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人得了絕症,該不該告訴TA?醫生說出了實情

2020-12-21 騰訊網

奶奶罹患癌症,但家人選擇了隱瞞,假借婚禮的名義讓所有家人回家看奶奶最後一面。

這是前段時間熱播電視劇的一個片段,這裡面的小孫女剛從美國回來,不理解這個善意的謊言。

因為在美國向病人隱瞞病情是違法,必須由患者本人決定該不該治療、如何治療等。

而在中國卻恰恰相反,確診癌症後第一個知道消息的是家屬,家屬面臨第一個難題就是該不該告訴患者?

可能會有相當一部分家屬會隱瞞,尤其是老人罹患絕症,家屬往往會隱瞞病情,讓老人度過最後時光。

在中國很忌諱"死"字,尤其在老人群體和思想沒有開化的農村,即使得了絕症也不會談死。

該不該告訴是一個很難的選擇

一項調查揭開有趣的一面:

對罹患絕症的家人,多數人會選擇隱瞞或部分隱瞞病情,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會告訴患者所有實情。

但是對於自己得了絕症,高達九成的人希望知道所有實情,不希望自己被隱瞞。

為什麼人們傾向於隱瞞家人的病情,而希望自己患病時知道實情?

實際上隱瞞家人病情是一種代人做主的行為,會影響到後期一系列的治療,比如該不該治療、如何治療、保守治療還是化療?

我們不妨看看其他國家是怎麼做的

無論大病還是小病,在美國,醫生絕不會隱瞞病情,最先告知的也是病人,甚至病人可以要求醫生保守秘密,連最親的家人也不要告知。

如果患者不知道病情,醫生做任何治療都是違法的。

所以很多美國人得了絕症反而會瞞著家人,怕他們擔心,自己默默治療,和中國的情況相反。

根據數據,美國和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的癌症生存率排在全球前列。

除了發達的醫療水平,美國人對於癌症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一點。

告知患者本人實情,雖然會激起一時的崩潰,但是長久來看,會慢慢釋放情緒,歸於平緩。

和我們文化相近的日本,一開始也是醫生和家屬聯合向病人隱瞞病情。

但是從上世紀90年代不少醫生就慢慢反思該不該這麼做,為此做了大量的科學調查研究。

正是經過這些調查研究,越來越多的日本醫生逐漸達成共識,應該向患者本人告知實情,日本的癌症生存率也是位居世界前列的。

從這點看,中國人對絕症的心理承受能力確實有待提高。

說到這可以解答上面的疑惑,為什麼人們傾向於隱瞞家人的病情,而希望自己患病時知道實情?

事實上,我們心理都傾向於知道自己所有的實情,從內心上不希望被隱瞞,自己決定應該怎麼走下去。

我們過分低估家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也過分高估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害怕家人承受不了,對自己承受能力卻很有信心,既是善意的謊言也是現實的無奈。

中國的醫生也是拿捏住了這一點,所以患者得了絕症往往最先告訴家屬,再由家屬決定該不該告訴患者。

臨終的患者應該知道實情嗎?

這個比該不該告訴患者得了絕症還難,全世界也沒有得出統一的結論。

在醫生看來,對於心智健康的患者,也就是心理健康、有一定的承受能力的人,告知的效果要大於隱瞞。

因為人都希望知道自己的實情,在臨終前還可以安排後事,了結心願。

隱瞞病情容易造成過度治療,對於將死之人無疑是折磨,保守的舒緩治療起碼可以提高生活質量。

如果患者不知情,家屬堅持治療,還要求醫生盡力治療,可以理解家屬的心情,誰都希望親人能多活幾天,但是這樣做不僅會造成醫療浪費,帶來很多無效的治療,對患者本人也是很大的折磨。

知道真相的患者更希望回到熟悉的環境,在家人的陪伴下走完一生,因為過度治療很有可能死在手術臺上。

患者沒有了結心願,家屬也會產生負罪感,會後悔、自責,受到精神折磨。

在DrX個人看來,在一個舒緩、相互理解的氛圍下與患者溝通,比裝聾作傻當作什麼事都沒發生更加重要。

▼關注我,走進臨床醫生的生活!

-Dr.X-

一個醫學博士、外科醫生和三娃奶爸

《學會看病》作者

帶給你有態度、有溫度的健康乾貨和育兒錦囊~

關注我,每天多一點健康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難開口的事:親人得了絕症,該不該告訴TA?
    該不該告訴是一個很難的選擇一項調查揭開有趣的一面:對罹患絕症的家人,多數人會選擇隱瞞或部分隱瞞病情,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會告訴患者所有實情。但是對於自己得了絕症,高達九成的人希望知道所有實情,不希望自己被隱瞞。
  • 親人朋友得了抑鬱症,我該怎麼辦?
    親人朋友得了抑鬱症,我該怎麼辦?可一周後他感覺不對了:自己的狀態越來越差,情緒也越來越壞,很「喪」,很煩躁,很想發脾氣;白天的工作也受到了影響,什麼都不想做;晚上睡眠也變得不好了。漸漸的,朋友的來電讓這位年輕人感覺很煩惱,他既想繼續幫助朋友,又感覺承受不了,自己快要崩潰了,不知如何是好。現實中我們經常會遇見這種情況,如果我們的朋友或親人得了抑鬱症,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 假如親人得了絕症,關於離別,我們如何從容面對?
    01勇敢面對死亡《奇葩說》有一期辯題是:如果親人患了絕症,我們該不該鼓勵他們堅持下去,作為一場辯論比賽,正反方都從各個角度給出了自己的理由,無論哪種理由,背後都折射出人們對待死亡的態度。從無痛性黃疸開始,畢奧格就陷入一種矛盾的思緒,父親與家人都在全力與衰老、疾病抗爭,幻想著不久能重返健康狀態,強烈的治癒念與認知遮蔽了向死的殘酷現實,作為醫生的他心裡很清楚不該輕易摧毀這份希望,但這種強烈的治癒幻想並不利於生死困局的解脫。
  • 家人診出癌症該不該隱瞞?什麼是最好的選擇?醫生說出了一句話
    「該不該向癌症患者隱瞞病情?」這是來自靈魂拷問,自從「癌症」一詞存在開始,就是一項艱難的選擇題。如果家人被診斷出癌症,你會不會選擇隱瞞?如果被診斷出癌症的是你,那麼你希望家人向你隱瞞嗎?人們為什麼向親人隱瞞病情?大多數人的回答可能是:「怕患者接受不了,影響心情,進而影響病情。」
  • 電影《別告訴她》的思考:親人患了絕症,是隱瞞還是告知真相?
    電影《別告訴她》演繹了中國式親情。內容由一個真實的家庭故事改編而成。片名《別告訴她》中的「她」是一位罹患肺癌晚期的奶奶。全家人得知奶奶的病情後,假借奶奶大孫子結婚的名義,從四面八方回家團圓,目的是為了最後見奶奶一面。有的翻譯片名為《告別婚禮》。
  • 為何女人做婦科檢查時,醫生通常不建議親友陪伴?過來人說出實情
    但是醫生卻不建議女性來檢查時有人陪同,這是為什麼呢?下面就讓過來人告訴你實情吧。涉及隱私,不利於醫生知曉病情因為如果是年輕女性發生了停經或是下身出血,腹疼現象,醫生首先需要排除與妊娠相關的情況。比如是否有宮外孕,流產,自然而然醫生會詢問到有無夫妻生活,那麼此時當著你「閨蜜」和親人的面,怎好意思講述,只能硬著頭皮說不。
  • 產科醫生說出了實情,別不知道
    產科醫生說出了實情,別不知道。產科醫生解釋,其實這種理解是錯誤的,順產的挨一刀是指側切,但這種側切不是每個產婦都會遇到的。側切是指在生產的過程中,醫生為了幫助產婦順利生產,從而會在陰部切一個小口。這也是要分情況的,有點胎兒因為營養太好了,在媽媽肚子裡就發育地比較大,但是也能達到順產的條件,但是胎頭太大出來時比較困難,所以這種情況下醫生會選擇側切,如果不切側,那麼產婦陰道就會出現撕裂的情況,相比側切,撕裂這個情況更讓人難以忍受,況且撕裂的傷口多是不規則的,縫合起來也增加了手術的難度。
  • 突然知道自己得了絕症,活不過一個月的時候,那一瞬間是什麼感覺
    當聽到醫生宣布一個人得了絕症後,那一瞬間,生與死此時間就在患者的身上徘徊著。只是人是有感情與思想靈魂的高等動物,在生命有限的倒計時光裡,或許親人的陪伴是至到絕症患者們雙眼緊閉,抱著對人世間的美好離去而最好的詮釋。但有些患有絕症的病人們,是活不過一個月的。可能是一周七天左右的時間,也可能是兩三天的事情。
  • 「慢性淺表性胃炎」嚴不嚴重,該怎麼治療?內科醫生終說出大實話
    也是最主要的消化器官,同時也是身體內最容易發生病變的器官,在我國很多人都容易得到各種胃病,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胃炎、慢性胃炎、胃潰瘍、等疾病,由於很多人得了這種病,都覺得事實不會引起重視,時間長了就會引起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慢性淺表性胃炎到底是什麼?可以治癒嗎?內科醫生終說出大實話!
  • 皮膚醫生說出實情
    擠痘到底是好還是壞,長痘了到底該不該擠呢?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留下痘印並不是因為擠痘造成的,一些其他方面的護理也是會對留痘印造成一定影響的,關於擠痘和留痘印的問題醫生說出了實情。 一般來說,普通的痘印要經過3到6個月才會自行消失掉,但這要根據痘痘的大小尺寸以及炎症程度,還有膚色等因素來判斷,每個人的情況可能不太一樣。 之所以會形成痘印,就是因為痘痘發炎造成的毛細血管的破裂,血液滲出來,沉澱在皮膚表面,就形成了痘印。通常來說痘印分為紅色的和黑色的兩種,紅色痘印要比黑色痘印更加容易消失。
  • 我們是否該告訴她——「別告訴她」
    影片是由華裔導演王子逸執導,奧卡菲娜、趙淑珍、馬志等領銜主演的家庭劇情片《別告訴她》。本片講述了美籍華裔少女比莉得知自己遠在中國的奶奶罹患癌症命不久矣,但是家人選擇向奶奶隱瞞病情,策劃了一場婚禮當作最後的farewell,而比莉對此不理解,她覺得奶奶應該對自己的病情擁有知情權,可是在這段時間與奶奶的相處感受到了奶奶樂天派的一面,比莉內心的糾結逐漸被打開,最終明白了家人的用意,將這條善意的謊言延續下去,直到確診後的若干年的現在……關於生命與尋根的問題
  • 得了抑鬱症到底該不該上班工作?
    隨著抑鬱的加深,幾乎所有患者都會面臨越來越嚴重的社交困難。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抑鬱患者的處境與健康人的處境,兩者存在矛盾。找到能夠傾聽你說出自己心中真實的想法、感受的團體,並提高對社會交往與開放自我的認識。交往能使人的思維能力和生活技能逐步提高並得到完善,交往能使人的思想觀念保持新陳代謝,交往能豐富人的情感,維護人的心理健康。只有開放自我,表現自我,才能使自己成為集團中的一員,享受到人間的快樂和溫暖,而不再感到孤獨與寂寞。要克服孤獨感,就要把自己向交往對象開放。
  • 青你不賣慘的戴萌,說出實情你就不會在總決賽才因許佳琪上了熱搜
    今年看《青春有你2》,其實最讓我欣慰的一點,不是節目有多精彩或者成員有多優秀,而是這個節目所有的選手,都不習慣賣慘。賣慘,是如今很多選秀節目最常用的一種方法,說出自己的悲慘遭遇,然後讓大眾產生同情心,從而獲得更多的支持,但是在《青春有你2》中,並不存在這種現象,裡面有幾位選手是慘是真的慘,但是在節目裡沒有一個人賣慘,甚至她們全都呈現出自己積極樂觀的一面,告訴大家:我活得很好!
  • 當初被「捧上天」的華為P40為何不火了?實體店老闆說出實情!
    P40Pro和華為P40Pro+說實話還過得去但是基礎版的華為P40卻備受爭議如果關注科技圈的小夥伴可能會知道在未發布時候這款手機真的是非常的火各大網絡媒體都是它的消息那麼為何當初被「捧上天」的華為P40就不火了呢
  • 幽門螺桿菌該不該「根除」?協和醫生告訴你
    幽門螺桿菌該不該「根除」?協和醫生告訴你 據2017年第五次全國幽門螺桿菌感染處理共識報告,我國幽門螺桿菌感染率仍達約 50%。 其次,目前經典的根除幽門螺桿菌的方案往往需要多種抗生素的協同,根除才會有較好的效果,而濫用抗生素或不規律使用抗生素會很容易產生耐藥菌,導致多次根除幽門螺桿菌不成功。 反覆多次根除不僅容易加重肝腎負擔,而且容易造成腸道菌群紊亂,導致人體內環境失衡,產生更多疾病狀態。
  • 為何不說出當年真相?結局又如何
    當年知道該秘密的許達、許廣義、羅紅英都已經死了,只有周偉一個人還活著,他為什麼到現在都沒有說出真相呢?趙月娥對周浩宇下手,為什麼不擔心周偉說出實情?周偉是個什麼樣的人?周偉是個大孝子。高四海因為95年開棺驗屍的結果,一直抑鬱半生不得解脫,得了阿爾茲海默症,可是這一心結一直沒有打開。周偉身為人民醫院的院長,工作很忙,但是還是不間斷地照顧養父高四海,或許是為了贖罪吧。周偉還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當年開棺驗屍之後,他就辭掉了法醫工作,自己通過深造去醫院當了醫生,並且一直升到院長。這一切都離開他的努力和才華。
  • 家人得了抑鬱症,我該怎麼辦?|重溫《丈夫得了抑鬱症》
    如果家人、愛人、朋友……那些我們最愛的人得了抑鬱症,站在他們身邊的我們,又該怎麼做?在一部名為《丈夫得了抑鬱症》的電影中,或許我們可以找到一些答案。這部電影由真實事件改編,記錄了漫畫家小晴(宮崎葵 飾)在丈夫(堺雅人 飾)患抑鬱症之後,陪伴丈夫一同與抑鬱症鬥爭的故事。
  • 得了蕁麻疹該怎麼忌口
    核心提示:蕁麻疹患者在飲食上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有些食物是不能吃的,但是也有些患者因為忘記了醫生叮囑的事,吃了一些不該吃的食物,就導致病情越來越嚴重,其實適當的忌口對於病情的恢復是很有幫助的,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明白人說出實情,引人深思
    明白人說出了實情,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為啥女大學生意外懷孕率節節攀升?明白人說出實情,引人深思 相關數據顯示:20.3%的大學生發生親密行為,而懷孕的女大學生佔10.1%。
  • 李文亮妻子誕下男嬰,「爸爸出國了」:處理哀傷,徹底與親人分離
    付雪潔說,丈夫李文亮工作中是一個很負責的醫生,生活裡,他是最溫柔的丈夫和父親,妻子和孩子提出的需求,他都盡力滿足。 李文亮去世後,付雪潔將微信頭像改為李文亮此前使用的、蠟筆小新一家四口的微信頭像,如果沒有這場意外,她本該和李文亮一起迎接新生命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