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劉兆祥醫生:身高干預用生長激素安全嗎?

2020-12-13 瀟湘名醫

劉兆祥,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內分泌科醫師,畢業於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協和醫院臨床內分泌學博士,擅長糖尿病、甲狀腺疾病、腎上腺疾病、身材矮小、性早熟、青春發育延遲等多種疾病的診治。目前已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中英文文章10餘篇。

學習工作經歷:

2010-2016北京協和醫院碩士、博士

2016至今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內分泌科醫師

大家對於生長激素都比較熟悉了,顧名思義,生長激素最主要的生理作用就是促進生長,包括骨骼縱向生長對應著長個子,肌肉細胞增殖對應肌肉量增加。很多青春期前的孩子由於缺乏生長激素而影響身高生長,最終造成遺憾。大眾比較熟知的阿根廷球星梅西,是世界足球先生,在足球領域有很高的造詣。梅西小時候被查出生長激素缺乏症,預示著如果不治療他的終身高會受到很大的影響,而很多運動項目對矮個子都不是很友好。梅西通過生長激素的治療才長到了現在的1米7,他目前的足球造詣一部分是來自於他的天賦,另外後天的身體素質也貢獻了一部分。

目前臨床應用的生長激素是利用基因重組的方法合成的重組人生長激素,自1985年美國FDA批准應用至今已經有35年歷史了,適應症包括生長激素缺乏症、特發性矮小、特納症候群等等;大量的兒童患者、成人患者應用重組人生長激素治療後都得到了很好的治療效果。

雖然臨床應用時間已經很長了,很多患者可能還是會對藥物副作用方面產生疑問。

一、注射生長激素會長腫瘤嗎?

生長激素有促進生長的作用,如果擬用藥的患者體內本身有腫瘤,生長激素確實會促進腫瘤的生長;但如果體內沒有腫瘤,生長激素是不會增加腫瘤發生率的。腫瘤患者完全緩解後5年(垂體良性腫瘤術後1-2年)經過評估後應用生長激素治療也沒有觀察到腫瘤再發或者復發風險。

敲黑板:應用生長激素治療前需要做相應的評估,如果沒有腫瘤用藥後不會長出腫瘤。

二、注射生長激素後會得糖尿病嗎?

生長激素具有拮抗胰島素的作用,但生長激素作用在肝臟產生的胰島素樣生長因子可以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如果長期高劑量應用生長激素會有增加糖代謝異常風險,尤其在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中更容易觀察到這一現象,但減量或停藥後血糖會恢復正常。很多研究證實,補充生理劑量的生長激素並未觀察到明顯的糖代謝異常的增加。

敲黑板:如果孩子有糖尿病家族史(父母、祖父母等有糖尿病),本身糖尿病風險就會增加,注射生長激素後可能會提前顯現出血糖升高,減量或停藥會恢復至用藥前狀態。

三、生長激素還有別的不良反應嗎?

生長激素具有水鈉瀦留的作用,可以表現為良性顱內壓升高(表現為頭痛)、關節痛、外周水腫,一般隨著用藥時間延長發生率會降低,減少劑量或者停藥很快也會消失,多不需要特殊處理。局部注射部位疼痛、過敏等,多為一過性。個別患者對蛋白類藥物過敏,此種情況下及時對症處理,並停止治療。

總之,生理劑量的生長激素治療是安全有效的,用藥過程中密切監測患者的血生長激素(胰島素樣生長因子)水平維持在正常範圍,同時監測身高生長速度、用藥反應等,聽從專業醫生意見,大多數孩子會得到最大獲益。

責任編輯:陳芳薇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焦點

  • 生長激素有副作用嗎?
    矮小的孩子如何追趕身高是很多家長的煩惱,大多數小朋友的生長發育過程其實都是正常的,是不需要醫學幹預的,通過改善營養、運動、睡眠等身高管理方法,使孩子發揮出最大的生長潛能,是可以達到理想的成年身高的。但對於一些病理性原因造成的矮小兒童,只有經過專業的專科醫生規範診療,嚴格按照適應症,明確病因後才能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 打生長激素會加速骨齡嗎?
    很多矮小的孩子去醫院檢查的時候都會遇到骨齡檢查這個項目,接著會聽到醫生說骨齡與身高的關係,家長就此就對骨齡十分在意了。在使用生長激素治療的過程中又會遇到骨齡增加的情況,家長往往會覺得是生長激素刺激了骨骺線的加速閉合,那麼生長激素與骨齡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 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骨齡?
  • 你知道「身高管理」嗎?對於孩子高矮,家長需要科學認知
    只要營養跟上了,孩子身高就能追趕上?身高都是遺傳的,不用幹預嗎?在兒科矮小症門診,醫生發現,關於身高,家長們很容易陷入一些認識誤區。在孩子的生長發育過程中,不少家長沒有「身高管理」的概念,超過一半以上的家長不知道0-3歲就應觀察孩子的身高,1/3以上的家長沒有科學測量兒童身高的習慣。事實上,多種原因可能會引起身材矮小,需要提前幹預,想讓孩子長得更高,更要有科學的方法。
  • 從「小日本」身高的逆襲到矮小症的幹預
    但近年的一個身高調查刺痛了我們的神經,且看以下:世界排名29名:日本 男:171.7 cm, 女:162 cm中國排名32名:中國 男:169.7 cm, 女:160.1cm是我們以前記錯了嗎?先來看以下日本戰國時期一些赫赫有名的「英雄」有多高?
  • 生長激素多少錢一針?
    孩子的身高問題一直是父母的心頭事,沒有哪一位家長不希望孩子長得高,眾所周知,矮小症是可以靠注射生長激素來治療的,矮小症的治療是一個長期連續的過程,少則6個月,多則幾年,患者使用生長激素的時間越長,效果越好。
  • 3分鐘教你了解 打生長激素需要做哪些檢查
    生長激素可促進軟骨的形成和骨骼發育,如果人體自身分泌的生長激素不足,可導致孩子身高生長落後、身材矮小。 目前臨床使用的生長激素的藥品是採用的生物合成技術合成的,與人體自然分泌的生長激素結構一模一樣,是國家藥監局批准的用於治療矮小的處方藥品,可改善孩子的身高。孩子個子矮就可以打生長激素嗎?
  • 乾貨:孩子身高多高才正常?春季長高知多少
    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教授、博士生導師潘慧說:身高70%和遺傳相關,如果做得好,能在遺傳的基礎上,突破10釐米。春季生長激素分泌旺盛,孩子容易長高。研究發現春季長高是秋天的1.5~2.5倍,尤其是5月,平均達到7.3毫米。大家都知道,錯過了生長發育的關鍵期,等到孩子骨骺閉合的時候再有神仙法術也難以再長高了。
  • 生長激素能幫助長高嗎?協和教授潘慧是這樣說的
    作者介紹:潘慧,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擅長矮小症、垂體下丘腦疾病、特納症候群、肥胖症、代謝症候群、性早熟、小於胎齡兒、甲狀腺等疾病的診治。身為一名內分泌科醫生,每年都有很多家長帶著孩子,來看生長發育問題。幫助孩子健康成長,是我義不容辭的職責。
  • 孩子為什麼要打生長激素,我對生長激素的認識
    什麼是生長激素?生長激素是由垂體前葉細胞合成和分泌,功能是促進生長,如果缺乏或分泌不足會導致矮小症。目前的生長激素是人工合成的,與人體自身的生長激素完全一致。生長激素叫激素,但從來源,化學結構,生理,藥理作用上來說,與糖皮質激素和性激素完全不同,不會產生糖皮質激素和性激素那樣的副作用。生長激素治療矮小症,判斷孩子是否矮小,有個嚴格的標準。如果長得慢,不清楚是不是矮小,到醫院兒科檢查一下讓醫生判斷就可以了。
  • 15歲女孩身高只有1米49,家長心急 來西安求醫,醫生卻說……
    家長:「大女兒還是覺得失落,畢竟身高不到一米五,個子顯矮,長大了對各方面都有影響。」 西北婦女兒童醫院兒保科主治醫師尚進:「15歲8個月,骨頭早就閉合了,她的骨齡是17歲小孩骨齡,她就不可能再長了。」記者:「那還有辦法讓長嗎?
  • 沒有做這些檢查,不要盲目使用生長激素!
    2、每年身高增長速度,測定時需脫去鞋子。 3、父母身高和青春發育情況,家族中是否有矮身材。 4、智力發育情況,有無慢性肝炎、腎臟疾病和哮喘病。5.是否用過影響生長發育藥物,如潑尼松(強的松)、地塞米松等糖皮質激素等。
  • 「生長激素」決定身高,這2個時間段激素分泌最旺盛,別叫醒孩子
    孩子的身高問題一直是父母的心頭事,沒有哪一位家長不希望孩子長得高高壯壯的,為什麼那麼多補鈣產品的出現,市場需求太大了。很多家長擔心自家孩子長不高,從小各種補鈣,不過也是,現在不僅是個看臉的社會,更是個看身材的社會,男女身高要求也是越來越高。
  • 2020兒童身高體重百分位表:孩子的身高能高一點,再高一點嗎?能
    任何時候,身高總是家長關心的話題。雖然孩子身高受遺傳因素影響,但可以通過科學幹預,而且有最佳幹預階段。但是,如果錯過了這個階段,孩子的身高很難再長高了。先看看孩子到底能長多高?談起孩子身高,家長首先會想到:「孩子目前的身高是否是正常的?孩子還能長多高?」先看下面這張圖:所以,孩子從出生起,就需要每月測量了。如果發現孩子身高增長緩慢,越早發現併科學幹預效果越好。
  • 如何認識和選擇生長激素
    所以,對於需要注射生長激素的小朋友這點家長是完全可以放心的,而且,生長激素髮展至今有30年的臨床經驗,隨診一切都正常,是一種安全的療法。 基於這個原因,醫生需定期為您的孩子測量身高和體重。如果您孩子的生長比同齡同性別的兒童慢,這是一個需要警惕的症狀,這說明您的孩子可能已經患有生長障礙,或有生長障礙的趨勢。大部分新生嬰兒身長在48-53釐米,平均體重在3-3.4公斤之間。出生以後,生長期分為三個階段:嬰兒期,兒童期,青春期,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生長規律。第一階段嬰兒期——出生到三歲,在這個階段孩子的生長是最迅速的。
  • 孩子長不高家長忙買生長激素 專家稱不是增高神藥
    但是,不少家長還是擔心孩子會輸在起跑線上,當一些父母發現自己孩子的身高和同齡人相比出現差距時,總希望通過某種醫學捷徑來幫助孩子長高。目前,市場上宣稱能幫助孩子迅速長高的各種生長激素也層出不窮,那麼,這些生長激素療效怎麼樣,果真是孩子們都能用的增高神藥嗎?
  • 1-18歲兒童身高標準,13歲是一個「分水嶺」,男孩家要及時幹預
    曾聽當醫生的朋友說過這麼一個案例:一個18歲的男孩,身高只有一米六出頭,父母帶著他來檢查,發現骨折線已經基本癒合,這就意味著,男孩即便能長高,也是很有限的了,醫生甚至斷定他的最終身高不會超過一米六五,這在當今社會,這身高可以說等同於"殘廢"了。
  • 兒子15歲身高1米5,媽媽還沒來得及高興,體檢醫生:你家娃太低了
    雖然孩子身高受遺傳因素影響,但可以通過科學幹預幫助孩子增高。另外,如果錯過了增長的階段,想再讓孩子長高就難了。兒子15歲身高1米5,媽媽還沒來得及高興,醫生:你家娃太低了其實對於很多家長來說,孩子身高的標準是什麼,每個階段長多高才算是正常?
  • 中國人身高增長不如日韓 專家:後天不足-身高 身高增長 生長激素...
    原標題:中國人身高增長不如日韓,專家:後天不足  東方網10月22日消息:日前,英帝國理工學院率領的國際研究團隊發布了一項針對全球200多個國家人口的身高報告,這份「全球身高排行榜」記錄了1914年至2014年期間人們的身高,報告顯示,2014年,荷蘭男性平均身高182.54釐米,為全球最高。
  • 家長為孩子找增高藥 黑心診所賺錢濫開生長激素
    小傑的身高仍高出第三百分位數值5釐米,醫生卻要給他注射生長激素。衛生部近日首次發布了我國0歲到6歲兒童營養發展報告。醫生看一眼個矮兒童,就建議注射生長激素在一家兒童生長發育門診部,記者見到了就診的9歲男孩小傑,他在班裡一直個子偏矮,他的家長帶他到此治療。這家門診部在網站上宣稱:他們採用的增高體系源於諾貝爾科技,已經讓十萬青少年成功增高。它通過強力激活生長素受體的活性,使生長素高效搭載到靶細胞膜表面,從而使青少年身高、智力雙向增長。
  • 2020兒童身高標準:10歲是發育「分水嶺」,家有男孩要及時幹預
    不同的性別,衡量身高的標準也不盡相同,2020年兒童身高標準,男孩在10歲時的標準身高為140.2cm,超高為146.4cm,矮小標準為127.9cm或以下;女孩在10歲時的標準身高為140.1cm,超高為146.4cm,矮小標準為127.6cm或以下;18歲時的標準身高為160.6cm,超高為165.9cm,矮小標準為149.8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