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僑鄉瓊海北仍村「夫人咖啡」飄香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瓊海4月5日電 題:海南僑鄉瓊海北仍村「夫人咖啡」飄香

  中新社記者 張茜翼

  4月的海南瓊海市北仍村,茂密的檳榔林掩映民居,小徑蜿蜒曲折,三角梅、朱蕉奼紫嫣紅。周末一早,村民「香嫂」就忙著烹製「第一夫人」咖啡套餐。

  「套餐包括一杯咖啡,高粱卷、樹葉粑、椰子糕三種點心,還有一些水果。」「香嫂」名叫王秋香,最近,北仍村和她經營的草寮咖啡屋「火」了。

  今年3月28日下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夫人彭麗媛邀請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的部分外方領導人夫人參觀了北仍村,欣賞村民練習書法,觀看村民表演的瓊劇和竹竿舞,併到草寮咖啡屋品嘗當地產的咖啡和特色點心。此後,這個「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小村莊迎來了越來越多的遊人。

  北仍村位於瓊海市嘉積鎮官塘村。這個只有48戶人家、一共158口人的小鄉村是海南的僑鄉之一,從村口的「有一種鄉愁叫北仍」的標語,到「北仍客廳」裡掛著的鄉愁字畫,這個枝葉婆娑的園林鄉村,飄著濃濃的「鄉愁味道」。

  官塘村支書李昭良告訴記者,北仍村有200多年歷史,村名的含義就是「仍然掛念北國故鄉」。北仍村在建設過程中秉持「三不一就」的原則:不拆房、不佔田、不砍樹,就地城鎮化,留住原汁原味的「鄉愁味道」,「記住自己家鄉本來的樣子」。

  自2014年5月,北仍村啟動美麗鄉村景點建設。李昭良說,北仍村村民2014年人均年收入達1.2萬元人民幣,啟動美麗鄉村景點建設後的半年時間,村民人均收入比之前增加了2000元。「村民們錢包鼓起來了,很多常年在外打工的村民也回鄉工作、創業。」

  曾在一家四星級酒店打工17年的王秋香正是看中了家鄉發展的好勢頭,辭職回村開起了咖啡屋,帶動了村裡十幾名鄉親就業。

  生活在新加坡歸僑家庭的她萌生這個念頭並非偶然。上世紀30年代,深受南洋文化影響的北仍村民愛上了咖啡這一舶來飲品。由於當時村裡窮,沒有公共聚會的場所,於是,北仍村就在屋前樹下搭起草寮,大口吃包,牛飲咖啡,在家長裡短的談資中消解時光。慢慢地,去草寮就成了喝咖啡的代名詞。

  在李昭良看來,全村人個個是老闆,「我們是將整個村民小組打包發展的,所以利益村民均有份」。比如鄉愁味道農家樂,除經營者佔52%股份外,其餘的48%股份由村民掌控,村民每三個月分紅一次。

  正採訪著,村裡開放式的傳統民居建築「北仍客廳」傳來陣陣歌聲,由多位老人組成的百靈鳥藝術團開著一場小型演唱會。

  「團員年齡最大的70多歲,最小的也有50多歲。」團長張秀芹告訴記者,每天老人們帶著自己的二胡、中阮、板胡等樂器,騎著單車或開著電動車到瓊海各地開展公益演出。

  「第一次來到北仍村就不想走了。」張秀芹說,三環騎行綠道、庭院時光民宿、北仍書屋、重教之家、書香人家等美麗鄉村名片,展現了風景如畫、民風淳樸、安居樂業的景象。(完)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瓊海「歌碧歐」
    上點年紀的海南人,或許還會記得,當年海外鄉親回鄉時,就是帶著印有這種圖案的美味點心分送給家鄉親朋的。  這一次還有一個意外的收穫,他們帶回了一個類似老式爆米花機器的東西——這是東南亞一帶曾經用來烘焙咖啡的用具。幸運地,他們還從一個開了很多家咖啡連鎖店的瓊海鄉親那裡,尋到了曾經的老咖啡配方!和前幾次到東南亞一樣,他們這次又順道帶回了一批過去的咖啡杯、搪瓷杯。
  • 海南瓊海潭門大橋施工進入收尾 展現僑鄉新面貌
    海南瓊海潭門大橋施工進入收尾 展現僑鄉新面貌   中新網瓊海3月5日電(龐家東)海南瓊海市委書記符宣朝日前到潭門大橋建設工地調研時表示,要在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年會之前做好潭門鎮墟主要街道、老街小巷和周邊村莊的改造,爭取在論壇期間讓國內外嘉賓和媒體切身感受到僑鄉瓊海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成果。
  • 海南僑鄉瓊海市民除夕祭祖必備閹雞肥鵝價格平穩
    海南僑鄉瓊海市民除夕祭祖必備閹雞肥鵝價格平穩   中新網瓊海1月21日電(崔力文)21日早晨5點50分,晨曦微露,海南僑鄉瓊海街心公園文明園旁邊的雞鵝集散地開始熱鬧起來。
  • 實拍海南南洋小鎮,走進瓊海僑鄉,感受地域風情
    中原鎮在1952至1958年曾經是海南行政區樂會縣府所在地,1958年後由於樂會縣和瓊東縣合併為瓊海縣,樂會縣降級為樂會公社,1984年改設區,1986年改制為中原鎮。中原鎮一直以來有「華僑之鄉」之稱,早年因生活所迫,不少中原人背井離鄉下南洋。
  • 海南瓊海:春節臨近 甜粿飄香
    春節臨近,海南瓊海嘉積鎮大園村村民忙著趕製甜粿,迎接即將到來的新春佳節。甜粿是海南鄉村民眾過年祭祀祖先和食用的必備年貨,村民先將糯米浸泡後在石磨上磨成糊並壓幹水分,再將紅糖配生薑煮成膠質,然後將捏成團的糯米放進鍋裡邊煮邊攪拌,約一個小時取出就成為香甜可口的甜粿。
  • 歌碧歐——特殊的咖啡記錄下南洋的瓊海人的鄉愁
    歌碧歐——特殊的咖啡記錄下南洋的瓊海人的鄉愁 2016年10月26日 11:10   來源:海南日報
  • 瓊海「訪古」之蔡家宅 被譽「海南僑鄉第一宅」
    瓊海「訪古」之蔡家宅 被譽「海南僑鄉第一宅」   蔡家宅坐落在博鰲鎮留客村。如今,這座歷經風雨的宅院不僅是省市兩級文物保護單位,還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列為萬泉河畔珍貴的人文景觀,被譽為「海南僑鄉第一宅」。  城堡,迷宮。蔡家宅真是大得「不像話」。細細數來,這蔡家四兄弟的房舍總共包括四棟大房屋,樓房佔地600多平方米,由兩進堂屋、兩側兩層橫屋以及前後庭圍牆環抱而成,共有五座樓梯,樓上樓下大小50多個房間、80多扇門、大小窗戶104個。
  • 海南瓊海僑村大園古村重教育:吃番薯飯也送仔讀書
    海南瓊海僑村大園古村重教育:吃番薯飯也送仔讀書   中新網瓊海7月24日電(黃小玲)記者日前探訪海南僑鄉瓊海市嘉積鎮大禮村委會大園文化古村,一睹這個著名僑村的風採。
  • 僑鄉瓊海:萬人漫步萬泉河帶狀公園 欣賞田園城市
    僑鄉瓊海:萬人漫步萬泉河帶狀公園 欣賞田園城市   中新網瓊海4月2日電(記者 張茜翼)記者從海南瓊海市獲悉,僑鄉瓊海市嘉積鎮委鎮政府日前在萬泉河噴泉廣場舉行萬泉河帶狀公園漫步活動啟式,拉開了該鎮「三月踏青·看瓊海」的活動序幕。
  • 海南日報數字報-瓊海:歡樂時節田園唱牧歌
    在國家旅遊局開展的鄉村旅遊「百千萬品牌」推介行動中,瓊海收穫31個獎項和稱號,令業界對海南鄉村旅遊刮目相看:  6個村莊榮獲「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博鰲鎮朝烈村、嘉積鎮北仍村、塔洋鎮魚良村、嘉積鎮禮都村、大路鎮亭子坡村、會山鎮加腦村;  4戶農戶被評為「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戶」:花梨人家、草寮咖啡、北仍庭院時光、花梨人家咖啡吧;  6名鄉村旅遊人被評為
  • 海南日報數字報-觀論壇風雲 品瓊海味道
    若是走累了,大可以去那一間「老房子」咖啡屋小坐,在海南老式建築裡品一品似乎被歲月薰陶過的咖啡。順著海風的味道走向海邊,博鰲濱海酒吧一條街正靜靜等待著你。以海的故事、博鰲時間、老房子等十數間風格迥異的酒吧在海邊一字排開而建,想要愜意吹海風,撒歡踏海浪,飲酒品茶打發時光,這裡是再好不過的場所。
  • 瓊海博鰲別樣的南洋風情,2座僑鄉宅院,1個古官渡,1段留客情懷
    瓊海,海南國際旅遊島獨具魅力的田園城市,不僅有充滿詩意的田園風景,也有迷人的熱帶海島風光,獨特的民俗風情。不過,最讓人著迷的卻是具有濃鬱瓊海地域色彩的南洋風情。留客村是瓊海博鰲一座萬泉河畔的小山村,他的南洋風情著實有些特別,相比瓊海,乃至海南其他僑鄉,多了一份「留客」情懷。
  • 海南僑鄉中西合璧式「蔡家宅」 古色古香南洋風
    長城網7月23日訊(記者 胥文燕 高琳哲)日前,「發現美好新海南——2017年網際網路+城市推介」大型主題採訪活動採訪團在瓊海市博鰲鎮留客村探訪海南僑鄉第一宅——蔡家宅,在古色古香的南洋風格建築群落中,親身感受蔡家宅昔日的榮華。
  • 「蔡家宅」映證下南洋歷史 網媒記者探訪海南僑鄉第一宅
    南海網見習記者 吳勇輝 攝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瓊海7月19日消息(南海網見習記者 莊曉珊 記者 高鵬)7月19日,「發現美好新海南——2017年網際網路+城市推介」大型主題採訪活動採訪團在瓊海市博鰲鎮留客村探訪海南僑鄉第一宅——蔡家宅,在古色古香的南洋風格建築群落中,親身感受蔡家宅昔日的榮華。
  • 走進海南,瓊海的老傳統特色美食
    瓊海地處熱帶,是海南著名的「椰子之鄉」、「魚米之鄉」,由於當地天氣較熱,飲茶和暢飲天然的椰子水,已成為瓊海人生活的一部分瓊海有句俗語:「寧可三天無油鹽,不可一日不喝茶」。瓊海是著名的僑鄉,每當有南洋華僑歸來探親,便有親戚做歸粑相賀,以表達親人歸來的甜蜜和團圓之意。薏粑「薏」和「意」諧音。凡有親戚慶祝滿月、周歲、入宅等,按當地習俗,人們都要做薏粑相送慶賀,以表達良好的願望和心意。
  • 海南萬寧興隆咖啡莊園的「僑鄉特色」
    海南萬寧興隆咖啡莊園的「僑鄉特色」
  • 瓊海北仍村,這兒有鄉愁的味道
    北仍村是海南省瓊海市嘉積鎮按照瓊海市委市政府要求著力打造的美麗鄉村北仍村位於瓊海市三大組團官塘組團核心區,距離市區8公裡毗鄰官塘溫泉、萬泉河和白石嶺景區,享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和資源優勢>該村總面積585畝,共有48戶158人,原主要依靠種植橡膠、檳榔、胡椒等熱帶作物發展經濟北仍村建成美麗鄉村農家樂後,為完善官塘組團休閒康體養生旅遊功能發揮了特有的作用,也為當地居民找到一條致富之路2013年,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深入開展瓊海市開始著手將該村打造為十大鄉村旅遊景區的第三個景區
  • 瓊海,就是這麼低調奢華有內涵!
    劉鳳群 攝 圖片來源:CTPphoto「瓊海」雖然名字很低調,但其實十分有內涵。另一個婦孺皆知的地名,也在瓊海:萬泉河。萬泉河是海南島第三大河,全長163公裡,有兩個源頭:南支樂會水為幹流,長109公裡,發源於五指山林背村南嶺。北支定安水,源出黎母嶺南。
  • 海南日報數字報-這裡的咖啡不僅僅是一種飲品
    ■ 本報記者 符王潤 特約記者 陳循靜  作為中國三大僑鄉之一,海南的咖啡文化與華僑有著直接的關係。這裡是中國咖啡發源地之一。  經過上百年的傳承,咖啡文化在海南已經十分普遍。
  • 海南瓊海:冬日田園忙耕種
    近日,海南全島各地陽光普照,瓊海市當地農民在田園裡播種、追肥、除草、澆水,確保不誤農時。↑2021年1月13日,海南瓊海嘉積鎮的農民在一處田野公園裡管理花卉。CICPHOTO/蒙鍾德 攝↑2021年1月13日,海南瓊海嘉積鎮的農民在一處田野公園裡移植瓜菜種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