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在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已取得決定性勝利,蔣介石集團即將崩潰的時刻,「重慶號」巡洋艦官兵因不滿國民黨政府依附帝國主義,推行反人民的內戰政策,於1949年2月25日,在上海吳淞口毅然起義。艦長鄧兆祥率領全艦官兵547人,脫離國民黨統治,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重慶號」起義後,立即向北駛入解放區港口,2月26日抵達山東省煙臺港,受到當地人民解放軍、人民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熱烈歡迎。
「重慶號」巡洋艦是國民黨海軍中最大的艦隻,系1948年5月英國政府贈給國民黨政府的。艦重7000餘噸,全長505英尺,寬51英尺,6.4萬馬力,最高航速每小時30海裡,續航力4000海裡。艦上裝有不同口徑的主炮、副炮、高射平射兩用機關炮共22門,高射機槍8挺,魚雷發射管6門。
「重慶號」巡洋艦官兵的起義,有力地打擊了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引起了美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的極大恐慌。3月初,「重慶號」駛抵葫蘆島後,美國海軍曾出動3艘潛水艇到葫蘆島海面,阻止該艦轉移,並於3月17日至20日,連續出動有美國國徽的B29式轟炸機多架輪番狂轟濫炸。20日,「重慶號」巡洋艦沉入海中。
責任編輯:杜汶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