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逃到臺灣就萬事大吉了嗎實際上臺灣不保他還有一條退路

2021-01-12 騰訊網

1949年1月10日,隨著淮海戰役的結束,國民黨的敗局已定。對此蔣介石看得十分清楚也做了相應的準備。1月18日,蔣介石作出了重要的人事部署,任命陳誠為臺灣省主席兼警備司令,蔣經國為臺灣省黨部主委。

2月10日,蔣介石又將中央銀行庫存的黃金、銀元全部運往臺灣。很明顯,他這是把經營重點放在了臺灣。然而,以當時的形勢來看,就算逃到了臺灣,也未必安全,因此,蔣介石還留了一條退路。

蔣介石偷運大批金銀、外匯和文物到臺灣的消息已被外界獲知。人們判斷蔣介石率領殘部要逃往臺灣。3月15日,新華社播發《中國人民一定要解放臺灣》的時評,義正辭嚴地指出:」中國人民絕對不能容忍美帝國主義對臺灣或任何中國領土的非法侵犯,同樣亦絕對不能容忍國民黨反動派把臺灣作為最後掙扎的根據地。」

這就明確地告訴蔣介石及其殘部:如果不向新生的人民政權投降,臺灣也非他們的久留之地,中國人民一定要解放臺灣。面對這種嚴峻形勢,蔣介石不得不考慮另外的退路了。

經過慎重的考慮,蔣介石還是把臺灣作為離開大陸的第一個落腳點。如果臺灣不保,就移居日本。蔣介石之所以選擇日本,自有他的道理。因為他早年留學日本,其後來來往往,多次到過日本。日本有他的同學、老師、朋友,他熟悉那裡的自然環境和生活習慣,語言和交際都不成問題。

更重要的是,日本戰後處於美國的保護之下,他全家的生活和安全都有所保障。可以說,蔣介石將日本作為餘生的居住地,也是個可靠而明智的選擇。

1949年5月25日,蔣介石父子乘「靜江號」軍艦逃往臺灣。6月24日,蔣的一家定居於臺灣臺北市北郊的草山「士林別墅」。為了避免「落草為寇」之嫌,蔣介石特意將草山改為「陽明山」,開始了困守臺灣的艱難歲月。

新中國成立後,實行獨立外交,前國民政府的許多使館人員紛紛投向新中國。1949年10月10日這天,與新中國尚無外交關係的原國民黨政府駐法大使館,本來要掛「青天白日旗」,卻出人意料地掛起了鮮豔的五星紅旗。此事立即傳遍了全世界,產生了轟動性的骨牌效應。

蔣介石得知此事後大為震怒,但又無可奈何。儘管他在臺灣落下腳來,可每天都難安寧,擔心大陸要解放臺灣。他指望美國能夠施以援手,或至少得到3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還在1948年11月28日,他就安排宋美齡去了美國,但沒想吃了杜魯門總統的閉門羹,兩手空空離開華盛頓,跑到紐約的孔祥熙別墅隱居起來。

宋美齡從來也沒有如此擔憂過,美國不再支持蔣介石,國民黨無論如何也守不住臺灣。夫君下一步再往哪裡跑呢?這成為宋美齡日夜焦慮的問題。前思後想,她給蔣介石連來兩封電報,勸其定居加拿大,又謂夫君為國操勞了大半輩子,也該歇一歇,到外國來看一看了。再不就是到瑞士避難,這是個中立國,到了那裡之後會受到保護,可保餘生安然無憂。

但蔣介石去日本的主意已定,沒有給宋美齡回電。這樣,宋美齡就越加著急,便求孔祥熙和宋藹齡幫忙。但事已至此,孔、宋也想不出什麼妥當辦法。宋美齡不能再等,遂命孔祥熙的女婿陳繼恩專程去了一趟臺灣,以「到瑞士休養一段」為由,勸蔣介石離開臺灣。

但蔣介石不為所動,他說臺灣即使不保,他也不會到瑞士,而去日本避難。宋美齡聽了陳繼恩的回覆,知道拗不過倔強的夫君,遂在1950年1月13日悻悻回到臺灣。

就在蔣介石夫婦為自身安危擔憂的時候,韓戰爆發了,這讓蔣介石欣喜若狂,美國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為其提供了一道保護屏障,他這才放心下來。蔣介石打算在臺灣建立反攻基地,實現回大陸的夢想,從此打消了去日本的主意。

本來,蔣介石欲逃亡日本這件事,知道的人有限,日本報紙的報導,並沒有可靠的證據。直到50多年之後,才由蔣介石當年的秘書周宏濤說出此事的真相,然而時過境遷,這也算不得是什麼驚人秘密了。

相關焦點

  • 1949年,陳立夫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他的結局如何?
    今天我們來說說陳氏兄弟的代表人物陳立夫,他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後的結局如何呢?客觀來說,陳立夫雖然被稱為「四大家族」的代表,但是從財產角度來說,陳家算不上什麼大家族。陳家被稱為四大家族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把持了國民黨黨務,控制著與「軍統」齊名的「中統」,並且成立了自己的派系「cc系」。
  • 1949年,蕭毅肅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他的晚年結局怎麼樣?
    不過,蕭毅肅卻在解放戰爭中站錯了隊伍,他站到了人民的對立面,最終失敗也是理所當然。1949年,隨著國民黨敗退臺灣,蕭毅肅選擇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那麼,曾經的「芷江受降官」蕭毅肅逃到臺灣後,晚年的結局如何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蕭毅肅的晚年結局。蕭毅肅出生於1899年,他是四川蓬安人。
  • 民國首任南京市長,曾強拆蔣介石的官邸,逃到臺灣後結局怎麼樣?
    1927年4月,寧漢分裂之際蔣介石成立南京國民政府,將國民政府的首都遷到南京,並親自指定劉紀文為南京市市長。劉紀文由此成為民國首任南京市長,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民國南京市第一任市長劉紀文逃到臺灣後的結局怎麼樣?
  • 「中統局長」朱家驊,1949年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晚年結局如何?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徐恩曾時期中統的正局長,他的名字叫朱家驊。1949年,朱家驊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他晚年的結局如何呢?朱家驊出生於1893年,他是浙江吳興人。1914年是改變朱家驊人生的一年,這一年他跟隨國民黨元老張靜江前往德國自費留學,也正是這段留德經歷,讓朱家驊在以後的政治生涯中成為民國的「親德派」,他的個人行為也對當時中國政局產生了深遠影響。
  • 蔣介石的五虎將的結局怎麼樣?4個逃到了臺灣,1個留在了內地
    蔣介石在國民政府中的地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他之所以能在當時軍閥混戰的局面中立足,是因為他打敗了其他軍閥,令其心悅誠服。而蔣介石之所以能夠打敗其他軍閥,這離不開他手下的五員猛將。他們也被稱為蔣介石的五虎將,分別是陳誠、衛立煌、顧祝同、劉峙和蔣鼎文。
  • 蔣介石的「十三太保」鄧文儀,1949年逃到臺灣,晚年結局如何?
    復興社主要有十三個骨幹成員,他們被稱為蔣介石的十三太保,十三太保都是蔣介石的心腹大將,為蔣介石的崛起獻力獻策,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人就是十三太保之一,他的名字鄧文儀,此人在解放戰爭末期跟隨蔣介石逃到了臺灣
  • 1949年,63代天師張恩溥逃到臺灣,他在臺灣過得怎麼樣?
    解放戰爭後,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的人很多,大部分都是自願跟隨著蔣介石的,這些人逃到臺灣後多次暗中算計大陸,阻礙新中國的發展。不過,張恩溥卻不是這樣的人,他跟蔣介石逃到臺灣後致力於兩岸關係的發展,還把道教傳播到更廣闊的世界。
  • 1949年,張發奎沒有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晚年的結局如何?
    在歷史上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立場變換過多次的人物,比如著名的抗日將軍馮玉祥,他曾經數次變化立場,多次臨陣倒戈。又比如北伐名將張發奎,他曾數次和蔣介石分庭抗禮,也曾數次為蔣介石出生入死。在歷史的描述中,蔣介石是一個容易猜忌和多疑的人,他雖然惜才卻把忠誠看得比什麼都重要,面對這樣一個幾次三番變卦的部下,蔣介石卻數次原諒張發奎,並且也有過對他委以重任的經歷,足見張發奎的手段不一般,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張發奎的結局。
  • 蔣介石當年有三條退路,為何最終選擇了臺灣?退守臺灣優勢在哪
    1949年,隨著渡江戰役的失敗,蔣介石最終痛下決心,帶著他的人馬以及在人民身上搜刮出來的七百七十四箱黃金、二百多萬兩銀元,一溜煙地跑去了臺灣。這一走,便是一輩子,老蔣到今天還有家難回。 可是,有人不解,以當時蔣介石的勢力,他是必然要反攻大陸的,既如此,為何要選擇臺灣而不是就近一些的地方呢?
  • 「大特務」毛森,跟隨蔣介石到臺灣後又逃到美國,晚年結局如何?
    毛森出生於1908年,他是浙江江山人,出生於一個貧寒之家。毛森的原名並不叫毛森,而是叫毛鴻猷。毛鴻猷懂事後不甘心當一輩子農民,借了同鄉毛善森的畢業文憑,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考入師範學校,畢業後成為一名小學老師。
  • 蔣介石麾下的五虎上將,4人逃到臺灣,一人留在內地,結局如何?
    可以肯定的是五虎上將的說法絕不是周溯源最早使用和提出,至於他寫的這本書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當然由於這本書的出現,蔣介石的五虎上將說法在網上被廣為傳播,從歷史角度來看這五個人確實是可以關注和研究。首先是幹將陳誠,他是蔣介石最認可的將領,也經常對其委以重任,陳誠在蔣介石前期樹立勢力範圍的多次事件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諸如北伐戰爭、蔣桂戰爭、中原大戰等。在蔣介石的軍隊裡陳誠擔任的職位是參謀總長,可見其戰略思維對蔣介石勢力的重要性,雖然在國內戰爭中蔣介石節節敗退,但是陳誠忠心耿耿,跟隨蔣介石退守臺灣。
  • 雲南王龍雲的兒子,追隨父親起義後又逃到臺灣,他的結局怎麼樣?
    龍雲被軟禁的過程中收買了飛虎隊,在飛虎隊的幫助下逃到香港,之後定居香港,於1949年在香港通電起義,正式反對蔣介石。在龍雲通電起義過程中,追隨他通電起義的還有他的長子龍繩武,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龍雲兒子龍繩武的結局。
  • 「陸軍總司令」餘漢謀,1950年逃到臺灣,最終的結局如何?
    1936年,「南天王」陳濟棠聯合桂系軍閥反對蔣介石,最終被蔣介石巧妙化解,「南天王」陳濟棠下野,之後逃到香港。在這之後,蔣介石特意安排了自己的心腹進入廣東,執掌廣東的軍政大權。蔣介石安排的這個心腹就是餘漢謀,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餘漢謀的故事。
  • 蔣介石和宋美齡去臺灣時都帶了些什麼
    在1949年底,蔣介石和宋美齡去了臺灣。他們把臺灣當作第一退守地,並且提前派人在臺灣進行了布置和建設。比如在他走之前,他就提前把張學良囚禁到了臺灣。而且蔣介石還為自己找另外的出路,萬一臺灣不保,他還為自己可能流亡海外做準備。
  • 「西康王」劉文輝,沒有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晚年結局如何?
    是因為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他曾是過去西康省的第一任主席,他的名字叫劉文輝。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劉文輝的最終結局。劉文輝的父母雖然不是什麼出名的文化人,但也知道多讀書能夠改變命運的道理,故而在保障家中多個子女溫飽的情況還堅持讓他們每個人都有受教育的機會。
  • 1950年中國為何沒有解放臺灣?蔣介石為何在臺灣省失去民心?
    可以說他當時都沒把美國總統杜魯門完全放在自己的眼裡,美國好萊塢在2013年拍過一部電影,叫做天皇。在這部電影裡頭,由美國著名的男影星湯米李瓊斯來扮演麥克阿瑟這個角色,實際上看完這部電影給你的感覺,天皇並不是指的日本的天皇而就是指的這一位遠東地區盟軍最高司令麥克阿瑟。
  • 國軍空軍總司令周至柔,1949年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後,結局如何?
    解放戰爭結束了,動蕩的時局同時也分割了大陸和臺灣。蔣介石敗退臺灣的同時,他也帶走了很多的同胞。今天主要想跟大家一起分享的是蔣介石手下的空軍總司令,此人名叫周至柔,想必大家也都很好奇,周至柔最終的結局如何?周至柔是浙江臨海人,年少時期他的父親就離開了人世,他是由自己母親一手拉拔長大的。
  • 假若臺灣守不住,蔣介石將會流亡到哪裡,答案讓人出乎意料
    戰後,解放軍充分吸取經驗,繼續攻取東南沿海島嶼; 1950年4月16號,解放軍發起海南戰役,開始大規模渡海進攻,在島上瓊崖縱隊的有力配合下,經過15天的激戰,解放了海南島……蔣介石逃到臺灣後,驚魂未定,因為他知道中共方面不會讓臺灣孤懸海外很久的。那麼他有沒有想過如果臺灣守不住,最後逃往哪個國家呢?
  • 蔣介石逃到到臺灣時,帶走了大陸最值錢的兩樣東西
    有人說人才,有人睡亂世黃金,盛世古董,都沒錯,就是人和錢,所以在解方戰爭勝利前夕,明知失敗已成定局的蔣介石在撤退往臺灣的時候,這些東西他都秘密的準備好,專家人才,黃金古董,他帶走了最值錢的東西。
  • 王牌軍軍長熊笑三,戰場臨陣逃脫,追隨蔣介石到臺灣後結局如何?
    不過,他雖然臨陣脫逃,但是歸隊後卻沒有受到嚴重的處罰,並且在逃到臺灣後還安度晚年。這個臨陣脫逃的王牌軍軍長是誰呢?他就是第五軍軍長熊笑三,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熊笑三的最終結局。1948年11月6日,淮海戰役爆發,熊笑三當時的身份是第五軍軍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