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蔣介石的五虎將的結局怎麼樣?4個逃到了臺灣,1個留在了內地
蔣介石在國民政府中的地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他之所以能在當時軍閥混戰的局面中立足,是因為他打敗了其他軍閥,令其心悅誠服。而蔣介石之所以能夠打敗其他軍閥,這離不開他手下的五員猛將。他們也被稱為蔣介石的五虎將,分別是陳誠、衛立煌、顧祝同、劉峙和蔣鼎文。
-
1949年,蕭毅肅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他的晚年結局怎麼樣?
不過,蕭毅肅卻在解放戰爭中站錯了隊伍,他站到了人民的對立面,最終失敗也是理所當然。1949年,隨著國民黨敗退臺灣,蕭毅肅選擇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那麼,曾經的「芷江受降官」蕭毅肅逃到臺灣後,晚年的結局如何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蕭毅肅的晚年結局。蕭毅肅出生於1899年,他是四川蓬安人。
-
敗走臺灣,蔣介石帶走的8千麻袋破紙是啥?為何被稱為無價國寶
1949年,蔣政府徹底失敗,不得已帶著人馬逃去了臺灣。但是,當時蔣介石雖然一心想要反攻大陸,但也留了不少小心眼,比如我國值錢的東西都被他打包帶走了。在他帶走的若干寶貝當中,有一樣東西比較特別,那就是被當時人們視為「廢紙」的明清檔案。
-
1949年,陳立夫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他的結局如何?
國民黨統治大陸時期誕生了四大家族,分別是蔣宋孔陳家族,這四大家族以蔣介石家族為核心,把持了民國的政治與經濟。四大家族中,蔣氏家族、孔氏家族與宋氏家族互為姻親,只有陳氏家族比較特殊。陳氏家族的陳果夫與陳立夫是蔣介石結拜兄弟陳其美的侄子。
-
「中統局長」朱家驊,1949年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晚年結局如何?
1949年,朱家驊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他晚年的結局如何呢?朱家驊出生於1893年,他是浙江吳興人。1914年是改變朱家驊人生的一年,這一年他跟隨國民黨元老張靜江前往德國自費留學,也正是這段留德經歷,讓朱家驊在以後的政治生涯中成為民國的「親德派」,他的個人行為也對當時中國政局產生了深遠影響。
-
中國最值錢的寶貝,被蔣介石帶到臺灣了,不是黃金也不是故宮文物
1948年11月,平津戰役打響了,解放軍用重兵包圍了平津地區,天津很快得到解放,天津解放以後,守衛北平的國民黨軍隊已經陷入絕境,北平是中國的千年文化古都,這裡有當時中國最頂級的大學、最頂級學者,還有中國最頂級的寶貝——故宮文物與明清內閣大庫檔案。
-
「大特務」毛森,跟隨蔣介石到臺灣後又逃到美國,晚年結局如何?
在國民黨軍統特務中,有「一戴三毛」的說法,「一戴」當然是指軍統最著名的特務戴笠;「三毛」則指的是毛人鳳、毛森與毛萬裡。這四人都是浙江江山老鄉,在軍統中呼風喚雨,是名副其實的大特務。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一戴三毛」中「大特務」毛森的最終結局。
-
蔣介石逃到臺灣就萬事大吉了嗎實際上臺灣不保他還有一條退路
然而,以當時的形勢來看,就算逃到了臺灣,也未必安全,因此,蔣介石還留了一條退路。 蔣介石偷運大批金銀、外匯和文物到臺灣的消息已被外界獲知。人們判斷蔣介石率領殘部要逃往臺灣。面對這種嚴峻形勢,蔣介石不得不考慮另外的退路了。 經過慎重的考慮,蔣介石還是把臺灣作為離開大陸的第一個落腳點。如果臺灣不保,就移居日本。蔣介石之所以選擇日本,自有他的道理。因為他早年留學日本,其後來來往往,多次到過日本。日本有他的同學、老師、朋友,他熟悉那裡的自然環境和生活習慣,語言和交際都不成問題。
-
蔣介石到臺灣,為什麼沒搬走所有的寶物?都怪他有一批文盲秘書
問題來了,為什麼蔣介石逃到臺灣時,沒把寶貝全帶走呢?這有數大原因,我們從頭講起。故宮的文物其實就是明清皇家的藏品,清朝滅亡之後,溥儀還可以住在後宮,他就開始想辦法從宮裡帶東西,主要的方法之一就是賞賜,把宮裡的東西賞給別人,然後由此人帶出去,這裡面最有名的就是《清明上河圖》,溥儀賞賜給了溥傑,讓他帶出了宮。除了這個,還有一大批珍寶被溥儀帶走了。
-
1949年,張發奎沒有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晚年的結局如何?
又比如北伐名將張發奎,他曾數次和蔣介石分庭抗禮,也曾數次為蔣介石出生入死。在歷史的描述中,蔣介石是一個容易猜忌和多疑的人,他雖然惜才卻把忠誠看得比什麼都重要,面對這樣一個幾次三番變卦的部下,蔣介石卻數次原諒張發奎,並且也有過對他委以重任的經歷,足見張發奎的手段不一般,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張發奎的結局。
-
蔣介石去臺灣時,他說:這三個人是國之重寶,必須帶走,不走不行
從1948年下半年開始,蔣介石的勢力就開始慢慢衰退,在接連敗仗之後,蔣介石計劃逃離大陸前往臺灣。大家都知道,在蔣介石撤往臺灣時,從大陸轉移了大批古文物和大量資金。蔣介石將央行為首的黃金白銀全部分批運往了臺灣。
-
這三個人是國之重寶,蔣介石去臺灣時,強行帶走,稱:不帶走不行
1949年,蔣介石在大陸沒了營盤,只好連夜搬家去了對岸。作為大財主的蔣介石,在搬家過程中,除了將大量從大陸搜刮的金銀細軟裹挾走以外,還一併帶走了三個人。並且蔣介石表示:這仨是國之重寶,必須帶走。那麼,蔣介石到底帶了哪三位大佬,難不成是「天狼星人」,讓老蔣如此重視?
-
蔣介石麾下的五虎上將,4人逃到臺灣,一人留在內地,結局如何?
首先是幹將陳誠,他是蔣介石最認可的將領,也經常對其委以重任,陳誠在蔣介石前期樹立勢力範圍的多次事件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諸如北伐戰爭、蔣桂戰爭、中原大戰等。在蔣介石的軍隊裡陳誠擔任的職位是參謀總長,可見其戰略思維對蔣介石勢力的重要性,雖然在國內戰爭中蔣介石節節敗退,但是陳誠忠心耿耿,跟隨蔣介石退守臺灣。
-
蔣介石的「十三太保」鄧文儀,1949年逃到臺灣,晚年結局如何?
復興社主要有十三個骨幹成員,他們被稱為蔣介石的十三太保,十三太保都是蔣介石的心腹大將,為蔣介石的崛起獻力獻策,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人就是十三太保之一,他的名字鄧文儀,此人在解放戰爭末期跟隨蔣介石逃到了臺灣
-
揭秘蔣介石到底從大陸帶了多少黃金白銀到臺灣?
1948年底至1949年上半年,由於軍事上的失敗,國民黨在大陸失敗已成定局,開始籌劃後路。除了搶專家、搶人才外,有計劃地將黃金白銀運往臺灣。
-
民國首任南京市長,曾強拆蔣介石的官邸,逃到臺灣後結局怎麼樣?
1927年4月,寧漢分裂之際蔣介石成立南京國民政府,將國民政府的首都遷到南京,並親自指定劉紀文為南京市市長。劉紀文由此成為民國首任南京市長,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民國南京市第一任市長劉紀文逃到臺灣後的結局怎麼樣?
-
1949年,63代天師張恩溥逃到臺灣,他在臺灣過得怎麼樣?
解放戰爭後,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的人很多,大部分都是自願跟隨著蔣介石的,這些人逃到臺灣後多次暗中算計大陸,阻礙新中國的發展。不過,張恩溥卻不是這樣的人,他跟蔣介石逃到臺灣後致力於兩岸關係的發展,還把道教傳播到更廣闊的世界。
-
假若臺灣守不住,蔣介石將會流亡到哪裡,答案讓人出乎意料
解放軍如此迅速擊潰長江防線,這讓蔣介石大吃一驚。雖然此後蔣介石多次企圖挽救頹勢,但最後都以失敗告終。1949年12月9日,蔣介石從四川鳳凰山機場逃離了大陸。
-
老蔣去臺灣時,帶走了一些寶貝,不是黃金也不是故宮文物
老蔣自知大勢已去,於是早就做好了敗退的準備,當時身邊不少人告訴老蔣,他去到臺灣以後,要想東山再起,就需要有足夠的財富。於是老蔣提前將許多金銀財寶都裝了起來運往臺灣,想著有一天能夠用這些錢購買武器,重新返回大陸。眾所周知,老蔣走的時候盜走了不少黃金以及故宮的文物,當時他還一起帶走了傅斯年。這個人是著名的史學家,他自小鑽研歷史,對文物十分了解。
-
國軍空軍總司令周至柔,1949年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後,結局如何?
解放戰爭結束了,動蕩的時局同時也分割了大陸和臺灣。蔣介石敗退臺灣的同時,他也帶走了很多的同胞。今天主要想跟大家一起分享的是蔣介石手下的空軍總司令,此人名叫周至柔,想必大家也都很好奇,周至柔最終的結局如何?周至柔是浙江臨海人,年少時期他的父親就離開了人世,他是由自己母親一手拉拔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