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鬼子與辜鴻銘 王小波

2021-03-05 楚塵文化

我看過一些荒唐的書,因為這些書,我喪失了天真。在英文裡,喪失天真(lose innocent)兼有變得奸滑的意思,我就是這麼一種情形。我的天真丟在了匹茲堡大學的圖書館裡。我在那裡借了一本書,叫做《一個洋鬼子在中國的快樂經歷》,裡面寫了一個美國人在中國的遊歷。從表面上看,該洋鬼子是華夏文化的狂熱愛好者,清朝末年,他從上海一下船,看了中國人的模樣,就喜歡得要發狂。別人喜歡我們,這會使我感到高興,但他卻當別論,這傢伙是個sadist,還是個bisexual。用中國話來說,是個雙性戀的性虐待狂。被這種人喜歡上是沒法高興的,除非你正好是個受虐狂。

我和大多數人一樣,有著正常的性取向。咱們這些人見到滿大街都是漂亮的異性,就會感到振奮。作為一個男人,我很希望到處都是美麗的姑娘,讓我一飽眼福——女人的想法就不同,她希望到處都是漂亮小夥子。這些願望都屬正常。古書上說,海上有逐臭之夫。這位逐臭之夫喜歡聞狐臭。他希望每個人都長兩個臭腋窩,而且都是燻死狐狸、騷死黃鼠狼那一種,這種願望很難叫做正常,除非你以為戴防毒面具是種正常的模樣。而那個虐待狂洋鬼子,他的理想是到處都是受虐狂,這種理想肯定不能叫做正常。很不幸的是,在中國他實現了理想。他說他看到的中國男人都是那麼唯唯諾諾,頭頂剃得半禿不禿,還留了豬尾巴式的小辮子,這真真好看死了。女人則把腳纏得尖尖的,要別人攙著才能走路,走起來那種嬌羞無力的苦樣,他看了也要發狂……

從表面上看,此洋鬼子對華夏文化的態度和已故的辜鴻銘老先生的論點很相似——辜老先生既贊成婦女纏足,也贊成男人留辮子。有人說,辜先生是文化怪傑,我同意這個「怪」字,但怪不一定是好意思。從尋常人的角度來看,sadist就很怪。好在他們並不侵犯別人,只是偷偷尋找性伴侶。有時還真給他們找到了,因為另有一種masochist(受虐狂),和他們一拍即合。結成了對子,他們就找個僻靜地方去玩他們的性遊戲,這種地點叫做「密室」——主要是舉行一些儀式,享受那種氣氛,並不當真動手,這就是西方社會裡的S/M故事。但也有些sadist一時找不著伴兒,我說到的這個就是。他一路找到中國來了。據他說,有些西洋男人在密室裡,給自己帶上狗戴的項圈,遠沒有剃個陰陽頭,留條豬尾巴好看。他還沒見過哪個西洋女人肯於把腳裹成豬蹄子。他最喜歡看這些樣子,覺得這最為性感——所以他是性變態。至於辜鴻銘先生有什麼毛病,我就說不清了。

那個洋鬼子見到中國人給人磕頭,心裡興奮得難以自制:真沒法想像有這麼性感的姿勢——雙膝下跪!以頭搶地!!口中還說著一些馴服的話語!!!他以為受跪拜者的心裡一定欲仙欲死。聽說臣子見皇帝要行三磕九叩之禮,他馬上做起了皇帝夢:每天做那麼快樂的性遊戲,死了都值!總而言之,當時中國的政治制度在他看來,都是妙不可言的性遊戲和性儀式,只可惜他是個洋鬼子,只能看,不能玩……

在那本書裡,還特別提到了中國的司法制度。老爺坐在堂上,端然不動,罪人跪在堂下,哀哀地哭述,這情景簡直讓他神魂飄蕩。老爺扔下一根籤,就有人把罪人按翻,扒出屁股來,揮板子就打。這個洋鬼子看了幾次,感到心癢難熬,簡直想撲上去把官老爺擠掉,自己坐在那位子上。終於他花了幾百兩銀子,買動了一個小衙門,坐了一回堂,讓一個妓女扮做女犯打了一頓,他的變態性慾因此得到了滿足,滿意而去。在那本書裡還有一張照片,是那洋鬼子扮成官老爺和衙役們的留影。這倒沒什麼說的,中國古代過堂的方式,確實是種變態的儀式。不好的是真打屁股,不是假打,並不像他以為的那麼好玩。所以,這種變態比S/M還糟。

我知道有些讀者會說,那洋鬼子自己不是個好東西,所以把我們的文化看歪了。這話安慰不了我,因為我已經喪失了天真。坦白地說吧,在洋鬼子的S/M密室裡有什麼,我們這裡就有什麼,這種一一對應的關係,恐怕不能說是偶合。在密室裡,有些masochist把自己叫做奴才,把sadist叫做主人。中國有把自己叫賤人、奴婢的,有把對方叫老爺的,意思差不多。有些M在密室裡說自己是條蟲子,稱對方是太陽——中國人不說蟲子,但有說自己是磚頭和螺絲釘的,至於只說對方是太陽,那就太不夠味兒,還要加上最紅最紅的前綴。這似乎說明,我們這裡整個是一座密室。光形似說明不了什麼,還要神似。辜鴻銘先生說:華夏文化的精神,在於一種良民宗教,在於每個婦人都無私地絕對地忠誠其丈夫,忠誠的含義包括幫他納妾;每個男人都無私地絕對地忠於其君主、國王或皇帝,無私的含義包括奉獻出自己的屁股。每個M在密室裡大概也是這樣忠於自己的S,這是一種無限雌伏、無限諂媚的精神。清王朝垮臺後,不準納妾也不準打屁股,但這種精神還在,終於在「文革」裡達到了頂峰。在五四時期,辜先生被人叫做老怪物,現在卻被捧為學貫中西的文化怪傑,重印他的書。我不知道這是為什麼——也許,是為了讓虐待狂的洋鬼子再來喜歡我們?

...........

■本篇為專題「辜鴻銘」中的一篇,回複數字127可查看本期全部文章。■回復「目錄」或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點播百餘位大家訪談錄和專題■微信號:楚塵文化(ccbooks)■感謝您分享到朋友圈,歡迎投稿薦稿,請直接回復。「餓發 整理」

相關焦點

  • 弗洛依德和受虐狂 王小波
    不信你就找本辜鴻銘的書來看看,裡面大談所謂良民宗教,簡直就是在高唱:若自由毋寧死。《獨立宣言》裡說:我們認為,人人生而平等。這話是講給英國皇上聽的,表明了平民的尊嚴。這話孟夫子一定反對,他說過:無君無父,是禽獸也——這又簡直是宣布說,平民不該有自己的尊嚴。總而言之,個人的體面與尊嚴,平等、自由等等概念,中國的傳統文化裡是沒有的,有的全是些相反的東西。
  • 拖著長辮子的北大教授:辜鴻銘
    他生在南洋,學在西洋,婚在東洋,仕在北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臘、馬來亞等9種語言,獲13個博士學位,第一個將中國的《論語》、《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譯到西方。今日分享《大先生也挺逗》,一起了解這位拖著長辮子的北大教授,曠世怪傑辜鴻銘先生二三事。
  • 辜鴻銘 | 扎著辮子,卻毫無奴性的一代狂儒.
    20世紀初,西方人曾流傳一句話:到中國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鴻銘。辜鴻銘何許人也?他生在南洋,學在西洋,婚在東洋,仕在北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臘、馬來亞等9種語言,獲13個博士學位,曾為六國使節充當翻譯,被孫中山先生譽為「中國第一」。
  • 人物| 辜鴻銘:拖著辮子走過民國的大師
    辜鴻銘:荷盡擎雨蓋,殘菊傲霜枝很長時期以來,我一直是不喜歡辜鴻銘的,原因與其他人肯定不一樣,並不是他狂妄,古板,而是因為我喜歡胡適,這辜老夫子偏偏同胡大師是死對頭,故而不喜歡他。辜、胡都是大師,是民國初年響噹噹的國學大師,但是,二人卻是一生中最大的冤家,辜鴻銘全方位地堅守國粹,胡適則推崇西學,辜鴻銘笑胡適說的英語,是英國鄉下人說的土話,胡適則諷刺他是留著辮子的老怪物,二人相互攻擊,差點還弄上法庭去。
  • 重讀「」中國人的精神「」,一個「實驗主義」愛國者:辜鴻銘
    中國人的精神辜鴻銘何許人也?有人批判清朝的一妻多妾舊制,辜鴻銘指著桌子說說你看這茶具,1把茶壺配4個茶杯,多完美,1個茶杯配4個茶壺就沒法喝了。雖然辜鴻銘的一些說法有標新立異之嫌,但他卻的確是貨真價實的國學大師。
  • 他叫辜鴻銘,英文太簡單《泰晤士報》倒著看
    辜鴻銘的十八號院,在袁世凱死後的第一天竟然開了一個大派對,喧鬧的鼓樂聲把在周圍巡邏的警察給招了過來。警察進門一看,這個小院真是熱鬧非凡。舞臺上,生旦淨末醜你方唱罷我登場;舞臺下,辜鴻銘和親朋是高談闊論。在座的除了各界名流外,還有不少的洋人。警察見狀,不敢上前片刻後打算悄悄地離開這個不一般的小院。
  • 國學大師辜鴻銘推崇一夫多妻制,用茶壺茶杯比喻,令對方啞口無言
    尤其是國學大師辜鴻銘對一夫多妻制度極為推崇,他本人也有一妻一妾,為了力推一妻一妾制度,辜鴻銘甚至用茶壺茶杯比喻,來類比一夫多妻的情形,這一個比喻也噎得眾人說不出話來。一、矛盾人格的激烈碰撞辜鴻銘祖籍福建,從小生活在國外,但其心中一直懷揣著對祖國的熱愛。1880年辜鴻銘回到故鄉,帶著他對中國文化的熱忱潛心研究中國文學。
  • 英國文豪向辜鴻銘求字,辜隨手給了一首詩,翻譯出來笑掉大牙
    辜鴻銘的名氣很大,列夫託爾斯泰給他寫過一封長信,英國的文豪毛姆在1921年還專程來到北京期盼與他見一面。 來到北京後,毛姆就寫了一張便籤讓人去找辜鴻銘。誰知辜鴻銘看到便籤後,竟一笑了之一連好幾天都沒有應邀。毛姆在六國飯店焦急地等待著,可就是不見辜鴻銘的身影。
  • 辜鴻銘看英文報,倒著看遭老外嘲笑,他:英文簡單,正著看沒意思
    辜鴻銘也曾經說過,要說這些語言最難的,那一定是中文。關於這件事,還出現過一個小笑話。辜鴻銘其實出生在國外,是不需要留辮子的,但是辜鴻銘常年的打扮,都像是一個晚清時期的老學究。哪怕是年輕時出國留學的時候,他也是長衫馬褂大辮子。
  • 魯迅:中國書多殭屍,外國書是活人,辜鴻銘:學好英文教老外做人
    」但與魯迅差不多同時代的辜鴻銘,卻不這麼認為。他講課時,總是對學生們說:「我們為什麼要學英文詩呢?三、不待見外國人的怪傑辜鴻銘在周圍人的眼中,是一個怪人。他精通國學,也精通西學。但是,他本人對外國人的態度很不屑。很多時候,因為對外國人的過多冷嘲熱諷,辜鴻銘被人們批評太過守舊。魯迅和辜鴻銘的經歷,有些相似。
  • 辜鴻銘從小在西方長大,西學成就極高,為何要在腦後拖一條辮子
    說辜鴻銘「怪」,首先一點就是,辜鴻銘是一個華僑,一直在西方長大,並且取得了很大的西學成就,被稱為西學集大成者。可是,他為什麼偏偏會在腦袋後面拖一根辮子呢?我們先來看看辜鴻銘在西學上的成就。辜鴻銘祖籍福建同安。祖上本姓陳,因醉酒後失手傷人遭官府通緝,不得已在康熙年間移居臺灣。
  • 民國文人的「雙十一」:魯迅增高鞋墊、胡適搓衣板、辜鴻銘女鞋
    辜鴻銘:女鞋辜鴻銘可算民國首屈一指的大師,不過他卻有一個特殊的癖好:他非常迷戀女人的小腳,還喜歡把鼻子湊到小腳上,深吸一口氣,通過小腳上發出的淡淡臭味獲得滿足感。愛屋及烏,愛腳及鞋。曾有一次,辜鴻銘和友人聚會暢飲,不知道是誰從哪兒拿出了一雙做工精美的繡花鞋,辜鴻銘搶過來仔細觀摩了一番,然後當著眾人的面,將白酒倒入鞋中,仰頭一飲而盡。
  • 大師辜鴻銘妙語解答
    大師辜鴻銘妙語解答在如今社會,我們一直保持著一夫一妻制的做法,這畢竟是國家法定的制度。但是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許多人接觸到的過去的歷史知識,有不少人懷念古人一夫多妻制的美好。於是有許多人紛紛提出了疑問:一個茶壺配四個茶杯,那麼一個男人能配幾個老婆?這個問題非常有趣,近代的一位大師辜鴻銘妙語解答了這個疑問。
  • 王小波的倨傲與狡黠
    作為一個文科生,一直沒有讀過王小波,我是有些底氣不足的。可是當我利用這個特殊的假期,一口氣讀完了王小波大部分小說之後,不得不說,依然還是沒有讀懂王小波。我上大學,是在2004年,那個年代,或許那是某種理想主義最後的塵埃年代吧。索性記住了一些名字,諸如顧城、海子、王小波。
  • 人生必讀王小波
    如果說讓我選三個最喜歡的作家,我會說馬爾克斯,張愛玲,王小波。如果讓我只選一個,那就只有王小波。有一次,他從美國回來,蓬頭垢面的,站在自己家門口,許多人看見這麼醜的人,以為他們家來賊了,趕緊出去告訴王小波他媽,說:快回家去看看,你家門口站了一人,看起來不像好人。他媽回家一看,原來是自己兒子。王小波也知道自己不好看。
  • 王小波因長得醜被李銀河分手,王小波一句話,讓李銀河再次淪陷
    王小波到底有多醜?李銀河第一次結識,王小波的時候,是因為機緣巧合下,看到了他的小說《綠毛水怪》,雖然是"水怪",還長著"綠毛",雖然略有怪異,但還是對李銀河的靈魂產生了極大的衝擊與吸引力。沒想到竟在小波的小說中看到了如此相似的感覺,當時就有一種內心秘密被人看穿之感。
  • 王小波,你真的很浪漫.
    王小波全家照,左二為王小波小時候的王小波,並不能稱得上是什麼天降奇才,只有一次,在他小學五年級的時候,一篇作文被當成範文廣播。幼年時的王小波這是幼年時的王小波,也是王小波最喜歡的照片。1968年,王小波去了雲南兵團勞動,也正是這個時候,他開始進行文學創作。
  • 假如王小波參加《奇葩說》
    從《沉默的大多數》《一隻特立獨行的豬》,到《黃金時代》《紅拂夜奔》……我們如饑似渴地閱讀著王小波,愛上這一智性而有趣的靈魂。  王小波就像武俠小說裡的主角,看起來玩世不恭,實則思想深邃、心懷信義,所以迷人!
  • 王小波在李銀河面前,顯得很卑微?
    昨天,舒文在我的文章裡,看到了李銀河和王小波的故事。她說想到之前,看過《愛你就像愛生命》裡王小波寫給李銀河的情話,從裡面看到了一種愛情裡的卑微。舒文很吃驚,那麼出名的王小波,在愛情裡有這麼卑微的一面。她想聽聽我的看法。
  • 王小波·愛你就像愛生命
    王小波的愛不只是對李銀河,還有對人民的愛,對青年的愛,他說「我很討厭自己不溫不涼的思慮過度」,在我看來王小波是願意為他人犧牲的,但不願意順著某種固定的形式,作家總是更傾向於拯救人們的靈魂,但他在想把人「罵」醒的時候又不忍心動刀子,王小波的愛很細膩。即使是面對和他觀念相悖的人也會做到以禮相待。他們全是白痴。人不可以是寄生蟲,不可以是無賴。誰也不應該死乞白賴地不願意從泥坑裡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