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符王潤 特約記者 陳循靜
作為中國三大僑鄉之一,海南的咖啡文化與華僑有著直接的關係。這裡是中國咖啡發源地之一。
經過上百年的傳承,咖啡文化在海南已經十分普遍。在海南的各個地市,人們幾乎都有著喝咖啡的習慣。其中,萬寧的興隆和澄邁的福山最為著名。而瓊海的博鰲則憑藉著各種獨具特色的咖啡館和咖啡吧,把咖啡文化演繹出了另一番風情。
萬寧興隆
體驗咖啡製作過程
作為海南最為著名的歸僑聚集地,興隆的咖啡文化有著獨特的風情。在這個小鎮上,咖啡店就多達30多家,漫步於小鎮街頭,似乎總能隱隱聞到咖啡的香氣。雖然這裡的每家咖啡館都有著自己的特色,都有著各自忠實的咖啡客,但卻都離不開興隆的本土咖啡。這裡的咖啡店很多都是由歸僑經營,因此,在這些咖啡店也能品嘗到地道的東南亞小吃。
興隆的咖啡,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就已經美名遠揚。其中最為興隆人津津樂道的,就是周恩來總理與興隆咖啡的故事。1960年2月7日,周恩來總理到興隆農場視察,喝過興隆咖啡後大為讚賞:「興隆咖啡是世界一流的,我喝過許多外國咖啡,還是我們自己種的咖啡好喝。」總理一連喝了三杯,當打算喝第四杯的時候,被夫人鄧穎超勸阻。一杯香味濃鬱的咖啡,一位和藹可親的總理,為興隆咖啡寫下了一段美文。在那個年代,興隆咖啡已經成為海南人出島探親訪友能夠帶上的最體面的禮品。
而現在,在興隆,人們能夠體驗的不僅僅是咖啡的味道,更為有趣的是咖啡的製作。
往磨眼裡撒入咖啡豆子,一條長條形木條在人力的拉動下,兩塊尺寸相同的短圓柱形磨盤同時啟動,咖啡粉末源源不斷地從磨眼裡滑入磨膛……在萬寧隆苑咖啡莊園裡,人們能夠親身體驗興隆咖啡豆磨成粉末的過程。拿著親自磨的咖啡粉末倒入虹吸壺裡,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一壺飄著濃濃咖啡味的正宗興隆咖啡就端上桌來。
這個莊園,除了能夠觀摩機器炒制咖啡豆、親自動手磨咖啡粉、用虹吸壺衝制咖啡外,人們還能夠在80多畝的咖啡園尋到一種親近自然的樂趣。每到四五月份咖啡開花的季節,每棵咖啡樹上濃密的白色花朵成串排列,散發出芬芳。滿眼望去,滿是白色的筒狀花朵,場面頗為壯觀。而到了咖啡收穫的季節,人們又可以背上傳統的竹編小背簍,戴上鬥笠,體驗一把採摘咖啡的樂趣。
雖然如今機器已經替代了人工負責咖啡豆的炒制,但如果深入興隆,走入當地的一些村莊,人們依然可以有幸見到最為傳統的手工炒制咖啡豆的場景。一口大大的鐵鍋內,加入牛油不斷翻炒,一顆顆色澤黑亮的咖啡豆就在爐灶之上散發出誘人的香氣。
澄邁福山
徜徉美景品香醇咖啡
和興隆一樣,在海南,提起咖啡,福山也是繞不開的一個小鎮。這裡是海南重要的咖啡產地,其地位在新中國的咖啡史上不容忽略。
福山與咖啡的淵源,得從上世紀30年代說起。1933年,華僑陳顯彰在海南經過反覆考察後,認定「平蕪綿邈,泉甘土肥,四季常綠,交通較便」的福山地區是發展咖啡產業的理想之地。兩年後,幾經風險,陳顯彰從印尼帶回四麻包「羅布斯塔」咖啡種籽在福山種植,成為國內成功引種並進行商品性生產咖啡的第一人。
獨特的火山紅土加上良好的氣候條件, 福山產出的咖啡豆品質上乘。福山地區的咖啡豆,結實、粒大、均勻、飽滿。與興隆的咖啡不同,真正的福山純咖啡,是不加糖和香料焙炒的。這樣炒制出來的咖啡具有濃鬱、香醇、滑口的優秀品質,富有海南福山地區特有的地方咖啡味,又具有印尼蘇門答臘島的黃金曼特寧咖啡品質特性。
在海南許多縣城區繁華街道,福山地區的咖啡龍頭———福山咖啡館隨處可見。坐在寬敞明亮的福山咖啡館,品味上等的福山咖啡,已經成為海南人最平常的休閒方式。因此,到了海南,若是不到澄邁,也能在這裡品到正宗的福山咖啡。然而,想要品味咖啡之外的閒暇愜意,則一定要親自來到福山,在鄉村綠野間,擇蔭小憩,品醇香咖啡,嘗精美小點,賞如畫美景。
在福山咖啡風情小鎮,福山咖啡館是不能錯過的一站。福山咖啡館是海南第一家本土專業咖啡店,有著悠久的歷史。不同於都市裡喧囂的咖啡館,在這裡,人們不僅可以品嘗咖啡,更可以欣賞福山水庫的自然風光。福山水庫水波微微蕩漾,周邊的樹木鬱鬱蔥蔥。在岸邊飲一杯香醇的咖啡,偶爾還會看見盤旋的白鷺,甚是愜意。
福山侯臣咖啡文化村,則是以咖啡為主題,集休閒娛樂、餐飲住宿為一體的綜合性咖啡文化度假村。西班牙高迪自然主義式的布局,亭榭、水景、綠樹依偎環繞,這一切都可以讓你的身心徹底融入大自然。在侯臣村,至今仍有6株栽種於1930年代的咖啡樹,這是人們可以看到的海南保存下來的最為古老的咖啡樹。
瓊海博鰲
令人神迷的「咖啡味道」
和興隆、福山這兩個咖啡重地的咖啡相比,若是憑味蕾感受,博鰲老咖啡也許並沒有很特別之處,但若是憑心靈去感受,那麼博鰲老咖啡的「味道」定會讓人神迷。
行走博鰲,無論多麼炎熱的夏日,總會有清涼的風穿街走巷,讓人煩躁的心不由得寧靜下來。而這個流行著「慢調生活」的小鎮裡,咖啡也一樣能夠讓人心生寧靜。
餵豬槽裡開著的豔色小花、破舊的陶缸裡伸出翠綠的植物、老椅子、老縫紉機……在老房子咖啡館,店主從農村淘來的尋常老物件,讓他的「老房子」散發出鄉土的清新氣息。如果嫌戶外的陽光強烈,那麼躲進老房子是最好的選擇,在這裡,光線突然柔和起來,似是有一種朦朧感。點上一杯咖啡,靜靜地翻看手邊的書,享受心靈的片刻安寧,是最大的享受。
而在老房子隔壁的南洋館,則是它的「姊妹篇」。如果說老房子讓人感受到瓊海的鄉土氣息,那麼南洋館則讓人做起了一場華麗的南洋夢。老式時鐘、縫紉機、留聲機……在南洋風格的小樓裡,擺放著各種來自舊時南洋的物件。在這裡,點上一壺用鐵壺盛著的博鰲老咖啡,品嘗到的不僅僅是咖啡,更是那一股充滿南洋色彩的懷舊情,讓人情不自禁地想像,當年住在這家小樓裡的主人家是否也會一樣安坐於厚重的木椅上,細細地品嘗著老咖啡。
而在三江入海的博鰲海邊,一家匯聚了所有漁鄉元素的「海的故事」咖啡吧幾乎成為了遊人們必到的景點之一。鵝卵石鋪就的小路、漁網做的籬笆、船木改造而成的桌椅……安坐於此,品嘗著咖啡,面朝大海,會讓人突然有了一種等待春暖花開的美麗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