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世事若愚,大佬好久不見
文字不以猜測語氣並非斬釘截鐵,而是錯無妨,對無妨,那麼什麼有益呢?
是在這一過程中的思考,以及將思考轉化為文字的行動。
也希望這是書圈對情節討論的應有心態,沒有大量錯誤的累積,便不可能趨近作者思路的那個「一」。
包容不是因為氣度,而是基於事實的合理認知。[花花]
————
籠中雀小天地
陳平安 姜尚真 崔東山 寧姚 吳霜降
十三平安 霜降算計 雙方鬥法 圖窮匕見
陳平安小天地、玉璞境、十境體魄疊加後無限接近飛升境,以此以無法地壓制,以籠中雀削弱,以井底月破陣,以符籙&真形圖布陣。
吳霜降星河圖中布月桂、桃樹、荷葉陣,與陳相互消磨,以兩粒心神發現了層層掩飾的陣法真相之一,兩劍一斧對敵平安,法相化千糾纏寧姚。
其中提及陳井中月向井上月的轉變,是一個伏筆,此戰未完成。
何為井中月?
井中虛影,終究非月。
而井上月,由虛為實。
是不是可以再進為「天上月」呢?
籠中雀是不是也可有相應進階呢?
這是作為一個劍修,總管為陳平安預設的方向。
由此來看陳平安註定的「我有一劍」,當真只是一劍嗎?
是作為十五境劍修,天地相交,無處可去,如很多章節前所說,劍如天罰,無路可逃。
在天下皆為我天地的情況下,以空前的「一」的身份提起作為最大一的一劍,正本清源,滌蕩奸邪。
這即是劍來。
五位至高神的身份是劍主的偽裝,她也不是劍主,也不是神靈。
她是代表天地正道,天罰一劍的劍靈。
她是四仙劍之主,是那把唯一一劍的劍靈,她沒說過謊,劍來當下知曉這一點的,應只有楊老頭、陳清都、三教之主等有限幾人。
三才、五行、七星陣,吳霜降揭開有意呈現的真相後的假象後發現了三才陣的陣眼,卻仍低估了這三人。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兵以常備,以用不時。
總管將落魄山作為結點,那之後三人已意識到,在落魄宗正式大白天下時山主出遊,必有意外。
圍繞這次意外,三人早有備案,而備案的最大對手,是一位資深飛升境(劍修),這是「劍斬十四」一戰的合理性前提。
而那麼他們等待「萬一」的必然出現,應是陳飛劍晉為井上月的契機。
夜航船一行被吳霜降打斷,有寧姚這個一萬在,實質上夜航船情節是被加速了的。
只是本末、鴻毛、垂拱、容貌等城,不遊歷一趟,著實可惜。
因為作者,首先是自己作品的第一個讀者。
他覺得好了,才會分享(上傳)到網上,嚷嚷道:「我發現了一本好書,大家快來看啊!」
這是為熱愛寫作的出發點。
條目城客棧
陳平安 寧姚 吳霜降 姜尚真 崔東山 天然(霜降) 裴錢 周米粒
合道真相 最為有情 千年之局
這一段情節之前的故事:
吳霜降與道侶天然觸犯了道老二執掌青冥時的規矩,吳霜降性情偏執,極於謀算,最終引來了道老二的出手。
先斬霜降,再斬天然。
前者得以復生,後者身死道消,在上一章中吳霜降身側女侍曾問:「你忘了誰殺的我嗎?」,引得他勃然大怒,這是吳霜降內心拷問的常態。
之後為保心魔「霜降」性命,在自身破十四境前無力保護她,故與玄都觀的「同道中人」達成合作,霜降經北俱蘆洲入長城,得保性命。
吳霜降欲殺之為表,派遣女兒等高層戰力赴長城,名為拘捕,實為保護。
以吳的痴情,那是他和誰的女兒呢?
吳是霜降的心魔,霜降的所思所行都在吳的掌控中,霜竭力叛逃至第五天下,與「天下第一人」短暫同盟,與陳平安這個劍來高層觀道的「一」有了聯繫。
牢獄內能「保護」霜降是第一次考驗(能駕馭心魔是保護的前提,這期間吳和陳清都有溝通嗎?如果沒有,鸛雀客棧如何駐紮?陳清都與道老二與吳霜降與霜降,又是一部黃曆了),長城時小白是第二次考驗,親身至是第三次考驗。
「眼見為實」後,陳吳聯盟暫時成立,更確切說,是歲除宮與劍氣長城,吳霜降與為師兄報仇的陳平安,吳霜降最為無情也最有情,比起「大道可期」、「利益同盟」,他更相信當下能力與個人性情。
陳平安原則上的一步不退,當下劍斬半個十四的能力,讓他有資格承載吳霜降也許最珍貴的信任。
唯至情人能識至情,吳陳同盟,一語概之。
劍來由少年遊、俠客行、長城守,進入群雄戰階段。
崔瀺一夢,是群雄戰的預演。
最後一部分是什麼呢?
一劍霜寒十四州,少年提劍起。
是:
平天下。[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