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得行不行,口袋會證明。一位老領導酒後吐真言:僅靠能力真不行,有些潛規則,高手從來不說,但卻悄悄在做,至少有5條潛規則必須早知道,否則等被吊打之後,你付出的已經太多了。
結合我一直在看的《羅織經》,簡要歸結為以下5點,雖說《羅織經》被稱為害人經,但其中參透人性、混跡職場的道理還是非常不錯的。
第一,功歸上,罪歸己
這個道理誰都懂,但做起來卻很難。
把自己的功勞給領導,把領導的過錯攬給自己,這不是簡單的謙讓,只有參透官場本質和人性的聰明人才能做到。
欲要取之,必先予之,這本質上是一種相互利用和利益交換,什麼都不想付出的人,必然什麼也得不到。
前者看似把功勞給了領導,其實該是你的少不了,領導還會覺得你懂事,將來給你的機會肯定更多;後者看起來你自己背鍋了,但其實這是一種自保手段,避免遭受更大的打擊,如果不這樣幹,給你直接扣個不擔當的大帽子,下場更難堪。
第二,假天用事,名之順也
名不正,則言不順。凡事沒有一個正當的名義,就失去了號召力,阻力也會加大。
事情想要幹的順,必須學會拉大盤扯大旗。
拉大盤,就是要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形成利益共同體,大家利益均沾,這是共謀,聯名上書、法不責眾就是這個道理;
扯大旗就是要佔據制度、權利、利益的制高點,讓別人不好反對,這樣操作起來就會很順利。有時候,打著領導的旗號辦事,通常會很順利,也是這個道理。
第三,名為虛,智者不計毀譽
對成熟的人來講,名聲都是虛的,有智慧、幹大事的人,不會計較別人的誹謗或稱讚,這些都不能當飯吃,也跟你的口袋沒關係。
職場上,絕大數人對你的看法,其實一點用都沒有,聰明人從不在乎無關緊要的名譽得失。有的時候,名聲多的人,並不一定真正能得到實惠,領導經常大會小會表揚的那些「老黃牛」,提職晉升有他們的份嗎?
良好的人際關係或群眾基礎是必要的,但不是決定因素,你所要關注的是主要領導對你的看法,人人都說你好,而主要領導看不上你,反而更危險。
第四,眾之敵,未可謂吾敵;上之友,雖吾敵亦友也。
大家的敵人未必就是自己的敵人,關鍵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當然與這種人不必一個戰壕,只是不落井下石足矣。
對待這種四面楚歌的人,最適合也最值得拉攏,十次錦上添花,不如一次雪中送碳,這種被孤立的人,你幫助他一次,他可能會記你一輩子,但是你要對其有十足的掌控力,否則很可能上演農夫與蛇的故事。
職場上想提拔晉升,與領導搞好關係是必須的,他的客人要當成自己的客人來接待,他的朋友要當成自己的朋友,反之,那些領導不待見的人,最好隔他們遠一點。
特別是領導身邊那些心腹幹將,必須搞好關係,我們可以不求他們說好話,但希望關鍵時候他們不壞你的事,有時得罪領導的司機都可能讓你吃不了兜著走。
第五,順不避媚,忠不忌曲,雖為人詬亦不可少為
沒有人會心甘情願地取悅別人,但官大一級壓死人,不取悅領導就混不下去。若能取得領導信任,別人的說長道短又算什麼?
因此,領導安排的事情,想辦法去辦好,不要與領導搞對抗,別以為自己厲害,那為什麼不是你在給別人發號施令呢,想要過得安穩,想要順利上位,對抗上級是大忌。
當然,犯錯了也不要狡辯,第一時間思考如何止損,主動向領導承認錯誤,基本上能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在領導眼裡,第一位是忠誠,第二位才是能力,職場上恃才傲物的人絕沒有好下場,要麼掉坑,要麼被邊緣化,功高震主、另立山頭的事情想都不要想。
有些道理大家都懂,但就看實踐不實踐。都說《羅織經》是天下第一邪書,但包括正人君子都在偷偷看,特別是有些高手,不只在看,而且在用,只是不說罷了。
《羅織經》被稱為中國版「人性的弱點」,其中有關於「閱人、事上、治下、保身、謀權」等厚黑策略,我們可以不害人,但不懂就容易被坑害,你不用就有別人會用。
著名評論人老梁曾說:現在市面上的成功學、厚黑學無一例外的不是來自《羅織經》,如果人人都按這套路來,那世界將變成人間煉獄。
因此,想要在職場混出名堂,還真需要好好研究,把這些看透了,職場中的很多難題可能會迎刃而解,不管是人情世故還是職場關係,能夠更加得心應手、少被算計。我們可以不用這些東西來害人,但必須明白其中的套路,不懂權謀、不識人性,怎麼能保護自己?
《羅織經》是「天下無謀」系列圖書中的一冊,還有《小人經》《仕經》《權謀書》《守弱學》等同樣精彩,如果你對潛規則一知半解,或者疏於人情事故,那還真建議您看一看,感興趣點擊上面連結即可,套裝更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