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植物知識#
導讀:曾是民間的接骨「神藥」,如今15元一斤成稀罕貨,老農民才認識
在農村野外有著許多的野生植物,它們不僅綠化了農村的環境,還給農民朋友們帶來了許多好處,比如生長在田邊的馬齒莧、馬蘭頭、蒲公英等野草,以及生長在山裡的香椿、刺老芽等野菜及各種野生菌,就擁有這很高的食用價值,農民朋友不僅可以自己採摘來食用,還可以拿到市場上去售賣。
實際上這些野生植物除了可以食用之外,還有很多有著藥用價值,但是很多人卻不認識它們,從而錯失了好東西。下面筆者給大家介紹一種野草,它曾是民間的接骨「神藥」,如今15元一斤成稀罕貨,老農民才認識。
筆者小時候在山裡長大,那時候的山路可沒有現在這麼好走,尤其是下雨天的時候,那泥濘的山路特別滑,一不小心就容易摔倒,所以很多山民都會在家裡備一種叫做「白接骨」的野草,要是哪天在山裡摔了,就用白接骨,所以在那個時候,白接骨在民間被譽為了跌打損傷的「神藥」。那麼這白接骨真的有那麼神奇嗎?筆者帶大家一起來認識下這種野草吧。
白接骨管狀花目爵床科白接骨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國分布的十分的廣,基本上大部分南方地區都有,因此其俗稱也是十分的多,如玉龍盤、無骨薴麻、玉梗半枝蓮、玉錢草、麒麟草、玉連環、接骨丹、接骨草、猢猻節根、金不換等。
認識白接骨的人卻不多,只有一些生活在山區的老農民才認識,一個因為白接骨主要生長在山坡、山谷林下陰溼的石縫內和草叢中。二個是白接骨跟很多野草都長得很像,就說它葉子吧,長得很像羅勒,但還是有一些差別的,還有它開的花,也和一種叫做「尼氏擬馬偕花」很像。所以沒有經驗的人,很難把它認出來。
那麼如何區分呢?主要看生長地和葉子,白接骨主要生長在華東、華南、中南一帶的山區,尼氏擬馬偕花主要生長在西南、中南、華南的山區。另外,白接骨的葉子邊緣有明顯的波狀鋸齒,且白接骨的莖葉這段之後,會流出粘液。
接下來就要說說這白接骨的具作用了,筆者查證了多方資料,在資料中記載:「白接骨味甘、性平,具有化瘀止血、續筋接骨、利尿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於外傷出血、跌打瘀腫、扭傷骨折、風溼肢腫等」。
而在《綱目拾遺》上還有記載,在我國古代的時候,民間就常將白接骨用作治療骨折、斷骨等症的主要草藥,可見民間將白接骨譽為跌打損傷的「神藥」也是有理可依。
現如今農村的生活條件也是越來越好了,人們也不再需要用這些野草來治病了,也使得認識白接骨的人不多了。不過據村裡的老農民朋友說,現在在村裡也就一些老中醫偶爾還會使用一下它,貌似價格還挺貴的,要15元一斤呢,可以說這白接骨也算成了一種稀罕貨了吧。
最後,是藥三分毒,本文也是旨在科普野生植物的知識與價值,白接骨雖然是一種價值很高的野草,但不了解,不認識的話還是不要隨意使用哦,大家了解一下就好。
各位朋友,你們見過白接骨嗎?歡迎留言說說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