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熙生物郭學平:科研創新讓透明質酸成為普羅大眾的「健康鑰匙...

2020-12-21 中國經濟時報

   提到"透明質酸",可能很多人並不了解,但是如果提到它的另一個名字"玻尿酸",恐怕全天下愛美的女性都會露出會心的笑容。透明質酸(又稱玻尿酸)現今被廣泛應用於骨科、眼科、醫美等醫療領域以及各類化妝品之中,並於近年來開拓了腫瘤治療、組織工程、抗癌藥物載體、口腔、胃腸、耳鼻喉、計生、洗護、消殺、寵物等多個應用領域。其中作為化妝品的原料之一,透明質酸因具有很好的保水、潤膚、修復等功效而廣為人知。同時由於透明質酸又是人體中本身就含有的物質,人體可以分泌"透明質酸酶"將其代謝分解,完全不用擔心安全性問題,受到廣大愛美人士的認可和喜愛。

  作為一種高分子聚合物,透明質酸是一種由數個至數萬個雙糖單位組成的大分子鏈。不同分子量的透明質酸起到的作用可以用"大相逕庭"來形容:如果加入護膚品的透明質酸分子量過大,不僅很難被皮膚吸收,還會在擦塗過程中結成白色的凝聚物,俗稱"起泥"。如何精準製備不同分子量的透明質酸是全世界生產企業面臨的主要技術難關之一。2020年11月11日召開的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頒獎大會上,一項名為"酶切法製備寡聚透明質酸鹽的方法及所得寡聚透明質酸鹽和其應用"(以下簡稱酶切法)的發明專利一舉摘獲"中國專利金獎"。"酶切法"到底有什麼作用?為此,記者採訪了此項專利的第一發明人——華熙生物首席科學家郭學平博士。

  華熙生物首席科學家郭學平作為"酶切技術"主要發明人領取"中國專利金獎"。

  一次小意外 成就"大發現"

  提到"酶切法"的發明過程,郭學平會心地笑了:"作為生產企業,我們的研發初衷肯定是市場需求。大概2010年的時候吧,市場反映有低分子量透明質酸的需求,那時主要是日本在做,隨著透明質酸價格越來越親民,他們開始往化妝品裡添加低分子量透明質酸。這時我突然想到大約20年前我的一次失敗實驗,正是這次'失敗'的實驗,為我打開了'酶切法'的大門。"

  1990年的時候,市場需求主要集中在高分子量的透明質酸,用於眼科和骨關節手術。郭學平當時也主要研究高分子透明質酸。在一次實驗當中,郭學平將粘稠的玻尿酸提取液保存在容器中,第二天發現玻尿酸提取液變稀了。因為那時候的透明質酸還是從雞冠中提取的,價格特別昂貴。郭學平為了這次失誤心疼了好久。但這次 "失誤"也為"酶切法"的誕生埋下了種子。

  隨著發酵法製備透明質酸技術的推廣普及,透明質酸的成本一路下降,其應用方向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醫療領域了,越來越多的化妝品公司開始計劃把低分子量透明質酸添加到自己的產品當中去。日本企業當時主要是用"化學降解法"製備,就是用酸、鹼等去破壞透明質酸雙糖單位之間連接的"糖苷鍵",從而達到"斷開"大分子鏈的目的。這個做法的主要問題是化學試劑同時也會破壞一部分透明質酸本身的雙糖結構,出產的品質不高。

  面對低分子量透明質酸的市場需求和技術瓶頸,郭學平突然想到了20年前那次"失敗"的經驗。直覺告訴郭學平,當年那瓶透明質酸粘度變低,肯定是某種微生物產生了酶把透明質酸降解了,何不利用酶來研製低分子量透明質酸。可是當年只是一次偶然的"失敗",並沒有驗證到底是哪種微生物。

  於是,郭學平馬上組織團隊去"尋找"合適的酶。在郭學平的帶領和團隊的共同努力下,很快就確定了微生物種類並且成功分離出其中的透明質酸酶,而隨著實驗的深入郭學平及團隊可以通過溫度、pH環境等多維手段控制酶的活性,從而控制它們"斷鏈"的速度,這也為後續郭學平團隊準確製備各種不同分子量透明質酸打下了基礎。

  一群微生物 成就"大產業"

  其實"酶切法"並不是郭學平第一次與微生物打交道了,早在多年以前,郭學平與另一種微生物的"邂逅",同樣是創造出了不可估量的價值。談到那次"邂逅",郭學平回憶道:"我是跟著我的導師開始進行透明質酸研究的,那時的透明質酸,可以說是不折不扣的'價超黃金',因為大量的雞冠才能提取出一點點透明質酸,甚至早期研究者還要從人的臍帶中獲取少量透明質酸用於研究實驗,一克透明質酸的價格往往是黃金的數倍。這也是為什麼我對那次'失敗'實驗耿耿於懷的原因。"

  昂貴的價格嚴重阻礙了透明質酸的應用及普及。對此,郭學平舉了個比較無奈的例子。那時候雖然透明質酸已經用於醫療領域,但其高昂的價格絕對不是普通百姓承受得起的。除了少數富貴人群可以接受透明質酸治療以外,當時還應用在國外的賽馬領域,因為賽馬昂貴的身價和賽馬比賽高額的獎金,很多馬主樂於在賽前為賽馬腿關節注射透明質酸,以延緩其關節磨損,讓人感嘆"人不如馬"。

  微生物發酵法製備透明質酸改變了這種情況。上世紀90年代,國外關於微生物發酵製備透明質酸的研究已經開展多年。郭學平注意到國外這一領域的研究進展,於1990年開始研究通過微生物發酵法製備透明質酸,並於1992年取得成功。此項技術於2004年榮獲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其本人榮獲"吳階平-保羅·楊森醫藥獎"。

  在研究發酵法的過程中,郭學平只用了短短1年時間就篩選培養出了適合發酵生產透明質酸的菌株。對此,他覺得自己十分幸運。在發酵法誕生以前,透明質酸的生產原料是雞冠,現在則是玉米、葡萄糖等,生產成本和生產效率實現了顛覆性提高,而且沒有動物疾病等安全性問題。據郭學平介紹,現在一個30噸的發酵罐所製備出來的透明質酸,相當於過去100噸雞冠的提取量,這大大降低了透明質酸的生產成本,透明質酸的價格也逐漸下降,由"貴過黃金"實現"普羅大眾"。

  可以說微生物發酵製備透明質酸是讓透明質酸走向產業化的開端,如果一直靠雞冠提取,恐怕透明質酸這種物質永遠是高高在上、可望不可及的。現在用於骨科治療的透明質酸注射劑不僅價格低廉,還被納入了國家醫保,是真正人人都用得起的"百姓藥";化妝品行業更是遍地開花,"添加玻尿酸"已經不再是極少數奢侈化妝品的特權,而是整個化妝品行業的普遍現象。

  一個帶頭人 成就"大發展"

  談到自己取得的這些成就,郭學平格外謙虛,"我最大的夢想就是如何能以更高的效率、更小的成本製造出更高質量的透明質酸產品,能讓更多人用得上、用得起透明質酸產品。"

  與郭學平的謙虛形成對比的是,他帶領下的華熙生物的研發團隊,憑藉一系列科研突破,取得了十分亮眼的成就:發酵法生產透明質酸的產率從最初不足3g/L到如今12-14g/L,大幅度降低了透明質酸的市場價格。"酶切法"能夠自由控制透明質酸分子量的大小,解決了過去用化學法(強酸強鹼)容易破壞透明質酸分子結構,雜質高,能耗成本高,難以形成大規模生產寡聚透明質酸的世界性難題,同時將寡聚透明質酸的降解周期由化學降解法的12-15天縮短至5-6小時,使得寡聚透明質酸生產效率大幅度提升。正是基於酶切法,目前華熙生物僅透明質酸原料就擁有超過200個規格的產品,並能夠生產出世界上分子量最大(超過4000KDa)和最小(800Da)的透明質酸,在透明質酸原料市場佔有率遠超其他企業。

  作為一家企業的科研帶頭人,今天的郭學平也將更多精力放在了培養團隊上面,例如此次獲得"中國專利金獎"的項目,第二發明人石豔麗就是郭學平的"得意門生"。在培養後輩這件事上,郭學平有著自己的見解:"我該做的主要就是'放權',讓年輕人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現在華熙生物的研發團隊已經成立了30多個'工作室',分別以研發團隊的帶頭人命名。這其中有研究提高生產效率的,也有研發更多新應用產品的,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科研就是這樣,要勇於失敗才能成功,這些年來,這些工作室確實為我們帶來了不少產品創新。"

  談及未來發展,郭學平談到:"我的兩次'突破'都是通過篩選找到天然菌株,現在'微生物發酵'領域的發現方向是基因技術,未來產業可能不再是通過天然菌株發酵,而是通過基因改造、生物編輯技術人工'創造'出的某種特定菌株。我們現在也在聯合眾多高校研究團隊積極研發這一技術,只有掌握了最新、最先進的技術,才能讓產業獲得持續發展的動力。"

相關焦點

  • 華熙生物首席科學家郭學平:努力讓大眾實現「玻尿酸自由」
    來源:時刻頭條郭學平,玻尿酸史上兩次重大產業革命的開創者和領導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吳階平-保羅 楊森醫藥研究獎,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研究玻尿酸(透明質酸,HA)三十多年,推動中國在21世紀初成為透明質酸第一生產大國和消費應用大國,讓透明質酸從僅用於醫藥的"奢侈品"應用推廣到化妝品、洗護、口腔、計生、食品、寵物等多個領域
  • 從貴過黃金到普惠大眾 華熙生物引領透明質酸產業變革
    當時由於原料收購困難,且提取率低,透明質酸的價格比黃金還昂貴,產品僅用在醫學臨床上。彼時我國對於透明質酸的研究還處於「空白」,同類藥品依靠進口。快速高效提取透明質酸並實現產業化生產,將其應用於醫學臨床中,成為當時國內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科研課題。
  • 科技人物專訪|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郭學平:以合成...
    這個當之無愧的「國貨之光」,離不開郭學平。郭學平在國內首創透明質酸發酵生產技術,以該技術創立的華熙生物現已成長為全球透明質酸龍頭企業。「華熙生物成為全球最大的玻尿酸龍頭企業,得益於科技創新。」郭學平表示,基於科技支撐,華熙生物去年完成了對競爭企業的收購,產能擴大約10%。
  • 華熙生物首席科學家—— 郭學平:用發酵技術改變全球玻尿酸產業格局
    郭學平作為中國發酵透明質酸的開創者,改變了中國只能用雞冠提取法提取透明質酸的落後歷史,這意味著一場改變世界格局的行業風暴:   不僅使華熙生物立於全球玻尿酸原料產銷的高山之巔,而且通過生物酶切法及不斷的科技創新,推動玻尿酸在應用領域的大規模進擊,深刻改變了國人的生活。
  • 走進華熙生物:十年之後,沒有人不知道透明質酸
    這不僅因為中國(中國山東)是透明質酸原料產銷大國,全球86%透明質酸原料市場份額均來自中國山東;更因為一些企業一直致力於透明質酸的研究、拓展與產業化,華熙生物,便是其中之一。但是,諸如華熙生物等尖端科技公司不斷為透明質酸的拓展而努力,在打造「智慧透明質酸」之時,大眾對透明質酸的理解卻一直趕不上變化。
  • 不止於透明質酸,華熙生物的「發酵力量」
    提及華熙生物,對於多數人而言並不陌生,玻尿酸更是成了其代名詞,作為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和生物活性材料公司,華熙生物聚焦有助於人類健康的多糖類和胺基酸類物質,並一躍成為世界最大的透明質酸原料供應商。 專注於透明質酸科研20載的華熙生物,針對不同的肌膚問題,提供精準的解決方案,其玻尿酸的市場份額佔據國內60%,全球佔比近40%,此次遊學會上一併亮相的全球首座以「透明質酸」為主題的博物館,更是坐實了華熙生物在玻尿酸領域的頭把交椅。
  • 華熙生物:用科技力打造世界玻尿酸領域的「3M」公司
    華熙生物,是以微生物發酵生產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企業,是全球最大的透明質酸(俗稱玻尿酸)原料生產商,其透明質酸市場佔有率佔據全球份額近四成。華熙生物開啟了一條「核心為研發,產業轉換平臺規模化生產,進而撬動終端開發」的全產業鏈平臺型發展道路。20餘年的發展,華熙生物通過手中微生物發酵生產技術這把「科技鑰匙」,已經打開了醫療、護膚品、食品等多個產業鏈的大門。
  • 華熙生物:以技術實力助力「國貨振興」
    此外,截至2019年3月31日,華熙生物已擁有208人的研發團隊,研發人員中碩士及以上學歷95人,佔總研發人數的45.7%。在華熙生物的研發團隊中,首席科學家郭學平是核心人物之一。20年前,正是郭學平博士帶領華熙生物的團隊在國內首次成功研究出微生物發酵法生產透明質酸,打破多年來國內依靠動物原料提取透明質酸的局面。
  • 「消失」的玻尿酸:華熙生物「酶切法」技術誕生的背後
    2011年,是華熙生物首席科學家郭學平從業生涯中極具裡程碑意義的一年。 全球最大的玻尿酸研發生產企業——華熙生物(688363)的研發團隊在郭學平博士的帶領下成功研究出「酶切法」。這是繼發酵法後,郭學平博士帶領科研團隊在全球範圍內首次攻破了生物酶切法並實現了低分子和寡聚透明質酸的規模化生產,而郭學平博士也實現了他在玻尿酸領域的兩大技術突破之一,成為玻尿酸領域當之無愧的頂尖技術帶頭人。
  • 華熙生物深度解析:透明質酸全球龍頭,廿載厚積薄發盡享行業紅利
    公司高管 團隊豪華,董事長趙燕同時任華熙國際投資集團董事長,在文化體育和健康美麗產業投資 管理經驗豐富,郭學平、郭珈均為首的研發及運營管理人員皆深耕透明質酸行業超過 20 年,此外多位董事皆為諮詢、投行、券業高級管理人員出身,為了與核心員工共享公司成 長紅利,2018 年公司以 27 名骨幹員工作為合伙人設立員工持股平臺天津文徽,後者 IPO 後持有華熙生物 0.28%的股份。
  • 佔據全球玻尿酸半壁江山,華熙生物是如何成為行業巨頭的?
    90年代初,師承張天民教授的華熙生物首席科學家郭學平帶領課題組在國內率先研發並實現了微生物發酵獲得玻尿酸。郭學平的研究很快引起國家注意並被列入國家「八五」、「九五」科技攻關計劃,後來還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郭學平個人也因此被授予了吳階平·保羅楊森醫藥研究獎。
  • 搶灘護膚品市場,華熙生物是如何出圈的?|透明質酸|化妝品|國貨|...
    僅玻尿酸原料產品,就擁有200多個規格,如熙敏修超活透明質酸、納諾HA、乙醯化透明質酸鈉(Hymagic-AcHA)、Hyacolor油分散透明質酸鈉等都是用於化妝品的玻尿酸原料明星產品。此外,華熙生物還擁有4DHA、5DHA等自主研發的復配原料,以及依克多因、γ-氨基丁酸、麥角硫因等生物活性物質,這些都是近年來火爆全網的化妝品原料。
  • 「玻尿酸女王」成科創板女首富:身家力壓雷軍,華熙生物毛利率直追...
    生物醫藥板塊市值最高股科創板顧名思義,是為扶持科技創新企業特別設立,生物醫藥板塊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華熙生物作為全球最大的玻尿酸生產商,上市當日便迎來暴漲。隨後,華熙集團還先後參股和投資了紅塔創新投資、第一創業證券、錦州銀行、東方金誠、金隅集團、香港溢信等一大批企業,獲利匪淺。近年來,華熙集團旗下的華熙LIVE·五棵松更是成為北京著名的文化地標,成為繼三裡屯工體、五道口之後的另一個年輕人享受夜生活的天堂。目前,趙燕擁有89家海內外全資子公司和投資控股、參股公司,總資產逾800億元。
  • 全球玻尿酸龍頭華熙生物,股價暴漲,靠什麼吹上了天?
    師承中國玻尿酸之父張天民的郭學平,師徒二人的照片不久前被展覽在世界透明質酸博物館中,一同展出的還有當年申報國家課題和科技攻關計劃的相關文稿和審批資料。全球透明質酸原料市場競爭格局不久前,華熙生物又收購了全球市場份額排名第四的佛思特生物,將佛思特100噸/年的產能攬入囊中。
  • 醫美業務板塊再升級,華熙生物旗下潤致推出Aqua新品
    2020年8月6日,華熙生物(688363)旗下醫美品牌「潤致」在位於濟南的世界透明質酸博物館召開發布會,正式推出「Aqua」新品。此次潤致Aqua新品的推出,是潤致對其水光產品的全面升級,進一步展示出華熙生物在玻尿酸醫美領域的領先產品力。
  • 世界透明質酸博物館榮膺大獎 「新經濟500強」代表華熙生物激活...
    其中,華熙生物是世界最大的透明質酸生產及銷售企業,2019年銷量佔比39%,加上收購的東營佛思特(東辰生物),總體佔據全球市場半壁江山。報告顯示,華熙生物是目前全球具有最多透明質酸專利數的企業之一。儘管產業發展已位居世界之巔,但與產業發展現狀所不對等的是,當前公眾及消費者對於透明質酸的認知還停留在較為局限的層面,對於透明質酸這一物質及中國透明質酸產業領先地位的認知遠遠不足。
  • 醫美業務板塊再升級,華熙生物旗下潤致推出Aqua新品
    2020年8月6日,華熙生物(688363)旗下醫美品牌「潤致」在位於濟南的世界透明質酸博物館召開發布會,正式推出「Aqua」新品。此次潤致Aqua新品的推出,是潤致對其水光產品的全面升級,進一步展示出華熙生物在玻尿酸醫美領域的領先產品力。
  • 探訪世界透明質酸博物館:40年成就全球領先的中國玻尿酸產業
    透明質酸(hyaluronic acid,簡稱HA,又名玻尿酸)是存在於人體和動物組織中的一種天然直鏈多糖,人體內主要分布在眼玻璃體、關節、臍帶、皮膚等部位,發揮重要生理功能。日前,世界透明質酸博物館在山東濟南落成開館,這是全球首座以"透明質酸"(玻尿酸)為主題的博物館,由全球玻尿酸領軍企業華熙生物打造,館內展現了玻尿酸的技術研發及中國玻尿酸發展歷程。
  • 華熙生物「搶跑」食用透明質酸,何時能成國貨「資生堂」?
    來源:新浪財經文/理邏 李澤卿(實習生)透明質酸獲批新食品原料,華熙生物又提前布局了。2021年1月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批准由華熙生物申報的透明質酸鈉為新食品原料,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公告表示,透明質酸鈉使用範圍為乳及乳製品,飲料類,酒類,可可製品、巧克力和巧克力製品以及糖果,冷凍飲品,不包括嬰幼兒食品。對此,華泰證券表示,新規極大的擴充了玻尿酸的應用產品,有望提升食品級玻尿酸原料的需求,食品級玻尿酸原料業務增長有望提速。
  • 華熙生物拿下佛思特 透明質酸頭部企業整合提速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華熙生物6月9日晚公告,公司與東營佛思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簡稱「佛思特」)管理人及東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東辰集團」)籤署了協議,約定以2.9億元收購佛思特100%的股權。業內人士表示,作為透明質酸行業龍頭,華熙生物此次收購擁有100噸透明質酸產能的佛思特,可以快速擴充產能,豐富產品線。且雙方在客戶結構上存在一定互補性,有助於華熙生物市場拓展,鞏固行業龍頭地位。在此之前,具有超過400噸透明質酸產能的焦點生物被魯商發展收入囊中,透明質酸行業頭部企業整合在資本助力下明顯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