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曾經獲得坎城獎項的華語電影,你了解多少?又看了多少

2020-12-21 小林扯八卦

謎之電影介紹,今天說一下90年代21世紀初獲得坎城獎的華語電影吧。全世界呢有四大電影節,分別是我們熟悉的奧斯卡金像獎、柏林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坎城國際電影節。其中坎城電影節一直是藝術電影的先鋒,在為期11天的時間裡呢,將展示這一年度幾乎是最好的藝術電影。有的時候會有人抱怨這是一個偏及傲慢刁鑽的電影節。但這恐怕也是先鋒的另一種說法吧。

坎城電影節的活動呢會分為六個單元,主競賽單元、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那麼主競賽單元就是坎城電影節的一個最核心的單元了。每年都會公布一個將近20部電影的片單,這其中匯聚了全世界最精英的一些導演的新片。非競賽單元的就是以提拔新人為主的,一直以來其中的單眼雙周和一種注視發掘了不少新人導演。我們華語電影呢,也曾經在坎城斬獲了不少的榮耀,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在坎城電影節獲獎的華語電影。

青紅

首先來說的呢是2005年獲得第58屆評委會大獎的導演王小帥的作品《青紅》,由高圓圓和李斌主演的。這個故事的大背景呢是在六十年代的時候,那時候有很多到貧困地區去插隊落戶的時代的狀況吧,女主青紅就是高圓圓飾演的這個女孩兒呢愛上了當地的一個小夥子叫小根。那他的初戀卻被父母給阻止了,因為她的父親決定要返回上海了,所以他們倆也必須分開。對於這件事呢青紅也抗爭過,然後呢,也影響到他的心情吧。所以她和小根見面的時候呢,就顯得比較冷淡了,可能也是覺得沒有什麼希望吧。那結果小根呢因為特別年輕了就愛恨交織了,就把她給佔有了。結果我們知道在那個年代,對於這樣的案件的處理和現在是不同,是一個非常殘酷的懲罰。這個小根這個人就被毀了。青紅也在她的人生裡留下了一個不可癒合的傷口吧。

接下來這部電影呢,是一部和抗日年代有關的電影,是姜文導演的《鬼子來了》,他獲得了2000年第53屆評委會特別大獎。在電影的最初呢,是河北的一個農村,村民馬大三他呢半夜有人把兩個麻袋扔到他家裡,這兩個麻袋裡呢,分別裝的是鬼子花舞小三郎和漢奸翻譯董漢成,兩個麻袋扔給他呢,聲稱過幾天會來取,但是卻一直沒有來。這就變成了一個棘手的難題了。那他會怎麼樣處理呢?雖然我們曾經在大熒幕小熒幕上看見過那麼多。抗戰電影或者是電視劇,但是這一部呢和那些都不同。他講的到底是什麼?姜文想要說什麼?我覺得不看這部的話。其他手撕鬼子的戲都白看了。雖然他展示的是在一個抗戰這樣的大時代背景下的故事,但這個故事所探討的卻絕不僅僅是抗戰的問題。

花樣年華

這部呢是更多的我們的觀眾所熟悉的電影是王家衛的《花樣年華》他獲得了2000年第53屆特別技術獎。梁朝偉呢憑藉此片獲得了最佳男演員獎。主演不用說了,梁朝偉,張曼玉。他講的是60年代香港的故事,報館的編輯周慕雲。他是一個已婚的男人和蘇麗珍,就是另一個人的太太成了鄰居。他們兩個都發現自己的配偶有婚外情了,所以兩個人開始商量對策。但是慢慢的呢時間久了以後也開始有了一些閒言閒語,然後她們的心呢也不再是止水一片了。這是一部超曖昧的戲,很多人特別喜歡《花樣年華》,當然還包括張曼玉在當中換了多少套的旗袍,視覺上也是非常有美感,非常享受的一部戲。

荊軻刺秦王

下面的是陳凱歌導演的《荊軻刺秦王》獲得了1999年第52屆坎城電影節的技術大獎,主演的也是一個非常強大的陣容啊,是當時的張豐毅,李雪健,鞏俐,王志文,孫周,潘長江,趙本山,丁海峰,周訊。講的是戰國時代的故事。我們作為中國人都知道荊軻刺秦王是哪一個典故啊,但是陳凱歌的這個重新演繹,使整個電影和故事充滿一種粗曠的原始的力量。周迅在其中飾演的盲女讓人還是印象挺深刻的。然後張豐毅和李雪健這兩個主角的表現也是很有張力,把一個大時代的大事件當做一個藝術電影題去表現,用文藝片的手段來表現,這樣的作品現在真的已經看不到了。這恐怕只能是在90年代90年代末有幸才能產生了一個作品。

霸王別姬

接下來要說的是中國唯一一次得到金棕櫚大獎,其實也就相當於坎城的一等獎得主是《霸王別姬》陳凱歌的作品。他獲得了1993年第46屆金棕櫚大獎,主角那是這些人,請記住他們的名字張國榮,張豐毅,鞏俐,葛優,英達,蔣文麗。簡單說的話呢,就是段小樓和程蝶衣是一對唱京劇,特別是《霸王別姬》這個選段的一對師兄弟,然後呢段小樓後來又遇到了妓女菊仙,三個人之間的一些愛恨情仇,這當中不僅有歷史,有家國,有愛情,有各種各樣的感情交雜在其中。《霸王別姬》的經典呢是毋庸置疑的,他的解讀也是多重的,不是一兩句話能夠說清楚的。具體的呢就不詳細解讀了,想探討的小夥伴去戲裡探索吧,很經典的一部。

春風沉醉的夜晚

其他獲得過坎城獎項的華語電影還包括《春風沉醉的夜晚》,是2009年第62節最佳編劇獎,導演是婁燁編劇是梅峰。《京城夏日》2006年第59屆關注單元最佳影片獎,導演是王超編劇也是王超。還有《戲夢人生》《菊豆》《一一》。近幾年得獎的作品罕見,華語電影還有很強的可塑性,希望以後能出更優秀的作品吧

相關焦點

  • 華語電影獎項與歐美影視圈獎項有多大的差距?差距在哪裡?
    關注電影的朋友們都知道,在華語影壇,最有影響力的基本上就是「三金大獎」:臺灣的金馬獎、內地的金雞獎、香港的金像獎。除此之外也有諸如百花獎、華表獎、以及各大電影節的獎項等,雖然 沒回炒作很多但是含金量不太高。歐洲的主流影視獎項是:坎城、威尼斯和柏林三大一流電影節獎項。
  • 霸王別姬成絕唱的坎城,今天揭曉入圍名單了,這兩部華語電影入圍
    今日,第71屆坎城電影節揭曉了各個獎項的入圍名單。今年中國一共有兩部電影入圍坎城競賽單元。賈樟柯的《江湖兒女》入圍了主競賽單元,有希望爭奪最高獎項金棕櫚。是枝裕和的《第三度嫌疑人》目前正在中國熱映,而戈達爾今年已經88歲高齡了,他是法國電影新浪潮運動的代表人物。《江湖兒女》由廖凡、徐崢、馮小剛、張譯、董子健等共同出演。電影依舊圍繞賈樟柯的故鄉山西展開,講述了模特巧巧和計程車公司老闆斌哥的故事。據悉,這已經是賈科長十年內的第五部作品入圍坎城了。
  • 坎城電影節百科:歷史、單元介紹和獎項設置
    亞洲首部獲得金棕櫚作品是1953年日本導演衣笠貞之助前輩的《地獄門》,華語電影唯一一部榮膺金棕櫚獎的影片為陳凱歌的《霸王別姬》(1993年,與澳大利亞女導演簡·坎皮爾執導的《鋼琴課》並列)。 去年和前年來自法國的《人與神》、《預言者》也曾在坎城「惜敗」,拿到了帶有安慰性質的「大獎」,意味著它們與「金棕櫚」或許曾經只有「0.01公分」那麼近。
  • 三人談|2018年坎城電影節:華語電影的重新起航?
    但從最終反響來看,這應該是一個比較勉強的選擇,或者說為了選一部華語片而選的可能性很大。一個總體的感覺是,隨著中國電影市場高速發展,目前從商業市場方面考慮,坎城越來越需要拉攏整個中國電影產業,來坎城中國買家也越來越多;但另一方面,相比於1990年代和2000年代華語電影的巔峰位置,現在的華語電影陷入一個相對創作低谷。
  • 坎城2020片單精選:兩部華語片,一部喪屍片,夠看
    2020年坎城電影節的片單還是發布了。本來不打算寫,因為之前傳言說《法蘭西特派》等主要電影都要延期上映,不會參展。誰知56部電影之中,韋斯·安德森導演的《法蘭西特派》榜上有名,還有兩部華語電影,史蒂夫·麥奎因、維果·莫滕森、凱特·溫斯萊特等好萊塢明星的新作,甚至還有一部喪屍電影。在保持了文藝風格的基礎上,這一屆的「坎城2020」比往年正式的坎城要更多元。
  • 今年的坎城電影節不帶華語片玩了?
    《米粒之石》劇照回顧過去15年華語電影在坎城的「戰績」,華語電影確有「大小年」之分,去年賈樟柯與侯孝賢雙雙攜新片入圍主競賽單元,賈樟柯拿下坎城終身貢獻獎的金馬車,《聶隱娘》則獲得了電影節期間場刊的最高評分並將最佳導演獎收入囊中。
  • 兩部華語短片入選坎城電影基石單元,中國導演張濤獲創投首獎
    原創 導筒directube 導筒directube2020坎城電影節電影基石單元今日公布入圍短片名單,共有兩部華語短片入圍,分別是《安眠旅舍》(導演:王凱民)與《島嶼故事》(導演:張林翰),兩位導演均來自紐約大學,今年無中國大陸院校短片入選。
  • 金雞獎調整為一年舉辦一次,將成華語影壇含金量最高的電影獎項
    華語影壇三大電影獎項分別為金雞獎、金像獎和金馬獎,這也是華語影壇的最高獎項,關於這三個電影獎項含金量的問題也是產生過很多的爭議,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三個電影獎項的含金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周迅是首個獲得三金影后的女演員從電影獎項設置的時間來看,金馬獎的時間最為悠久,已經有五十多年的歷史了,而金像獎和金雞獎目前只有三十多年的歷史。
  • 入圍歐洲三大電影節的「秘密」|威尼斯電影節|坎城|坎城電影節|...
    * 1979年,柏林電影節將舉辦時間從原來的6~7月提前到了坎城之前的2月,擺明了是要搶奪最佳影片的世界首映,成為世界第一,柏林和坎城之間的梁子就此結下。* 很久以來,坎城的「海灘派對」一直是派對中的派對。但政府有規定,凌晨一點前必須強制休兵,所以如果有人和你說」我們在凌晨兩點左右在海灘見面」意味著此人把你當成個傻子,要放你鴿子了。
  • 盤點那些華語影壇的優秀國際級導演
    2000年,李安的電影《臥虎藏龍》成功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項,這也是目前為止唯一一部贏得該獎項的華語電影。李安也貢獻了臺灣影壇僅有的三次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英年早逝的楊德昌雖然沒有留下太多的作品,但卻基本部部經典,很少出現低質量電影。楊德昌的最後三部電影《一一》、《麻將》和《獨立時代》分別入圍過坎城和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提名。1991年拍攝的經典作品《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則一舉拿下了當年東京電影節的評委會大獎。
  • 侯孝賢坎城定律六次應驗:入圍必遇華語勁敵
    還是坎城,還是侯孝賢和蔡明亮。2001年是個好年份,因為2000年,華語電影風靡了整個坎城。帶著這份榮耀和好心情,楊德昌也加入了評審團。   這屆坎城留下了一個美談,楊德昌為杜篤之爭取到了一個獎項。這說明,當評電影節委,語言溝通能力要好,態度要堅決果斷。楊德昌並不是力排眾議,而是跟阿巴斯那樣,一上來就說,得給這兩部電影一個獎。眾人一看,也不是什麼重要獎項。
  • 法國坎城,我做東,你隨意!
    從張藝謀、陳凱歌、侯孝賢,到楊德昌、王家衛、蔡明亮……這些名字曾經高踞世界電影殿堂,他們每交上一部新作,必定引發公眾無數討論與期待。也有人說,「最好時光」永遠在當下和未來。越來越多的青年華語電影人,從自己腳下的土地汲取無限靈感,用電影為他們的時代打上最獨特的烙印。
  • 獨家解讀:侯孝賢坎城六次入圍均失獎_娛樂頻道_鳳凰網
    他跟侯孝賢一樣,從威尼斯柏林轉投坎城,悶片俱樂部又添一員。不過,兩部電影都沒有收穫。無論張藝謀、蔡明亮乃至是李安,他們在其他電影節展簡直是砍瓜切菜,拿下了一堆獎項,可是,一旦到了坎城,他們的好運氣總是留得不多。   從1997年鞏俐進入坎城評委會開始,華語電影人開始比較頻繁地參與這個遊戲。1998年,陳凱歌也當上了坎城評委,這一年的主席則是老馬丁-斯科塞斯。
  • 10部華語電影的巔峰之作,看一部少一部
    今天,就為大家帶來10部百看不膩的華語電影巔峰之作。第一部獲得金棕櫚的華語片,也是至今的唯一一部。豆瓣電影榜排名第二,評分9.6,好於99%的愛情片。如果有人問:你心中最好的華語電影是哪部?相信大部分的回答,都是這四個字,《霸王別姬》。
  • 爆冷奪得金熊獎的華語電影,一邊被捧,一邊挨訓
    /電影的回憶錄,將您對電影的回憶一一收錄/德國柏林電影節,世界上15個A級電影節之一,也是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電影節之一。其最高獎項金熊獎,與法國坎城金棕櫚獎,義大利威尼斯金獅獎等並稱世界電影最高獎項。這裡要提一句,我們熟知的奧斯卡並不是電影節,它的全稱是美國電影學院獎,是一個專門為美國電影設置的專業類獎項,只是加入了最佳外語片獎項才讓這個獎項具備了國際因素,與歐洲這幾大獎項有本質上的區別。
  • 為在坎城電影節上蹭熱度,丟人都丟到國外了!
    馬蘇的這條回復,給人感覺,好像電影《如影隨形》進入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去做宣傳去了。而實際上今年華語影片戰隊,只有兩部電影入圍了坎城電影節競賽環節。一部是賈樟柯新片《江湖兒女》入圍主競賽單元。一部是畢贛新片《地球上最後的夜晚》入圍關注單元。也就是說電影《如影隨形》純粹是去蹭熱度的。馬蘇是蹭紅毯去了。去蹭,去佔坎城電影節便宜,還如此的理直氣壯,真正讓人佩服其勇氣。這種勇氣,從何而來?
  • 如果今年坎城電影節取消,這些電影會何去何從?
    藉助坎城平臺,這些華語新片先在海外賺足聲量,對回國上映宣傳也有好處。同時,每年也有上千部電影在坎城電影市場進行國際銷售版權和發行等買賣交易。比如賈樟柯2015年的作品《山河故人》,該片入圍當年坎城主競賽單元,成本約4000萬元,在國內上映前夕就已通過坎城市場等平臺的海外版權銷售收回成本。
  • 坎城金棕櫚獎歷屆獲獎影片完整名單(獨家整理)
    金棕櫚獎是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的最高獎項,與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均為電影領域的國際最高獎項。坎城(香港稱「康城」,臺灣稱「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從1957年開始頒發。
  • 坎城電影節獎項全出爐,影帝爬上臺接受章子怡頒獎
    法國時間5月25日,第72屆坎城電影節閉幕式兼頒獎禮隆重舉行,坎城的老朋友章子怡盛裝亮相,為當晚新科坎城影帝頒獎。章子怡這次在坎城出盡風頭,讓全世界人領略了東方女性的魅力。不過也有不少人認為,作為中國人,能夠站在坎城頒獎席上,本身就已經是一種榮耀,不應該對她的語言水平太過苛責。本次新科影帝獲得者是來自西班牙的安東尼奧·班德拉斯,他憑藉電影《痛苦與榮耀》擊敗一眾對手,摘得新科坎城影帝稱號。
  • 泰國鬼片《能憶起前世的布米大叔》坎城折桂
    蒂姆·伯頓助陣的評審團製造了多個冷門和驚喜:事前並不張揚的《能憶起前世的布米大叔》擊敗眾多熱門影片摘下泰國電影第一個金棕櫚大獎;影帝首次誕下雙黃蛋,由哈維爾·巴登和艾力奧·吉馬諾共同分享;拿下影后桂冠的朱麗葉·比諾什則實現了柏林、威尼斯、坎城三大電影節的影后大滿貫。唯一入圍的華語電影《日照重慶》與獎項無緣,空手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