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從未開放外匯保證金交易 ,是真的嗎?

2021-03-03 財經匯報

其實銀行間的外匯交易一直都在進行的,國內目前只是沒有開放針對個人投資者的外匯保證金交易

注意,是保證金交易,也就是帶槓桿的。目前銀行的個人外匯交易,是沒有槓桿的,基本沒什麼人投資。

至於不開放保證金交易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中國的散戶不是在投資,而是賭博。本來股票沒有槓桿,就已經讓那些賭徒虧的夠多的了,外匯加上50-500倍的槓桿,對於賭徒而言,只會死得更快!

如果中國的散戶投資者,有英美等西方國家投資者那麼高的素質,什麼市場都是可以開放的。問題是中國的資本市場才開放幾十年,英美是幾百年。

中國的散戶,不是把期貨外匯當作洪水猛獸,就是作為發家致富的快速捷徑。英美國家,散戶大部分都知道其中的風險,並不會像中國的賭博氛圍那麼重。

在我國,早在1992年到1993年,外匯保證金交易就曾經風光了一把,當時國內各種金融衍生品高度活躍,保證金交易也可以稱得上是盛極一時。當時,有過一批個人和機構參與保證金交易,既有盈利,也有虧損的故事。

然而,保證金交易留下來的虧損故事遠多於盈利故事,虧損客戶超過90%(根據多年經驗,保證金交易的散戶虧損概率是99.9%以上)。因此,1994年8月,國家外管局、中國證監會等4部委聯合發出通知,將保證金交易視為違法行為。

2006年11月,交通銀行開辦「滿金寶」保證金交易;2007年2月,中國銀行的上海分行、福建分行、浙江分行、廣東分行、深圳分行等5家銀行開通了外匯保證金業務;2008年2月,民生銀行在全國範圍內開通「易富通」。

上述銀行的外匯保證金交易都是按照2004年出臺的衍生品管理辦法,將此業務按照衍生品進行申報。按照該辦法,只要具備衍生品經營資格的銀行,在從事衍生品交易時,只需報備給銀監會,10天內監管層沒有異議,就可視為默許,即可開展外匯保證金業務。

2008年6月12日,中國銀監會在其網站發布了《中國銀監會辦公廳關於銀行業金融機構開辦外匯保證金交易有關問題的通知》,正式叫停外匯保證金交易。

銀監會通知稱,銀行業金融機構在相關管理辦法發布前,不得開辦或變相開辦外匯保證金交易業務。在本通知發布前已開辦外匯保證金交易業務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得再向新增客戶提供此項業務,不得再向已從事此業務客戶提供新交易(客戶結清倉位交易除外)。

叫停原因是目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客戶對此業務的風險認知能力、風險承受能力和銀行自身風險控制能力仍然不足。


從政府的角度來看開放和不開放的問題:

1、開放
如果開放個人外匯保證金交易市場,會多一個投資渠道,整個市場會更加規範。但是並不是說市場規範了,散戶就不虧錢,因為虧錢和是否是黑平臺的關係真的不大。
開放後,會帶來無數的投訴甚至上訪,也許每個月天安門或者證監會門口都有人拉橫幅喊冤,而這些人在國家指定開放外匯保證金交易的銀行(絕對正規的平臺)交易,虧損只不過因為自己的貪婪和無知,任何一個執政者都不願意招來這種麻煩。
優點:多收穫一點點的交易稅,名義上金融市場更完善。
外匯市場和股票市場不同,在股票市場,散戶的對手是國家隊和國內機構。散戶虧給了國家隊,對於政府而言,是好事。虧給機構,只是財富在國內重新分配,也不是壞事。而且,股票市場是可以為實體經濟輸血,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所以,股票市場,散戶被割韭菜,對政府而言,不是壞事,甚至有好處。
但是外匯市場,散戶的對手是國外機構或者散戶,虧損基本都虧給了外國人,對政府來說沒有任何的好處。當然,國內機構也可以從外匯市場盈利的,但是跟具有幾十年外匯交易經驗的國外機構比,依然是幹不過國外機構的。

2、不開放
如果不開放個人保證金交易,國內就沒有一個合法的交易平臺。至於國外的平臺,政府不鼓勵,你在國外正規平臺虧錢了,也找不到政府,因為沒有管轄權。往往這個時候,散戶都是認命的,也不會找任何人投訴。
如果被黑平臺誘騙,導致血本無歸,你去報案,政府對你的境遇深表同情,表示一定會調查,回家等結果。
這種情況下,無論你虧到哪裡,最嚴重的結果是散戶自己虧錢了。但是對於政府而言,沒有任何責任,而且政府還在中間扮演了好人。你看,我不開放保證金交易是為你好吧,不鼓勵你投資外匯是對的吧?
缺點:散戶會虧損,大部分是被騙。
散戶的虧損分兩種:一種是在國外的正規監管平臺虧損,虧損都虧到國際市場,也就是虧到外國人手中。二是,在黑平臺虧損,其實在黑平臺的虧損,80%以上都進入代理的腰包,這些代理都是黃皮膚黑頭髮的人,其實大部分還是進入了國人的腰包,也只是促進了財富在國內的重新分配。
但是無論哪種虧損,虧錢了找ZF都有藉口了,外匯國家沒開放,誰讓你參與的?

聚焦全球財經觀察報導,財經自媒體。
說外匯,聊財經,用通俗化的語言為大家解讀宏觀經濟政策
區塊鏈、外匯、基金等財經領域的知識。
解讀宏觀局勢,
梳理金融脈絡,
透視真假騙局。

目前100000+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相關焦點

  • 外匯保證金有合法平臺嗎?
    外匯保證金交易由於國內沒有開發外匯保證金交易,所以投資者參與的外匯保證金交易都是國外的。外匯保證金交易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炒外匯,又稱為虛盤交易,按金交易,就是投資者用自有資金作為擔保,從銀行或經紀商處提供的融資放大來進行外匯交易,也就是放大投資者的交易資金。
  • 中國外匯保證金交易應「陽光化」
    外匯保證金是一種獨特的外匯衍生品,其採用保證金制度進行即期外匯交易,以場外交易為主,是國際外匯市場上一項主流的、成熟的產品。  我國的外匯保證金交易始於20世紀90年代初,當時個人炒匯在國際上興起,一些境外貨幣經紀商進入中國從事非法的外匯保證金交易。
  • 中國外匯保證金交易的歷史和現狀
    外匯保證金交易,作為一種投資工具,在歐美、日本、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是合法的交易,交易商和交易行為受到政府的監管。而在中國大陸,外匯保證金的發展,卻是經過一番波折,現在來回顧一下中國大陸外匯保證金交易的歷史與現狀。
  • 你在哪裡進行外匯保證金交易?
    首先要說的是,目前在我國開展的外匯保證金交易,就是OTC的交易,我們在各家經紀商開戶進行交易。會發現每家經紀商的價格是不一樣的,點差不一樣的,同時一些代理還有有返傭等等的條件。而且由於外匯的特性,全球範圍內大部分外匯保證金交易都是OTC交易。但有沒有在交易所進行的外匯保證金交易呢?是有的。
  • 【研究】外匯保證金交易監管
    如,2018年4月11日,浙江摧毀了一個利用網絡平臺實施詐騙的團夥,累計打擊非法交易平臺8個,其中2個為非法炒匯平臺,抓獲李某、馬某等犯罪嫌疑人60名,刑事拘留51名,涉案金額2000餘萬元,提取受害人信息2萬餘條。外匯保證金交易俗稱「網絡炒匯」(又稱外匯按金交易),於20世紀80年代末傳入境內。在我國境內居民投資渠道相對匱乏的背景下,境內一些主要城市和沿海地區隨之掀起一股炒匯熱潮。
  • 中國外匯丨外匯保證金交易監管
    如,2018年4月11日,浙江摧毀了一個利用網絡平臺實施詐騙的團夥,累計打擊非法交易平臺8個,其中2個為非法炒匯平臺,抓獲李某、馬某等犯罪嫌疑人60名,刑事拘留51名,涉案金額2000餘萬元,提取受害人信息2萬餘條。外匯保證金交易俗稱「網絡炒匯」(又稱外匯按金交易),於20世紀80年代末傳入境內。在我國境內居民投資渠道相對匱乏的背景下,境內一些主要城市和沿海地區隨之掀起一股炒匯熱潮。
  • 你真的了解外匯保證金交易嗎?-------
    第一篇       亂相   近10幾年來隨著網絡和個人終端的普及,外匯保證金投資席捲中華大地,就全世界的範圍來看也是一樣的,投入這個行業的人,前僕後繼,因為入門簡單,門檻低,理念誘人,操作簡單,拋開經營者的優劣,黑白平臺不在我們今天的討論範圍。
  • 中國臺灣正式開放外匯保證金業務
    普及外匯、貴金屬等風險交易知識,提高國內交易人員素養,培養出一批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交易人才。目前,臺灣地區金融主管部門正在逐步開放外匯保證金交易,這點中國大陸的步伐趕不上對面的寶島。不止十年了,外匯行業裡的主角仍像小孩一樣在跌跌撞撞地學走路。擁擠不堪的市場,習慣一聲令下的監管方,投資者呢,好像還是一無所知,只是被一張更大的網網住了而已。
  • 在進行外匯保證金交易前,你必須了解的
    那麼首先,什麼是外匯交易? 一般來說,外匯交易就是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進行交換。按照交易模式的不同,我們又可以把外匯交易分成外匯實盤交易和外匯虛盤交易。 目前我國銀行所提供的就是外匯實盤交易。 外匯虛盤交易,又稱外匯保證金交易,指的是可以在交納保證金之後可以從銀行融資獲得一定的槓桿倍數來從事外匯交易,交易者可以通過槓桿作用,使得自己的盈利或者虧損放大。但因政策原因,中國目前還尚未建立起完善規範的相關體系。
  • 金融改革開放:外匯保證金交易打響第一槍,外匯市場的春天已來臨!
    三、外匯資金的使用        境外經紀機構和境外交易者可以使用外匯資金作為保證金。目前本所規定可用於作為保證金的外匯幣種為美元, 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當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作為其市值核定的基準價,折扣比率為 0.95。
  • 外匯保證金交易適用非法經營罪?(一)
    2009年,馬來西亞公民李某與謝某利用紐西蘭註冊的外匯網絡電子交易平臺,在重慶發展投資者,進行非法外匯保證金交易。2008年6月6日,中國銀監會辦公廳在《關於銀行業金融機構開辦外匯保證金交易有關問題的通知》中對外匯保證金交易進行了定義,外匯保證金交易業務是指銀行業金融機構向投資者提供的具有槓桿交易性質的外匯交易業務,其主要特徵是:投資者以獲取外匯交易盈利為目的,實際投資一定數量資金,作為交易保證金後,便可按一定的槓桿倍數將保證金金額進行放大,從而使實際進行的外匯交易的合同金額超出投資者實際投資的交易保證金金額。外
  • 跨境外匯保證金交易的司法認定
    我國銀監會辦公廳於2008年下發的《關於銀行業金融機構開辦外匯保證金交易有關問題的通知》中明確表示「在相關管理辦法正式發布前,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得開辦或變相開辦外匯保證金交易業務。對於違反本通知規定的銀行業金融機構,銀監會將依法進行處罰。」說明外匯保證金交易在中國境內被全面禁止。
  • 外匯保證金交易在中國是否合法?
    有人利用外匯交易一夜暴富,也有人會很快虧掉自己的本金,因此外匯保證金交易屬於高收益高風險並存的領域。最近幾年來,很多人參與了外匯交易,在中國運營的外匯平臺也如雨後春筍般的湧現出來,但與此同時我們也經常看到外匯黑平臺曝光的信息。那麼外匯保證金交易在中國是否合法,我們是否能參與外匯保證交易,是否能在國內開展外匯平臺業務呢?
  • 外匯保證金與股票交易的區別!
    通俗的講,類似股票一樣開個外匯帳戶,在帳戶裡和買賣股票一樣,買賣外匯匯率便是外匯交易。打個比方: 今天匯率是1美元=6.1000人民幣,明天匯率是1美元=6.1200人民幣。交易量規模:外匯市場作為一個國際性的資本投機市場,外匯交易市場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市場。據國際清算集團最新統計顯示,國際外匯市場每日平均交易額約為6萬億美元,是全球股票市場加起來總和的6倍,是全球期貨市場加起來的18倍。在海外成熟的投資市場,每一個家庭的投資分配有30%是屬於外匯投資。但在我們國內還佔不到1% 市場潛力之巨大,未來是中國金融重點發力的地方。
  • 外匯保證金交易
    外匯保證金屬於現貨交易,又具有期貨交易的一些特點,但它的倉位可以長期持有,直到自己主動或被強制平倉。 --保證金交易的優勢--當今世界上所有金融市場中自由、公平、先進的交易方式,1、24小時交易:從周一到周五,每天24小時連續交易,便於隨時進出,避免了隔日跳空帶來的風險。
  • 一個國家的 外匯保證金之路
    1、日本外匯保證金新紀元日本開放外匯保證金的時間不長,到1998年才開放保證金業務。最初,日本的外匯保證金行業沒有規範的市場監管,但是在2005年以後開始進入新紀元。2005年5月,日本金融廳正式同意由東京交易所推出的外匯保證金業務,並分成場內外匯保證金交易市場與場外外匯保證金交易市場。全球範圍內,外匯市場仍是以OTC交易為主。
  • 科普 外匯保證金交易
    它是以其一定比例的資金在外匯市場以各種貨幣為買賣對象,對匯率波動的方向,進行擴大百倍以至數百倍的增值交易的金融衍生品,也稱槓桿式外匯。保證金外匯產生於20世紀70年代。  為了防止交易出現虧損而無法結算,則以一定比例的資金來做為保證金。一般初始保證金的比率為目前匯率的價格的5%-10%。由於保證金的比率很低,因此有高度的槓桿作用。
  • 工 農 中 建四兄弟談外匯,加快我國的外匯市場開放!
    我發布了《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銀行間債券市場境外機構投資者外匯風險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匯發【2017】5號),目的就是要進一步開放我國的外匯市場,所以要「擼起袖子,加油幹!」        目前中國投資者投資外匯市場的渠道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做國內銀行開設的外匯實盤,另一種是通過國外交易商在國內的代理機構直接在國外開戶,做外匯保證金業務。
  • 什麼是外匯保證金交易?
    外匯保證金交易       外匯保證金交易(Foreign exchange margin trading)又叫炒外匯
  • 詳解外匯保證金交易
    1.採取保證金方式進行交易,充分利用槓桿原理做到以小博大。2.外匯保證金交易可以雙向操作十分靈活。投資者既可以看漲也可以看跌,這樣貨幣的匯率在一天之內會有一定的起伏,基於雙向操作的原理,投資者不但可以在低價買入,高價賣出中獲利;也可以在高價先賣出,然後在低價買入而獲利。 這兩個特點和期貨交易非常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