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候馬潤和陸軍主要負責的戰區不大一樣,陸軍們在北非吃完砂子之後就跑去歐洲了,拿著巧克力和可口可樂這種硬通貨在法國、荷蘭、義大利玩的不亦樂乎。但苦逼的馬潤們即便是拿著巧克力和可口可樂也只能在鹹濕的太平洋島嶼叢林中一邊摳螞蟥一邊罵娘。
陸軍和陸戰隊這兩支部隊指揮系統不同,遇到的敵人不同,那麼班排級的武器肯定也有點區別,所以咱們一個個看,先從班開始。
一個標準陸軍班12人,分成了三個小隊。其中Able是個偵查組,分別是班長和兩個偵查兵,拿的都是M1加蘭德,這個是美國陸軍步兵班非常有特色的部分。按理來說其他國家,包括說馬潤的偵查多數是在發動進攻前,步兵營會抽一個大約25-60人左右的隊伍進行偵查或者是火力偵查,然後確定進攻方式。但美軍很奇怪的是發動進攻前從每個班裡都挑出兩個人在前方500碼(457米)進行偵查和警戒,這點很特別。
然後Baker是個帶BAR的火力組,你可以理解為機槍隊。那挺白朗寧自動步槍是絕對的火力核心,另外兩個拿加蘭德的大頭兵充當彈藥手。
Charlie小組6人全是M1加蘭德,但其中三人發了M7槍榴彈發射器,而且步槍槍託後邊有用於緩衝槍榴彈後坐力的墊板。這個小組是進攻的主要構成力量。
而一個步兵排有三個上述的步兵班,另外還有個5人排部,除了排長、排軍士(還有個Platoon Guide真不知道怎麼翻譯,就當他副排長吧。另外有兩個排跑腿,這裡除了排長持M1卡賓槍之外,其他都是M1加蘭德步槍。
值得一說的是每個排都還有一支M1903A4狙擊步槍,按照任務需要下發。
然後有人可能會問,衝鋒鎗呢?筒子呢?其實這兩玩意都在連部,步兵連有6把衝鋒鎗和5具巴祖卡,同樣是按需下發,平常排裡是沒的。
美國海軍陸戰隊倒是有個現成的步兵排組成圖,這兒先說排部
七人分別是排長、排中士(持M1卡賓)、排副、跑腿X3、爆破員,這四個都是持M1加蘭德,值得注意的是爆破員除了會按需發炸藥之外,也會按需發火焰噴射器(畢竟太平洋島上的鬼子很喜歡打洞)
值得一提的是陸戰隊的步兵班。
二戰大部分國家會把步兵班分成步槍組和機槍組,通常是機槍掩護,步兵突進。而美國陸軍是分成Able(偵查),Baker(掩護),Charlie(機動進攻),但陸戰隊的步兵班是均勻的分成了三個火力組
一個班13人,班長持M1卡賓,其餘12人分成3個四人制的火力組。每個組有兩個步槍手、一個步槍/榴彈手、一個自動步槍手。這種配置非常適合火力組之間的相互掩護和突進,直到現在,美軍的步兵班依舊保留了這種四人制火力組的元素。
然後問題來了,馬潤的衝鋒鎗呢?
對不起,至少我沒在步兵連/營的編制表中找到衝鋒鎗的任何蛛絲馬跡。但不能說沒有,只是說衝鋒鎗確實沒有作為陸戰隊的制式武器,但肯定會有例外下發的。另外,陸戰隊空降兵是用雷興衝鋒鎗的,至於常規步兵,玩加蘭德和卡賓就好了。
總的來說這兩步兵排能一定程度上看出他們兩的差異,馬潤的火力組X3更加靈活,3挺BAR的火力也更猛,但這是到1944年在島上被鬼子偷怕了之後做出的革新,早先的馬潤步兵班和其他國家的傳統步兵班差不多,反觀陸軍步兵班就一直沒啥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