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紅色印跡|中共策劃國民黨海軍第二艦隊起義地

2020-12-16 江蘇頻道

中共策劃國民黨海軍第二艦隊起義地位於棲霞區燕子磯街道笆鬥山附近的長江水面。1948 年2 月,林遵被任命為國民黨海軍第二艦隊司令,負責從江陰到安慶的江防,配合國民黨陸軍抵抗人民解放軍南下。林遵對國民黨的統治深惡痛絕,他與上海地下黨員、海軍總司令部新聞處上校專員、《海軍月刊》社社長郭壽生聯繫。郭壽生動員他率部起義,他欣然接受,開始積極籌備。1949 年2 月25 日,國民黨海軍「重慶」號巡洋艦在上海吳淞口宣布起義,林遵受到鼓舞,積極與郭壽生聯繫商量起義的具體事項。中共中央社會部及時改派上海地下黨林亨元與林遵聯繫,傳達中共中央的指示,要求他先按兵不動,待解放大軍渡江時,再突然調轉炮口起義。1949 年4 月20 日,國民黨政府拒絕在《和平協定》上簽字,接著,桂永清命令林遵的第二艦隊全部集中南京江面,阻擊人民解放軍渡江。

解放軍第八兵團司令員陳士榘(右二)在林遵(右一)陪同下參觀「永綏「號艦。

4 月23 日晨,林遵通知各艦艦長和炮艇艇長召開緊急會議,商量起義事宜。會上很快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通過了起義決定。林遵宣布:「第二艦隊決定全體起義!」 參加起義的有永綏、楚同、惠安、江犀、吉安、美盛、聯光、安東、太原等軍艦,以及第五巡防艇隊和第一機動艇隊所屬的炮艇,共26艘。國民黨獲悉林遵部起義後,馬上派了6架飛機,對起義艦艇狂轟濫炸。林遵指揮各艦反擊。當晚,人民解放軍通知各艦舍艦保人,讓起義官兵全部離艦上岸,安全轉移。就在這一天,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一舉攻佔南京,國民黨政府集體逃遁廣州。同一天,華東軍區海軍在江蘇泰州白馬廟宣告成立,人民海軍從此誕生。4月30日,由林遵領銜,帶領參加起義的艦、艇長邵侖、李寶英、吳建安、張家寶、宋繼宏、易元方、郭秉衡、韓運楓、陳務篤、林微琛、張汝槱等人向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發出致敬電。喜訊傳來,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親自發電報祝賀林遵和第二艦隊官兵,復電指出:「中國愛國人民建設自己的海軍和海防的偉大意志,不是任何反動殘餘所能阻止的」,鼓勵他們「團結一致,學習人民解放軍的建軍思想和工作制度,並繼續學習海軍技術,為中國人民海軍的光明前途而奮鬥」,盛讚起義是「南京江面上的壯舉」。

相關焦點

  • 國民黨海軍艦艇四宗起義失敗始末
    ,主動積極而卓有成效地進行了瓦解敵軍工作,於是國民黨海軍也和國民黨陸軍、空軍一樣,紛紛起義、投誠。劉俊英則被安排在海軍青島基地司令部中校參謀胡孝義家當「保姆」,擔任聯絡員與交通員工作。胡孝義也是劉建勝發展的對象,參與了策划起義的工作。劉建勝一方面通過劉俊英送出一些駐青島國民黨海軍的重要軍事情報;另一方面積極聯絡發展海軍人員,組織艦艇起義。
  • 海軍巡洋艦起義主要策劃領導者,正軍級大連艦艇學院副院長
    大多數讀者對國民政府軍隊中陸軍部隊的起義投誠事跡都有所耳聞,而對於國民政府海軍、空軍部隊起義事跡就了解的不太多了,尤其是踢到海軍起義事件時,大多只對發生在1949年4月渡江戰役前的國民黨海軍第二艦隊司令林遵率部起義的有所了解,其實有關於國民黨海軍部隊比較著名、大型的起義事跡,在1949年2月份就出現過,林遵將軍率部起義也是在此次成功起義的影響下促成的,這就是在解放戰爭史上著名的「重慶」號巡洋艦起義事件
  • 國民黨海軍的王牌戰艦重慶號為何投奔解放區?
    原標題:國民黨海軍的王牌戰艦重慶號為何投奔解放區? 重慶號原本是英國戰艦阿羅拉號,1936年下水,二戰期間在英國地中海艦隊服役,立下赫赫戰功。1946年,英國政府將已經退役的阿羅拉號贈送給國民黨政府,國民黨海軍組織大量官兵前往英國接受培訓,這是交接儀式現場。
  • 重慶號起義 遭國民黨空軍獵殺擊沉始末
    作者系臺灣歷史學者1949年2月25日凌晨,原國民黨海軍「重慶號」巡洋艦部分官兵趁該艦在上海吳淞口附近停泊時,猝不及防發動起義兵變,艦長鄧兆祥被起義官兵說服,親自指揮「重慶號」航向業已解放的山東煙臺。為防止這艘海軍旗艦為對手所用,蔣介石密令國民黨空軍執行獵殺「重慶號」的任務。
  • 揭秘:66年前「重慶艦」起義之謎 揚州人王頤楨策劃
    在青島期間,攝製組採訪了「重慶艦起義」的主要策劃、領導者,重慶軍艦士兵解放委員會主席王頤楨等人,青島是攝製組到達的第一站,之後將到當年重慶艦在國內停靠過的南京、上海、煙臺、葫蘆島等城市展開攝錄。1949年2月25日,國民黨軍海軍部隊中最大的巡洋艦「重慶」號,在上海吳淞口起義,直駛解放區煙臺,這是我國人民革命戰爭中一件震驚中外的重大事件。而這次起義主要策劃者、領導者王頤楨是揚州人,他編著的《重慶艦起義——永不磨滅的歷史記憶》披露了很多鮮為人知的驚險細節,還原了歷史的真實。
  • 此人是國民黨海軍艦長,1949年和平起義,主動留在大陸過得如何?
    鄧兆祥在解放戰爭末期擔任了國民黨海軍巡洋艦「重慶號」的上校艦長,因為厭惡內戰,不願意把槍口對準自己的同胞。1949年2月25日,鄧兆祥在吳淞口舉行了震驚中外的「重慶號起義」,宣布脫離國民黨,加入解放軍海軍,並且主動留在大陸。那麼,和平起義後的鄧兆祥晚年的結局怎麼樣呢?鄧兆祥出生於1903年,他是廣東省高要縣人。
  • 62年前國民黨黃安艦起義 成人民海軍第一艘軍艦
    62年前,國民黨海軍「黃安」號軍艦在青島勝利起義,成為了人民海軍的第一艘軍艦——那是一艘排水量只有745噸的護航驅逐艦。  從黃安艦到航空母艦,中國人民海軍劈波斬浪,駛向大洋。  日本賠償的「接22」   以起義之日計算,黃安艦屬於國民黨海軍的時間算起來還不到兩年。
  • 人民海軍首艘軍艦誕生記:起義巧妙騙過美艦(圖)
    ,並收到了他寄來的海軍北海艦隊黨史辦整理的回憶資料和起義領導照片。這些珍貴的資料和親口講述,為我們再現當年「黃安」艦起義的歷史實情幫助極大。  「黃安」艦是一艘日本的護航驅逐艦。1945年下水,排水量810噸,最高航速16.5節,艦員編制126人。二戰結束時,盟軍將日本聯合艦隊尚存的131艘中小型軍艦分四份,由抽籤分配給中、美、英、蘇四國作為戰爭賠償。
  • 民國海軍艦艇監造官,代表中國參與起草聯合國憲章的起義將領
    雖然在海軍官兵中仍未擺脫甲午海戰慘白的陰影與餘悲,但整體發展還是以積極、良好的狀態示人,單從先後建立起的福州馬尾船政前後學堂、天津北洋水師學堂、廣東黃埔水師學堂、京師昆明湖水師學堂、南京江南水師學堂、北洋旅順口魚雷學堂、威海水師學堂、煙臺海軍學校、湖北海軍學校、南京海軍雷電學校、馬尾海軍學校、福州海軍飛潛學校、葫蘆島海軍學校、軍政部電雷學校、青島海軍學校等就可見對海軍人才培養的重視和投入,不僅為國家正朔的國民政府海軍
  • 防守炮臺6年的海軍戰將,接收日本軍艦,起義留用將領中的傳奇
    而這其中就不得不提到中國福建籍的海軍官兵,以及其中經歷過北洋政府、國民政府、人民政府海軍的傑出將領——方瑩。方瑩,1889~1965年2月26日,字琇若,福建福州市閩侯縣上街鄉莊南村人,後遷居至福州市安泰河朱紫坊48號;北洋水師管帶方伯謙之孫。國民黨海軍抗日愛國、起義留用將領。
  • 汪偽海軍起義,成立八路軍海軍支隊,為我軍海軍的奠基
    起義部隊登陸後,即被膠東半島中共地方黨組織獲悉,他們很快報告了八路軍東海軍分區。11月22日,東海軍分區在文西縣召開了命名大會,把起義部隊編為山東膠東軍區海軍支隊,下屬5個中隊,鄭道濟同志為支隊長,歐陽文為政委,王子恆副支隊長。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第一支海軍部隊。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但駐青島的日偽軍在國民黨的授意下拒絕向八路軍繳械投降。
  • 起義的重慶號被炸,讓人民海軍的第一艘大艦得而復失
    其實,國民黨海軍與重慶號失去聯繫已經4天了。起初他們不敢把這個消息報告給蔣介石,而是一連數日不斷地用無線電呼叫重慶號艦長鄧兆祥,勸他返回上海。鄧兆祥始終不應,只一股勁兒地往北開。眼看重慶號是鐵了心要投奔共產黨,海軍才把這個消息報告給了正蟄居在老家奉化的蔣介石。得知重慶號起義,蔣介石怒不可遏。
  • 紅色膠東之崢嶸歲月丨劉公島、龍鬚島偽海軍起義
    參加起義的部分偽海軍官兵 日軍得到起義消息後,從青島派飛機尋找起義部隊的蹤跡,伺機轟炸,起義部隊巧妙躲避 劉公島偽海軍起義的消息,經膠東《大眾報》、延安新華社、《新華日報》等媒體和報紙的報導,很快傳遍膠東半島,傳到國內外,連美國舊金山電臺也轉發了起義消息。這些報導引起強烈反響,深深觸動了駐龍鬚島偽海軍官兵。
  • 1949年「黃安」艦青島起義始末
    國民黨海軍將該艦編為「接22號」,送青島海軍造船廠修理並安裝武器;1947年下半年開始調配人員,並命名為「黃安」號,隸屬國民黨海軍第二軍區。一    1948年春,中共青島市委得知在青島鐵路中學從事地下工作的王志進的胞兄王子良在「黃安」艦擔任副槍炮官,即動員王志進承擔策反任務,7月王子良被發展為地下工作者。
  • 紅色海軍的崛起:蘇聯海軍第五分艦隊的「焦點一號」陽動演習行動
    在這樣的軍事背景下,1971年蘇聯海軍決定各艦隊在其轄區內同時展開演習和作戰演練,演習地點選擇在靠近北約組織國家的領海附近,以顯示蘇聯海軍的作戰能力,並產生震懾的效果。例如,蘇聯海軍波羅的海艦隊的2支軍艦編隊進行了陽動演習,太平洋艦隊則沿美國海岸附近進行了巡航,地中海的第五分艦隊則在靠近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領海的區域進行代號為「焦點一號」陽動演習行動。
  • 淮海會戰,決定國民黨的敗亡
    11月8日,國民黨第59軍、77軍,在第三綏靖區副司令何基灃、張克俠率領下,在淮海前線駐地臺兒莊地區舉行起義。第59軍、77軍原為馮玉祥西北軍舊部。張克俠、何基灃皆為中共地下黨員。為組織起義,周恩來與葉劍英曾分別對張克俠和何基灃做過指示,經過張、何二人的工作,該部在淮海戰役開始前已做好了起義準齋。 11月6日,戰役打響。
  • 陳修良:潛伏南京從未暴露,策反國軍轟炸總統府,1998年91歲離世
    要說起中共紅色女特工陳修良(1907年-1998年年),她的潛伏功勞太多了:策反國軍空軍轟炸南京總統府,氣得蔣介石當場吐血。她僅僅用了3年在南京的潛伏時間,就獲取了大量國民黨高級絕密情報。為我軍橫渡長江,解放南京,立下不朽之功。
  • 湘南起義
    朱德、陳毅在中共宜章縣委的緊密配合下,取智宜章縣城成功,發動了宜章年關暴動,打響了湘南起義第一槍。宜章,成為湘南起義的策源地。在這裡,揭開了湘南起義的序幕;在這裡,成立了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師;在這裡,成立了湘南第一個紅色政權——宜章縣蘇維埃政府;在這裡,組建了湘南第一支農軍——工農革命軍獨立第三師。
  • 戰史今日2月25日:「重慶」號巡洋艦起義
    1949年2月25日,國民黨海軍最大的巡洋艦「重慶號」,在艦長鄧兆祥率領下,全艦官兵547人在上海吳淞口發動起義。該艦起義後由吳淞口向北航行到達東北解放區。「重慶號」於3月19日被國民黨政府派出的多架B-2重型轟炸機炸沉於遼西葫蘆島附近的渤海灣內。艦上官兵安全登陸,進入東北解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