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蟲之墓:這應該就是清太最傷心的事了吧!

2020-12-14 小鬼愛漫畫

《螢火蟲之墓》作為一部災難片,使我們都感同身受。深深地被他裡面的感人故事情節所吸引,然後不由自主地掉下了眼淚。本來是一個幸福美好的家庭,家庭富裕,幸福美滿。還有兩個天真無邪可可愛愛的小孩子,美好人生豈不就這樣嗎?

沒有戰爭時一個幸福的小家子

但是因為突如其來的戰爭,打破了這美好的寧靜,使本不應該承受苦難的兩小孩經歷了很多的苦難,剛開始他們因為有親戚的支持,去了親戚家吃,最重要的還是因為當時他們還是有點錢和糧食的。但是人在屋簷下不能不低頭呀。當他們的資本在親戚家都一起吃完了後,他們也就要面對現實。戰爭讓親情疏遠,物資的貧窮更使人們彼此冷漠,無奈之下哥哥只好帶著妹妹出去獨自生活。但是一位從小就沒做什麼事的14歲小孩又怎麼能獨自養活自己和妹妹呢?

離開親戚家獨自生活

當他們兩相依為命的時候,剛開始是跑到一個山洞裡面,要知道當時是因為戰亂是沒有什麼電的。更加別說山洞裡會有電,一切都是黑黢黢的,伸手不見五指。當時他們拿著自己父母留給他們唯一一點糧食就這樣離開親戚家了。過著這吃完上頓沒下頓的生活,因為沒有電燈他們就去抓螢火蟲,然後放到他們自己的小屋裡面。使本來黑黢黢的房間,顯得那麼光彩明亮,仿佛看見了希望。

相依為命,一起抓螢火蟲。

但是好景卻不長,本來就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的了。因為溫飽問題,使他們的生活雪上加霜。因為哥哥14歲還沒什麼工作經歷和機會,但他也不想讓妹妹節子餓肚子,就趁著飛機轟炸之時冒著生命危險去偷人家的東西,但是這個東西卻不長久。很快就被主人給發現了,最後還是自己去找吃的,但是找到了吃的後妹妹卻因為營養不良離開了人世間。悲痛不已的哥哥含淚火化了妹妹。最傷心的莫過於一個與自己最親也離開了自己。

最後因為沒吃的離開人世。

戰爭帶來的不過是家庭的破滅和平民所面對戰爭的苦難,帶走的卻是世間的溫暖和愛。

相關焦點

  • 「螢火蟲之墓」一部存在質疑和爭議的作品
    一直以為《螢火蟲之墓》是宮崎駿的作品。真是誤會大了,雖然也是吉卜力工作室出品,但《螢火蟲之墓》是而高畑勳執導而成的,改編自小說家野坂昭如帶有半自傳色彩、發生在二戰時期的小說。聽聞《螢火蟲之墓》已久,聽到的評語不外乎是:可憐,難過,又或者是傷心之類的話。網上外殼的包裝,寫著「兩兄妹用脆弱的生命努力發出微光…」,第一感覺這是一個悲情的故事。所以一開始我一直是不太敢看《螢火蟲之墓》。
  • 爭議聲中,《螢火蟲之墓》是如何獲得成功的?
    非常震撼的開頭,這部影片叫《螢火蟲之墓》,是高畑勳的作品,於1988年在日本上映。電影講述的是14歲的清太和妹妹節子在日本二戰戰敗前夕的苦難生活,母親身亡,參軍的父親杳無音信。兩人不得不去遠房親戚家寄居,但是親戚待他們很不好,忍無可忍的清太帶著節子在防空洞裡生活。
  • 《螢火蟲之墓》真的值得你流淚嗎?
    說到吉卜力工作室,應該是動畫大師宮崎駿。實際上,工作室裡有三巨頭,他們是宮崎駿,鈴木敏夫和高垣勳,這粥是關於高須的。隨著相對於宮崎駿的奇幻與壯麗,高垣勳的作品更加樸素樸素,他的動畫更多的是描述生活中一些瑣碎的事情,通過一些日常生活來理解冷暖的人性,諷刺社會現象。高道生最著名的作品是《螢火蟲之墓》,豆瓣得分高達8.7!
  • 《螢火蟲之墓》與那些真實歷史影像重疊,以為是糖,結果是刀
    「昭和二十年,9月21日夜晚,我死了」這是電影《螢火蟲之墓》的開場白。電影《螢火蟲之墓》是吉卜力工作室在1988年創作的一部日本動畫,整部影片以倒敘的手法講述,圍繞二戰時期通過回憶的敘事方式展開。然而《螢火蟲之墓》的點不在於作品的好壞,而在於對「反戰」的態度,電影的主題就是「反戰」,以日本老百姓的眼光看待事物,但也要對戰爭起因反省和控訴,雖然原作並不考慮政治,而是以平民為基礎,但畢竟有所關聯,還是會觸動到當時經歷過戰爭的人,尤其是二戰的受害國…有人說電影只突出了戰爭中平民的悲劇,卻缺乏對戰爭起因的描述,在這一點上,它絕對是失敗的。
  • 螢火蟲之墓——哥哥是如何養死自己妹妹的?
    今天帶大家賞析一下日本的反戰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螢火蟲之墓》作為日本動畫電影的經典作品,一直以來都褒貶不一。在一次空襲中,男主清太帶著年齡還小的妹妹逃去防空洞,媽媽卻被炸死,爸爸徵戰未歸,哥哥決定隱瞞母親死的事實,帶著妹妹去姨媽家住。
  • 螢火蟲之墓:因為設定緣故被人不喜,但劇情本身確實引人深思
    但是這種手法註定不會被大眾所喜歡,我本人就是不喜歡《螢火蟲之墓》的人之一。在《螢火蟲之墓》的劇情中,飽受苦難的日本民眾渴望著那場侵略戰爭獲勝,而主角清太更是以身為軍人的父親為榮,類似於這種設定在動畫中有著不止一處。所以這部動畫我們在看到之後,反響並不是很好。
  • 《螢火蟲之墓》收留清太和節子的阿姨真的可恨嗎?
    《螢火蟲之墓》相信大家都看過,覺得是一部悲傷的反戰題材電影。這裡的阿姨一直被大家詬病。認為她是一個心腸歹毒的老阿姨。可是,你在那種環境下,可能連惡毒老阿姨的境界都做不到,她也只是一個人,不是神。故事講述的是在二戰期間,美日戰爭爆發。
  • 《螢火蟲之墓》除了飽受爭議的「反戰思想」,人性的刻畫才是亮點
    這是吉卜力工作室最具爭議的一部動畫作品《螢火蟲之墓》裡面的一句話,該部作品的導演是高畑勳,老爺子兩年前去世之後,他的動畫生涯也隨之結束。而這部為他帶來諸多爭論的作品,讓我們看到了他對戰爭的一些思考和表達。
  • 《螢火蟲之墓》:眼淚背後,願每個孩子被溫柔以待
    「我在給螢火蟲造墓呀。」節子低垂著頭,又說道,「媽媽也在墳墓裡邊吧?」清太正不知道該如何作答,她接著說下去,「我聽阿姨說的,媽媽已經死了,埋在墳墓裡邊。」清太這才第一次淚水盈眶……這是日本作家野坂昭和根據自身經歷攥寫的小說《螢火蟲之墓》中的一個場景。作為日本第58屆直木獎獲獎傑作,《螢火蟲之墓》從出版至今,翻印過無數次,由其改編的同名動畫、電視單元劇版及真人電影也廣受好評。
  • 戰爭中的螢火蟲《螢火蟲之墓》觀後感
    朋友推薦給我《螢火蟲之墓》這部電影,囑我一定要看,剛剛看完,很想分享一些東西。影片是倒敘形式,開頭主人公已經死了,死在了車站裡,朦朧之中與早已死去的妹妹節子相見了。沒有燈,節子怕黑,哥哥捉了很多螢火蟲放在蚊帳裡。第二天,螢火蟲死了,節子埋葬這些螢火蟲的時候問哥哥,媽媽是不是也住在墳墓裡。原來阿姨早就告訴節子媽媽死了。哥哥佯裝的堅強終於再也維持不住,卻也只敢默默流淚,因為他還要做節子的大樹。自此,他唯一的希望就是杳無音訊的父親。糧食越來越少,兩個孩子不得不面對最原始的生存危機。
  • 《螢火蟲之墓》對日本侵略戰爭沒有任何反思?這部電影的主題究竟是...
    作為一部以日本侵略戰爭為時間背景的電影,《螢火蟲之墓》上映之後便受到了許許多多的爭議。 這部電影當中最受爭議的兩個片段無非就是: 一:清太在睡夢當中夢到了自己的父親,並且唱起了日本閱兵時候的歌曲。
  • 《螢火蟲之墓》——是什麼讓我們變得不一樣了?
    ——七年15班黃可宣我覺得這部電影使我了解到了清太的心理的巨大變化,從本身純真的男孩變成了心態惡劣的男孩子。為了撫養節子,他不惜幹一些偷東西的事情,可以說他十分愛他的妹妹,但他愛她的方式並不對,我覺得清太不想工作其實也是有理由的,我感覺應該是因為媽媽死後,他不想再次失去親人,或是想代替母親陪在妹妹的身邊。又或是自己懶惰。
  • 《螢火蟲之墓》是日本動畫片的翹楚,把我看哭了!
    雖然作為日本最受歡迎的動畫大師,宮崎駿的知名度最廣,擁躉人數最多。但是高畑勳卻總有能力用一部作品,在宮崎駿幾部作品累積的人氣與口碑之上更進一步,將宮崎駿多年積累的票房比下去。《螢火蟲之墓》是日本當代動畫的佼佼者,甚至可以說是一部反戰類型片,是少有的能夠在世界級別的類型片中佔有一席之地的動畫類型。
  • 《螢火蟲之墓》戰爭之下沒有贏家
    《螢火蟲之墓》是我在15歲的夏天看的,當時沒有看懂開頭脫離實際的表達形式,以為只是一種想像畫面就沒在意。到結束後才發現,一開始就是整個影片的結局。該影片講述了14歲的哥哥清太和4歲的妹妹節子在空襲後成為孤兒,寄住親戚家卻因越來越少的白米飯和越來越多的白眼而不得不離開,二人躲在洞穴裡,在戰爭夾縫中尋找活路,最終因孤立無援接連死去的悲慘故事。影片一開頭,男主清太的靈魂站在自己的屍體邊講述:「昭和二十年,九月二十一日的夜晚,我死了。」
  • 《螢火蟲之墓》中你不知道的事情
    本篇為大家帶來的是一部異常傷感的動漫電影《螢火蟲之墓》中你不知道的事情。影片講述了在二戰後期的神戶,因空襲而失去母親被親戚家領養的哥哥清太和4歲的妹妹節子在臨組的(二戰時期為統治當時的人們而設立的機構)統治下,遠離人們
  • 《螢火蟲之墓》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我們終究會再次相遇
    ——《螢火蟲之墓》「昭和20年9月21日晚,我死了。」這是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的第一句臺詞。短短一句話,讓人感到無盡的悲傷和難過。《螢火蟲之墓》這部電影,當時在日本上映後,評論是兩極分化,有的人覺得感動而悲傷,有點人覺得憤怒和誇大其詞。感動者基於對影片中主人公的同情,憤怒者覺得整個影片扭曲了他們認知中的歷史。高畑勳導演的這部影片,它以平民為基礎,反映了戰爭之下,生活在水生火熱中的人們,也突出了很多人面對生死,人性中的薄涼和現實。
  • 螢火蟲之墓:有人看了悲傷有人看了憤怒,你的覺悟是哪種
    #經典動漫#文|情報君螢火蟲之墓是由清太和節子兩兄妹從此相依為命,由於到處都是戰亂學校被毀家也沒了,所以清太帶著妹妹節子投靠阿姨的家中,順便把能賣的東西都賣了買了米去到阿姨家中跟阿姨五五分,但後面隨著東西吃完後成為了累贅於是受到了阿姨的白眼。但清太卻太天真覺得自己能處理這一切於是帶著妹妹離家出走在外遊蕩,最後他們找到了一處防空洞然後在防空洞中安置下來。
  • 影評《螢火蟲之墓》:帶給觀眾感動的是那份傷痛
    《螢火蟲之墓》傳入中國時,曾被認為是宮崎駿導演的作品,這部動畫其實是由高畑勳創作的。它將自己對戰爭的理解融入到動畫電影中,講述日本在即將戰敗時,一對兄妹是如何努力的活著的故事。《螢火蟲之墓》中有哥哥帶著妹妹逃離流彈的襲擊的場景,就在這場襲擊過後,哥哥發現母親死在了這裡,可是他沒有時間去傷心,因為戰爭是沒有喘息時間的,哥哥失去了母親,親人只剩下了妹妹和遠赴戰場的爸爸,作為這個家中最大的,哥哥必須努力的照顧好妹妹,可是他也只是個孩子。
  • 透過《螢火蟲之墓》看人心,比戰爭還殘酷的是人心
    大家好,今天為大家帶來一部日本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螢火蟲之墓》由高畑勳導演執導,整部電影充斥著憂傷的旋律,也不乏溫馨的場景。這部電影也被美國知名影評人羅傑埃伯特評為「最具情緒渲染力,令人反思的電影之一」。
  • 螢火蟲之墓:每當我記起我的妹妹,我的眼淚就止不住
    #大家應該都會記得這一部動漫電影——《螢火蟲之墓》,還記得影片開頭的第一句話,「昭和20年9月21日,我死了」就這樣,這個悲慘的故事就開始了。螢火蟲之墓故事發生在二戰中的日本,因為戰爭一個原本美好的家庭就那樣變得支離破碎只剩下十四歲的青太和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