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自習室裡的擴張夢 有白領一邊扒飯一邊看書

2020-12-15 中國經濟網

  鄧晨陽坐在前臺,讀著一本最新版註冊會計師考試教材。他已經學完了四分之一,書頁上有他用記號筆畫出來的標記。

  這是一家付費自習室,推開這扇門的人,有正在籌備考研的大學生,有試著更上一層樓的公務員,有瞄準各種職業資格證的白領,甚至還有想考好下一次期中考試的初中生。花費每小時幾元到幾十元,他們可以在大城市的寫字樓裡,租到一張學習桌。

  定位北京,用地圖軟體搜索「付費自習室」,屏幕上會出現幾十個紅點。它們分布在城市各個方位,容納著各式各樣的「人生規劃」。

  國內最早的付費自習室,2014年成立於廣州。2019年被媒體戲稱為「中國付費自習室元年」。根據艾媒諮詢調查數據顯示,去年全國新增付費自習室近千家,尤其是在北京、上海、瀋陽、西安等城市。43.2%的消費者是為了「尋求屬於自己的獨立空間」,其次是日常學習、工作和籌備考試。

  這些自習室的基礎設施很相似,通常是聯排書桌上豎著一道道高隔板。每個獨立的空間都不大,有插座和柜子。

  書本翻頁聲、飲水機出水聲,是這些空間裡最「吵鬧」的聲響。

  「家裡誘惑實在太多了」

  鄧晨陽試過在家學習,但「家裡的誘惑實在太多了」。

  鬆軟的床、舒適的沙發、電影、電視劇……好不容易,他把自己摁在書桌前,可又點開了電腦裡的射擊遊戲。緩過神兒來,幾個小時已經過去了。

  這個北京小夥今年26歲,去年,為了準備註冊會計師職業資格考試,他專門辭了職。

  在家學不進去,他去過圖書館。離他家最近的是首都圖書館,鄧晨陽擠上公交車,晃晃悠悠了一路,等他走到首圖大門口,一看表,已經消磨了1個小時。

  咖啡廳又太吵,他想,也許有地方可以專門讓人去學習。抱著試試看的想法,鄧晨陽上網一搜,「還真有」。最近的一家,騎自行車只需要15分鐘。

  鄧晨陽總算找到了一張合適的桌子。坐在那個小小的格子裡,雙臂往桌上一撐,手肘就能抵住擋板兩側。周圍都是埋頭看書的人,有陌生人進來,沒有任何人抬頭看一眼。整個環境迫使鄧晨陽沉下心來,他這才覺得,「找到了學習的感覺」。

  石索(化名)也在找這樣一個學習的地方。他是一名城鄉規劃師,老家在湖北,通過公務員考試來到北京。他已通過北京的區、市兩級公務員考試,接下來他要參加「國考」。他倒是能沉下心在家看書,但父母時不時會推門進來。書翻兩頁,切好的水果送過來了,題做幾道,熱水端過來了。父母的殷切,讓他開不了口說「別打擾我」。

  工作、考試、在大都市打拼,家人被他稱為「支持者」,可他最喜歡的解壓方式是「換個環境」,從家裡出來,他需要一個只需要學習的地方。

  過去,他更習慣去住所附近的大學裡自習,後來疫情來了,學校的大門封閉了。咖啡廳、圖書館、書吧……他找了一圈,最後才把目光投向付費自習室。

  「這種模式,符合現在都市年輕人的需要。因為現在,考試很重要啊……就得考!」考試是石索力所能及的事,他想通過這種方式,走到所能走到的「最遠的地方」。

  據教育部數據,2020年全國考研報考人數是341萬人,比前一年增長51萬。2020年,註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共涉及160.7萬餘名考生、448.8萬餘科次,司法考試的報名人數是69萬人。

  許多人都在找一張學習的桌子,背著書包的初中生,學校裡沒有專門的自習室,家裡有爺爺奶奶,還有狗。忙於養家餬口的中年男人惦記著考證,書沒看幾頁,孩子就哇哇哭了。

  有個自稱在職場混跡多年的「老油條」,坐在自習室的小格子裡,起初還有一點點「喘不過來氣」,不能叫外賣,也不能刷手機。但他開心地發現,不到4小時,自己在這個「小黑屋」讀完了「心心念念的兩本書」,還「認真做了筆記」。

  「意猶未盡。」他感慨。

  26歲,總不能還跟父母要錢

  在自習室學了一年,鄧晨陽每天埋頭看4個小時書。這樣的日子持續到2020年9月,一個消息傳來,北京地區本該在10月中旬進行的「注會」考試,受疫情影響取消了。

  鄧晨陽還好,但同一家自習室裡另一個備考女孩,一聽說這件事,在那張桌子前,當著滿屋子人,「哇」一聲就哭出來了。

  「又多出來一年的複習時間」,鄧晨陽安慰自己,考試時間逼近的焦慮也有所緩解。但他迅速陷入新的困擾——生計。

  為了備考,已經工作兩年的他辭職了,脫產學習太久,積蓄都花得差不多了。

  「我都26歲了,總不能一直跟家裡要錢吧?」

  他坐在前臺邊的椅子上,幾間閱讀室的門都關著,接待大廳足夠安靜。如今,他就是這家付費自習室的「前臺小哥」。

  「我觀察挺久了。」鄧晨陽笑了起來,「在這兒打工,也不影響我學東西。」

  這家自習室擁有預約系統,老顧客可以在手機上付費,選擇學習時間段。他們背著各自的學習材料,直奔最熟悉的桌子,到點離開,系統會自動扣費。

  在這座寫字樓裡,這樣的付費自習室不止一家。鄧晨陽打工的這家佔了兩層空間,其中一層提供24小時服務。

  「中關村那邊考研的學生比較多,這邊考證的白領更多。」鄧晨陽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介紹。

  這些小小的自習室,擠在北京大望路一棟寫字樓裡。斜對面是年銷售額135億元人民幣、擁有超過900個知名品牌的商場。日均客流量122萬人次的一號線地鐵從地下穿行而過。開往燕郊的公交車從這座寫字樓的對面發車,日復一日將住在城郊、工作在CBD的白領搬來運去。

  所有來自城市中心的喧囂和繁華,都被鋪著半釐米厚隔音材料的牆體擋在自習室外面。

  從顧客變成工作人員,鄧晨陽要處理的事情,還包括調節自習者之間的矛盾,譬如「靜音區」來了敲鍵盤、點滑鼠的人。

  「沒人吵架,最多跑來跟我說,能不能去跟那些影響別人的人提醒一聲。」鄧晨陽說。

  這份工作收入不高,但輕鬆,對還在備考的他來說非常合適。

  作為另一家付費自習室的老闆,陳樂人覺得,這種機構的出現源於韓劇《請回答1988》,後來就在中國火起來。這部劇大約從5年前開始熱播,劇中主人公家裡人多,學校也不提供上自習的地方,只能去付費自習室。

  陳樂人在門口的公告板上貼了兩大頁近期考試清單,從10月到12月的90天裡,有54次項。

  考試時間分流了上自習者。10月一過,考「教資」和「注會」的就消失了,12月一過,考研的也撤了。到了寒暑假,初高中的學生就出現得多起來。

  清單旁邊貼著「獨享安靜」之類的便籤,還有一張去年年底貼上的喜訊:「前臺小哥哥收到飛行員錄取通知了!比心!」

  喜訊裡的人是前任老闆的親戚,去年專門來北京參加考試,於是也來這裡,一邊當前臺,一邊突擊準備,直到夢想實現。

  在石索看來,人生就是要考著考著往前走。

  他算了算,自己30歲的人生,不是在考試,就是在籌備考試的路上——考高中,考大學、考研究生、考公務員……考上人人羨慕的北京市公務員,考試之路也沒有停止。

  今年春節,石索見了女友家人,商量婚事。他工作穩定,但「沒有房子,怎麼算是在北京立足」。

  他的同學裡,也有幾個在北京工作了幾年,因為買不起房,陸續回了老家,石索看著他們漂來又漂走,把希望寄托在下一次考試上。

  「考進部委,有望解決住房。」

  有白領一邊扒飯,一邊看書

  石索選擇的是陳樂人的店。

  在這之前,這間自習室屬於陳樂人的兩個朋友,他接手只有半年。很多人不清楚他在張羅什麼,陳樂人把店裡的照片貼在朋友圈裡展示:「一個讓人好好學習的地方!」

  經營這家店佔據了他如今大部分時間,每天早上8點半開門之後,他在吧檯後面一坐就是一整天,直到晚上10點半最後一個客人離開,再進行清掃。

  開業將近半年,店裡進行了一次系統更新,顧客可以用手機預約和付費,陳樂人把大部分工作交給電腦進行,不用被接待工作牢牢綁在凳子上。

  10月底,陳樂人收到了一個差評,「地方太小了」「不通風」。收到這個評價的時候,他剛把休閒區放茶葉和小吃的簡陋四角桌,換成了原木色的餐邊櫃,店裡還添置了打字機和共享充電寶。

  他挺過了疫情期間的停業階段,最近,自習室的經營狀況正在變好。許多學校延遲開學,走進自習室的學生不少。

  周末,許多人一早就背著書或電腦來了,一坐一天,學到晚上才走。看書的、敲代碼的,分別屬於靜音區和鍵盤區。

  平時的人少一些,有晚上才來的,還有白領趁著午休、拎著盒飯衝進來。一邊往嘴裡扒飯,一邊看書。

  「平均下來,每天20多人。」陳樂人的妻子說。

  還有家長周末把孩子送過來上自習,到點了再來接。13歲的女孩子正在上初中,跟店主夫妻打招呼,一聲「叔叔阿姨」,讓自詡還年輕的老闆娘哭笑不得。

  她有一份策劃工作,只有周末才來幫丈夫看店。她給店裡挑選了純色的窗簾、方格的桌布。休閒區的桌上,辣條和蜂蜜梅餅免費供應。

  飲水機上的紙杯也是她專門挑的,比普通的一次性紙杯更厚、更大,可以「少接幾次水」,能讓人踏實坐著,多學一會兒。

  每個月,陳樂人要支付將近2萬元的房租和不少水電費。為了節省成本,他沒僱人。自習室提供的服務,每小時收費12元,辦理月卡會讓單價下降到9元左右。價目表上有月卡、季卡、年卡、次卡等,算下來,單價都不一樣。

  但究竟哪一種卡最划算,老闆並沒能耐下性子來計算。曾經有一個考「注會」的人上自習,順手幫店主仔細算過。

  「沒記住。」老闆娘眨眨眼睛。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渺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為何非去付費自習室不可
    根據時間付費,從而獲得自習室座位使用權——近年來,付費自習室遍地開花。自習室每個座位配有儲物櫃、插線孔和檯燈等設備,同時提供免費WiFi、熱水、咖啡等服務。付費自習室的火爆自有原因。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和就業壓力,各種考試成為提升自我競爭力的重要方式,學習需求日益上漲,不論是準備考研、上網課、寫論文的學生,還是考公、考證的白領,自習室都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針對性。引發的爭議是:是否有必要花錢上自習?學生可以在圖書館自習,但對白領來說,要約到公共自習室十分困難。數據顯示,全國公共圖書館數量3196個,平均每43.9萬人共用一座圖書館。
  • 付費自習室裡的人生百態:我就想花錢買一份安靜
    哺乳期媽媽的中年焦慮、職場停擺期的北漂心聲、刷夜學習備戰的考研人……從70後到10後,在2020年年末,新京報記者走進城市付費自習室,對話那些願意為環境買單的人。我就想花錢買一份安靜的學習環境從休息區往外看,城市的熙攘盡收眼底,這是位於朝陽區惠新西街的一間付費自習室。
  • 付費自習室裡為環境買單的人:我就想花錢買一份安靜
    「其實懷孕時就每天早起學習、看書、上網課,這算是一種胎教吧。」42歲的趙欣然,年輕時留學海外取得過碩士學位。職場打拼數年後,於不惑之年選擇轉行。她直言是中年危機。「準備研究生考試。想進入一個新的行業。」在她的記憶裡,小時候老師總是提倡要「頭懸梁,錐刺股」,要在嘈雜的環境同樣能保持靜心學習的狀態。
  • 武漢封城30天後,付費自習室難在眼下
    在市場潛力未充分挖掘、顧客消費習慣還在養成的情況下,現階段的自習室行業增長速度,在我看來,已經處於供大於求的狀態。「作為第一批在成都創立付費自習室的創業者,起早深度備考自習中心的早叔在2018年創立了第一家線下自習室。隨後早叔將門店從市中心擴張至郊區大學城,到2019年底已經形成了四家門店和一家無人自助店的規模。
  • 探訪濟南付費自習室:16元1天 一座難求!有免費咖啡、茶……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10月30日訊(記者 孫靚 張一帆)檯燈、插座,儲物櫃,用這些簡單的配置打造成的「格子間」就是當下爆紅的付費自習室。近日,記者走訪調查發現,僅在濟南市區就有十幾家付費自習室。這些位於寫字樓或高校附近家屬樓裡的「自習室」,通常會推出時租、日租、月租或季租套餐,而每天最高消費不超30元,一度成為不少考研黨、參加職業考試的白領的熱門選擇,甚至出現一座難求的現象。考研黨成主力軍包月一天16元,一小時1塊多,還提供免費茶水記者走訪發現,濟南市區內的付費自習室多位於高校附近的寫字樓或家屬區中。
  • 「付費自習室」火了!月花1000元去自習,你願意嗎?
    上海「付費自習室」 面向白領月租千元自習室內是一排排的格子間,總共有100個座位,每個都配備了檯燈、充電器、儲物櫃等基本設備。雖然採訪當天是工作日,但自習室內仍有不少人。由於附近大都是寫字樓,這裡的會員大都是已經上班的白領,「自我充電」是他們來自習的主因。公共休息區的屏幕上也輪番滾動著最近的考試日期。在上海虹口區的另一家共享自習室裡,由於靠近復旦大學、上海理工大學等高校,裡面的會員更多是學生。
  • 重慶最美江景書店:一邊看書,一邊放空,夏日休閒放鬆的好去處
    同時,在精典書店內部,還有一個單獨劃出來的區域,就是一個獨立的自習室。在自習室裡面,一人一座,能夠有比較安靜的環境工作和學習,所以許多人都會選擇來這裡做一些自己的事情。 自習室每天早上10點開放,晚上9點關門,需要消費才能使用。
  • 付費自習室悄然興起,剛需還是某種焦慮
    這是一間自習室,一間要付費的共享自習室——每月支付300至2000元不等的價格,才能在上海擁有這樣一張並不完全屬於自己的書桌。2019,這種需要付費的自習室在申城遍地開花。它們藏在商務樓宇、眾創空間、居民社區裡,吸引著許多楊昱這樣無法重返校園卻又不甘心當前生活的上班族。他們中的絕大多數目標明確,把通過各類考試視作「自我增值」的渠道,而付費自習室就是夢想起航的地方。
  • 研究生入學考試、證書考試、升學、蘇州付費自習室春天來了?
    房間裡沒有像樣的書桌,所以她只能坐在床上學習。學習時間長,腿麻木腰酸,容易分心打瞌睡,影響考研複習進度,張丹越著急。在朋友的推薦下,她來到一家有償自習室,漸漸地愛上了這間書房。張丹告訴記者,第一次進入自習室時感覺這裡的光線與其他地方不同,他覺得整個房間有點暗,當他回到座位上時,他發現原來桌子的左右兩邊都有隔板,每個人都有一個特殊的小檯燈,每個人都在安靜學習。
  • 在安慶,付費自習室悄然興起,你會去花錢買座嗎?
    目前,市場上的自習室主要分兩種模式:「小黑屋」——無窗無光,通過營造漆黑環境聚焦注意力;「小白屋」——有陽光的房間,可在學習間隙欣賞外面的風景。記者走訪發現,付費自習室基本都設有公共休閒區和深度學習區。在人均面積約一平方米的獨立隔間裡,配備有檯燈、插座、儲物櫃等硬體。而在公共休閒區,配備有餐桌椅、電磁爐、冰箱、印表機、自動售賣機等等。
  • 把自習室做成一門生意,字節跳動、學而思又有什麼新鮮玩法?
    小編記得在2018年時,通過大眾點評搜索自習室,那時長沙自習室基本沒有幾家,現在到大眾點評上搜索,被收錄的就有78家,就小編所在位置的3公裡內,就有5家評分不錯的自習室。除了長沙,全國自習室數量有明顯上升趨勢。據艾媒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新增付費自習室近千家,其中瀋陽、北京、上海等城市付費自習室較火熱,付費自習室開設數量較多。
  • 付費自習室在漳悄然興起 你會去嗎
    為缺少獨立學習空間的人提供了學習場所年輕人有了可以學習、「充電」的自習室記者在團購APP看到市區有十餘家付費自習室可供選擇的「自習套餐」琳琅滿目劃分不同功能區滿足多樣需求記者走訪發現,不同付費自習室的收費略有差別,體驗價普遍低於1元/小時,單次一天價位10元到30元不等,還可購買周卡、月卡、季卡、半年卡。此外,還有專門的小時卡和工作日晚間卡等不同的產品供讀者選擇。在營業時間上,一般的付費自習室從早晨8點到晚上11點,也有部分商家提供24小時自習室服務。
  • 千元付費自習室,背後是對「安靜」的渴望
    如今,在多個城市受到歡迎的共享自習室解決了這個問題。記者梳理發現,共享自習室每日的消費價格一般在30-128元之間不等;包月價格則為1000元左右。(1月8日中新網)相比於在家自習,付費共享自習室,除了能獲得一份安靜的學習環境之外,似乎還有一種激勵的意味。「缺位效應」讓付費自習更容易被接受,如同借來的書比買來的書讀得更快、更認真。
  • 每月300-2000元,上海付費共享自習室火了!學習剛需還是販賣焦慮?
    忽如一夜春風來,這樣需要付費的自習室在申城遍地開花。它們藏在商務樓宇、眾創空間、居民社區裡,吸引著許多楊昱這樣無法重返校園卻又不甘心當前生活的上班族。他們中的絕大多數目標明確,把通過各類考試視作「自我增值」的渠道,而付費自習室就是夢想起航的地方。有自媒體驚呼,「2019,付費自習室元年!」  都市自習室,演繹著都市的悲歡心情。
  • 一小時3-8元 付費自習室在廈興起
    近日,導報記者走訪島內多家付費自習室,發現願意為學習買單的人可真不少。近日,導報記者走訪思明和湖裡多家廈門付費自習室發現,自習室時費3-8元不等,包天費用基本在20-40元這個區間,包月費用多為400-700元。
  • 付費自習室悄然成為熱門創業項目 有的座甚至要預約
    付費自習室悄然成為熱門創業項目有學者認為,要滿足年輕人的自習需求,還需加大公共資源的開放力度「花一杯咖啡的錢,就可以坐上半天」「相比跑圖書館沒位置、咖啡廳有點鬧,這自習室太適合備考一族了……」近期,深圳多家付費自習室走紅,成為許多備考者的「充電聖地」,也悄然成為一項熱門創業項目。
  • 付費自習室走紅,它究竟靠什麼盈利?
    近年各大城市出現了不少付費自習室,很多創業者也對此項目有了興趣,今天就聊一聊自習室是如何實現盈利?一.座位付費簡單來說自習室最大的利潤在於小時收費,積累會員充值來維持經營,也就是說能保證足夠的上座率,那你的自習室肯定是能夠營業。
  • 「世面」付費自習室在蕭山悄然走紅!你去過嗎?
    近年來,一天花費幾十塊錢就能有一個座位學習的付費自習室,悄然在市場上火了起來。一開始付費自習室主要集中在高教園區,後來商家瞄準到市場需求,也開始來蕭山投資。目前,這樣的付費自習室在蕭山也已悄然走紅。下午,記者在金城路上的一家付費自習室看到,自習室幾排長條形桌子被分隔成一個個小格子間。有十多名顧客在學習。每個人都非常安靜、專注。顧客葉先生是這裡的常客了,辦了半年卡。他說,他本來是在國外攻讀博士,受疫情影響,就回家上網課繼續學業。他嘗試了付費自習室後,感覺很不錯,已經堅持三個月了。
  • 59頁純乾貨、3大典型案例分析——解讀付費自習室行業發展趨勢
    為此,艾媒諮詢發布了《2020年H1中國付費自習室行業發展現狀與消費趨勢調查分析報告》,對當前付費自習室模式進行整體分析,結合用戶調研以及對去K書、時不我待、自喜空間等典型企業的深度分析,探索未來中國付費自習室的發展可能。付費自習室是指根據時間付費,從而獲得自習室座位使用權的一種新的共享經濟形式。此商業模式源於日韓,後由中國臺灣傳至大陸。
  • 付費自習室,你會嘗試嗎?
    在電視劇中,我們會看到有些小夥伴們去「小黑屋」模樣的自習室學習,每人一個格子間,安靜又高效。可以學習和工作的地方並不少,甚至還不需要花錢。付費自習室究竟有什麼魅力?5種座位類型總有一款適合你!「小黑屋」單人座特點:這種座位是日韓劇集裡最常出現的,模擬深夜學習氛圍,在安靜的環境下,可以更專注於學習內容。VIP單人間特點:拉上小帘子,你就擁有了一個私密性極強的個人空間,不會因為周邊動靜而分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