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美食遍地
除了火鍋和小吃
不能繞過的還有這個地方
↓↓
青城山
或許有人會不解
一座山跟吃有幾毛錢的關係?
資深的美食達人都曉得
青城山有「青城四絕」:
洞天乳酒、青城貢茶、白果燉雞、青城泡菜
而更讓人念念不忘難以忘懷的
還有它——
青 · 城 · 山 · 老 · 臘 · 肉
每當提起它
吃貨們的嘴角就流下了不爭氣的淚水…
今天我們就來好生擺一哈~
臘肉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商周時期。說起做臘肉,各地都有絕招,而青城山老臘肉,毫無疑問,是這座山贈於人間的美味。
在青城後山,人們一直遵循祖輩流傳下來的腊味傳統工藝,一代又一代餵豬、砍柴、挑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只要走進任何一戶農家,都能看見灶臺上懸掛的紅亮亮的老臘肉,讓人垂涎欲滴。
青城山老臘肉,精選半肥半瘦山豬肉,用柏樹枝條樹葉長時間燻烤,肥肉的油脂被蒸發,產生獨特的煙燻香。哪怕是正在減肥的美女,也會忍不住夾上兩片放入口中。
要做好吃的臘肉,就離不開原生態的好豬肉。
青城山的農戶們給豬兒餵的是豆漿稀飯、鮮豬草煮熟加米糠。其它地方一頭豬養兩三個月,而青城山的豬至少餵一年才屠宰。
用五花肉是最好的選擇,這樣做出來的臘肉噴香還不膩。
將鮮肉切成長條,均勻撒上鹽。
放入花椒進行醃製,為了使肉入味均勻,隔一天就要把肉翻一遍,讓鹽味、香味都滲透到肉裡。
放在柴灶上燒青槓柴、杉木柴、香椿柴、柏枝、花生殼、核桃殼慢慢燻,燻黃、燻黑;
短則半月,長則要燻上個三五月,成為名副其實的「老」臘肉。
燻烤的火候 決定了臘肉的品質,農家使用文火燻烤,燻烤時間長,臘肉烘得幹,質緊實,皮有彈性,肥肉肥而不膩,瘦肉緊實不塞牙,肥瘦相宜,百吃不厭。
用時間換美食的態度,只有真正的農家人才能做到。
煮老臘肉時,一般先用淘米水洗,再用山泉水清,入鍋中煮,不到20分鐘,屋裡便肉香四溢了。
撈起來晾一晾後,用刀切成薄薄的半透明的肉片。
青城山老臘肉外觀黑黃色,層次分明、肉皮金黃,具有光澤,瘦肉切開呈玫瑰色。
別看哪些紅亮亮的青城山老臘肉有點肥,但是它肥而不膩,吃進嘴裡滿口溢香,回味悠長,叫人無法停筷。
臘肉的吃法很多,青城山當地最獨特的就是野韭菜炒臘肉。臘肉的燻味加上野韭菜的清香,融在一起成了一種奇妙的味道。
說了半天,青城山老臘肉哪裡買?
給個參考地址:
青城山鎮及各大超市均有賣哈~
來個視頻解解饞~
好一口老臘肉
秒殺各種「小鮮肉」
走,約起吃一個~
綜合:每日都江堰、青城山-都江堰、遇見都江堰、更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