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重讀《一個瑜珈行者的自傳》。
讀到「分身聖人」普拉納貝南達當年為了專心修煉而從鐵路局提前退休時,我不禁心生感慨——什麼時候自己也能從瑣碎的家務中解脫出來、用更多的時間去提升靈性呢?
心裡對家務活兒有了厭煩之念,結果很快就在這方面遇到了麻煩。今天先是把過多的沉重衣物塞進了洗衣機,導致洗到中途時水從滾筒中溢出,流了一地。好不容易把地板擦乾,卻又發現洗手池的下水管不知怎麼從頂端的金屬圈上斷裂開了。鼓搗了半天也修不好,幸虧後來忽然得到靈感,把一塊矽膠堵頭拆下來裝到了上面,再把管子從下面塞進去。這下總算解決了問題。
事後我趕緊在心中向靈界表示感恩——若不是高靈們啟發,單憑我這個不大靈光的頭腦,是絕不可能把事情這麼快搞定的。
不過,在感恩的同時,我心裡仍隱隱抱怨著家務的麻煩。
中午打坐時,看見一尊散發著光芒的佛像顯現出來。
我不知道這佛像代表哪一位神聖存有,只「聽」見他說道:
「萬事皆是修行。日常瑣事也能鍛鍊你們的心性,培養你們的智慧。」
「那今天這兩件事能帶給我什麼智慧呢?」我問。
「洗衣機的事讓你知道凡事要適度。下水管的事讓你知道要靈活、變通,還要懂得傾聽靈界的建議。
「其實在『傾聽建議』這方面你已經有了不小的進步。以前你一遇到這種情況就會立刻生出許多情緒,以致收聽不到靈界的提示。現在你的情緒沒那麼多了,(接收信息的)管道比較暢通,所以及時聽到了那個提醒,順利解決了問題,而且還知道馬上表示感恩。這都說明你已從日常瑣事的磨練中學到了東西,有了長進。
「靈性修行就是這麼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靈性功課也往往是通過這一件件日常瑣事來學習的。
「你們不要輕視日常瑣事,要像蓮花一樣從淤泥中吸取養分,最終綻放出美麗的花朵。日常瑣事就好比蓮花根部的淤泥,又黑又髒,但若沒有它們的滋養,蓮花又怎能開放呢?
「有人認為只有光明、美好的才是實相,陰暗、醜陋的都是幻相。這仍然是二元對立的說法。實際上美麗的花與骯髒的泥都是真實的,就看你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哪裡。你把焦點放在花上,那對你而言這就是實相,就是你體驗到的現實。你把關注的焦點放在泥上,那這就是你的實相、你的現實。
「當你厭惡、排斥日常瑣事時,你關注的焦點就在這裡,就會吸引來更多的麻煩事,因為你的抗拒、抱怨在發出強大的能量波,會把你抗拒的對象和與之相似的事物吸引並顯化出來。
「不要抗拒任何事,要接受、接納,讓生活中的一切如平靜的河水般流淌過去。那時你會發現日子過得順暢而又輕鬆。也只有這樣你才能超越日常生活的瑣碎『煩惱』,逐漸浮升上去,看到水面之上的風景。
「如果蓮花厭惡淤泥,那它可能永生永世都在泥裡掙扎。而當它欣然接受並感恩淤泥時,便會順利地向上升起,在高高的水面上綻放開來。」
「可為什麼有些靈修者就能遠離世俗生活、過上清靜悠閒的日子呢?」我問,心裡仍想著「分身聖人」的例子。
「那是因為他們已經完成了早期的功課,就像蓮花結束了在水下生長的階段,到達了該專注於綻放的時候,所以靈界會允許、安排他們過上那樣的生活。而要達到這一步,他們必須先能做到接受一切。你明白了嗎?」
「明白了。請問……該怎麼稱呼您呢?」
「哈哈!我本沒有名字。不過我們剛才談到了蓮花,你不妨就叫我『蓮花佛』吧。」
「嗯……為什麼佛家如此推崇蓮花呢?」
「因為蓮花生長在水下的淤泥中,生長在最低下、最骯髒的環境裡。和其它的花相比,它吃的苦最多,『成就』也最大,開出的花也最為莊嚴、潔淨、美麗!」
最後這句話觸動了我心中某個柔軟的地方,讓我頓時流下淚來。
深深感恩這位「蓮花佛」的教導!
謝謝閱讀!感恩祝福!
—廬影—
歡迎下載或領取靈性書籍電子版!(2019年5月更新)
(請點擊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