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到了冬季,燒傷燙傷的機率也會大幅地增加,因為大家喝的都是熱水等,一不小心碰倒的話,就可能會造成燙傷。若是輕微的燙傷的話,一般經過簡單的處理就可以去除熱源,或者是自己購買一些藥品塗抹就可以起到治療的效果,但若是嚴重的燙傷,我們就需要專業的清創。
01燒傷事件頻發,燒傷的程度是如何劃分的?什麼程度算Ⅲ度燒傷?
1、Ⅰ度燒傷
這種燒傷一般是表皮層受到傷害。一般表現為皮膚發紅,發癢,也可稱為紅斑燒傷。一般的表現為輕度的腫脹和疼痛,在2—3天後會逐漸地消失。燒壞的表層細胞由深層細胞進行修復。癒合的時間一般比較短,而且不會留下疤痕,但是可能會有一些輕度的色素沉著。
2、淺Ⅱ度燒傷
這種燒傷一般是傷到了皮層和真皮淺層。主要表現為皮膚出現紅腫。當你將傷口用清水浸泡的時候,一般會表現為皮膚發白,溢出一部分的液體,而且腫脹也會更加地明顯,並且由於刺激到了神經末梢,會導致劇烈的疼痛,或者是引起過敏等反應。
此燒傷,一般會在3—4天逐漸地結痂。如果沒有感染的話,那麼在2—3周就會逐漸地癒合。癒合之後會有色素沉澱,但是不會留下疤痕。
3、深Ⅱ度燒傷
一般會傷及我們的真皮深層。傷口一般表現為又紅又白,而且還會帶有一些出血的水泡,或者是可見的血管等。痛感不是很強烈,皮膚一般會比較溫暖。需要進行外科清創處理,以此預防感染。傷口可以在1—2天逐漸變得乾燥,若是沒有發生感染的話。
3—4周可以逐漸地癒合,癒合後會留有不太明顯的疤痕。如果被感染的話,那麼皮膚的附件往往會被破壞,從而就會變得比較嚴重。
4、Ⅲ度燒傷
這種燒傷一般會傷害到皮膚的全部皮層,甚至會傷害到皮下,肌肉乃至骨骼等。此症狀一般表現為皮膚壞死,脫水後依舊會結痂,所以又可以稱為「焦痂性燒傷」。創面一般會呈現蒼白,棕褐色和焦黑,甚至是碳化,一般不會有痛覺。
但是周圍的皮膚會有痛覺。傷口需要進行詳細的外科清創,除了較小可以自己癒合的傷口不用處理,一般都要經過皮膚移植等。傷口癒合後一般會有嚴重的疤痕或者是畸形,平時注意不能出汗。燒傷以後一般需要一定的時間,才可以判斷是深Ⅱ度還是Ⅲ度燒傷。
02燒傷後一般怎麼處理?這三個簡單的方法你要知道,可以幫你快速清理創面
1、冷水衝洗創面
對於皮膚有發紅或者是發紅,皮膚出現水泡的來說,第一時間要將受傷的部位放在水下去衝洗,時間大約在半小時左右,並且用涼水巾進行冷敷,這樣可以去除雜質,減少受傷。但是記住不要使用冰塊進行冷敷,這樣可能會導致傷口惡化。
2、用保鮮膜覆蓋創面
當你將受傷的部位衝洗完畢之後,快速進行抹藥。但是切記,不要將消炎藥水或者是顏色比較深的東西塗抹到傷口上面,大家在用保鮮膜的時候,將它覆蓋在受傷的部位即可,目的是減少受傷部位被細菌感染,爭取一定的時間到醫院讓專業的人員進行清創。若是你出現了疼痛,或者是傷口上面出現水泡等,可以用消過毒的工具將它進行戳破,撕掉那層皮膚,可以起到止痛的作用,或者是防止感染加重。
3、儘快冷靜下來
一般情況下,當你出現燒傷或者是燙傷的情況,你一定會非常地緊張或者是慌亂,這時候過於慌亂,會導致你的疼痛加劇,也會影響你的下一步操作。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視起來,出現意外的時候,要儘快地安靜下來,做一些保護傷口或是清創的操作,不要因為過於緊張而影響就醫。
03平時怎樣預防燙傷,燒傷?生活中注意這幾件事,起到的作用很大
1、遠離熱源
燒傷是可以預防的傷害。只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多加注意,就可以避免意外燒傷。照顧好家中的兒童,並採取必要的預防措施很重要。熱水瓶、熱湯鍋、飲水機、過熱的食物用具等應放置在兒童夠不到的地方,把手朝內,以免燙傷。
此外,請勿將熱湯或熱飲放在長臺布、抹布上或書籍、報紙上,以免兒童攀拉跌落燙傷。避免孩子在餐廳奔跑嬉戲。當家人要端出熱湯和熱菜時,要提醒他們,以免其他人突然衝出來打翻食物,造成燙傷。
2、排查家電問題
在平時注意檢查家中的家電問題,如老化的煤氣,老化的電線等。平時插電器的時候,注意檢查插頭。要按照說明書正確地使用家用電器,用完後及時地拔掉電源插頭,以免引發火災等。在烹飪的時候,讓小孩子儘量遠離,要是不注意的話,很容易造成燒傷。對於家中有小孩,老人的家庭來說,需要多學一些預防知識。
3、正確使用熱水袋
進入冬季,我們會頻繁地使用一些保暖產品,類似熱水袋等。使用的時候,注意溫度不要過高,一般情況下,大約達到五十攝氏度就可以了。熱水袋需要裹一層毛巾。避免直接地接觸皮膚,以免造成燒傷等。若是老年人使用,更要加強熱水袋的檢查。失去生活能力的老年人,需要在護理人員的幫助下使用,以免造成燙傷等。此外,一般的電燈,暖氣片等表面可能比較熱,老年人和兒童在家的時候,要格外地注意。
結語:面對燙傷,燒傷等,不要過於緊張,首先要第一時間撥打求救電話,然後做出相應的一些及時護理。若是燒傷得不是很嚴重,面積比較小的話,那麼適當的治療之後,就可以回家進行調養了。若是燒傷得比較嚴重,則應當聽取醫生的建議。平時在生活中注意保護自己,以免燙傷或者是燒傷。此外,注意定期的檢查身體,去醫院複查,特別要注意傷口的保護,避免用水直接的衝洗傷口等,以免造成更嚴重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