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錢,落實到官兵舌尖上的變化——武警北京總隊推進夥食精細化管理全面提升部隊飲食質量紀實
保障力連著戰鬥力。今年6月15日,武警部隊後勤部下發《關於調整武警部隊夥食費標準的通知》,從1月1日起官兵每人每天提高3元。武警北京總隊高度重視、行動迅速,認真抓落實,把每一分夥食費落實到官兵嘴中,並以此為契機大膽探索改革創新,以精細化管理為抓手全面推進現代化後勤建設。
「把不好採購關,這3元錢就等於給了菜販子!」
——超市化採購拓寬陽光綠色快捷保障新渠道
「食品安全一頭連著官兵身心健康,一頭連著部隊戰鬥力,任何時候都不能出差錯!」夥食管理講評會上,總隊長魏哲態度堅決、擲地有聲。前些年,頻頻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衝擊和影響著部隊的餐桌,也引起了總隊黨委的高度重視。
多年來,部隊夥食管理中採購驗收不嚴格、原始票據不規範、跑冒滴漏多等問題一直困擾著各級領導。2010年5月,軍需部門經過全面深入的調研,向總隊黨委提交了《基層夥食管理調查報告》,並提出試行副食品超市化採購的建議。
2010年8月31日,經過公開招標,總隊與物美、美廉美、京客隆、天客隆和超市發5家信譽度高的大型連鎖超市籤訂了副食品採購協議,邁出了超市化採購的第一步。
剛剛推行一年,效果立竿見影。僅2011年全總隊共節餘夥食費1000餘萬元,相當於一個支隊1年的夥食經費。
「我們吃的菜和肉從哪裡來,有沒有經過安全檢測,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規定……這些我們都非常清楚。」優秀司務長王有朋的介紹,讓人相信超市化採購既安全又綠色。
不少官兵坦言:超市化採購實施後,食品採購、驗收程序更加嚴格規範,食品質量有了保證,夥食費專款專用,透明度高了,杜絕了亂開支等現象。
「把不好採購關,這3元錢就等於白白給了菜販子!」今年7月初,夥食費標準上調後,總隊專門召開夥食費管理專項會議,總隊黨委書記、政委張瑞清把夥食費上調作為大事,給予「特別強調」。
8月16日,總隊與三元奶製品公司、北京市第五肉聯廠、北京市二商集團四道口水產公司等幾家大型食品企業「聯姻」,開通直供「綠色通道」,構建起「肉、蛋、奶廠家直供、糧油軍供站配送、調料超市採購、蔬菜批發採購」保障模式,進一步優化了採購渠道,減少了中間環節、降低了採購成本。
「安全有了保證,價格靠不靠譜?」官兵有了新的顧慮。總隊很快建立「菜價信息發布制度」,指定專人適時跟蹤掌握市場價格動態,及時向夥食單位發布菜價信息,同時要求協議供應商定期出具報價單,由軍需部門、開夥單位、供應商三方進行會商,確定配送報價表,保持穩定的供購關係。
新的採購模式給官兵的餐桌帶來實實在在的變化。耗油、麻椒、芥末油、蛋糕油等高級調味品也上了戰士餐桌。基層官兵說:「中隊的飯菜有了飯店的味道!」
「標準到不了官兵嘴中,這3元錢就流進了泔水桶!」
——指導性食譜使營養人均數量克有了新標準
「既然經費提高了3元,就要有3元的標準!」夥食費管理專項部署會上,分管後勤的副總隊長李寶林斬釘切鐵:「3元錢能不能吃到官兵嘴裡,關鍵在制定和執行標準。」
落實在於行動。第二天,魏部長率工作組下部隊調研,特意挑選區域不同、勤務不同的6個夥食點作為試點,分成原標準和新標準兩組,第一組按原來四菜一湯的標準,只調節菜品種類進行核算,第二組按午晚餐分別五菜一湯、周三6菜小會餐、周六8菜大會餐的標準進行成本核算。經過一段時間試運行,官兵對第二組滿意度高。魏部長也算了一個明白帳:一個80人的執勤點,午晚餐各增加一個菜品,周三小會餐,夥食費消耗一周增加了1500元,按每人每天增加3元夥食費標準,一周夥食費增加數為1680元,扣除燃氣、調料等消耗,基本實現收支平衡。
調研有了權威結果,部隊中「3元錢,能不能填平食品價格上漲這個坑」的疑問有了答案,「物價上漲太快,3元錢對夥食質量提高作用不大」的認識也不功自破。
「要是有一冊既嚴格按標準編制又方便夥食調劑的「大眾食譜」,就像建築行業的預算定額一樣,該有多好啊?」基層官兵的建議給工作組帶來啟示。
很快,由財務、採購、炊事人員和資深營養師組成的「指導性食譜專家組」成立。他們根據擔負任務、訓練強度、人員實力和新標準,對每餐主副食的品種、數量和營養素進行計算和量化,使夥食費標準精細到位、膳食結構科學合理。本著「淡超旺節、全年平衡」,不同階段按不同比例調劑使用夥食費,防止大起大落和「苦樂不均」。
「有了指導性食譜,會餐時我們可以自己點菜啦!」今年9月9日,出爐的《指導性食譜菜單》下發部隊,很快就受到基層官兵的青睞與好評。食譜劃分為早餐菜、主菜、會餐主菜、副菜、蔬菜五類,每一類分別制定指導性菜單,僅「主菜」就列出35個菜品,每個菜品都規定了人均數量克。如玉米排骨中標明的150克指的是排骨的單人量,而不含玉米的份量。
「中隊的飯菜,看起來有食慾、聞起來有香味、吃起來有滋味!」基層官兵談起夥食就興奮。
中秋國慶長假期間,魏部長特意到基層「吃碰飯」,見官兵爭相在網上曬節日食譜和飯菜照片,自發開展推薦評選「最美菜餚」和「炊事達人」活動,倍感欣慰。每個中隊三餐有菜有湯、有燉有炒、葷素兼備,主食有幹有稀、有米有面、糧豆搭配,幾乎見不到浪費現象。
「堵不住跑冒滴漏,這3元錢就成了看不見的地縫水!」
——集約化辦夥帶來飲食加工製作供應新模式
借得東風揚帆勁,警營變化處處新。
近兩年,總隊認真貫徹落實武警部隊全面建設現代化後勤工作會議精神,實施了一系列具有創新性、改革性舉措,不斷加快全面建設現代後勤步伐,集約化辦夥就是一大亮點。
總隊人員基數多、保障任務重,一方面是執勤兵力異常緊張又需要龐大的後勤隊伍來保障,另一方面是炊事人員年年選、年年訓、年年走、年年缺,炊事技能整體水平長期得不到提高。
思路決定出路。總隊決定以轉變保障模式為突破口,提出「減員增效最大化、保障中心高效化、服務隊伍專業化、整合資源集約化」的改革目標。
去年8月,召開現代警營飲食文化建設觀摩會;今年7月,召開食堂精細化管理觀摩會;今年8月,召開標準配餐觀摩會,改革的步伐一個緊跟一個。
集約化辦夥不能搞千篇一律。總隊將居住相對集中、有條件的單位,整合現有人員、場地和設施等資源,優化力量配置,成立大食堂或主食製作廚房,以大隊為單位集中組夥,節省人力、物力、財力,達到整合資源、減員增效的目的。
最先嘗到的甜頭是十五支隊。九月份,總隊轉發了支隊《推行集約化保障增效益,落實精細化管理上水平》的經驗做法。支隊長杜風軍算了一筆經濟帳:支隊4個大隊共13個中隊,大隊集約辦夥後,炊事機械由以前的13套整合為5套;燃氣灶由9個整合為5個。同時,每月的燃氣費、水電費、給養器材費消耗由8000元下降到5000餘元,節餘了32.6%,僅此一項,支隊每年就節餘16萬多元。
「集約化辦夥,軍事效益、經濟效益能雙贏!」杜支隊長感受頗多。支隊將「省」出的操作間等9間用房面積240平米,建起了冷藏室和冷凍室,用於蔬菜、肉類保鮮,大大提升了蔬菜副食品的貯藏量。支隊還把食堂按功能科學劃分為供應、儲藏、預製、加工、就餐五個區域,每個區域獨立管理。
炊事設備、燃耗方面節餘的經費,支隊為就餐區配備了液晶電視、空調、音響、自助餐檯等設施,張貼和懸掛富有飲食文化氛圍的宣傳畫,官兵就餐環境得以大大改善。特勤中隊上等兵亓全興奮地說:「走進飯堂,乾淨、清新、愜意,有食慾,戰士們進了飯堂哈哈笑,上了操場嗷嗷叫!」
7月21日,北京發生特大暴雨自然災害,支隊出動2600餘人次,輾轉2個戰場奮戰4晝夜,6千多份套餐快速到位,集約辦夥優勢凸顯,為搶險救災提供了強有力的給養保障,支隊立了大功並受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