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責球鞋分享:在東京的亂買

2021-02-17 Voila大衛的生活雜事


殷殷期盼的東京旅遊就以我把信用卡刷爆作為完美的句點。今日我就簡單快速分享一下這次失心瘋買的5雙球鞋。本期我們不寫實戰評測,幾雙走路鞋罷了,再怎樣爛的走路鞋是能走死你嗎?深度的分析今天我們就暫時略過,寫潮鞋畢竟不是我的強項,我對時尚圈雖是略懂略懂但我也不是潮人,這一回就簡單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東京短暫5天買的幾雙鞋吧

眾所皆知亞洲的球鞋/潮人重鎮之一就是東京,無論是合作款還是特殊款這裡都是多的不勝枚舉,但是就算很多特殊款式也未必能買的到,能買到也不代表你願意花錢買。我個人只打還是寫籃球鞋評測為主,其他球鞋就好穿搭我就ok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這次的收穫。

▼短短在東京的5天就買了5雙鞋算是對壓力的一種釋放,正職是攝影師的我最近壓力山大,第一天去就在ABC Mart買了下圖左一的Nike Darwin跟右二被擋住的New Balance 996,雖然很好穿但是回頭想想,嗯,好像也不是那麼有必要。媽媽說過的話,買東西先想好是需要還是想要,某些關鍵時刻還是有用的,尤其是你的信用卡已經快要刷爆的時候。


這絕對不是什麼名貴球鞋也不是什麼超級潮款,事實上不管在上海還是東京這雙鞋的其他配色都是早早就上了特價區,但是我唯獨酷愛全白的這雙女鞋,很詭異的是東京居然也讓這雙鞋出了這麼大的女款尺寸(US11)。

我喜歡這雙鞋的原因是他結合了我的兩雙愛鞋:Nike Presto跟Nike Roshe Run的特點,舒適性也還算不錯,但是可能是女款的原因整個鞋身非常狹窄,走路久了腳的兩旁會有些許酸痛,在東京我一天大概走兩萬步,可能不管什麼鞋穿了腳都還是會痛吧。。

鞋身上面的綁線(不是鞋帶喔)視覺上跟Flywire非常類似,實質上毫無作用,在包覆性跟支撐性來說,完全是靠鞋子本身的緊密包裹。繩索一般的設計幾乎只是為了好看。


我個人認為這雙鞋的出現原先可能是趁著Roshe Run的勢頭乘勝追擊,但是無奈好像怎樣都賣不好,路上很少看過有人穿,但是我才不會跟傻子一樣花大錢買NMD或是買盜版呢科科,我就是買我喜歡的款式,買了馬上穿最划算,而且全白真的是太對我的胃!

真不敢相信這居然是我個人生平第一雙New Balance鞋,雖然以孝心之名買過一雙總統鞋給老爸,自己卻是從來沒穿過。

穿這雙996壓馬路估計也是有四萬步以上,坦白說緩震真的是普普通通,可能等級不是很高吧,賣價也是合理的12000日幣相當於人民幣大概800左右,皮質的鞋面質感相當不錯,穿搭容易是他的優點,但是比較適合城市中的行走,要說拿來走一整天其實沒有很適合。

我覺得996以走路鞋來說表現中規中矩,說不上特別優秀,也沒有很差,但是他修長細瘦的外觀以及皮質的表面很有書生氣息,小清新路線的朋友們可以嘗試一下。

Puma Disc Blaze Cell

上一次買Puma的鞋已經是超過10年前了,原因?實在是太難穿了!Puma近年在Rihanna跟Kylie Jenner的加持之下在時尚圈掀起不小的風潮,本身就是時尚集團Kering旗下的品牌之一,外觀設計的確時尚有型,我第一眼看到這雙Disc Blaze Cell也是愛不釋手,但是一試穿就知道走路久了一定不會舒服。但是看在他特價又可以退稅又可以用銀聯卡的份上我還是狠狠的就把卡給刷下去了。

可旋轉的鞋帶包覆系統,如同DJ打碟一樣的綁鞋帶方式,頗為類似Reebok的pump,結論就是不怎麼實用,好看噱頭為主,即便不把disc旋緊他本身的包覆性也是夠強了。穿上腳是可以感受到皮質的優異質感。

雖說造型跟用料都可說是上乘,他還是免不了被丟進特價區,我想puma畢竟現在不是運動品牌的首選,但是買到精緻且相較之下相對冷門的鞋款還是讓我挺開心的。

整雙鞋細節還是非常多的,哪個角度看都很賞心悅目。意外的是,走起來其實還算是舒適,雖然緩震並不是特好,但是一般都市裡的行走也是很足夠了。

「為何我的形狀被印在鞋子上面???」

Nike Hyperdunk 2008 Lux

&

Asics Gelhoop V8

毫無疑問,這次最大的收穫就是這兩雙鞋。Hyperdunk 2008的經典地位無需贅述,Kobe在2008年奧運會上這一穿奠定了他的經典地位,當年我也買了一雙,結論就是:他媽的難穿!但是為何我還買?因為經典與情懷所以我還是乖乖掏錢了。這次的Lux版本在原先外型設計就已不俗的2008上有了更優秀的改進,雖然說是潮鞋的設定但是我毫不留情的會帶他上球場實戰好好操練。但是!沒想到我一回來上海也開始發售了。。而且匯率換算下來上海還比較便宜!不過既然買了就好好愛護他吧!

另外的Asics Gelhoop V8更是我煞費苦心才找到的一雙Asics籃球鞋,任何ABC Mart, Atmos球鞋店絕對都買不到,我是特別去了在新宿的一間真正運動專門店才找到這雙鞋,代表人物是三井壽的愛用品牌Asics,我敢說全上海甚至全中國也就只有我這麼一雙Asics籃球鞋,但是這邊我們就不多說,到時候評測再好好介紹。


這已經是這一年半內第三次去東京,非常不巧碰上英國脫歐,曾經是我第二故鄉的英國居然這時候背叛我害我在日本大損失(日圓在這段期間大漲)。不過這一點也沒有澆熄我的購物慾望,一直以來我在日本消費最大宗就是零食!雖然球鞋一雙動輒10000-20000日圓,我敢說我買零食的金額是完全超過這個數字的!

▼以下是少少的冰山一角的零食,很多此時此刻已經被我吃光了。我想我應該是世界的零食之神下凡來考察人類零食工藝是否在這幾年間有所進步的吧?

自過年後近半年的巨大壓力一不小心也在這時候爆發,如果知道會買進Puma Disc, Hyperdunk, Asics這幾雙鞋的話我很可能不會把錢花費在NB996跟Nike Darwin,他們仍然是日常好鞋,但是以特殊性來說其實應該是要把錢花在其他商品上面的,例如說多買幾雙Asics或許是更好的選擇。在此就奉勸各位出國還是要好好控制自己的購物慾望,尤其如果你老爸不是李迦橙王絲蔥之流,請不要跟自己的荷包過不去。

什麼?還看不夠?長按二維碼關注大衛!

相關焦點

  • 不負責球鞋分享:Peak Taichi x Alita
    我不敢說他有全面超越所有種類的Boost,或是輾壓React,但是肯定比能拿來跟這些科技互相競爭而且絕對不落下風。我認為在Boost之中只有Ultra Boost能跟態極相比較,其他的如Pure Boost或是EQT Boost我覺得是尚不如態極帶來的震撼舒適感!▼態極帶來的超舒適腳感確實驚豔到我了!
  • 世界第一的球鞋店鋪數——東京鞋店指南
    都知道日本有著屬於他們特別的球鞋文化,很多喜歡球鞋的小夥伴可能會選擇去東京朝聖,感受不一樣的氛圍。那麼今天我就來給大家介紹幾間在東京最值得去的幾間球鞋店,做一篇球鞋店鋪指南。清永浩文找來了日本知名建築家,同時也是負責the POOL apyama空間設計的荒木信雄操刀規劃,營造充滿簡約 loft風格的購物氛圍,也因此將店鋪名稱設為「Architecture and Sneaker」的縮寫,直接說明了結合建築與球鞋元素的話題特色,這樣的逼格你只有在這裡能體驗到。
  • 不負責球鞋評測:UA Curry 6
    而經過約4次實戰之後,目前包括啟動腳的部分都還毫髮無傷,雖然我腳力不強打法也不勁爆,但跑動範圍也算不小,沒想到耐磨度方面Curry 6應該算是還不錯的。另外這雙鞋的橡膠底非常容易清理,抓地力強卻不會過度黏塵,對於我這種幾乎每次打球都要打理球鞋的人來說是非常省心的。▼Curry 6的外底紋路
  • 東京探店,球鞋賣的比國內還貴,去日本買鞋究竟圖什麼?
    ​又是我們的Japan GO欄目,這一期 COMi 帶大家了解一下東京球鞋市場的情況,雖然國內球鞋價格被炒的飛起,但其實日本的球鞋價格又是怎麼樣的?​除了球鞋店內一般還會銷售部分 Champion 、TNF 服飾,貨品可能幾乎相同,但是不同店內裝修也略有不同,我詢問了一下店內的人氣鞋款得到一個蠻驚人的消息,日本人買的最多的球鞋款式居然是AIR
  • 東京球鞋地圖|逛完這10家原宿球鞋店後,爆款&冷門的都能找到了
    「我人已經在日本了,希望能分享幾家值得逛的球鞋店~」為了不耽誤在東京或準備去東京的讀者,小胖決定加班加點,把這篇本該下周上的「東京球鞋地圖」敲出來了,搶先分享的是原宿篇(作為一個路痴,其實涉谷AI的球鞋也是比較值得買,價格不貴~
  • 不負責球鞋評測:Jordan UltraFly III
    趁著KD12寫完,中間有一小段空擋,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已經上腳一段時間但是一直沒發表文章的jordan Ultra Fly 3。包覆性支撐性都還不錯上代的UltraFly 2的包覆性可以說是超級緊,就跟,買小了2個size的衣服一樣緊。非常適合我這種腳窄的人穿著。但這代有稍微改進,外觀上非常顯眼的,有包覆著一層皮,我就簡稱為,層皮吧。
  • 不負責球鞋評測:Nike Zoom Freak 2
    因為一般來說生膠底的球鞋都挺好看的,性能也不差,不過不知道為何並不是經常出現在每一雙熱門的球鞋上面。無論如何,讓我們來看看這雙有生膠底的Freak 2場上表現怎麼樣吧!尚可的緩震Freak 2跟上代的設計思維相差非常大,這次只用了扇形前掌的Zoom,而且Nike在每一雙Freak 2都有貼上這雙鞋的中底組成標示,怕你不知道他換了配置啊!
  • 香港、東京、紐約耐克 AIR MAX CON 球鞋盛會搶先看
    一年一度的Air Max Day即將迎來第三年的慶典(3月26日,周六),值此之際,耐克邀請這一經典運動鞋系列的愛好者參加首屆Air Max Con球鞋盛會
  • 不負責球鞋評測:UA Curry 5
    ,但根據不負責印象應該是抓地力相對比較弱的一雙了。Curry 5的鞋底是分區的單向紋路,我個人買的應該是生膠底的配置,其實生膠的部份抓地力還算不錯,不知道為何搞來前掌中間那塊菱形藍色的橡膠部份。實際在場上我感覺確實是這塊中央菱形影響了整體的抓地力。其實用手或是其他物體嘗試摩擦這塊區域,多少可以感受到摩擦力比較弱一些。
  • 不負責球鞋評測:Peak Lighting 匹克 閃電2020
    剛好趁他現在價錢似乎已經降到谷底,來給大家分享一下這雙鞋的實戰感受吧!態極+魔彈兩種緩震科技結合魔彈這個科技大放異彩應該是在Dwight Howard的籤名鞋DH3發表的時候,那也是第一雙匹克跟我合作寫的籃球鞋。
  • 買球鞋到nice App 與潮人一起分享潮流穿搭
    比如買球鞋,首選就是niceAPP。這裡有潮人在社區分享穿搭,有最新款、限量款的首發,有火爆的二手交易,有玩具衣物一應俱全的興趣選擇。如nice平臺為消費者提供了平臺鑑別球鞋真偽的服務,解決了消費者的隱憂;對於賣家而言,垂直電商能夠提供更為完善的網絡銷售渠道和宣傳渠道,幫助其提高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尤其是對於中小賣家、個人賣家而言,能夠以更低成本去庫存,因此吸引了大量商家入駐,反過來也為消費者帶來更多選擇。
  • 不負責球鞋評測:UA Curry 7
    說真的好像從Curry 4開始我就沒有鍾意過Curry系列球鞋了,一直是非常失望,過高的價格也一直讓我對這雙鞋入手的欲望奇低無比。無論如何,讓我們來看看這雙鞋在場上的表現如何吧!耐磨度方面也應該不算太差,至少我手上這雙目前都沒有太多磨損,不過不確定水晶底版本是不是也這樣。
  • 不負責球鞋評測:Jordan Why Not Zer0.1
    可惜我當天發售居然起床晚了,結果還加價200人民幣就為了趕快買回來試穿給大家分享一下感受!▼Why Not Zer0.1算是Russell Westbrook的個人籤名鞋了,恭喜!(圖片取自網路)換成XDR的多向線條狀橡膠外底,Why Not抓地力非常好,而且一點也不容易吸灰塵,清理也方便,是我非常喜歡的外底配置!但是有傳言外底後掌抓地力不佳,我個人可能打球習慣很少用到後掌,所以並沒有特別感受到。▼改成XDR橡膠底的Why Not中國區版本,外底非常強悍
  • 科比在「亂穿鞋」時期都上腳過哪些球鞋?
    還記得在ZK4~ZK7這段時間,詹姆斯與杜蘭特尚未成長,科比是毫無疑問的耐克頭牌,我高中時也因此入手了科比的籤名球鞋,不為別的,就像我剛說的,他是毫無疑問的頭牌,球鞋也是最好的! 科比標誌性的低筒球鞋與劍鞘logo應該是不少人的青春吧~
  • 不負責球鞋評測:Nike LeBron XVII Low
    ▼外底紋路很漂亮,抓地力也不錯但是他可能也是我近期測試過最不耐磨的款式。第一場球就有肉眼可見的磨損,奇怪的是磨損比較嚴重的並不是我的啟動腳左腳。而且這雙鞋也很會沾灰塵,難不成大牌明星的鞋就一定要設計成不耐磨嗎?所以LeBron 17 Low的抓地力雖然不錯,但是在耐磨度跟耐髒度來說,都是我近期寫的球鞋裡面算是比較差的。
  • 心跳的回憶,9雙承載我記憶的老球鞋分享
    我喜歡科比,他喜歡艾佛森,所以這一雙科比亂穿鞋時期的Question 1對於我們來說,還是挺有意義的。 而且造型和故事上來說,可能因為沒有得到非常多的曝光量,實際上Question 1 還是很經典的,喜歡的朋友不妨考慮下,(PS.銳步鞋碼偏大半碼到一碼)。
  • 不負責球鞋評測:adidas Dame 6
    對窄腳來說包覆性不夠側向支撐能力偏弱看到Dame 6的鞋帶設計讓我想起我最愛的球鞋Crazy Explosive,也是只有少少的鞋帶孔,跟Dame 6一樣都只有4格,不過包覆感是差的多了。前面也提過我購買的是GCA版本,也就是調整成適合亞洲腳型。
  • 不負責球鞋評測:asics Gelburst 24 low
    之前沒寫Gelburst 24 mid很大原因是23帶給我的失落,雖然他並不差,但是在Gelburst系列之中並不優秀。雖然這次24 Low是亞瑟士提供,但我依舊會秉持個人的評斷標準,來跟大家分享這雙鞋的場上感受。
  • 你不買我不買,球鞋還能降500?
    相信最近鞋狗們都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球鞋的價格真被打下來了」,因為疫情的影響,和諸多產業一樣,鞋市也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諸多球鞋紛紛加入了跳水行列……這種「跳水降價」的趨勢更多集中在近期發售的眾多熱門鞋款身上,這也讓各位「等等」黨們大呼刺激,以目前的行情來看「你不買我不買。
  • 不負責球鞋評測:Nike Kyrie 5 文字先行版
    寫這雙鞋能夠和另外一位鞋評一起寫真是再好不過了,能夠偷懶,喔不,是能夠一起討論分享一雙鞋的優缺點,確定一下自己的感受是不是正確的。當然我跟布魯斯肯定還是會各有不同看法,也歡迎大家有機會去Youtube上面搜尋他的頁面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