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熊吃人,人能不能擊斃它?答案是肯定的。
近期,四川警方擊斃連吃3人的黑熊,搜捕另一頭「肇事熊」。
不少人隔空哀悼死者,覺得這事太驚悚。
也有一小撮人幫熊喊冤,說:為啥要直接擊斃,不用麻醉槍呢?熊好可憐,它沒錯。
又比如,殺了熊,又能解決什麼問題呢?不過是安慰活人。
這些人覺得,人不惹熊、熊不吃人,人侵佔熊的地盤,熊才會被迫吃人;
還有「陰謀論」說,是民警想殺熊,偽裝成了正當防衛,熊是被套路的。
這些人為吃人黑熊洗白白,居然能搬弄是非到這種地步?
不少人怒了,讓這些人收起「聖母心」!
你們知道被咬死村民都經歷了什麼嗎?
媽媽為保護孩子被熊叼走,死了;
特警進山時,特意讓帶路村民藏身後保護,誰知熊埋伏起來從背後偷襲,特警果斷擊斃熊,保護了其他人,哪有錯?
而且,那個倖存孩子才7歲,會一輩子留下心理陰影。
當地村民說:孩子他媽喊他走,他就走,他也不敢哭,他就把嘴捂住,藏在草裡的。他走的時候,看到熊把他媽咬死了。
這是人間慘劇!平時生活中,不少視頻在告訴大家,「毛孩子」有多萌,這讓不少人蒙蔽了眼睛。
有人甚至認為,熊只吃蜂蜜!跟熊對打,人有一戰之力。
人真能打贏熊? 別太天真!
這些看似溫順的熊,都是從小飼養的,本就跟人親近。就算如此,馴養的熊偶爾也會發獸性,前一秒還在跟人打鬧,下一秒就咬人。
幸好有驚無險呀。
熊是食肉動物,咬合力能排進前十,熊媽媽為了保護幼崽,能將老虎都揍成「孫子」!鬥熊失敗,老虎能全身而退,你行嗎?
這次事件中,另一頭黑熊逃走了,為啥我們要繼續追捕,不放它一馬?
從生物學角度來看,熊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類,而主動吃人的熊,基本上開過葷,把人類放進食譜中,這也解釋了為啥四川「肇事熊」吃1人後,還繼續咬死2人。
1915年,日本發生過三毛別羆事件,當年那頭熊咬死7人、咬傷3人,事件被拍成電影,警醒世人。
當時,屋裡一片狼藉,到處都是濃稠的血液,家裡的小孩只剩下了一具沒有腦袋的身體,無力地耷拉在椅子上,地板上布滿了無法分辨的碎肉和毛髮,但奇怪的是,村民太田家外掛滿了魚乾和玉米,卻一點都沒有被食用。
抓到重點沒有?這頭熊有「食人癖」!它愛直立行走,有了吃人經驗後,還變得異常狡詐。第一次派了600多人圍捕,它也能成功逃脫。
而且,這頭熊的目標是女人和孩子,喜歡虐殺。
擊斃這頭熊後,人們在它的洞穴裡,發現大量女人衣物和用品!
所以,這種攻擊人的「肇事熊」會被殺,完全不無辜。
不過聖母心泛濫的人,又提出新觀點,咱們要保護野生動物。
雖說熊是國家保護動物,但是人命更重要!
羅翔教授就普過法,別說熊,連國寶熊貓也不例外。
他說:我20天沒吃飯了,我快餓死了,看到一隻熊貓能不能吃,當然可以吃,燒著吃炒著吃都可以。
見熊貓殺熊貓,見東北虎殺東北虎,見金絲猴吃金絲猴,這個叫什麼,緊急避險,當然了,我說的是危險狀況下。老虎咬你,你把老虎咬死,這個叫緊急避險。
熊貓是國寶,那我們是什麼,我們是人,那不過是個寶貝罷了,我們是無價之寶。
人命大於熊命,不是對動物的偽善,而是文明的人類,在重新適應殘酷的自然界。
保護動物最重要的是尊重,不是拿命去飼養!
有人性的人不會去吃熊,而有熊性的熊會吃人,既然我們沒辦法教導熊不吃我們,就只能人與人之間互相扶持,避免傷害,這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