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兆祥,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內分泌科醫師,畢業於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協和醫院臨床內分泌學博士,擅長糖尿病、甲狀腺疾病、腎上腺疾病、身材矮小、性早熟、青春發育延遲等多種疾病的診治。目前已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中英文文章10餘篇。
學習工作經歷:
2010-2016北京協和醫院碩士、博士
2016至今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內分泌科醫師
大家對於生長激素都比較熟悉了,顧名思義,生長激素最主要的生理作用就是促進生長,包括骨骼縱向生長對應著長個子,肌肉細胞增殖對應肌肉量增加。很多青春期前的孩子由於缺乏生長激素而影響身高生長,最終造成遺憾。大眾比較熟知的阿根廷球星梅西,是世界足球先生,在足球領域有很高的造詣。梅西小時候被查出生長激素缺乏症,預示著如果不治療他的終身高會受到很大的影響,而很多運動項目對矮個子都不是很友好。梅西通過生長激素的治療才長到了現在的1米7,他目前的足球造詣一部分是來自於他的天賦,另外後天的身體素質也貢獻了一部分。
目前臨床應用的生長激素是利用基因重組的方法合成的重組人生長激素,自1985年美國FDA批准應用至今已經有35年歷史了,適應症包括生長激素缺乏症、特發性矮小、特納症候群等等;大量的兒童患者、成人患者應用重組人生長激素治療後都得到了很好的治療效果。
雖然臨床應用時間已經很長了,很多患者可能還是會對藥物副作用方面產生疑問。
一、注射生長激素會長腫瘤嗎?
生長激素有促進生長的作用,如果擬用藥的患者體內本身有腫瘤,生長激素確實會促進腫瘤的生長;但如果體內沒有腫瘤,生長激素是不會增加腫瘤發生率的。腫瘤患者完全緩解後5年(垂體良性腫瘤術後1-2年)經過評估後應用生長激素治療也沒有觀察到腫瘤再發或者復發風險。
敲黑板:應用生長激素治療前需要做相應的評估,如果沒有腫瘤用藥後不會長出腫瘤。
二、注射生長激素後會得糖尿病嗎?
生長激素具有拮抗胰島素的作用,但生長激素作用在肝臟產生的胰島素樣生長因子可以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如果長期高劑量應用生長激素會有增加糖代謝異常風險,尤其在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中更容易觀察到這一現象,但減量或停藥後血糖會恢復正常。很多研究證實,補充生理劑量的生長激素並未觀察到明顯的糖代謝異常的增加。
敲黑板:如果孩子有糖尿病家族史(父母、祖父母等有糖尿病),本身糖尿病風險就會增加,注射生長激素後可能會提前顯現出血糖升高,減量或停藥會恢復至用藥前狀態。
三、生長激素還有別的不良反應嗎?
生長激素具有水鈉瀦留的作用,可以表現為良性顱內壓升高(表現為頭痛)、關節痛、外周水腫,一般隨著用藥時間延長發生率會降低,減少劑量或者停藥很快也會消失,多不需要特殊處理。局部注射部位疼痛、過敏等,多為一過性。個別患者對蛋白類藥物過敏,此種情況下及時對症處理,並停止治療。
總之,生理劑量的生長激素治療是安全有效的,用藥過程中密切監測患者的血生長激素(胰島素樣生長因子)水平維持在正常範圍,同時監測身高生長速度、用藥反應等,聽從專業醫生意見,大多數孩子會得到最大獲益。
責任編輯:陳芳薇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