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蟲之墓》戰爭之下沒有贏家

2020-12-14 大澤坤大

《螢火蟲之墓》是我在15歲的夏天看的,當時沒有看懂開頭脫離實際的表達形式,以為只是一種想像畫面就沒在意。到結束後才發現,一開始就是整個影片的結局。影片帶給我的衝擊是我15歲所不能承受的,本來我是帶著輕鬆愉快的心情點開了一部在我看來只是「動畫片」的電影,但影片題材之沉重,使得我懵懵懂懂地緩和了好幾天。只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直接地感受「死亡」。影片具體細緻地圍繞兄妹二人在戰爭中經歷的一切,其中百般滋味透過屏幕直擊心靈。至今仍無法忘卻它給我留下的恐懼感。

該影片講述了14歲的哥哥清太和4歲的妹妹節子在空襲後成為孤兒,寄住親戚家卻因越來越少的白米飯和越來越多的白眼而不得不離開,二人躲在洞穴裡,在戰爭夾縫中尋找活路,最終因孤立無援接連死去的悲慘故事。

影片一開頭,男主清太的靈魂站在自己的屍體邊講述:「昭和二十年,九月二十一日的夜晚,我死了。」車站工作人員過來清理流浪者的屍體,發現了清太隨身攜帶的糖果罐,當成垃圾丟了出去。這裡面裝的是清太妹妹節子的骨灰。螢火蟲瞬間點亮了周遭,音樂響起,妹妹從草叢中現身。一時間悲涼與溫暖這種複雜的心情交織在心間。妹妹的靈魂看到了倒在地上的哥哥,正想跑過去,卻被哥哥的靈魂從背後攔住了。兄妹相視一笑,終於他們再次重聚。儘管此次重聚是一個悲劇的結束。哥哥撿起糖果罐,兄妹倆仿佛回到了戰爭前無憂無慮的生活狀態。

觀影過程中,我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儘管這部影片對某些情景的表現毫不避諱,十分直白。但人物個性與情節發展似乎多了許多彆扭的東西。比如:空襲一開始,母親就與兄妹倆分開避難,讓人費解;14歲清太面對全身燒傷的母親沒有流露出任何恐懼的神情;當身上長蛆的母親屍體被抬出去時,都沒有留下一滴眼淚;清太身無分文不去幹活反而是去偷東西;直到妹妹瀕臨死亡才去取爸爸留給他們的錢……觀影過程既難受又氣憤,給我的第一直覺就是:這一慘劇就是男主一系列的騷操作造成的。男主在這部影片中背負了太多東西。是一個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角色。

為什麼男主表現出與自身角色不符的行為呢?

男主異常堅強是因為他父親是一名海軍軍官,清太極其崇拜他的父親,從心底裡堅信父親會擺平這一切磨難,會擊潰破壞他們家園的「壞人」。只要父親回來,這一切都會結束。

儘管該影片從百姓的視角表現了戰爭的殘酷,一定程度上具有反戰意味。但是在更深層次裡,缺少了對戰爭最根本原因的反思。這無疑是最失敗的。

男主根本不明白這場戰爭誰才是罪魁禍首,只知道自己受到「迫害」,並且自己信仰的父親也已戰敗犧牲,信仰倒塌。這時男主才終於崩潰痛哭!

影片傳遞的是一種不甘心的心情,如同倔強的男主將擁有的一切賭注全部壓在「無敵」的父親大人身上,才會失去母親、失去親戚之間的親情、失去誠信、失去最愛的節子、最後失去生命。

賭是沒有用的!這種傲慢的心態最終會失去所擁有的一切。

相關焦點

  • 透過《螢火蟲之墓》看人心,比戰爭還殘酷的是人心
    大家好,今天為大家帶來一部日本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螢火蟲之墓》由高畑勳導演執導,整部電影充斥著憂傷的旋律,也不乏溫馨的場景。這部電影也被美國知名影評人羅傑埃伯特評為「最具情緒渲染力,令人反思的電影之一」。
  • 戰爭中的螢火蟲《螢火蟲之墓》觀後感
    朋友推薦給我《螢火蟲之墓》這部電影,囑我一定要看,剛剛看完,很想分享一些東西。影片是倒敘形式,開頭主人公已經死了,死在了車站裡,朦朧之中與早已死去的妹妹節子相見了。戰爭年代,爸爸是海軍軍官,在外打仗,哥哥家裡遭遇空難,房子被燒毀了,媽媽躲在防空洞,他背著節子從另一條路與媽媽匯合。找到媽媽時,她已經被炸得奄奄一息,醫院已經被炸毀,媽媽兇多吉少。但為了照顧妹妹,他強忍悲傷,騙妹妹說媽媽在醫院治療。媽媽去世後,哥哥帶著節子和一些空難之前藏的食物住進阿姨家。
  • 《螢火蟲之墓》對日本侵略戰爭沒有任何反思?這部電影的主題究竟是...
    作為一部以日本侵略戰爭為時間背景的電影,《螢火蟲之墓》上映之後便受到了許許多多的爭議。有的人說這部電影所要表達的思想很是混亂,還有人說這部電影當中沒有體現對日本侵略戰爭的任何反思。剛剛又對這部電影重刷了一遍的筆者想就這兩個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關於這部電影當中,有沒有對日本侵略戰爭的反思以及這部電影的主題究竟是什麼?
  • 那部震撼心靈的動畫片《螢火蟲之墓》
    由日本著名動畫製作人高畑勳進行之作,代表作有《風之谷》《天空之城》《魔女宅急便》《百變狸貓》等,有著自己獨特製作風格。《螢火蟲之墓》可以理解為是一部反戰影片,對於百姓而言戰爭沒有勝利者,只有無盡的傷害。
  • 爭議聲中,《螢火蟲之墓》是如何獲得成功的?
    超越了91%的動畫片和93%的戰爭片,位列豆瓣電影Top250排行榜的第157位;《螢火蟲之墓》在IMDB有21萬網頁評分,也得到了8.5的高分。要知道,不是要將電影拍成大而全的宏大場面才能反映對整個戰爭思考的,通過普通的細節更能反映二戰對民眾的傷害,達到反戰的目的。02、劇情之爭:作為一個14歲的男主角,到底是如何將妹妹一步步養死了?網上有一個很火的帖子,說《螢火蟲之墓》又叫《我是怎麼把妹妹養死的》。
  • 螢火蟲之墓——哥哥是如何養死自己妹妹的?
    今天帶大家賞析一下日本的反戰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螢火蟲之墓》作為日本動畫電影的經典作品,一直以來都褒貶不一。故事發生在美日戰爭爆發之際。大家也都知道,日本本是這次一系列戰爭的始作俑者,不過作者並沒有美化戰爭,只是在客觀的刻畫戰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所以不要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在一次空襲中,男主清太帶著年齡還小的妹妹逃去防空洞,媽媽卻被炸死,爸爸徵戰未歸,哥哥決定隱瞞母親死的事實,帶著妹妹去姨媽家住。
  • 《螢火蟲之墓》除了飽受爭議的「反戰思想」,人性的刻畫才是亮點
    這是吉卜力工作室最具爭議的一部動畫作品《螢火蟲之墓》裡面的一句話,該部作品的導演是高畑勳,老爺子兩年前去世之後,他的動畫生涯也隨之結束。而這部為他帶來諸多爭論的作品,讓我們看到了他對戰爭的一些思考和表達。
  • 《螢火蟲之墓》與那些真實歷史影像重疊,以為是糖,結果是刀
    「昭和二十年,9月21日夜晚,我死了」這是電影《螢火蟲之墓》的開場白。電影《螢火蟲之墓》是吉卜力工作室在1988年創作的一部日本動畫,整部影片以倒敘的手法講述,圍繞二戰時期通過回憶的敘事方式展開。然而《螢火蟲之墓》的點不在於作品的好壞,而在於對「反戰」的態度,電影的主題就是「反戰」,以日本老百姓的眼光看待事物,但也要對戰爭起因反省和控訴,雖然原作並不考慮政治,而是以平民為基礎,但畢竟有所關聯,還是會觸動到當時經歷過戰爭的人,尤其是二戰的受害國…有人說電影只突出了戰爭中平民的悲劇,卻缺乏對戰爭起因的描述,在這一點上,它絕對是失敗的。
  • 《螢火蟲之墓》真的值得你流淚嗎?
    高道生最著名的作品是《螢火蟲之墓》,豆瓣得分高達8.7!男人不值得流淚《螢火蟲之墓》一直是稀飯飯想看的電影,但他的影評都是感情用事,催人淚下,我不敢看他的情感。這次,我終於鼓起勇氣看了這部「催淚瓦斯式」的高分巨作,結果,在整個過程中沒有太多想哭的衝動,反而更多的是沮喪和不理解。
  • 影評《螢火蟲之墓》:帶給觀眾感動的是那份傷痛
    電影方面是我最晚接觸的,這部電影確實很好的反應了時代,也很好地講述了戰爭之下,一對兄妹的真實生存狀態。戰爭帶給普通人民的只有傷害,只有在戰爭過去了,人們才開始思考。其實動畫一直以來在我心中和"童話"劃等號,這種形式的藝術作品或多或少都是在實現人們心中不能在真實中實現的故事。
  • 螢火蟲之墓:每當我記起我的妹妹,我的眼淚就止不住
    #大家應該都會記得這一部動漫電影——《螢火蟲之墓》,還記得影片開頭的第一句話,「昭和20年9月21日,我死了」就這樣,這個悲慘的故事就開始了。螢火蟲之墓故事發生在二戰中的日本,因為戰爭一個原本美好的家庭就那樣變得支離破碎只剩下十四歲的青太和妹妹。
  • 《螢火蟲之墓》是日本動畫片的翹楚,把我看哭了!
    《螢火蟲之墓》是日本當代動畫的佼佼者,甚至可以說是一部反戰類型片,是少有的能夠在世界級別的類型片中佔有一席之地的動畫類型。僅這一部作品,其主題涵蓋面之廣、意義挖掘之深、情感表達之健全和飽滿,宮崎駿所有作品疊加起來,都無法超越它。
  • 「螢火蟲之墓」一部存在質疑和爭議的作品
    一直以為《螢火蟲之墓》是宮崎駿的作品。真是誤會大了,雖然也是吉卜力工作室出品,但《螢火蟲之墓》是而高畑勳執導而成的,改編自小說家野坂昭如帶有半自傳色彩、發生在二戰時期的小說。聽聞《螢火蟲之墓》已久,聽到的評語不外乎是:可憐,難過,又或者是傷心之類的話。網上外殼的包裝,寫著「兩兄妹用脆弱的生命努力發出微光…」,第一感覺這是一個悲情的故事。所以一開始我一直是不太敢看《螢火蟲之墓》。
  • 螢火蟲之墓:這應該就是清太最傷心的事了吧!
    《螢火蟲之墓》作為一部災難片,使我們都感同身受。深深地被他裡面的感人故事情節所吸引,然後不由自主地掉下了眼淚。本來是一個幸福美好的家庭,家庭富裕,幸福美滿。還有兩個天真無邪可可愛愛的小孩子,美好人生豈不就這樣嗎?
  • 《螢火蟲之墓》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我們終究會再次相遇
    沒有怨言,沒有痛苦。帶著微笑,帶著滿足離開了這個殘酷的世界。」——《螢火蟲之墓》「昭和20年9月21日晚,我死了。」這是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的第一句臺詞。短短一句話,讓人感到無盡的悲傷和難過。《螢火蟲之墓》這部電影,當時在日本上映後,評論是兩極分化,有的人覺得感動而悲傷,有點人覺得憤怒和誇大其詞。感動者基於對影片中主人公的同情,憤怒者覺得整個影片扭曲了他們認知中的歷史。高畑勳導演的這部影片,它以平民為基礎,反映了戰爭之下,生活在水生火熱中的人們,也突出了很多人面對生死,人性中的薄涼和現實。
  • 螢火蟲之墓:因為設定緣故被人不喜,但劇情本身確實引人深思
    #文|阿倫《螢火蟲之墓》是由高畑勳執導,辰巳努、白石綾乃等配音的日本動畫電影。但是這種手法註定不會被大眾所喜歡,我本人就是不喜歡《螢火蟲之墓》的人之一。在《螢火蟲之墓》的劇情中,飽受苦難的日本民眾渴望著那場侵略戰爭獲勝,而主角清太更是以身為軍人的父親為榮,類似於這種設定在動畫中有著不止一處。所以這部動畫我們在看到之後,反響並不是很好。
  • 《螢火蟲之墓》:眼淚背後,願每個孩子被溫柔以待
    清太這才第一次淚水盈眶……這是日本作家野坂昭和根據自身經歷攥寫的小說《螢火蟲之墓》中的一個場景。作為日本第58屆直木獎獲獎傑作,《螢火蟲之墓》從出版至今,翻印過無數次,由其改編的同名動畫、電視單元劇版及真人電影也廣受好評。
  • 吉卜力《龍貓》《螢火蟲之墓》藍光化
    吉卜力工作室最近陸續推出舊作的Blu-ray Disc,現在終於決定在今年夏季推出《龍貓》和《螢火蟲之墓》這兩部作品的BD碟了。《龍貓》和《螢火蟲之墓》這兩部作品都是1988年同時上映的,這次將兩部作品同時BD化,仿佛重現了當年的歷史一樣。雖然離上映時間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不過作品帶給我們的感動卻絲毫沒有褪色。不僅如此,這兩部作品都是很多粉絲心目中吉卜力的代表作,至今依舊可以在很多排行榜和調查問卷中看到它們名列前茅。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這次BD的看點。
  • 宮崎駿佳作《螢火蟲之墓》,淚點太低,不敢看第二遍
    今天七七和大家一起回顧一部看了不敢看第2遍的電影《螢火蟲之墓》。兄妹兩開心的吃著米飯妹妹似乎明白了阿姨的心思哭著喊著不同意,儘管青太也不願意,但為了留下來,為了活下去,沒有其他辦法。如同黛玉葬花,哥哥看見妹妹將死去的螢火蟲埋了起來,給它們做了一個墓。哥哥問妹妹這麼做的原因,妹妹說阿姨給她說媽媽已經死了,要和螢火蟲一樣睡在墓裡,實際上媽媽的屍體被軍人粗魯的扔在空中。
  • 《螢火蟲之墓》——是什麼讓我們變得不一樣了?
    基於此,我對今年的課程進行了調整,將原本後面才會上的《螢火蟲之墓》放在的第一課。希望同學們可以去思考任性、離家出走的代價,去思考每個選擇意味著什麼,可以去感受和平年代,家庭帶來的溫馨,可以珍愛生命,減少衝動行為。     我在課前問了所有同學一個問題:「有親兄弟姐妹的同學們請舉手!」出乎我意料的是,70%以上的孩子都將手舉了起來,他們之中大部分是年長的那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