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母親的戰爭

2020-12-12 騰訊網

母親是個不識字的農村婦女,卻也是個把道理能講到讓你不得不得豎起大拇指的正派女人。從小我對母親的印象就是太講道理,太要面子,而我們的戰爭也從這裡開始了。

用母親的話說,她的前半生是不幸的,而且是極大的諷刺。小時候聽得最多就是最讓母親值得炫耀的母親的姥姥家和母親的娘家。母親的姥姥家那會趕上解放前,家裡應該是地主,不過母親說不是靠剝削勞動人民得來的土地,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母親的姥姥勤勞能幹自己勞動掙出來的土地。雖然母親不認識剝削這倆字,但她顯然知道剝削是不對的做法。因為家庭富裕,母親的母親即使出生於1938年也是個能看書寫字的文化人。後來也證實了這一點,我小時候看到別人家的姥姥不是在納鞋底就是在摘棉花,而我的姥姥基本都是手裡捧著一本書,斜靠在堂屋門口的小石階上,專注地暢遊書裡的世界。因此母親的民國時期姥姥是大家閨秀,懂得識文斷字,母親的趕在抗日和解放的母親也是通曉文史地理的,可生活在解放後的母親卻是一個徹底的文盲,而母親把這一切歸咎於生產隊需要掙工分因此給耽誤了上學。這一切其實就是母親的愛面子,我問她,你們同齡的姐妹不是也上到了初中嗎,她們怎麼不想著掙工分呢。母親無語了一會兒,然後突然想到了一句說,那時你姥爺是大隊支書,也不得起帶頭作用啊。這就是母親的倔強,雖然後來她知道自己沒文化吃了很多虧,但依然覺得沒有上學不是別人的問題,而且她心甘情願的。直到現在,偶爾母親才會承認,當時不上學是因為母親的母親沒有支持她,母親去了一天學堂後不想去了,母親的母親也就默認了母親不去學堂也沒關係。其中母親雖然沒有明說但我略知當時因為鬥地主的形式,母親的母親是晚嫁以及下嫁到我姥爺家的。可能我姥姥經歷過她不想回憶的過去,所以她覺得讓她女兒不上學也是一種保護吧。小時候我不止一次說我姥姥是不是重男輕女,我姥爺家也不是很貧窮的人家,為什麼我的舅舅上了大學,而我的母親卻只上了一天學。母親自然是辯解的,哪怕是連她自己都不能信服的辯解。就是這樣一個大字不識的女人心卻很是高傲,有時我覺得母親骨子裡有文化人的那股子犟勁,可她也不是文化人啊。

因為沒文化還特講道理,這讓我特別覺得像一個鄉下女人非要給你討論經史子集。不過我不得不佩服母親的勇氣,哪怕是沒文化,她也算是個能說會道的偽文化人。哪怕是遇到母親的表哥——一個做到部長級別的高知識分子,也是能聊的毫不膽怯的。我稱之母親愛炫耀,她會在生活中撲捉知識,以此來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雖然有點像班門弄斧,但要比班門弄斧顯得高級且沒有痕跡。記得最清晰的孩童記憶就是母親嘴邊常說起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這八個字是她在生產隊時背毛主席語錄記住的,而她也把這八個字理解的透徹,當然也真的是學以致用了。母親從小給我們姐弟講的最深刻的一句話就是,人這一生一定要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只有依靠自己奮鬥才是正確的。後來證明了母親這句話確實被我們姐弟貫徹實施了。

還有一個深刻的詞:好自為之。這也是母親在我們小的時候掛在嘴邊的。那時母親把我們姐弟叫到跟前問好自為之什麼意思,我們當時確實不知道。母親就用她的能力範圍內的語言給我們解釋,這個詞就是以後隨便你怎麼發展吧,我不管你了。嚇得我弟哇啦一聲大哭起來,他以為母親不要他了。我當時卻是很竊喜的,如果沒有母親的約束我豈不是過的逍遙自在了,其實不是,經過了十多年我才擺脫掉母親的嘮叨,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好自為之。也直到那一刻我才明白那個詞的意義,母親能力有限,無法一生護你周全,只有你自己學會了本領和生存技能才能讓你自己一生無憂。

我說母親是照本宣科,完全是拿來主義。不僅從語錄裡搬,還從電視劇裡拿。母親愛看電視劇,她不僅僅是看個熱鬧,而是會記得劇裡的道理和知識,如果不是因為她一個字都不會寫,我都懷疑她看電視時是不是拿了小本本在做筆記。就是這些零零散散的知識點她拿來了揉碎了變成自己的語言在生活中時不時地給我們擺事實講道理,助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走的順暢一些,走的遠一點。

不過小時候的我卻因為母親的這些拿來主義而與母親爭執不休,畢竟她真的沒有文化,怎麼可以用別人的道理來讓我明白呢。不服也是這場戰爭的導火索。戰爭還在繼續。。。。

相關焦點

  • 女兒與母親的戰爭本質,有女兒的媽媽們一定要好好看這篇文章!!
    幾乎所有的女兒都抱怨過母親的「控制欲」。從年少時期的不穿秋褲絕對不準出門,偷翻抽屜偷看日記,到工作以後的連環奪命call,「我安排了老同事兒子和你相親,你一定要去」等等。我的許多女朋友們能如數家珍地道出母親給自己留下的心理陰影。有些母親還反抗不得,被女兒一頂嘴就以淚洗面、甚至絕食,讓戰爭的另一方憋了一肚子火沒地方撒。
  • 懷念我的母親李枝華 /黃宗全
    我的母親是以漂亮和勤勞、能幹和性情開朗得到父親的賞識的。他們婚後共同生下我們姐妹兄弟八人,其中七個女兒和一個男孩。我記得在我們幼小的時候,我的祖父祖母時常對他們的兒媳婦橫挑鼻子豎挑眼,每到這個時候,我的父親,這個祖父祖母的獨兒子便經常為了孝順他的父母親動輒打罵我的母親,但是每次打罵過後又背地裡去哄我的母親,他是為了孝順他的母親。
  • 兩個女人的戰爭,我感覺是趙欣梅和趙欣梅的戰爭
    最近,在重新追看《兩個女人的戰爭》,覺得趙欣梅由頭至尾都在跟自己過不去。這下好戲就來了,各種前任現任男女都出現在牛淑榮這個家庭裡,看到這我也是醉了,大家相處得不尷尬嗎?可是喜歡挑事的趙欣梅再次刷新了我的三觀,她不但不覺得尷尬,還一次又一次跟牛淑榮各種爭搶,搶工作職位搶房子,像是在宣洩自己的各種不滿,不滿齊偉和牛淑榮還是在一起了,而且她還總感覺人家在她面前秀恩愛。
  • 這是我的戰爭:沒有戰爭場面的刻畫卻是最出色的戰爭遊戲
    沒有戰爭的刻畫卻是最成功的的戰爭遊戲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並沒有經歷過戰爭,不知道它的殘酷,沒有經歷過每天躲避空襲擔驚受怕,沒有經歷過每天為了活下去在廢墟中搜尋食物和水的生活,也沒有經歷過與其他人為了生存而進行死亡鬥爭。3A大作所展現的戰爭固然真實,但我們都是以身披光環的主角進行戰鬥,而不是我們自己。
  • 伊拉克戰爭70多位記者遇難,不會外語的我活著回來了
    我想起17年前的一段經歷,那時伊拉克戰爭剛剛開始。從第一聲槍響開始,伊拉克就變成了血肉磨坊,一串串冰冷的戰況數據,並不能記錄下多少家庭破碎於此。2003年3月26日,伊拉克戰爭期間,我去到伊拉克採訪。「北京某都市報準備派記者去採訪伊拉克戰爭。」
  • 《這是我的戰爭》:讓人反思戰爭的遊戲
    《這是我的戰爭》給了我們一個較為真實的答案。 在《這是我的戰爭》中,無情的現實會對人性的閃光點與人性的幽暗面進行放大。
  • 這是我的戰爭
    這並不是某個電影的場景, 也不是哪個小說的敘述, 這只是一款名叫《這是我的戰爭》的遊戲場景罷了 三個人 一件破敗的大樓 這就是《這是我的戰爭》的開局 遊戲的目標很簡單,就是讓三個人儘可能的生存到45天後戰爭的結束。
  • 我的母親林徽因
    但是,對於我來說,她卻是一個面容清癯、削瘦的病人,一個忘我的學者,一個用對成年人的平等友誼,來代替對孩子的撫愛(有時卻是脾氣急躁)的母親。30 年代那位女詩人,當然是有過的。可惜我並不認識,不記得。那個時代的母親,我只可能在後來逐步有所了解。當年的生活和往事,她在我和姐姐(梁)再冰長大後,曾經同我們談起過,但也不常講。
  • 【母親節特輯】我的媽媽是名警察
    「媽媽,母親節快樂!我愛你。」這是他對她的深情告白      從警15年以來,她立足本職工作,收發處理公文3000多份,收集上報信息2000多條,多次獲得信息工作方面的獎項。今天是她和孩子的雙份甜「媽媽,這支口紅給你,媽媽是我心裡最漂亮的女孩。」「媽媽,拿著,這幅畫送給你,祝您母親節快樂!」
  • 我的母親
    當然我並沒有責怪外爺、外婆的意思,因為要他們超時代做人、做事是不現實的。但一想起母親因為這兩樣軟肋遭的罪,我的眼眶就常常溼潤。母親19歲嫁入陳家,20歲生下哥哥,1947年生了我。父親陳琅琳長母親三歲,1944年就讀於國立第三大學(武漢大學)機械系,在大學學習期間,參加共產黨地下活動,並加入了共產黨。
  • 我的戰爭買哪個版本好 我的戰爭購買版本推薦_18183專區
    我的戰爭目前只有一個標準版在售賣,廣大玩家們可以不要糾結買什麼版本好了。
  • 2d橫版戰爭遊戲《這是我的戰爭》全新的角度獨立的戰爭體驗
    【手機也可以玩呦】在《這是我的戰爭》中,你扮演的不是精英士兵,而是一群在被圍攻的城市中求生存的平民。你們食物、藥物緊缺,還得時刻防範狙擊手和敵對的拾荒者。這款遊戲從全新的角度讓玩家體驗身處戰爭的感受。This War of Mine》是一款由波蘭的遊戲開發商11 Bit Studios製作的2d橫版戰爭遊戲,遊戲於2014年11月14日發售。NS版2018年11月發售。玩家扮演的不是士兵而是平民,在戰火連連的城市中生存。玩家得在城市廢墟中尋找食物、武器、零件等任何可以利用的物品。
  • 《螢火蟲之墓》戰爭之下沒有贏家
    影片帶給我的衝擊是我15歲所不能承受的,本來我是帶著輕鬆愉快的心情點開了一部在我看來只是「動畫片」的電影,但影片題材之沉重,使得我懵懵懂懂地緩和了好幾天。只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直接地感受「死亡」。影片具體細緻地圍繞兄妹二人在戰爭中經歷的一切,其中百般滋味透過屏幕直擊心靈。至今仍無法忘卻它給我留下的恐懼感。
  • 「戰爭詩人」蘭德爾·賈雷爾:我為我的世界而殺戮,此刻自由了 | 一...
    當戰爭來臨的時候,賈雷爾已經擁有了豐富的詩歌詞彙和對形式的掌握。1942年,他出版了第一部詩集《給一個陌生人的血》,同年,他加入美國陸軍航空隊,成為一名飛行員教練,不久後又擔任導航塔操作員。戰爭帶來的巨大衝擊使賈雷爾的詩歌變得鮮明而緊湊,他的戰爭詩往往以生動的細節為基礎,富有戲劇張力。另一方面,他也將自己敏銳的感觸和對戰爭的批判注入詩中,揭示出戰爭不可避免地把人變成了動物或工具。
  • 這是我的戰爭值得買嗎 這是我的戰爭正版好玩嗎_18183專區
    這是我的戰爭是一款生存遊戲,沒有其他遊戲主角的超能力,你只是一個普通人需要在戰亂的城市中生存下去。這是我的戰爭是非常值得買的,可玩性上更是很值這個價錢,想要入手的小夥伴可以點擊下文的購買連結入手玩玩看看。
  • 安茹的瑪格麗特:妻子和母親身份之外,更是玫瑰戰爭中的武士王后
    在最初的議婚階段,瑪格麗特的父親提出,英格蘭應返還此前戰爭中被佔據的安茹和恩曼。亨利六世對這一要求有過掙扎,但為了能夠早點達成婚姻契約,他還是點頭同意了。這在英格蘭民眾中引發了不滿情緒,他們認為,一方面,國王與法國公主聯姻,間接意味著在英法和談中英格蘭將處於下風;另一方面,英國將士們用鮮血和汗水換來的歐洲大陸領土,就這樣拱手讓人,於情於理都不合適。
  • 這是我的戰爭有哪些職業 這是我的戰爭職業推薦攻略
    導 讀 「這是我的戰爭有哪些職業」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文章,這是我的戰爭有哪些職業?
  • 兩個女人的戰爭……
    燙工臉上有些掛不住了,但還是不厭其煩勸告我:「年輕的態度蠻橫,年老的也不一定在理,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你權當視而不見,躺在床上聽真實版的兩個女人戰爭的故事,何必趨前拉偏架?萬一不慎被唾沫從頭淋到腳,滋味可不好受喲。」假如所有人都像燙工那樣各掃門前雪,不敢想像現在這個社會是啥模樣。
  • 《拯救大兵瑞恩》:戰爭電影存在的意義
    瑞恩的三兄弟在戰爭中全部陣亡,這是戰爭帶來的親人之間的離別。參謀長考慮到瑞恩的母親,因此要求米勒帶領瑞恩逃離戰場回到母親身邊。米勒隨即挑選了精銳的士兵組成8人小隊深入敵營尋找瑞恩的下落。小隊隊員聊天時抱怨,將精英戰力從中抽出用來救一個小兵是否值得,瑞恩的確有可憐的母親,但他們也有母親啊?米勒告訴他們,作為士兵,他們需要做的只是執行上頭的命令而已。
  • 我的母親——菊囡
    這個生產的女人便是我的親外婆,女嬰自然就是我的母親。母親降生的具體時辰沒人知道,不曉得是晴還是雨,也不曉得是白天抑或是夜晚,現在更已經完全無從打聽,《楊氏宗譜》上母親「出生時辰」此項闕如。母親在世時,我曾經有一次問過她,她黯然回答道:「我哪裡曉得呢?」 外公是一個裁縫,學得一手好手藝。他,瘦高的個子,皮膚白皙,說話文靜,且略識之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