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雞蛋羹,這可是很多家庭必做的一道美食。蒸得好的雞蛋羹,不僅口感滑嫩爽口,而且營養豐富,很多家裡有老人或者孩子的,幾乎每天都會做這道雞蛋羹。但是很多人在蒸雞蛋羹的時候會出現一些問題,最為常見的,一個就是蒸得太老,吃不到雞蛋羹應該有的那種水嫩的口感;另外一個就是上面會呈現出很多蜂窩,外形上非常難看。下面就來介紹一下蒸雞蛋羹時需要掌握的幾個小技巧,蒸雞蛋羹有訣竅,溫水還是涼水?要想水嫩無蜂窩,這些技巧要掌握。
一,攪拌蛋液的水,首先不能用生水或者涼水,否則會出現蜂窩狀
在選擇用什麼樣的水調和雞蛋的問題上,很多人做錯了,特別是新手,最常見的就是直接把涼水摻到雞蛋液裡。略懂美食知識的朋友都知道,很多食材在加工過程中,最怕見生水或者涼水,比如說這裡的雞蛋液,如果用涼水攪拌,水和雞蛋液會變成一種渾濁的狀態,在這個狀態下,水是水,蛋液是蛋液,它們不會結合在一塊,蒸出來的雞蛋羹往往會出現蜂窩狀。溫開水則不然,溫開水本身屬於熟水,並且有了一定的溫度,和蛋液攪拌在一起後,會充分融合、粘黏在一起,不僅蒸出來雞蛋羹沒有蜂窩,而且更加滑嫩。
二,攪拌蛋液的水,更不能用熱水,不然蒸出來的雞蛋羹會很老
很多事情往往是過猶不及,上面說了要用溫開水,不能用涼水,但是更不能用開水。如果用開水哪怕是溫度稍微高點的水,在和蛋液攪拌的過程中,就會在第一時間把周圍的蛋液燙熟了,這樣的蛋液蒸出來之後,就會變得很老。其實仔細想想也很簡單,鮮蛋液在蒸之前已經被燙熟了,那怎麼還能蒸出滑嫩的口感來?另外還有一點要注意,水不能太少,蛋液和水的比例大概為1:2,水太少,蒸出來後同樣是太老。
三,蛋液上的浮沫一定要撇乾淨,它是產生蜂窩的一個重要原因
蛋液和水按照1:2的比例,一個方向均勻打散,加入適量食鹽,這時就會看到碗裡會產生很多帶有氣泡的浮沫,而這個浮沫就是產生蜂窩的一個很主要的因素。會蒸饅頭的朋友都知道,發好的麵團,裡面就會出現很多蜂窩,所以在蒸饅頭之前一定要把這個麵團多次揉捏,直至排乾淨裡面的空氣,不然蒸出來的饅頭會變形,這裡是同樣的道理。如果不撇去這些浮沫,雞蛋羹蒸出後肯定會顯得坑坑窪窪,而且會出現蜂窩,就是因為沒撇去浮沫的原因。
四,蒸雞蛋羹時,上面蓋的東西一定要透氣,不然極易產生蜂窩,而且口感會很老
上面介紹的是關於水和蛋液混合時需要注意的問題,蛋液和水按照正確的方法準備好了之後,就可以上鍋蒸製了,這裡面有一個問題一定要注意。首先,裝有蛋液和水的碗,上面肯定要覆蓋上一層東西,比如說保鮮膜或者盤子,不然不好蒸。但是蓋在上面的東西,如果密不透風,就會產生兩種後果:1,水蒸氣出不來,導致雞蛋羹變老;2,水蒸氣會滴在蛋液上,導致出現蜂窩。正確的做法是,用牙籤在保鮮膜上多扎些小孔,或者將上面蓋著的盤子傾斜一下。
五,蒸製時的火候要注意,切忌大火,時間也要掌握好
蒸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是,先要大火將鍋裡的水燒開,轉為小火,然後再將裝有蛋液的碗放在篦子上,水燒開前不能放蛋液,然後蓋上鍋蓋,並且鍋蓋要留道縫隙,便於水蒸氣的排出。蒸製的時間不能太長,按照這個蛋液和水1:2的比例來說,蒸製的時間要控制在8分鐘,如果時間太長,也是會出現上面所說的變老以及出現蜂窩狀的情況。8分鐘時間到,即可將雞蛋羹取出,滴入少許生抽、香油,撒點蔥花,就可以開吃了。另外,以前老式雞蛋羹的做法,是在蛋液裡加的米湯,裡面再放一點豬油,味道可不是一般的更香,有些老人現在還是這樣做。
最後的總結
為了便於大家記憶,這裡做一下最後的總結:1,蛋液和水的比例是1:2,這個比例最為合適;2,不能用生水,更不能用熱水,只能用溫開水;3,蛋液和水均勻打散後,一定要撇去浮沫;4,蓋在蛋液上面的東西,一定要透氣,保鮮膜要扎孔,盤子要傾斜;5,大火將水燒開,轉小火,然後才能放入蛋液,並且鍋蓋要留有空隙,以便水蒸氣的排出。6,按照蛋液和水1:2的比例,時間要控制在8分鐘;7,建議試一下上面說的老式做法,也可以在蛋液裡加骨頭湯或者牛奶,味道更好。上面介紹的做法都是做了很多次的,切實可行,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