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粽子也能「私人訂製」 今年端午大不同
核心提示:端午節撞上兒童節催生「娃娃經濟」;韭菜餡、菠蘿餡粽子新鮮出爐;高端禮盒粽子消失百元標準成主流;粽子能根據口味和包裝盒「私人訂製」;"清廉過端午"行動正在開展……又是一年端午時,粽子年年吃,「粽子節」年年逛,今年端午節悄然出現了一些新變化和新現象。
奇葩粽子:韭菜餡 菠蘿餡 羊肉餡
「這是什麼味兒啊?簡直咽不下!」近日有網友一包粽子僅吃了一口就全部扔掉了,只因餡料不符合胃口。臨近端午節,網友又開始包粽子、吃粽子,喜歡哪種餡料有哪些「奇葩遭遇」,成了網友互曬的熱門話題,有人甚至曾吃到韭菜餡和羊肉餡的粽子,而最受歡迎的粽子,則是記憶中親人包的家傳粽子。詳細>>
臺官員提議「吃不起粽子改吃茄子」
在臺灣,端午節同樣有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可是,近來臺灣物價持續上漲,米價上漲6.5%、豬肉漲價14.8%、雞肉也漲16.1%,包粽子的各種食材漲不停,民眾直嘆,「吃不起粽子!」如何調控物價?5月26日,臺「農委會主委」陳保基就此問題接受質詢時說,粽子貴了,還是有其它東西可以吃,可改吃茄子。詳細>>
新「節日經濟」
「六一」遇「端午」催生「娃娃經濟」
一年一度的兒童節即將到來,今年「六一」恰巧和端午節相遇,「節日經濟」走熱。近日,眾多商家紛紛搭乘兩節「順風車」,熱炒「娃娃經濟」。例如兒童玩具熱銷、「親子遊」線路受歡迎、兒童圖書成「新寵」等。詳細>>
粽子千元禮盒消失百元標準成主流
在中央「八項規定」和厲行節約的影響下,往年動輒千元的「天價」粽子,今年難覓蹤跡,最貴的禮盒裝不過400多元,100元左右的產品成主流。粽子企業們也各出新招,應對市場變化,除了主推中低價位產品外,還搞起了「私人定製」,客戶按自己的需求搭配產品,而這種定製方式受到了許多中小民營企業的歡迎。詳細>>
端午「反腐新風」
中紀委官網推「清廉過端午」行動 監督公款送禮
端午節臨近,為堅決剎住公款購買贈送粽子等節禮的不正之風,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29日推出「清廉過端午——紀檢監察機關在行動」專題,歡迎廣大群眾對公款購買贈送粽子等節禮的不正之風進行監督。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已陸續發出通知,嚴禁用公款購買贈送粽子等端午節禮;嚴禁用公款購買和贈送雞蛋、鹹鴨蛋、粽子等端午節禮;嚴禁用公款大吃大喝、相互宴請、相互走訪;嚴禁以任何名義組織公款旅遊或變相公款旅遊,接受管理服務對象提供或組織的旅遊活動等等。 詳細>>
開通「端午節」簡訊送廉潔直通車
「 把好自己的門,管好家裡的人,開好反腐的會,做好拒腐的題。做一道清廉的菜,過一個平安的節,圓一個吉祥的夢! 公司紀委祝廣大幹部員工過一個廉潔、平安的端午節!」5月26日上午,某公司幹部員工都收到了這樣一條廉政簡訊。詳細>>
「文化端午」再回歸
網友曬端午「獨家記憶」找尋節日文化魂
「五月五,過端午,賽龍舟,敲鑼鼓,端午習俗傳千古。」端午節臨近,這個兩千多年歷史的傳統節日,不僅叫法最多,民間慶祝活動也各種各樣。近日,網絡上推出微話題「那年端午」引來網友紛紛晾曬有關端午的「獨家記憶」。雖然古今南北習俗有差異,但表現出的都是國人的文化魂。詳細>>
「文化端午」超越舌尖澤潤心田
又是一年端午時。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各地文明辦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精心策劃民俗文化、志願服務、全民健身、經典誦讀等系列活動,引導群眾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在共建共享中倡導文明新風。詳細>>
相關閱讀:
避惡除邪 吃「五黃」 端午節食俗二三事
六一遇上端午 讓「新苗」體驗「舊俗」
中國目前有194人名叫「屈原」 569人取名「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