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到一則新聞,有一對夫妻,在外人眼裡一個是模範丈夫,一個是賢妻良母。
然而從有一天起,丈夫就不跟妻子說話了,不管妻子如何搭話,他都不回應。
仿佛妻子是空氣一樣。
孩子成了兩人之間的傳聲筒。
從開始的絮絮叨叨到後面她也不再說話了。
然後某一天,妻子選擇了自殺。
這樣的相處模式,想想都讓人覺得窒息。
不跟你吵架不跟你對話,明明是一家人卻跟陌生人一樣。
在《冷暴力》一書中說:小心最親近的人,他們會溫柔地給你一刀。
它就像是一顆毒瘤,存在於任何一段關係中,隨時都會病變。
如果說暴力能一招致命,那冷暴力大概就是凌遲處死吧。
你以為是冷處理其實那叫冷暴力
在《妻子的浪漫旅行》中,網球運動員李娜的一番話讓無數人為之動容。 在節目中,李娜聊到了自己被冷暴力的經歷。 丈夫姜山曾無緣無故的消失整整12天。 「我一直給他打電話、發信息、寫郵件,都沒有人回,完全就是失聯的狀態」
「真的快要被氣瘋了。」 而消失12天的原因竟然是李娜覺得自己狀態不好,所以在西班牙期間聘請了一位新的教練。 原來作為教練兼丈夫的姜山是覺得妻子換了教練是不需要自己了。
對於這樣的行為,姜山的解釋是:「兩個人分開一段時間,大家都可以考慮一下,讓頭腦更清楚一點。」
婚姻中,兩個人難免會有平淡的時候,覺得跟對方沒話說了。
其實這是感情疲憊期,而不是冷暴力。
疲憊期的愛是輕盈溫暖的。
冷暴力的愛是暴烈沉重的。
疲憊期時期的不想說話是暫時的,心裡並沒有隔閡,彼此獨立,過後還可以繼續相愛。
冷暴力是一個過程,甚至逐漸加深這個過程中的傷害。
在心理學上冷暴力被稱為「築牆逃避」,是一種容易被我們忽略的虐待。
人與人相處需要的是溝通,交流與理解。
尤其是在感情中,需要坦誠相待。
但很多時候,最讓人難受的是你不說,我不懂,我說了,你遲遲不予回應。
只要築起牆壁的那個人,主動跨過來,跟你溝通,也許,很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而不是走到分開這一步。
但是他沒有,他用冷暴力一刀刀的傷著你,不給你回應不跟你溝通。
你甚至都會覺得是不是自己有問題,才會把一切變得這樣糟糕。
可是,在看到他熱情的回應著別人的時候,你的內心反而更加失望。
原來,他根本就沒想過拆了那堵牆讓你也見見陽光。
真正殺死愛情的不是爭吵而是沉默不語的冷暴力
曾有心理學家做過有關冷暴力的實驗。
把志願者分成兩組,然後對第一組志願者給予正向反饋,鼓勵他們,誇獎他們。
但對另一組志願者,給予負向反饋,不給他們任何回應,就像是空氣一樣漠視他們。
過一陣後觀察他們,發現第二組志願者變得非常的沮喪灰心。
他們對自己的評價也變得很消極,在滿分為10的評定指數中,不少人還給了自己負分。
這就是冷暴力的可怕之處。
在一項社會調查中,當出現家庭矛盾的時候,有88%的家庭中會出現夫妻互不理睬的現象,30%以上的人會出現摔門而去或者摔東西的行為,48%的家庭會出現語言辱罵和言語攻擊的行為。
冷暴力,已經變成了普遍存在的家庭頑疾。
這樣的精神虐待往往有以下三個方面的表現:
經濟上
最常見的就是「我養你」式的毒情話,他賺錢養家,但你沒時間貌美如花。
一日三餐,還得照顧老人。
孩子的一切都需要精心打理,孩子雖然是兩個人的,但誰叫你是家庭主婦呢,這個責任你就得擔起來。
他們的口頭禪是:我賺錢容易嗎?還不都是為了這個家,說得好像你是為了別人的家辛苦似的。
尤其是孩子有個感冒咳嗽發燒的,那就是你的失職了,為什麼你一天在家什麼都不幹,連個孩子都照顧不好呢?
你很委屈,但是他看不見,他看見的是你不上班,看見的是他在「養你」。
語言上
在肢體語言上,他不看你,不跟你對視,讓你覺得自己無所適從,仿佛是你做錯了什麼。
偶爾跟你說話也是無盡的貶低,你什麼都做不好,都是你的錯。
行為上
雖然他不理你,忽視你,但是他又在控制你,你的行蹤他要知道。
對你毫無信任,久而久之,你對這段關係開始恐懼,你的自尊心也被他丟在地上踩踏。
用刀來比喻,大概就是:吵架的刀是暴烈的,傷人傷己;但冷暴力的刀是凌遲的,傷敵一千而不自損。
它不是手段,而是一種折磨人的過程。
它就像是病毒,慢慢的侵蝕著你,折磨著你。
你的心裡憋著一口氣,總是覺得堵得慌,可你無從釋放。
摧毀你的一切,它不讓你死,卻也讓你覺得生不如死。
在網易的一期調查數據裡,超過50%的姑娘要半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從「冷暴力」的陰影中走出來,冷暴力的傷害和影響,遠遠比想像中要大的多。
而最可怕的是,有的人面對別人的冷暴力,反而養成討好型人格,最後越陷越深。
充滿爭吵的愛情不是好愛情,但充滿沉默的愛情才真正可怕。
最可怕的不是孤獨終老,而是,和那個讓你孤獨的人終老。
所有的冷暴力
都是從「我很忙」開始的
在每一段充斥著冷暴力的感情中,都有個一次次用熱臉貼冷屁股的人。
在最極端的冷暴力面前,哭和鬧都喪失了功效。
一個逐漸瘋狂,一個卻冷如冰窖。
明明一個想努力緩和關係,卻反而遭受了痛苦和折磨。
這實在太不公平。
那麼當我們遭遇了冷暴力該怎麼應對呢?
突然變得很忙
當你還沉浸在幸福之中時,他突然開始變得忙碌了,關於他的一切都不像以前一樣跟你分享了,如果問他,就是一個字「忙」!
你說:「不要總加班,注意休息」。
他就說:「我也是為了這個家的未來嘛」!
你說:「怎麼老不接我電話呢,是不是不愛我了?」?
他就說:「別亂想,我在忙」。
冷暴力是比冷戰還要不講道理的蠻橫行為。
曾經的那些溫馨都不見了,只剩下冷如冰窖的家。
當你試圖緩和這段關係時,他告訴你,他只是在忙而已。
可是你清楚,他不是忙,這段婚姻,最終只剩下你一個人在努力。
你甚至在想,哪怕是出軌了,也告訴你,給你個痛快啊。
可是他不,這樣的折磨無疑是精神虐待,輕則懷疑自己重則抑鬱自殺。
那麼當你感覺到對方有冷暴力的苗頭時,該怎麼扼制?
例如下面的聊天記錄中,對方不給你回應,或者總是說在忙,該如何改善這種關係呢?
應對策略:
女人的語境裡,我問問題,代表我在乎你是否餓了,是否有足夠休息,我這是在表達關心。
但是對男人來說,他此時最關心的不是吃飯和睡覺,而是他目前要應對的這些焦頭爛額的工作壓力。
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的是給自己,也給對方補臺階:女:還在忙嗎?心疼你,注意身體啊,要是餓著,我可不答應你!不忙的時候,回復我哦。
首先定位在男人最關心的事情上——忙不忙。
而非像他媽一樣,只關心吃喝拉撒。
其次,你說了這句話以後,一定要注意給對方不回覆你這種情況備好「臺階」——不忙的時候,回復我。
那一般男人看到這樣的話,多半都會給你臺階下:對不起,我剛才實在太忙了,沒及時給你回復。
這樣大家就有話可說了,怎麼還會有冷暴力?
用冷暴力逼你主動離開
當對方用冷暴力的時候,撒嬌示好都沒用,就是想和對方吵架都沒有回應。
不同於真正在忙的人,冷暴力的時候,你發消息他還是回你。
但是,他不再主動找你,就像查無此人一樣。
「我們離婚吧」發出去不到2分鐘就收到了他的回覆。
「離吧,這是你自己說的,不怪我!」
他們總是不願主動說分手,但是會逼你說。
等到你忍無可忍說出口,責任就都是你的了。
就像《無問西東》中的劉淑芬,他雖然沒有動手打你,但是卻在用自己的態度打你,用他冰冷的語氣打你。
例如,很多女人總會在這樣的狀況下忍不住情緒,先說了離婚,但是自己內心又不是真的想離婚。
遇到這樣的情況該怎麼應對呢?
應對策略:
有一句話用在夫妻關係上很形象:「叫狗不咬,咬狗不叫」。
什麼意思呢,在路上你看到有人遛狗,那些叫得最歡的往往是小狗,它們叫的聲音大,但卻從來不敢有真正的行動上的攻擊。
而那些大狗們,很少叫,但是它們卻是最危險的,因為它們出擊的時候,從來都是下狠手。
在關係中也是如此。
你說話越多,地位越低,對方只要壟斷了說話權,你就一直處於「乞求者」的位置。
所謂「言多必失」,很多女人嘴巴上說得厲害,但其實行動力很弱,這會讓男人知道你實際上不敢離婚。
所以,當對方冷暴力你的時候,一定要學會閉嘴,停止展示傷口,停止控訴。
那該說什麼呢?
不要尋求溝通,而是單方面通告:我們這麼對峙下去,很容易鬧出一些極端的事情,我知道之前說了很多過激的話,傷到了你。
所以,我們還是停止彼此傷害吧。我們夫妻一場,還是好合好散吧,沒有必要那麼狗血。
這其實就是一個「停戰協議」。
你不把自己當「受害者」,不把對方當「施害者」。
就給了彼此一個臺階下,溝通才可以進行,否則你們之間沒得談。
冷暴力是一個寂靜又冰冷的籠子,囚禁越久的人,越難以掙脫。
你會漸漸失去希望,也失去勇氣。
馬薇薇說:在愛你的過程中,有些人變成更強壯更智慧的自己,故而一念成佛,有些人變成更猥瑣更不堪的自己,一念成魔。
在愛的過程中,是佛是魔,歷盡你給我的百劫千難,最後我終於找到了我。
當你遇到一個慣於在情感中採用冷暴力的人,請迅速離開他。
——心有助,不孤獨——
有句詩寫過:「心有猛虎,細嗅薔薇」,當你心中就住著這樣一隻猛虎。
雖然是猛虎,卻有細嗅薔薇的能力,這取決於你如何對待這隻猛虎。
女人試圖修復與男人的關係的時候,最不理解、最難處理的一句話就是:「我想自己呆著,別再煩我了」,甚至下一步沉默和迴避。
這時女人會非常恐慌,因為這代表著——他正在試圖拉開彼此的距離,意味著他已經不再愛我了。
要知道,不管是不是迴避型男人,他們其實都是有『親密周期』的,就是『親密—疏遠—親密』的過程。
但是,如果你在這段時期用非常巧妙的「拉力」對付他,他就自動走出自己的「洞穴」,帶著無窮的活力和愛意反彈回來,主動過來找你。
那麼這個「拉力」應該怎麼用呢?
在你和他遇到矛盾而他一直逃避時,怎樣做才能讓他自動「走出洞穴」。
1. 餵養你自己
2. 把尊嚴還給自己
3. 讓對方了解你真實的需求
我們為你準備了【迴避型男人應對方法】,讓你找回自己的尊嚴,拿回主動權!
如果你想學習這套方法的具體操作的話,歡迎隨時來找老師聊聊,讓我來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