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吃肉的「老頭魚」,以前多到沒人要,如今卻成美味,你認識嗎

2020-10-18 三農小田

摘要:東北這種吃肉的「老頭魚」,以前多到沒人要,如今卻成了人們餐桌上的美味,你認識嗎?

東北的老頭魚是一種冷水魚,在東北很久以前都是,那種棒打狍子,瓢取魚的物產豐富的年代。這種老頭魚,也就是餵雞鴨的東西,誰也沒把它當做成美味。可是近些年來,隨著人們不斷地去捕撈河裡的魚,現在大河裡的冷水魚也是越來越少。自然而然的,這種冷水魚叫做老頭魚的,也成為了人們餐桌上的美味。

老頭魚又叫沙姑鱸子,也有人叫它山胖頭,這種魚活動性不強,不遠遊,生命力極強,在缺氧的情況下也能生存,在水較淺的泡子裡也能越冬。冬天來臨,水面結冰,但它可以潛伏在水底泥土中,幾乎一動不動,就像青蛙和蛇一樣處於冬眠狀態。正因這老頭魚有這般本事,於是,也有人叫它還陽魚。

說起老頭魚,北大荒人沒有不知道的,東北民謠:「棒打狍子瓢舀魚」,舀的就是北大荒沼澤地水泡子裡的老頭魚。說瓢舀魚有點誇張,不過,釣魚是實實在在的事,釣魚咱也不是外行,但也算不上內行。以前曾有過在大河中釣魚的經歷,找根柳條子或色木棍,綁上根竹梢子,這就是釣魚的魚竿;再找根高粱杆,選出一段,撥去外皮,只留下中間的芯,往魚線上一系,這就是魚漂。就這樣簡陋的設備,也常常是收穫頗豐。其實,不是釣術高明,而是河中魚太多。

聽朋友介紹說,這老頭魚由於兇猛和貪吃的習性所致,它比一般的魚都要好釣。釣竿不用細說,手杆就好;釣餌簡單,蚯蚓即可;漂適中就行,沒有什麼特殊要求;與釣其它魚所不同的是魚鉤掛好蚯蚓甩入水中,不要靜等,而是要藉助手杆上下的輕微運動來挑逗起老頭魚貪吃的欲望,從而誘其上鉤。

老頭魚不會像鯽魚那樣頂漂,也不會像柳根子那樣先逗食;它只要發現釣餌,便會毫不客氣地將其一口吞下。也就是說,你只要見到漂被猛地拉了下去,這魚就算釣著了;而且你不必擔心它會吐鉤,因個性所致,它常會把鉤給吞到肚子裡。老頭魚習慣於吞鉤,因此,釣它也是很費魚餌的,釣三兩條就得掛一次魚餌。

這老頭魚還真的好釣,不一會兒的功夫就釣了十幾條。旗開得勝固然好,但得意忘形卻千萬要不得。這不,高興之時,一不心卻將裝蚯蚓的餌料盒弄到了池中。只能再去挖蚯蚓了;垂釣『工作』也只好暫告一段落。這時,旁邊有人說:聽說以前有人用肉渣釣過老頭魚。用肉渣釣魚,還真有點創意。有腿快的,早已去廚房找來幾小塊碎肉。用刀切成適當小塊兒,掛到鉤上;甩杆,暫時的寂靜。正當大伙兒都對用肉釣魚的做法產生疑問時,突然,魚漂被猛地拉入水中;收杆,一條老頭魚也隨之露出了水面。這老頭魚不愧是肉食魚,兇猛的本性讓它連豬肉也不放過。

在以前,這是沒人願意釣到老頭魚的,就算釣到了也是扔在河邊,沒有人會要的。因人們都說它有毒,就連用它來餵雞餵鴨子也不敢,所以很多,也容易釣。而如今,卻成了人們餐桌上的美味。老頭魚肉質細嫩,刺少味美,富有營養。這種魚儘量別幹炸;宜做醬燜或紅燒,無論哪種做法,都是一道不錯的美味。

相關焦點

  • 東北有一種凍不死的老頭魚,以前沒人吃,現在身價高,醬燜味道香
    本期導讀:東北有一種凍不死的老頭魚,以前沒人吃,現在身價高,醬燜味道香黑龍江是一個多水的省份,水產極其豐富。淡水魚可是黑龍江美食中的極品。因魚的種類太多,有句俗語:三花五羅,十八子,七十二雜魚,就都包括了魚的種類。
  • 這種純野生魚凍不死,以前沒人吃,現在身價倍增,用來醬燜太香了
    這種純野生魚凍不死,以前沒人吃,現在身價倍增,用來醬燜太香了。大家好,我是琦哥說美食,祝大家開心每一天。我老家在黑龍江,往年這時候已經能吃到開江魚了,經過一冬天的休養生息,這時候魚肉質甜美,真是好吃極了。
  • 東北以前一種沒有人要的雜魚,今成為香餑餑,上百元一公斤,為啥
    導語:東北以前一種沒有人要的魚,如今成為香餑餑,上百元一公斤,為啥?曾經在黑龍江生活過幾年,當地的水泡子裡,有一種非常常見的魚,被當地人稱作老頭魚。據當地人說,這種魚以前沒人吃,近些年來,竟然被消費者追捧,價格猛漲。大一些的老頭魚,在經過飯店烹飪加工以後,屬於淡水魚中的高端美味佳餚,價格昂貴。
  • 農村這種野草,以前農民拿來製作醬油,如今卻很少見,你認識嗎?
    如今祖國發展得越來越好,農村的生活也慢慢變好了,不會再和以前那樣窮苦了,要知道以前農民壓根就吃不飽飯,有時候甚至只能到野外去找野草當菜吃,比如說蛤蟆草,苦菜等等,不過如今很多野生植物卻很少見了,比如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農村這種野草,以前農民拿來製作醬油,如今卻很少見了,你認識嗎?
  • 這種野草,太珍貴了,以前沒人要,如今卻成稀罕貨
    在生活中我們都離不開植物,特別是我們每天身體所需的維生素,都來源於植物的成分,所以能提供價值的植物就相當受人們的青睞,那今天筆者就跟大家介紹一種常見的野草,這種野草以前長在路邊都沒人要,後來因為它的價值被發現後,如今都成了稀罕貨了,野生的基本很難看得到,可想它的價值有多珍貴,這種野草就是馬頭蘭
  • 這種魚冬天冰封凍不死,兒時一條蚯蚓釣一盆,如今吃過的人不多
    比如會蜇人的魚蜂子,趴在石頭上覓食的石爬鮡,貼在水面遊動的餐條魚,在東北的野泡子裡有一種魚,冬天冰封凍不死,長得醜還會咳嗽,人稱「老頭魚」過去窮人才肯吃,如今賣到50元一斤成為稀罕貨。
  • 這種美味是茶樹上的寄生,以前農村娃經常吃,如今很少有人認識
    首先,在這裡要對大家表示由衷的感謝!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這種美味是茶樹上的寄生,以前農村娃經常吃,如今很少有人認識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奇怪的事物,比如大自然中的一些植物,沒有根系也能生長,最佳的例子就是黃藤和桑寄生,它們都沒有根,卻能在其他植物身上旺盛的生長著,這得益於它們的寄生能力,它們寄生在別的植物身上,靠吸食其它植物的汁液為生,就像人肚子裡的蛔蟲一樣,屬於寄生物種。
  • 以前一毛一把沒人要,農民用它餵鴨子,如今30元一斤成稀罕美味
    導讀:以前一毛一把沒人要,農民用它餵鴨子,如今30元一斤成稀罕美味兒時農村的生活條件不好,不像現在有電扇有空調,那時候只有扇子,所以在炎熱的夏季,很多農民朋友都會躲到大樹底下避暑,或者乾脆帶娃們去山裡的小溪、小河裡去玩
  • 東北有一種幾乎凍不死的魚,以前沒名氣,現在吃貨發現,這魚真香
    又到了寒冷的季節,大東北已經被白雪覆蓋。這時候,就有不少人跑去東北看雪鄉,一望無際的雪白世界,房屋頂上冒出的白煙,這是獨屬於大東北特別的風景。更有不少吃貨,為了東北的美味佳餚,挺著寒冷,在雪鄉吃亂燉,吃粘豆包,吃凍梨。
  • 這種叫「溪石斑」的小魚,以前很多,如今上百元一斤,你認識嗎
    山間小溪裡,這種叫「溪石斑」的小魚,以前多到泛濫,如今成稀罕物,價格暴漲,你認識嗎「溪石斑,五寸長,悠哉悠哉水裡遊,小孩叫,大人笑,釣竿放下它來到,手腳忙,嘴巴喊,眨眼功夫魚滿筐,湯水鮮,肉細嫩,吃罷好久還回味」。
  • 東北以前常見的淡水小野生魚,你吃過幾種?全吃過的人不多
    本期導讀:東北以前常見的淡水小野生魚,你吃過幾種?全吃過的人不多 東北的淡水魚品種豐富,主要以松花江流域和黑龍江流域為主,湖泊有興凱湖,鏡泊湖,查幹湖等大型湖泊,魚類品種有「三花五羅十八子」之說,東北水資源很豐富,所以野生的河魚很多,隨著環境的改變,水質的汙染,以前常見的淡水小野生魚漸漸的淡出了人們視野,市場上賣的都是人工養殖的魚了。今天分享下東北以前常見的淡水小野生魚,下面一起看看這些野生魚你吃過幾種?
  • 農村這種野草,以前用來餵豬,如今食用價值高,成了受歡迎的美味
    非常高興各位能在百忙之中點開這篇文章,在這裡小編要對大家表示由衷的感謝!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文章是:農村這種野草,以前用來餵豬,如今食用價值高,成了受歡迎的美味在以前的貧苦年代,農村地區的飲食基本都是自給自足,很少到街上買,想吃蔬菜就自己種一點,而想吃肉就自己養一些豬牛羊,尤其是養豬,在農村非常才普遍,幾乎家家戶戶都在養,所以很多從小在農村長大的人,都有過割豬草餵豬的經歷。
  • 農村這種「石扁頭」魚,你認識嗎?以前很多,如今價格昂貴很稀罕
    農村這種叫「石扁頭」的魚,你認識嗎?以前很多,如今價格昂貴,上100元一斤,很稀罕早年間,農村生態環境沒有被汙染,野生資源豐富,山間小溪江清水淺,魚蝦成群,誇張點說,那就是「一半是水,一半是魚。」隨便拿個竹籃去罩,也能弄到不少。
  • 個頭不大,常誤認是小雜魚,卻要80元一斤,沒點勇氣不敢吃!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除了常見的青草鰱鱅魚之外,溪流或湖泊中以前少人問津野生魚如今成為稀罕貨,比如今天說到的這種野生魚,個頭不大長得醜俗稱「老頭魚」,賣80元一斤,卻少有人知其價值。
  • 這種魚看起來很醜但很美味,冷凍之後還能「復活」,你見過嗎
    有時候可能會遇到體型很大的魚,也可能會遇到一些很漂亮但不知道名字的魚,不過在小編的家鄉,卻有一種魚,它在被冷凍之後還能「復活」,我們這兒人都叫它「老頭魚」。老頭魚在國內的分布範圍還是比較廣泛的,多數地方也都能發現它們的存在,雖然它們看起來是很醜陋的,但是它們吃起來卻是很難得的美味。
  • 這種水果被稱為「樹上花生」,以前掉地上沒人吃,如今卻賣得很貴
    這種水果被稱為「樹上花生」,以前掉地上沒人吃,如今卻賣得很貴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到這樣的一種植物,它以前常常掉在地上的時候,沒有人去撿來吃,不過如今價格卻是非常的貴,不知道你看了圖片之後,知道這種水果叫做是什麼嗎?
  • 長相奇醜的老頭魚,憑藉野生優勢,成為東北特色,將其醬燉最下飯
    我們之前介紹過東北的一種野生食材——老頭魚,並得知這種魚用醬燜的方式最好吃。本文,我們便介紹一下醬燉老頭魚的做法。醬燉是我國一種比較常用的烹飪方式,用這種方法可以做出很多美味佳餚,比如醬燉豆腐、醬燉芸豆、醬燉泥鰍等。
  • 有人說它是蝦虎魚,也有人說它是筍殼魚,但我們叫它「老頭魚」
    在小編這邊有一種小魚,這種魚的個頭體型都不大,但它們的肉質鮮美因此很受歡迎,如今在市場上的價格也是非常的高,我們這邊人都叫它「老頭魚」。這種魚兒的分布範圍還是不錯的,在國內的一些地方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不過也因為地域的不同,這種魚兒的數量也有所不同,甚至在一些地方已經很難見到它們了。
  • 凍不死的「還陽魚」,亂燉是東北人的童年,如今60一斤真吃不起了
    從南邊福建,廣東,海南的亞熱帶,一直到北邊黑龍江,北京,內蒙古的北溫帶。這也就讓中國的天氣地理差異性特別大。就比如到了這個時節,北方已經開始下起初雪穿著棉襖,但是南邊卻還在穿著短袖曬著太陽,這兩幅截然不同的面貌就真切地在中國發生,不得不說這是中國充滿獨特的一面。
  • 東北的老頭魚是一種什麼魚?怎麼做好吃?
    東北的老頭魚,大名就叫老頭魚,也有叫老實頭子的,在全國各個地方還有不同的名字,老頭魚個頭不大,身體能長到二十公分左右,最大的老頭魚體重也就二兩左右,身上無鱗,大腦袋,大肚子,黑黑的,叫老頭魚也是最恰當不過的了,由於長相有點寒酸,地位有點低下,名字也是有點土氣的,老頭魚喜歡在池塘裡,小河溝,及低洼潮溼沼澤地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