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以下三個欄目長期徵稿:
1、生活圓桌
「『生活圓桌』這個小小的欄目,無意中帶動了一種以自嘲來機智生活的追求,眼看著『好玩」就日積月累,變成了一種時髦的取向。」——朱偉
稿件要求:有趣,1000字左右
投稿郵箱:roundtable@lifeweek.com.cn
2、個人問題
在雜誌的最後一頁,我們希望有一個很好的尾聲。要知道,曾經的最後一頁刊登過王小波的專欄,《一隻特立獨行的豬》就首發在這裡。
稿件要求:生活化,有故事,1500字左右
投稿郵箱:yourproblem@lifeweek.com.cn
3、讀者來信
「信」是平實質樸的,比「生活圓桌」接地氣,比「個人問題」的情感化弱一些。不要嘲諷,不要調侃,不要議論,只要實實在在的自己事和身邊事。
稿件要求:實在,1000字左右
投稿郵箱:letter@lifeweek.com.cn
2017.4.10更新最新收稿郵箱:新信箱:roundtable@lifeweek.com.cn
有意思具體指什麼,也許可以參考下面《圓桌後記》中帶紅色的部分。
圓桌後記
◎苗煒
有人把生活圓桌和《紐約客》雜誌的「城中閒談」相提並論,我覺得這沒什麼可比的,這兩個欄目都放在雜誌比較靠前的位置上,這是他們唯一的共同點。我也從來沒認真看過「城中閒談」,看《紐約客》都是看它的長篇特寫,那是雜誌寫作的最高標準。這麼說並不是要否定生活圓桌的價值,在一開始,它是有價值的,它給我們的表述方法帶來一些變化。在十來年前,報紙雜誌上見到的短文大多是「散文」或者「美文」一路,也沒有那麼多專欄和專欄作家,所以圓桌上比較肆意、信息豐富的短小文章還能讓人眼前一亮,當然有許多作者在這樣短小的文章中還呈現出了想像力、結構感,那更了不起。
我記得王朔老師給小寶老師的文集寫序言,說把這些聰明都弄成碎屑放在這樣的小文章裡實在太可惜了,說白了就是罵小寶老師耍小聰明,當時我看了這話並不覺得對,也不覺得可惜。後來才發覺,對一個嚴肅的作者來說,這樣的小品文實在算不得什麼,如果一個寫作者太急於表達自己,太急於獲得別人的笑、掌聲或者其他反應,那他就不可能沉下心來試著去寫一個更長的、更複雜、更豐富的東西,這實際上是對創造力的一種損壞。當然,對於圓桌的大部分作者而言,他們都是業餘時間寫著玩的,這個問題並不存在。
直到博客出現。博客寫作改變了原來網際網路論壇貼子那種議論公共話題的狀態,進入完全個人化的敘述,每個人都有一塊地方可以展現自己的思想、才華、趣味,我相信一個人寫博客的時候比他要給一個雜誌投稿的時候更放鬆,他能得到即時的反應,能夠和他的讀者互動,唯一的缺憾就是沒有稿費。如果你一天能瀏覽20個質量穩定的博客,而信箱中20多個投稿大多是垃圾,這樣的編輯工作就缺乏樂趣,你不能簡單的找來四篇博客就能湊成一張圓桌,它們大多太隨意了,而圓桌的理想狀態是——隨意,率性,但寫得非常認真才能呈現出來。對一本越來越厚的雜誌來說,「圓桌」並沒多少「言論」的作用,它只是一個帶一點點文學味道的調劑,它的容量太小了。
我相信,人們願意看到某一類短小的文章,文字講究,帶有鮮明的個人色彩,談論日常生活中膚淺的樂趣,也談論嚴肅的觀念,它不以逗人發笑為目的,但總能讓人笑一笑。我懷疑,圓桌做到過這一點嗎?圓桌還能做到這一點嗎?我們的幽默感到底在哪裡?
注意事項(其實是編輯的郵箱自動回復):
1、多謝投稿「生活圓桌」欄目 ,稿件錄用情況會在兩個月內告知。
2、來稿請粘貼在信件正文中。因作業系統與軟體版本多有差異,當遇到附件無法打開時無奈只能作為廢稿處理。
3、「生活圓桌」與「個人問題」欄目收稿及其他雜務以此回復為準。周刊官網上過去的標準暫時只對「讀者來信「欄目有效。
4、謝絕群發。請勿一稿多投。
5、本欄目不接受詩歌、燈謎、對聯、翻譯、菜譜、攝影、漫畫、家居小竅門、醫療保健資訊、生理衛生常識、職業心理諮詢或書摘、推薦稿件。
6、刊發稿件字數為1000字。每篇稿費500元。
7、因欄目篇幅有限,有可能對來稿略做修改。
8、請附作者姓名或筆名。筆名請使用中文。
9、如您希望及時收到樣刊與稿費,請保留通訊地址、真實姓名、銀行卡號、開戶行詳細信息以及身份證號完整。
10、如投生活圓桌欄目,字數限制為1050字。每篇稿費500元;如投「個人問題」欄目,字數限制為1400字。每篇稿費600元。投稿個人問題,勞駕務必附上您的通訊地址,否則可能導致稿件無法錄用。
11、謝絕1000字以下投稿。
選用標準:前主編朱偉說:「俏皮與幽默,原是中國文學中稀缺的東西,小品文傳統中,要不是超然的風花雪月,要不是特別現實的諷刺與謾罵。生活圓桌這個小小的欄目,無意中帶動了一種以自嘲來機智生活的追求,眼看著「好玩」就日積月累,變成了一種時髦的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