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的山谷溪流或村邊小河裡生長著各種野生魚類,山清水秀的自然環境中,野生魚生長緩慢含優質蛋白,鈣、鋅、維生素A、維生素D及B族維生素等營養素,魚肉中的營養容易被人體易消化吸收。不僅口感鮮美還有不錯的養生作用,比如芝麻劍魚,腹裂魚、魚蜂子、馬口魚,如今越來越受到重視。
我國地大物博山川河流眾多,有著豐富的淡水魚資源,在不同環境和水域生長的魚,樣貌也各式各樣,有些魚外形酷似「雙胞胎」,不熟悉的常混淆而誤認為是一種魚。其實這些魚在屬性上卻沒有一點的關係,價值上也是天壤之別,可以說一邊是貴族一邊是平民。河裡5對「雙胞胎」魚,10人有9人分不清,農村人也常認錯。
1、黃顙魚、石扁頭
在農村稱雙胞胎為「雙兒」,圖片上這兩種魚左邊的是黃顙魚,右邊的是石扁頭魚,外形都是魚頭大魚身狹長,沒有魚鱗魚皮都是一樣的顏色,如果只看樣貌的話是不是形似一對雙胞胎?黃顙魚俗稱嘎牙魚,頭部扁平頜須1對,魚體後部側扁,魚鰭有硬骨刺。
石扁頭俗稱石板頭,屬鯰形目,學名大鰭鱯魚,魚頭扁平有四對魚須,胸鰭刺發達脂鰭長。石扁頭在頭部位置長有吸盤可以爬樹,逆水流遊動能躍離水面在空中躍飛,是淡水魚中的飛魚。石扁頭魚肉細膩滋味鮮美,賣到百元一斤。
2、抗浪魚,餐條魚
抗浪魚是一種珍貴淡水魚,鱇浪白魚,魚背淡青色魚體纖細如梭,大小如長辣椒,魚肉鮮香滑嫩,魚刺柔軟,與長江刀魚齊名。抗浪魚為我國獨有野生魚,生長地堪稱仙境,抗浪魚一斤能賣2000多元。餐條魚是一種最常見的淡水魚,雖然長得酷似抗浪魚不過價值不高,在市場上餐條魚一斤只能賣十幾元。
3、禾花魚、鯽魚
禾花魚和鯽魚在外形上很難將它們區分開來,像孿生兄弟,不過卻不是一種魚。不僅生長環境和方式不同,在營養價值方面也有一定的差距。禾花魚是團鯉魚的變種,生長在稻田裡以昆蟲水草及稻花為食。禾花魚個頭不大,外形酷似鯽魚,不過禾花魚的魚皮很薄,魚鱗細小呈金黃色。禾花魚肉質細膩帶有稻花的清香味堪比鱖魚,可以賣到50多元一斤,而鯽魚一斤賣十幾元。
4、軍魚,草魚
軍魚魚體圓筒形外形像草魚,在背鰭起點處皮內有一平臥向前的尖刺,俗稱倒刺䰾。軍魚是中下層肉食魚類,生於水流較急的礫石底質、水質清澈的溪流裡。軍魚肉質細嫩營養豐富,魚鱗具有很高的食用和經濟價值,在市場上軍魚賣到百元一斤。草魚俗稱鯇魚,是一種淡水草食性魚類,分布比較廣泛,以水草水藻或水中浮遊昆蟲為食物,市場上一斤賣8元左右。
5、赤鱗魚、麥穗魚
赤鱗魚又名螭霖魚,魚體呈梭型,魚鰭淺紅色,魚鱗能隨溫度的變化改變魚顏色。這是一種珍貴魚類,只生長在海拔千米以上山澗溪流中,一斤可以賣到上千元。麥穗魚是最常見的一種野生淡水小型魚,魚體在十釐米左右,魚鱗緊密排列有金屬光澤,像農田裡的麥穗。麥穗魚在水中遊動迅速,以捕食搖蚊幼蟲「孑孓」為食。麥穗魚價格在8元一斤,常被當做寵物的口糧餵貓。
河裡這5對「雙胞胎」淡水魚,很多網友看了分不清。不知道大家見過幾種?您能分得清嗎?
鯽魚肉質細膩鮮美有著解毒消炎的作用,是很多人喜歡吃的美味佳餚,在農村被廣泛養殖,常有人拿養殖鯽魚當野生鯽魚賣,圖片中的兩種鯽魚,您分得出哪種是野生鯽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