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盛世,物質富庶、文化繁榮,詩壇更是群星璀璨。據記載,整個唐代,詩人有2300餘人,作品5萬餘首,遠超西周至南北朝這1600年間遺留詩歌的總和。
大唐詩人,除了我們熟知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等世界級大牛之外,還有一群身份特殊的詩人,他們雖然名聲不顯,但也創作了不少優秀作品。這群人就是「詩僧」,亦稱「文僧」,通曉文藝,善於詩作即為「詩僧」。根據元代辛文房編撰的《唐才子傳》記載,唐代有詩僧約360人,如靈澈、皎然、無可、虛中、貫休等都成就不俗,影響頗大。
貫休(公元832年-912年),俗家姓姜,名字德隱,婺州蘭溪(今浙江蘭谿市)人。貫休能寫詩、擅繪畫,著名詩僧、畫僧。唐末入蜀後,被封為「禪月大師」。
貫休能寫詩,詩名高節,詩作頗多,有500餘首存世。有詩云「一瓶一缽垂垂老,萬水千山得得來」,當時人稱「得得和尚」。現有《禪月集》存世。
貫休擅繪畫,尤其擅長畫羅漢,所畫羅漢皆具有「梵相」,在中國繪畫史上有頗高的聲譽。傳世作品有《十六羅漢圖》。
獻錢尚父
貴逼人來不自由,龍驤鳳翥勢難收。
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氣冷,風濤動地海山秋。
東南永作金天柱,誰羨當時萬戶侯。
唐末黃巢起義,中原戰亂不休,貫休避居吳越之地。唐末鎮海軍節度使、潤州刺史錢鏐以平定董昌功,憑軍功升任鎮海鎮東等軍節度使,加銜「檢校太尉兼中書令」。此詩就是貫休為錢鏐所寫的賀詩。
「貴逼人來不自由,龍驤鳳翥勢難收」,富貴逼人、奮發有為,當此亂世之際,威勢、成就必不可限量。此句既有對錢鏐的讚揚,也有勸誡人要奮發進取的意思。
「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花香醉人,滿堂賓客儘是豪傑之士;長劍在手,威勢震懾吳越十四州。《史記》記載,戰國四公子喜好養士,號稱食客三千。詩中的「三千客」形容錢鏐手下兵多將廣、威勢逼人。此句氣勢磅礴、霸氣十足,即襯託了錢鏐的威望,也隱隱表明唐末藩鎮割據之嚴重,已到國家瀕臨崩潰的地步。
「鼓角揭天嘉氣冷,風濤動地海山秋」,戰鼓聲、號角聲沖天而起,使天地變色,威震山河大地。此句形容吳越軍士軍容霸氣、聲威隆隆,與上一句交相輝映、互相襯託,凸顯錢鏐聲勢大、威望高,已足以使山河變色。
「東南永作金天柱,誰羨當時萬戶侯」,錢鏐威鎮吳越,本該是朝廷在東南的擎天白玉柱、架海,但當此亂世誰還會滿足於當朝廷所封的侯爵呢?經過前幾句的蓄勢,到最末一句,稍作總結、點名主題,錢鏐本人奮發圖強,屬下兵多將廣,威勢已成,實際上已成吳越之王。
有人認為,貫休有對權貴恭維、拍馬的意思,其實不然。當時,錢鏐一見此詩,讚賞不已,但是認為詩中「一劍霜寒十四州」一句還不夠霸氣,其內心亦有拓土擴開疆,提出將「十四州」改為「四十州」。貫休不懼權勢,直接拒絕了錢鏐,並吟詩四句,「州難添,詩亦難改」:不羨榮華不懼威,添州改字總難依。閒雲野鶴無常住,何處江天不可飛?
在詩中,貫休把錢鏐的威勢寫的霸氣十足,其實也是對當時各地藩鎮割據的充分反映,吳越之地如此,其他如川蜀之地、幽燕之地也是如此。經過黃巢之亂,大唐中央更加衰落,地方藩鎮愈發強勢,軍閥割據已成大勢,盛唐江山已走到末路。亂世已至,徒呼奈何!
元代辛文房:「(貫)休一條直氣,海內無雙,意度高竦,學問叢脞,天賦敏速之才,筆吐猛銳之氣,樂府古律,當時所宗。雖尚崛奇,每得神助,餘人走下風者多矣。」貫休學問、天賦、秉性,均是當世一流,行走於唐末亂世,可謂唐代詩歌高峰的一抹餘暉。此後唐代璀璨的文化、飄逸的詩酒,都將隨著大唐的毀滅而終結。
回望盛唐輝煌,看著這最後的光亮,不能不感慨啊!
風,吹不散長恨
花, 染不透鄉愁
雪,映不出山河
月,圓不了古夢
沿著掌紋烙著宿命
今宵酒醒無夢
沿著宿命走入迷思
夢裡回到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