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說「八大金剛」是老蔣在大陸時最信任的八個人,可首當其衝的何應欽,卻把與老蔣的關係運用到了「相互利用」上,何應欽對老蔣有過異心,但老蔣並沒有因為拿到了國民黨很大一部分實力而剷除異己。
利用利益,縱使這個人和自己發生過大的矛盾,最後也能把自己恢復過來。一九三三年四月,日軍攻佔華北,國民黨對日軍卻繼續實行不抵抗政策,何應欽奉命與岡村寧次籤訂了《塘沽協定》,何應欽也因此背上了罵名,但何應欽仍然大權在握,此後並未被日本人牽著鼻子走。
一九四五年九月八日,當時陸軍總司令何應欽代表中國和東南亞戰區盟軍接受岡村寧次代表日本投降。
#另外,在國民黨高層圈子裡,何應欽被認為是中國第一好丈夫,1917年,他與新派軍閥王文華的妹妹王文湘結婚,很多人都說這是政治聯姻,但何應欽一生只有王文湘一個夫人。
縱然後來風光無限,王文湘不能生育,何應欽也沒有另娶妻,更沒有花邊新聞。
另外,無論多忙,何應欽一定會抽空陪他妻子,1952年王文湘被診斷為乳腺癌晚期,此時何應欽已不聞政事,便親自操持家務,照顧生病的王文湘。
二人雖無親生子女,但何應欽兄弟何輯五的女兒何麗珠過繼給何應欽,何應欽待何麗珠視若己出。而且何應欽對政權拿得起放得下,深知養生之道,也是活到九十七歲。
其次,陳誠,他可以一躍成為橫跨軍政的國民黨的強大勢力,與老蔣想牽制何應欽有一定的關係,在八大金剛中,陳誠的忠心讓老蔣非常動容,後來去了臺灣省,老蔣也是派他來主持臺灣的政務,另外,陳誠和老蔣還有乾親家關係。
與宋美齡、老蔣相依為命的陳誠的第二任妻子譚祥,育有四子二女,大兒子陳履安16歲就留學麻省理工學院,與連戰、錢復、沈君山並稱國民黨「四大公子」,其餘三個兒子都曾留學美國,同為博士,因此陳誠家被國民黨公認為「大家族中最有勢力的家庭」。
到臺北後,陳誠仍然活躍於政界,直到1963年12月,他因生病辭掉所有職務,第二年再次當選為「副總統」,1965年,他在臺北因肝癌去世。
西昌解放後,顧祝同返臺,擔任「國防部」代部長,仍然活躍於政界,深受老蔣的寵愛;同時,他還有「軍中聖賢」之稱,處事謹慎,很少露面,也有兩個妻子,共生十個孩子,1985年8月,顧祝同因病不能起居,到1987年1月,才去世,享年94歲。
#第四位是劉峙,是中原大戰中的常勝將軍,抗日戰爭中的長腿將軍,內戰中的「蠢豬將軍」,解放後劉峙在印度尼西亞呆了三年,當過小學教師,1954年定居臺中市,過著平淡而平靜的生活,每天都是讀書寫字,遙想往事,整理出一本《我的回憶》,1971年,劉峙去世,終年79歲。
#第5個人張治中,是唯一沒有同我們黨打過仗的人,為了逃避內戰,懷著一顆愛國之心,也是唯一留在大陸的人,另外,張治中也是對愛情的忠誠,1909年,根據當地洪張兩姓聯姻的習俗,與洪希厚結婚,之後兩人同甘共苦,共度餘生。
張治中建國後,為促進民族團結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並於一九六九年四月在北京逝世,
六、錢大鈞,和劉峙一樣愛財,但結果比劉峙好,1950年到臺灣省後歷任各職,曾任中華航空公司董事長,1982年錢大鈞因肝癌在臺北去世。
七、蔣鼎文,軍閥混戰時以「飛將軍」而聲名遠揚,不僅是老蔣的「五虎將軍」之一,還是何應欽的「四大金剛」之一,但這人濫賭,1947年旅居美國,後遊歷歐洲十個國家,福州解放後,蔣鼎文前往臺北,再以陸軍二級上將的身份退役,設立基金,對同胞有一定貢獻。
八世陳繼承,是八大金剛中最普通的一位,到臺後,1952年退伍,後任招商局顧問等職務,1971年病逝臺北,其墓碑是老蔣親筆題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