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2020年7月以來,受協鑫新疆矽料廠4.8萬噸產能發生意外情況的影響,光伏全產業鏈出現原材料供給不足的情況。由此,導致在過去短短一個半月的時間內,單晶矽料報價從61元/kg上漲至當前的103元/kg,單晶組件報價從1.45元/ W上漲至1.70元/W。
(來源:微信公眾號「SOLARZOOM光儲億家」ID:solar-zoom)
根據SOLARZOOM新能源智庫最近了解的情況:協鑫新疆矽料廠4條產線中目前已經有1條線開始恢復(月產能1000噸,年產能1.2萬噸),預計剩餘幾條線在本月末全面恢復的概率較大。
協鑫矽料廠的逐步復產,對於矽料的短期、中期會造成怎樣的影響?對光伏產業的中長期又將帶來怎樣的影響呢?本文將展開分析。
一、協鑫矽料廠復產對短期(3個月以內)矽料價格的影響
協鑫矽料廠復產對矽料價格的短期影響在供給層面上顯然是負面的。
在需求層面上,矽料復產的影響需要考慮以下三方面:
(1)對矽片廠行為的影響
(2)對組件需求的影響
(3)對矽料貿易商行為的影響
1.矽片廠行為分析
在矽片廠行為方面,根據SOLARZOOM新能源智庫調研,9月以來矽片龍頭企業受益於多晶矽料庫存水平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影響,而放緩了對矽料的採購;而其他矽片企業不敢在矽片龍頭企業放緩採購的情況下大規模按現行高位矽料價格採購。因此,從9月份矽料直接需求的角度看,本身就較為疲軟。
而當矽片企業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普遍觀察到協鑫矽料廠全面復產(當前已復產了1條線,另外3條有待觀察),則無論是矽片龍頭企業,還是其他矽片企業,合理預測其大概率上會保持繼續觀望,從而避免在高位價格採購矽料。
2.組件需求分析
在組件需求方面,8月中下旬以來,組件企業的報價已顯著超過1.6元/W,不少企業報到了1.7元/W以上,這導致了全球除美國、日本、歐洲等地的少量高端項目能承受漲價外,大量國內、外項目均放緩了組件採購節奏。由此,組件需求本身就較為疲軟,並進一步導致了組件開工率不足、組件成交價顯著低於報價、電池片價格連續下跌3周。
而若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矽料大規模復產並導致矽料價格下跌,則矽片、電池片、組件價格將相應根據矽料價格浮動調價機制而下調。屆時,對於電站運營商而言,將出現對組件價格的嚴重觀望情緒——期待組件價格進一步下跌而暫時不採購施工,他們並不會在組件價格的小幅下跌後立即恢復需求量。這一情形將進一步向上遊傳導,並導致電池片、矽片、矽料的需求量繼續保持在低位。
3.矽料貿易商行為分析
矽料貿易商的行為本身受價格影響極大,價格上漲時囤貨,價格下跌時出貨。若出現價格的小幅下跌,則會啟動其甩貨行為——其在前期的庫存行為構成需求,而在協鑫矽料廠全面復產前後,其庫存行為必然反向構成供給。
綜上所述,無論是從矽片廠的行為看、從組件需求的變化及傳導看,還是從矽料貿易商庫存行為看,若協鑫矽料廠按當前計劃全面復產,並且不出現其他矽料廠的大規模供給中斷,則必將出現矽料供給增加、需求下滑的共振而導致的價格暴跌。邏輯演繹圖如下:
圖 1矽料恢復供應後的價格演變趨勢
因此,如果不出現其他意外(比如其他矽料廠又發生供給中斷),單晶矽料當前103元/kg的報價、97元/kg的成交價將是其價格在2020年的頂部。
二、矽料在2021年末、2022年初的價格出清水平將在什麼位置?
關於矽料價格於2021年末、2022年初的出清水平位置判斷,仍然要從供給和需求兩方面加以展開。
1.多晶矽供給分析
在多晶矽供給層面上,今年7月下旬以來,OCI的2.7萬噸海外工廠已經復產。而到2021年末,不僅可以預見通威、亞洲矽業等企業超過10萬噸產量的投產;近期協鑫在徐州啟動的5.4萬噸顆粒料產能亦將全面投產(其公司預計,其中有1萬噸將在2021年初投產)。雖然今年8月份某四川龍頭矽料廠受洪水影響也出現了一定的供給中斷,但其在年底前的全面恢復也是可以預期的。因此,到2021年末、2022年初,全行業矽料供給相比協鑫矽料廠出意外前的水平,將提升30-40%。
2.多晶矽需求分析
在多晶矽需求層面上,中期的需求水平將較少受到矽片廠行為的影響、貿易商庫存行為的影響,而主要受以下兩個因素影響:(1)組件的需求,(2)單位耗矽量的變化。
從組件需求層面看,根據SOLARZOOM新能源智庫「光伏行業全局均衡模型兼系統動力學模型」分析,除了要考慮「多晶矽價格下跌→組件價格下跌→光伏系統成本下跌→光伏新增裝機量」上升這一重要的「平價邏輯」外,還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
a)全球電力約束問題的演化情況,b)海外經濟增長及電力需求增長、電力新增裝機情況,c)各國政策條件,d)金融條件,e)勞動力約束、土地約束,f)大宗原材料價格對組件成本的影響,g)技術進步的影響。
目前來看,上述因素存在著諸多不確定性。基於當前宏觀形勢的巨大波動,我們無法得到「多晶矽價格下跌一定會推動新增裝機量大幅提升30-40%」的判斷,當然也無法得到「多晶矽價格下跌不會推動新增裝機量大幅提升30-40%」的判斷。說實話,光伏產業的任何分析人士,由於無法準確預測未來一年半的宏觀形勢,而當下宏觀形勢的波動如此之大,其對光伏需求量的影響又如此之大,故而任何人都無法準確的判斷上面這個命題。
圖 2SOLARZOOM新能源智庫「光伏行業全局均衡模型兼系統動力學模型」
從單位耗矽量的變化層面看,未來1-2年內,主要降低每W耗矽量的因素包括:a)PERC電池所採用的矽片厚度及切片損耗的降低,b)電池片轉換效率的提升,c)HJT電池技術對PERC技術的替代及HJT薄片化進程兩者的共振。但其中,由於在2022年前,HJT電池技術仍然無法佔到整個電池供應的50%以上,故而其薄片化對單位耗矽量的降低影響仍然是較為有限的。
基於上述兩方面,從需求上看,目前較難得到關於1年半後的矽料需求增速的準確判斷。但值得關注的是:
a)全球電力約束問題在未來5年內必然全面爆發,在未來2年內局部爆發的概率不容忽視,b)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遠未結束,c)全球金融市場的流動性放水效應(有利於光伏需求)與大宗原材料價格上漲效應(不利於光伏需求)存在對衝機制,d)新冠疫情對全球勞動力約束的影響還需要觀察,e)單位耗矽量在2022年中前的趨勢是小幅下滑,f)HJT技術替代PERC導致的「降本」在2025年前更多體現在HJT電池、組件企業的利潤上而電站運營商無法享受,由此無法直接推動新增需求上漲。SOLARZOOM新能源智庫由此認為:矽料在1年半後的需求(按克重計算而非W數計算)上漲30-40%以上的概率,將遠小於漲幅小於30-40%的概率。
綜合供給和需求兩方面的判斷,我們認為,以1年半後的供需關係和協鑫矽料廠出意外前的供需關係相比,「1年半後的價格出清水平低於今年7月中旬水平」的概率將大於「1年半後的價格出清水平高於今年7月中旬水平」的概率。換言之,矽料價格跌回60元/kg以下將是大概率事件。
三、矽料復產對光伏產業中長期的影響
今年7月以來的矽料供給受損對光伏產業中長期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
在過去的近2個月時間內,雖然有不少光伏產業人士產生了對「光伏系統成本下降→光伏需求量上升」邏輯能否被事實所檢驗的重大擔憂,但這種擔憂必將隨著矽料價格未來一段時間的快速下跌而消除。
與此同時,值得我們光伏產業每一位同仁持續關注的是,伴隨著HJT技術GW級時代的到來,光伏產業的長期降本邏輯正在不斷豐富。從未來10年的角度看,光伏產業的全面降本將沿著「光儲電力系統生產成本下降→電池轉換效率不斷提升帶來BOS降本→全生命周期每W發電量提升帶來LCOE下降→金融創新與金融降本帶來度電售價下降」的「四步走」邏輯全面展開。其中,HJT技術對PERC技術的100%全面替代,將同時推動「電池轉換效率不斷提升帶來BOS降本」、「全生命周期每W發電量提升帶來LCOE下降」兩大邏輯的兌現。而電站運維專業化、精細化、智能化、標準化,以及以權益REITs為核心的金融創新及金融降本,則將繼續推動光伏全行業的持續、深度降本。
可以通過模型精確測算的是,在2030年前,光伏產業將有較大概率在中國實現「1W+5Wh」光儲系統的綜合度電售價低於0.37元/kWh的降本目標。屆時,中國乃至全世界大部分地區將全面迎接光儲電力「真正的平價上網」的最終到來!
郵箱:chenchen#bjxmail.com(請將#換成@)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