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間小溪裡,這種叫「溪石斑」的小魚,以前多到泛濫,如今成稀罕物,價格暴漲,你認識嗎
「溪石斑,五寸長,悠哉悠哉水裡遊,小孩叫,大人笑,釣竿放下它來到,手腳忙,嘴巴喊,眨眼功夫魚滿筐,湯水鮮,肉細嫩,吃罷好久還回味」。小時候在小溪河裡抓魚的情景至今還記憶猶新。
在農村野外的水域裡,有著很多的小雜魚,尤其是在環境良好,水質清澈的溪流裡,魚兒諸多,蝦蟹遊弋,是很多人兒時的玩耍樂園,捉魚摸蝦也是兒時最喜歡做的事情,那時候山清水秀,野生資源也豐富,隨便弄個捕魚的小工具就能收穫一餐美味,其中有一種叫「溪石斑」的小魚最常見,我們那時也不知它叫啥名堂,反正就叫它為「小魚仔」。
溪石斑,喜歡在石頭縫間來回穿梭,主要以石頭上的苔和水中的浮遊物質為食,生長速度非常緩慢,能長到十釐米長就算大魚了。魚兩側中間有黑白相間的斑紋,所以就叫溪石斑,溪石斑雖然體型瘦小,個頭不大,但味道極其鮮美,口感鮮嫩,肉質細膩,營養豐富,如按現在的話來說,是難得的山珍野味。
我記得,每年的夏天,天氣炎熱,我們小朋友喜歡跑到山上的小溪邊玩水,那小溪真是涼爽,邊玩水邊捉小魚,把小溪石頭翻開,抓小石頭蟹和溪石斑魚,有時候能抓十幾條,因為太小又不夠一餐,有時候拿回家餵雞吃了。
這種魚,對水質要求極高,要在清澈見底的水裡,才能繁殖、存活。近二十幾年來,隨著水質的越來越差,再加上人們用電魚機、絲網、地籠……過度捕勞,幾乎見不到它們的蹤跡了。所謂物以稀為貴,野生的更是稀有了,因此,價格也是開始暴漲,據說現在賣到了上100元一斤,尤其是在一些農家樂,沒有幾百元,恐怕是吃不到的。再說了,也不知道是正宗野生的還是冒牌貨呢!
溪石斑,學名光唇魚,是一種原生溪流魚類,對水流水質和溶氧有一定要求,由於其經濟價值高,現在也有人工養殖,據說浙江有些水庫網箱在養,市場價格很高。
溪石斑養殖技術
水源要以無汙染溪水,用渠道引進池塘,以流水養殖為主,一端進另一端出,水深1米左右為宜,池中最好放些礫石,以便給魚隱藏,人工養殖需投餌料,可以投餵蛋白質含量較高的蝦餌料或鯉魚餌料,水質日常管理要求清澈,夏天光線太強要及時遮陽。這裡只作簡單介紹,如有興趣的朋友,可進一步了解,或許不經意間能給你帶來拋磚引玉的效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