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與我」故事會: 攝影藝術家影像中的深圳這座城與人

2021-01-21 SZNEWS

「城市與我」故事會

深圳新聞網訊 由2017國際城區影像節(IUIF)與華潤置地、瑪格南圖片社共同發起,由大乾藝術機構策劃運營的「城市與我」公共影像創作展目前正在深圳萬象天地LG層大中庭展出,10月22日下午,作為展覽的同期活動,「城市與我」故事會在深圳萬象天地L6層雲端沙龍舉行。

故事會邀請到影像作家、小說家、劇作家、戲劇導演康赫, 深圳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饒小軍教授, 紀實攝影師、三次獲得「中國最有影響力攝影人物」楊延康,獲得萊卡奧斯卡巴納客攝影新人獎的中國攝影師黃京以及「城市與我--公共影像創作計劃」公眾單元入選攝影師代表閆雨電作為分享嘉賓,他們與觀眾圍坐在一起,分享自身與深圳的鮮活故事,暢談影像與城市的關係,展現每個人心中不一樣的城市。

影像裡的深圳故事

影像作家、小說家、劇作家、戲劇導演康赫分享創作過程

有著多重身份的康赫現場展示了他正在為深圳量身創作的影像素材片段,分享他的創作過程。他嘗試以全新的拍攝手法,抓取了某地鐵口的上班族流動的步伐、環衛工人打掃樹葉,城市天空的飛鳥等鏡頭,將深圳隱現的淡漠、熱情和快速流動融合在一起,有些影像有凝固的感覺,又保持它的速度感,這些片段將經過後期剪輯處理最終成形。

先後三次獲得「中國最有影響力攝影人物」的紀實攝影師楊延康分享了他30餘年的深漂故事。每年他會在深圳固定待上一段時間,另一段時間到外地拍攝,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切換。他說,「城市與我,我沒有離開城市,但是我喜歡放縱自己到邊緣尋找另外一種反差,回到深圳我就學習、看書。到外地,像流浪狗一樣放縱自己去尋找一個人的感動。」

萊卡奧斯卡巴納客攝影新人獎——中國攝影師黃京回憶他與深圳的共同成長

4個月大小就被父母帶到深圳的80後攝影師黃京可以算是深圳「土著」,他是獲得萊卡奧斯卡巴納客攝影新人獎的中國攝影師,在故事會現場他分享了他在深圳拍的12張照片。黃京說他平常買菜、遛狗、出去散步,無時無刻都背著相機,家樓下會發現不少有趣的東西。在他的城市與我公共影像創作計劃紀錄片中他感慨,小時候常去的地方現在完全不認識了,甚至遺憾自己小時候常拿著遊戲機而不是相機,沒有留下更多與他一起成長的深圳故事。他站在一個很新的地方告訴我們一些很舊的故事,通過影像,我們看到深圳的過去和現在,也看到城市的未來在其中萌芽。

閆雨電是「城市與我--公共影像創作計劃」公眾單元入選攝影師代表,同樣是一個資深的老「深漂」,他用攝影表達著自己對這座城市的理解,感受著深圳的機會和包容。他把常人看到城市中可能會忽略的那麼一個瞬間捕捉出來,帶給觀者重新回味。在東門老街,他曾經為了拍一對賣糖葫蘆的老夫婦,追著他們拍了三條街。

深圳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饒小軍教授

深圳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饒小軍教授認為,攝影師與建築師的共同點在於對城市空間的觀察,都在探討「視知覺」,不同的是,建築師可以說是一個空間的預設者,設計了這個城市,卻無法預期一個城市的未來會走向什麼樣。攝影師則是記錄著這個城市的變遷。通過眼睛看到的城市和客觀上城市發生的意向的變化來認識和了解深圳,尋找城市的身份認同,是非常豐富和有趣的。

相關焦點

  • 謝謝你記錄了深圳這座城市的傳奇
    2020年6月3日,深圳特區報著名攝影記者鄭東升因病不幸逝世,終年58歲。鄭東升是土生土長的深圳人,從事攝影工作將近40年,為深圳留下了大量珍貴的影像資料,記錄了這座城市的傳奇。
  • 用影像解讀深圳夢 人文紀錄片《城與人》第二季上線
    點開一部系列片,許你一座城從2016年開始,創作團隊萌發了做《城與人 —— 成就深圳移民城市的移民故事》系列人文紀錄片的想法,期望藉助影像的手段,瞄準生活、工作在深圳的新移民,通過豐富的、個性化的故事來觸摸這座城市的心跳,向世人展現一個個來自五湖四海的鮮活的深圳人,講述一個個色彩斑斕卻又不失溫度的深圳故事,從中找尋思想的深沉、精神的閃光和情感的歸宿
  • 影像為媒 時代為卷 | 招商蛇口定格深圳40年時代肖像
    感謝有你那些關於時代、關於影像、關於美好記憶的每一個瞬間,變得更加雋永而深刻 新聞發布會×【時代肖像】深圳拍攝計劃啟幕捲起灣區影像藝術澎湃之潮城市、社會、人物,在時代的洪流中歷經變遷;影像藝術,也在歲月的更迭中歷經思考和沉澱,留下了鮮明的時代印記。
  • 「來了就是深圳人」攝影大展徵稿啟事
    「來了就是深圳人」這不僅僅是一句簡單的口號,更是深圳這座具有獨特包容力和吸引力的城市身體力行的證明。表達著40年來,深圳這座城市的發展變化以及新時代的人文風尚。自由、開放,創新是深圳的代名詞,「來了就是深圳人」讓深圳的城市精神體系超越了城市的「硬體」和「形態」,不但有速度,有高度,還有了溫度和氣度。讓來自全國給力的人們在深圳有歸屬感,共同書寫著回望深圳特區成立40年的矚目巨變。
  • 在影像中尋找:一周城市生活_城市漫步_澎湃新聞-The Paper
    他通過擺拍還原出國軍少校鄭紹炎指揮的「維克斯」坦克衝擊陣地的場景,發表於《支那寫真畫報》等多部日本的攝影精選畫冊中,成為日本宣揚侵略「戰績」的標誌性圖像。然而,這些照片之後經過裁剪也出現在了中國的宣傳材料中——圖像連同其背後那輛維克斯坦克的命運一同被湮沒在了歷史的謎團中。策展人胡昊最近撰文《夢回天》向觀眾解讀本次展覽。展覽將持續至11月7日。
  • ...國際「鵬友」鏡頭中的鵬城 第二屆「國際友人在深圳」攝影大賽...
    掃碼看視頻 晶報訊(記者 姚慧蘋)12月17日,第二屆「國際友人在深圳」攝影大賽頒獎儀式暨攝影展開幕式在深圳書城中心城舉行。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強,深圳報業集團黨組書記、社長陳寅出席活動。 據悉,本次賽事由深圳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辦,「愛深圳」英文門戶網站、英文《深圳日報》承辦。在深生活工作外國攝影發燒友們以獨特的藝術語言和影像作品,為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獻禮。
  • 白銀區影像 | 這座城市的溫度,在煙火氤氳中
    白銀區影像 | 這座城市的溫度,在煙火氤氳中 2020-12-13 2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周末看展|2020東莞市民攝影周:城市·品質
    近年來,東莞將「灣區都市、品質東莞」作為未來一段時期的價值追求,舉全市之力推進城市品質提升等「六大工程」,而《品質東莞》城市畫冊,可以說是對打造品質之城這一華麗嬗變的忠實紀錄與及時呼應。、黃汝廣作品,《鄉土情懷》劉松泰作品,《「這座城」—95東莞紀實攝影展》,《粵劇臉譜》葉健波作品等。
  • 見圳40 | Jeremy David Smith:異國攝影師來深7年,成為深圳城市...
    在Jeremy眼中,攝影是人們表達自己的方式,向他人展示他們眼中的世界,這也是他成為一名攝影師的原因。Jeremy說,好的攝影作品應該具備豐富的層次,重要的不只是一張漂亮的臉或一個美麗的場景,而是要捕捉攝影的不同元素。有人曾這樣形容從事攝影藝術的人,「他們是最純粹的人,黑就是黑,白就是白,他們也是最孩子氣的人,既要五彩斑斕的光,又要五顏六色的花」。
  • 五月深圳美成這樣,來中國第一座國際花園城市賞花、打卡!
    深圳,中國第一座國際花園城市。全開了,深圳滿城處處可見這種花。正是最美時節,來中國第一座國際花園城市,賞世界上最鮮豔的花。鳳凰木花開了,怒放的鳳凰花,驚豔深圳。深圳華僑城生態公園,再現人山人海景觀很久未現這樣熱鬧的賞景場面了,深圳華僑城生態廣場,「賞花,拍照,打卡」,在這裡,你能看到深圳打造「世界知名花城」的決心和效果。
  • 中國·大鵬首屆國際攝影大展在大鵬所城開幕
    12月11日,中國·大鵬首屆國際攝影大展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鵬所城開幕,以生態旅遊+攝影藝術的模式,以獨特的影像語言,向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致敬獻禮。新區是深圳的「生態特區」「文化之根」 ,先後獲評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和「中國天然氧吧」。這裡擁有全深圳近二分之一海岸線,約四分之一海域面積,56個沙灘中的54個;這裡擁有接近78%的森林覆蓋率,有深圳10座獨立山峰中的4座。
  • 光影魅力耀大鵬,中國·大鵬首屆國際攝影大展在大鵬所城開幕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張妍 李博 通訊員 秦建文 倪丹12月11日,中國·大鵬首屆國際攝影大展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鵬所城開幕,以生態旅遊+攝影藝術的模式,以獨特的影像語言,向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致敬獻禮
  • 第四屆深圳國際攝影大展開幕
    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強(左四)宣布第四屆深圳國際攝影大展開幕 攝影: 王衛光深圳國際攝影大展定位獨特明晰,在「人文·都市·科技」的總主題下,2017年首屆的「城市·姿態」,2018年第二屆的「城市·體溫」,2019年第三屆的「城市·呼吸」,各有清晰的主題。
  • 那座城,有那個人在等我
    01城內打拼的人,城外仰望的人,像是睡了很久,想醒卻醒不過來。北京這座城,沉澱了太多年輕人的夢。又一年了,我手機QQ裡那個唯一設置特別關心的人已經靜靜的在列表裡躺了兩年。聽著海明威的《一個人的北京》,兩年了,你在北京快樂嗎?
  • 「非遺影像 中國風採」——第十屆「群藝杯」全國攝影藝術展在深圳...
    活動現場  近日,「非遺影像 中國風採」——第十屆「群藝杯」全國攝影藝術展覽暨歷屆作品集萃頒獎儀式在深圳寶安區圖書館負一樓展廳舉行。頒獎儀式後,現場還舉行了「群藝杯」全國攝影藝術展覽研討會。與會嘉賓紛紛發表觀點,認為20年來「群藝杯」全國攝影藝術展覽在全國群眾文化系統攝影工作者中取得了深遠的影響,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攝影家,為我國培養成就了一些在中國有作為、有影響的攝影骨幹,為社會的發展、民族的發展、文化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
  • 2020深圳手機攝影愛好者的自白
    我和CHEN.相識於一個深圳手機攝影群,他在我的微信通訊錄裡徜徉了好久。當我和團隊在做一周一杯酒的活動,想和一位朋友聊一聊「城市人文」的碎片時,便想邀請他加入我們的活動。於是,我們就這樣,聊起一個深圳人手機攝影的生活碎片。城市更新的日與光
  • 2019年深圳地區婚紗攝影品牌人氣排行榜!
    小編從口碑、服務、品質各方面考慮,精選了2019年深圳地區最具人氣的10家婚紗攝影品牌,在快門聲音響起時,讓感動不止這一刻。28年品牌店,優質服務+個性化定製,主打性價比!提供奢華、輕旅、街拍、網紅、國風等風格,擁有愛丁堡、牧雲溪谷、雲海山莊、皇家海岸等十大婚紗攝影基地。深圳高端婚紗攝影專家,全網展示客片均來自真實客戶,2大場館30大外景帶你拍遍全深圳。
  • 「影像的力量」2020中國攝影報全國攝影拉力賽(雅安站)舉辦
    四川新聞網消息(楊德慧)通過影像傳播,促進旅遊業和服務業發展。11月28日下午, 「影像的力量」2020中國攝影報全國攝影拉力賽—雅安站在名山舉行。該活動由中國攝影報社、四川省攝影家協會、雅安市文聯、雅安市攝影家協會共同主辦。
  • 第四屆深圳國際攝影大展開幕 3000件攝影作品展現「城市先行」
    11月22日,第四屆深圳國際攝影大展在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舉行開幕式,為深圳經濟特區40歲生日獻上光影璀璨的藝術厚禮。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強現場宣布第四屆深圳國際攝影大展正式開幕,副市長吳以環等領導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嘉賓出席了開幕式。
  • 「大藝博」在武展開幕,青年藝術家、年輕學子獻禮英雄之城
    這是大藝博在華中核心城市的首次亮相,也是年輕藝術學子、青年藝術家們為武漢這座英雄之城呈上的一份特殊獻禮。大藝博的宗旨是關注青年藝術家成長,推動中國藝術消費市場發展,讓藝術和美融於人們的生活。 武漢大藝博,是繼大藝博布局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之後,在華中核心城市的首次亮相,也是大藝博創辦八年來規模最盛大的一次,來自全球357所院校的4800多位青年藝術家應徵,經甄選810位青年藝術家3026件優秀藝術作品入圍參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