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A慢速 11.29】月球上望遠鏡能探測宇宙中最古老恆星

2020-12-04 騰訊網

歡迎來到今天的VOA慢速專區。

今天為大家帶來一則天文新聞。

American astronomers say new evidence supports the idea that a large telescope on the moon could study the oldest stars in the universe.

美國天文學家說有新的證據證明月球上的大型望遠鏡可以觀測到宇宙中最古老的恆星。

A group of international scientists proposed the idea to build such a telescope to NASA in 2008.

2008年一群國際科學家向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提出建造這樣的望遠鏡的主意。

The U.S. space agency looked into the plan, but later decided against it.

美國宇航局調查了這個計劃,但是後來決定提出反對意見。

NASA said not enough supporting science on the earliest stars existed at the time.

NASA那時稱沒有足夠的科學證明最早的恆星存在。

Now, a group of astronomers 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say

現在,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一群天文學家表示,

they have found new evidence that a telescope on the moon would be able to gather data on the first stars in the universe.

他們發現了新證據能夠證明月球上的望遠鏡可以收集宇宙中第一批恆星的數據信息。

The team, led by NASA Hubble Fellow Anna Schauer, is set to publish their research results in an upcoming issue of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這些天文學家的領導者是哈勃研究員安娜·肖爾,他們將要在新的一期《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發表他們的研究結果。

The researchers named the device Ultimately Large Telescope.

研究人員把這一設備稱為「終極大望遠鏡」。

It would operate with a 100-meter mirror made out of liquid.

它在一面由液體做成的直徑100米的鏡面上工作。

It could receive power from a solar power collection station on the moon and send data to a satellite in lunar orbit.

它可以吸收月球上太陽能收集站的能量以及給繞月航道上的衛星發送數據。

A mirror made of liquid is lighter than a glass one and less costly to transport to the moon.

液體製成的鏡子比玻璃材料的輕,而且運送到月球上的成本也低。

The astronomers say the liquid would include metallic material for effective reflection.

天文學家表示這種液體中將包含金屬材料,可以實現有效反射。

The team is proposing that the telescope could be placed inside a crater at the moon's north or south pole.

該團隊正提議將望遠鏡放置在月球的北極或者南極的隕坑裡。

The device would study the first stars by centering on the same area of sky continuously,

望遠鏡會以同一片太空區域為中心研究連續通過這片區域的第一批恆星,

in an effort "to collect as much light from them as possible," the scientists said in a statement.

以努力「從恆星那裡收集儘可能多的光線,」科學家在一份聲明中說道。

The first stars in the universe are believed to have formed more than 13 billion years ago.

人們認為宇宙中的第一批恆星成形於130億多年前。

The stars are thought to have formed after the Big Bang – the large explosion that many scientists believe created the universe.

這些恆星被認為是在大爆炸之後形成的,許多科學家認為大爆炸創造了宇宙。

The team says these stars were born out of a mix of hydrogen and helium gas.

該團隊表示這些恆星是在氫氣和氦氣混合體中誕生的。

They are likely 10 to 100 times larger than our sun.

它們可能比我們的太陽大10到100倍。

Volker Bromm is a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and a leader of the project.

沃爾克·布羅姆是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教授,也是這個項目的領導。

"We live in a universe of stars," he said in a statement.

他在一份聲明中說道:「我們生活在恆星組成的宇宙中。」

But an important remaining question is "how star formation got going early in cosmic history," he added.

但是現存很重要的一個問題是:「恆星在宇宙早期是如何形成的,」他補充道。

The scientists say their moon-based observer would be able to gather data on the oldest stars, which no other telescope is equipped to do.

科學家們表示放置在月球上的觀測器能夠收集最古老恆星的數據,這是其他望遠鏡做不到的。

NASA has plans to send the 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its newest telescope, to space in October 2021.

NASA計劃在2021年10月將他們最新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送入太空。

The launch of the James Webb has been delayed many times.

詹姆斯-韋伯望遠鏡的發射已經推遲了好幾次了。

NASA says the telescope is designed to look deeper into space and offer more answers about the past than any other spacecraft.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宇宙最古老的恆星
    一顆編號為HD140283的恆星,它的年齡達到了驚人的144.6億年,是已知最古老的恆星,因此它也獲得了一個名字「瑪土撒拉星」瑪土撒拉星是聖經中最長壽的人,而在目前主流的宇宙模型中,國外科學家推測,宇宙的年齡大約為138億年,那這顆瑪土撒拉星怎麼可能比宇宙還要古老呢?
  • 阿雷西博望遠鏡正式「退役」,人類為探測太空有多努力?
    要知道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早在1963年建成,運行將近60年,直到2016年中國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天眼」建成,它一直都是全世界最大的單孔徑望遠鏡。  最重要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在人類的外太空的天文探測上面也有眾多貢獻。借著阿雷西博的「隕落」,我們就來盤點下人類在天文探索上的種種努力和成就吧。
  • 瞄準宇宙最古老星系,哈勃太空望遠鏡最新探測任務「新」在哪?
    據美國物理學網9月13日(當地時間)消息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歐洲航天局(ESA)共同運營的哈勃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最近開啟了一項最新任務,旨在探索和揭示宇宙中那些歷史最久遠的星系的演化過程。
  • 宇宙原初氣體可能無法有效形成恆星
    星系Sextans A的多波段圖像:藍色部分代表的Very Large Array射電望遠鏡所探測到的氫原子質量分布,綠色是GALEX衛星所探測的來自大質量恆星的紫外發射,紅色代表的是Herschel紅外望遠鏡所探測到的來自塵埃的紅外發射
  • 「瑪土撒拉星」之謎:宇宙中為何有比宇宙本身還古老的恆星?
    浩瀚的宇宙中,不僅承載著人類諸多美好的希冀,同時也隱藏著許多人類尚不知曉或難以理解,甚至是顛覆認知的問題,比如位於天秤座一顆被稱為「HD140283」的神秘恆星。
  • 比138億年的宇宙還要古老,「瑪土撒拉」恆星為何困擾天文學家?
    所以星系中主要是由恆星和星際氣體所組成,其中最老的恆星誕生於一片相對較小的天空之中。這片天空被稱為「哈勃超深空」得名於哈勃太空望遠鏡,它包含了一萬個以上的星系,一段時間以後,第一顆已知的系外行星終於誕生了。它非常古老同時運行在兩顆恆星的軌道上,距離地球有12500光年之遠而這時候地球還未形成。
  • 美欲在月球上建造兩臺望遠鏡,最大直徑約1公裡,可看到宇宙之初
    米,弧面的信號接收面積達8000多平方米,主鏡由旋轉液體構成,其表面鍍銀,可以很好地接收來自宇宙深處的微弱信號,而且其精準度要被地球上所有的天文望遠鏡都更高。 肖爾稱這臺望遠鏡將建造在月球極點上一個永久陰暗的隕石坑中,強大的觀測功能和良好的觀測條件,將使得這架望遠鏡可以觀察到宇宙初期的景象,圍繞這臺望遠鏡,科學家們將在月球上建造一座月基天文觀測臺
  • 人類所知最古老最遙遠的星系,被北大團隊確認
    我們宇宙的年齡大約為138億年,而北京大學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江林華領銜的國際團隊確認了一個星系遠在134億光年外,是人類至今發現的最遙遠天體。 這意味著,這個名為GN-z11的星系在宇宙大爆發後約4億年就已經形成,它發出的光經歷了134億年的穿行才抵達地球上的望遠鏡,十分古老。
  • NASA要來月球背面架鍋了!
    月球環形山射電望遠鏡LCRT概念設計圖/gizmodo.com 根據設想,LCRT將建設在月球背面直徑3至5公裡的環形山上,成為太陽系中最大的單一填充口徑射電望遠鏡
  • 哈勃空間望遠鏡三十年,宇宙科學機器的發展之路
    世界上最先進軌道天文臺的發現,顛覆了我們對系外行星大氣、宇宙命運以及二者之間所有聯繫的認知。船底星雲((NGC 3372))是銀河系中最主要的恆星製造廠之一,它誕生於約3百萬年前,那是恆星首次在分子氫雲團中被點燃的時候。
  • 這一年,宇宙「面目」愈發清晰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首席科學家李菂表示。  首次揭示月背地下結構  月球背面的馮·卡門撞擊坑所在地——南極—艾特肯盆地,是太陽系中最古老的撞擊坑之一,形成於40億年以前,保留了原始月球的巖石,這裡也是月球上已知最深的盆地。
  • 宇宙中存在比地球上大得多的海洋!充滿水的宇宙為何還沒有發現其他...
    氫佔宇宙中普通物質的74%;氧是存在的第三大最常見元素。把兩者結合起來,就得到H2O,即水。天文學家已經在月球上,甚至在最接近太陽的水星的環形山上發現了水冰的痕跡。這種現象在星際雲和初生行星系統的塵埃盤中也很常見;它已經在一些巨型系外行星的大氣層中被發現。
  • 科學網—月球基地:深空探測的前哨陣地
    在月球上建立太陽能電站是空間利用太陽能的有效技術途徑,可以克服太陽光被大氣層反射、折射、散射和吸收帶來的種種損失,也沒有天氣變化的影響,能夠完全充分地利用太陽能發電。 此外,月球上的水冰將是人類在太空中長期逗留的必需品,同時水還能分解成氧和氫,氫可用於燃料電池,能作為建造化學火箭的推進燃料。水還是一種非常好的屏蔽材料,可保護人們免遭宇宙放射線傷害。
  • 人類首次觀測到137億年前宇宙早期最龐大的星系群!
    幾十年來,人類一直試圖儘可能深入到宇宙深處。希望通過觀察大爆炸後不久的宇宙,儘可能地了解宇宙的早期形成及其隨後的演化。所幸多虧了像哈勃太空望遠鏡這樣的儀器,天文學家已經能夠看到宇宙中以前無法到達的部分。
  • 紅外波探測月球表面,「陽面」竟存在水分子,那裡出現過生命嗎?
    地球誕生一個生命,相信大家都不會感到吃驚,但是要是宇宙中有那麼一點點火苗發現宇宙中有生命的存在,那將會震驚整個世界,相信很多人都會時時盯著消息,唯恐錯過一絲消息,這不是誇張,雖然現在我們還未找到宇宙中找到生命體,但是一直以來,科學家們都沒有放棄,一直探究、探索著。
  • 望遠鏡探測到太空蜂巢狀石墨烯分子存在證據
    石墨烯、巴克球和C70分子存在於螺旋行星星雲中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斯皮策太空望遠鏡在太空中發現石墨烯存在的證據如果得到進一步證據,這將首次發現宇宙空間中的石墨烯。  2004年,石墨烯首次在實驗室裡合成,後期2010年科學家對石墨烯的獨特研究獲得了諾貝爾獎。它非常纖薄,並且具有像銅一樣的導電性。一些科學家認為它是「未來材料」,可應用於計算機、電子設備屏幕、太陽能電池板等。  目前研究人員對太空中的石墨烯十分感興趣,希望進一步解析它是如何形成的。
  • 一年時間過去,我們的宇宙發生了這些變化
    今年月球和地球的距離會比去年更遠就我們的肉眼觀測能力而言,發現這個現象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挑戰,因為即使月球遠地點和近地點——月球最遠和最接近地球的地方——之間的差異超過了40000公裡,我們卻沒有發現任何差異。而實際上,月球是向外盤旋的,它以每年幾釐米的速度在遠離地球。
  • 恆星的質量大小有極限嗎?最大的恆星能有多大?答案超出你的認知
    自從138億年前,奇點發生大爆炸誕生宇宙之後,各類天體開始在宇宙中不斷出現。而在宇宙中比較普遍的一類天體就是恆星,它是宇宙的巨大燈泡,給寒冷黑暗的宇宙帶來了些許光明和溫暖。根據科學家的探測研究發現,恆星在宇宙的地位非常高,而恆星有可能也是宇宙大爆炸之後最早誕生的一類天體。為什麼這麼說呢?
  • 宇宙中有個「鬼」世界,最恐怖的十大系外行星
    如果你喜歡本篇文章的話,可以給小編點歌贊,大家的點讚都是小編工作的動力,有了大家的肯定,小編就會更好的給大家送上更好的文章。   浩渺宇宙中繁星無數,即使在最晴朗的夜裡,我們肉眼能見到的星星數量也極其有限。僅在銀河系中,就有許多千奇百怪甚至是恐怖的神秘星球。
  • 美國要在月球上架鍋?
    最後發現「信號源」是實驗室的廚房裡有一臺微波爐,急著吃午餐的科學家們沒等加熱結束就打開了微波爐的門,使爐內產生的無線電波洩露了出來,幹擾瞭望遠鏡的觀測。宇宙誕生初期有一些高能量的光,經過了宇宙膨脹的拉伸,這些光的波長被拉長到了微波(10米以上)的級別。這些微波就在宇宙中遊蕩,因為它們是宇宙最早期形成的,所以研究它們有可能了解到宇宙早期誕生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