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結石是一種發生在膽囊內的疾病,它的成因與許多因素有關,在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和個人的不良生活習慣共同作用下形成。本篇文章主要從飲食習慣的角度進行分析,告訴你哪些不良飲食習慣容易導致膽結石。
醫生告訴你,這6種不良飲食習慣會引發膽結石!
人體在進行食物消化過程時,離不開膽汁的參與,然而不恰當的飲食習慣會造成膽汁分泌的異常,不僅會使膽汁分泌量變化,膽汁的成分也可能發生改變。這些異常情況就會造成膽汁析出結晶,在人體作用下產生鈣化,進而形成膽結石。想要預防膽結石,這六種飲食習慣不可取。
第一種,過量食用高脂肪高膽固醇類食物。食物內含有過高脂肪和膽固醇,會給人的消化帶來負擔,人體難以消化這些過量的脂肪與膽固醇,這就造成這些營養物質無法及時分解排出。長期大量攝入高脂肪、高膽固醇類食物,比如肥肉、動物內臟、蛋黃、豬腦以及大部分的膨化食品等,就會造成人體消化功能無法正常運行,造成膽汁在人體堆積,濃度變高,容易形成膽結石。
第二種,常吃易導致胃脹氣的食物。經常吃容易導致胃脹氣的食物,比如紫薯、白蘿蔔、洋蔥、豆類、韭菜、各種碳酸飲料等,吃了這些食物後,人體內就會產生脹氣,導致胃部膨脹,胃部的膨脹進而也會影響到膽囊,給膽囊造成過大的壓力,膽囊內壓力的增高,膽汁被壓迫而不容易正常排出,因此,就造成膽汁濃度越來越高,於是便形成了結石。
第三種,經常吃具有刺激性的食物。辛辣物、油炸物、菸酒、咖啡、濃茶等等這些都屬於刺激性食物,人如果經常食用,就會增加消化負擔,給身體發出增加膽汁分泌的信號。因此,要少吃這些具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造成身體膽汁分泌過量,引起結石。
第四種,愛吃寒涼性食物。寒性、涼性食物吃多了,會對人體造成刺激,給身體帶來食物難以消化的錯覺,因此,經常食用寒涼性的食物,也不利於人體的消化系統健康,容易造成結石,對膽結石的恢復也產生不利影響,增加膽囊的工作負擔,還會引起疼痛。
第五種,嗜吃甜食。甜食中含有大量糖分,當人吃甜食過多後,身體無法消化所有的糖,於是大量過於糖分就會在體內進行堆積、轉化,變成脂肪。而人體消耗脂肪是需要膽汁協助進行,脂肪越多,就需要更多的膽汁來參與分解,這就造成膽囊的負擔越來越重,容易引起膽結石。
第六種,過量飲用牛奶。本文把牛奶單獨提出來進行說明,是因為許多消化系統不好的人並不會注意到牛奶給身體帶來的隱患。牛奶中含有豐富的酪蛋白,這種蛋白質不容易消化,除此之外,牛奶中含有大量脂肪,這些對於人體的消化吸收都會造成額外負擔,給膽結石的發生也提供了更高的可能性。
生成大量的膽結石後,若不及時治療,對膽囊會有不小的影響,到最後甚至有切除膽囊的必要。膽結石重在預防,平時要控制自己的飲食,少吃這些食物,防止結石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