘟疫越向前,醫患一起扛肺炎」「艱難歲月,我們一起走過」……患者在這裡短暫停留,情感卻是加速連結。
隨著疫情發展,武漢各地陸續投入建設方艙醫院,用於收治新冠肺炎輕症患者。截至2月21日,已有13所開艙,可提供救治的床位達到13348張,已有72支援助武漢的醫療隊入駐,前期存在的患者收治難問題已得到有效解決。未來,武漢預計再建19所方艙醫院,同時確保每個方艙醫院CT全覆蓋。專門為方艙醫院設計的「方艙CT」可以大大提高檢測速度,平均兩分多鐘就能掃描一位患者,無接觸的操作也可降低醫護人員的感染風險。
身在方艙,生活在繼續;走出方艙,生活仍要繼續。
(為保護患者隱私,部分照片進行了打碼處理,文中部分患者名為化名)
編輯 | 曲俊燕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