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無忌(?-前243年)號信陵君,魏昭王少子,與春申君黃歇、孟嘗君田文、平原君趙勝並稱為「戰國四公子」,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的異母弟,公元前276年,被封於信陵(河南省商丘市寧陵縣),所以後世皆稱其為信陵君。
無忌,不猜忌,不忌憚,不避忌,這不是恣行無忌,發而無忌,而是我心從容,所以無忌;魏公子無忌之才,甚於齊之孟嘗,楚之春申,趙之平原數倍,禮賢下士,各國名士趨之若鶩,竊符救趙,世人贊其俠義之風,邯鄲大捷,秦國十年不敢犯魏。
他是魏國最鋒利的吳鉤,他是江湖最厲害的百曉生,司馬遷一身驕傲,卻尊無忌為公子,列傳中一百四十七處只稱公子,無限唱嘆,無限低徊,仰慕之情溢於言表;七步之才曹植與詩仙李白分別稱其為「俊公子」與「貴公子」,趙孝成王更是推崇:「自古賢人未有及公子者也。」
長孫無忌魏無忌人無忌我亦無忌;
司馬相如藺相如名相如實不相如!
公子不是任何事都無忌,魏王忌憚公子,公子因此失望,退避三舍,耽於酒色,終是身死!醇酒婦人終短氣,千秋誰諒信陵君;諒?不需要了,有的只是嘆罷了!公子死後,秦便再無忌憚,派蒙驁伐魏,魏國乃至天下終被秦吞噬地一乾二淨;後來戰國歸秦,秦分楚漢,一歸劉漢。
高祖劉邦過公子祠廟時,也會低頭點上幾柱香,緬懷大風起兮後——那翩翩公子的落落情懷,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劍冷孤高,花醉堂皇;這個時代,這位公子,他沒能遂得了凌雲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