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5日,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70周年紀念日。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在朝鮮戰場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進行了長達2年零9個月的艱苦戰鬥,付出了重大犧牲,最終贏來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為紀念偉大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抗美援朝戰爭,我們不定期推出系列文章,介紹有關於志願軍和抗美援朝的方方面面。
軍博陳列的美制M1式155毫米榴彈炮
這次我們來講講當時志願軍炮兵口徑最大的火炮——美制M1式155毫米榴彈炮。必須說明的是,這款火炮是在朝鮮繳獲的。在此之前,美國在二戰時期曾援助中國國民黨軍隊一批M1918式155毫米榴彈炮,該炮為仿製法制施耐德M1917榴彈炮而來,國民黨軍隊只得到了36門,在遼瀋戰役中全部被解放軍繳獲。不過M1918沒有參加抗美援朝。
開國大典上的M1918榴彈炮,圖源見水印
志願軍的M1式155毫米榴彈炮(以下稱美制155榴),都是前期運動戰期間繳獲的。因為該型火炮重量接近6噸,需要卡車或履帶式車輛牽引,這對運輸能力弱的志願軍而言很困難,所以最開始志願軍沒有將這型火炮投入到戰鬥中。到第五次戰役前夕,志願軍炮兵共擁有24門美制155榴,數量非常稀少。
志願軍炮兵的美制155榴
不過美制155榴的性能確實好,口徑大射程遠,不僅執行師以上縱深火力支援任務,也可以執行反炮兵任務。155毫米榴彈少部分靠繳獲,更多的是國內修理生產供應。陣地戰期間,美制155榴結合坑道工事分散配置,在有效保護自己的情況下,有力支援了一線陣地的防禦任務,還壓制、反擊了美軍炮兵陣地。
工事中的美制155榴
上甘嶺戰役期間,志願軍炮兵某部五連以一門M1式155毫米榴彈炮,在全縱深實施機動和火力支援,擊潰美軍十餘次集團衝鋒,擊毀美軍105毫米以上口徑榴彈炮48門、迫擊炮3門、坦克7輛及彈藥庫10座。為此,全連榮立一等功。而這門榴彈炮,現存於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五聖山,英雄山,神勇炮兵把敵殲」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