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北京龍潭湖國家體育產業基地建設 實現體育產業的新發展

2020-12-19 國家體育總局

2007年全國體育產業工作會議,謀劃了體育產業的新發展。特別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為首都北京培育體育產業、發展體育經濟創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條件。北京充分利用和借鑑奧運成果,大力發展體育產業,提出要建設包括龍潭湖體育產業園在內的八大體育產業功能區的具體目標。2008年底,在國家體育總局的親切關心和精心指導下,龍潭湖體育產業園又成為全國第四家體育產業基地,也是當時北方唯一一家國家級體育產業基地。為發揮這個基地在首都體育產業發展中的引領作用,2009年北京市還正式向國務院提出申請,將這個基地作為北京體育產業創意中心劃入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範圍,同時提出把這個基地作為北京市加快南城發展的重點功能區,從2010--2012年三年間在政策、資金、項目上給予重點支持,為基地的發展奠定基礎條件。這些舉措,為切實推動北京龍潭湖國家體育產業基地實現新發展。

一、基地的特色優勢

    基地位居首都功能核心區崇文區的東南部,總佔地面積2.6萬平方公裡,其中龍潭三湖水域總面積共計46萬平方米,蓄水總量達96萬立方米,為發展體育產業提供了極為寶貴和豐富的水域資源。同時,龍潭湖地區因其獨特的區位和濃厚的體育氛圍,在發展體育產業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一是體育行政、總部中心。龍潭湖地區是國家體育總局、中華全國體育總會、中國奧委會所在地,是全國體育工作的核心區域。二是運動項目管理中心和體育人才中心。國家體育總局所屬的乒羽運動管理中心、田徑運動管理中心等30個運動項目管理中心及體育協會都位於龍潭湖地區,承擔著全國各類體育項目的管理和服務職能,是全國體育人才培養和管理、體育賽事策劃、體育信息交流的中樞。三是體育傳媒和科研中心。中國體育報業總社和國家體育科學研究所均在龍潭湖地區,作為集團性的國家級體育傳媒和科研機構,在新聞界和體育界擁有強大的資源優勢。四是體育訓練中心。龍潭湖地區是國家級的體育運動項目訓練地和知名運動員的培訓居住地,是世界冠軍的搖籃。園區內擁有北京體育館、國際網球中心、中國棋院、國家體育總局訓練局、四塊玉訓練基地等數座具有相當規模、水平較為先進的體育場館資源和體育設施,場地面積達26萬平米,提供了豐富的體育場地資源和大眾健身場地。五是體育產品銷售中心。產業園周邊聚集了近800家經營體育產業的機構和企業,李寧、動向體育等知名體育企業都在周邊經營,圍繞龍潭湖形成了全市獨有的體育經濟發展圈。

為推進基地建設,國家體育總局給予精心指導,從2007年起北京市體育局、崇文區政府就與國家體育總局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確立了溝通聯席、信息共享、體育產業反哺體育事業、跟蹤服務四項工作機制,取得了積極進展。

二、基地的基本布局、功能定位、產業規模

200511月北京市政府批准了龍潭湖體育產業園整體規劃,規劃要求要整合區域內體育資源,積極吸引國內外知名體育企業總部、體育產品研發機構、體育賽事運營商、體育中介服務機構在園區內聚集,形成「兩基地」即體育產業總部基地、體育研發創意基地;「兩中心」即體育信息交流中心、體育運動休閒中心的空間布局,打造以星光大道項目為重點的體育商業中心區、以國際體育交流中心為重點的體育總部中介聚集區、以龍潭西湖為重點的體育運動休閒區、以北京市青少年活動中心為重點的體育文化活動區,最終成為北京體育產業集聚的核心區域,形成集總部、研發、賽事組織、信息交流於一體的國際化高端體育產業集聚區。

基地規劃用地總面積為173.71公頃,其中龍潭三湖共佔地面積103.88公頃(佔規劃用地面積59.8),市政道路用地面積21.56公頃(佔規劃用地面積12.4),可建設用地面積為48.27公頃(佔規劃用地面積27.8)。建設總規模為117.53萬平米(地上新建67.09萬平米,地下新建32.73萬平米,保留現狀17.71萬平米)。

基地建設將分兩期完成,將四塊玉地區和北京教學植物園周邊作為一期進行開發,用地面積為35.07公頃,綜合容積率為1.5,建設規模為86.32萬平米(地上53.59萬平米,地下32.73萬平米),其中用於產業和配套設施的面積為69.97萬平米,將在2012年前重點實施建設。

基地預計總投資120億元,其中一期總投資85.3億元,現已投入18.9億元,其中基礎設施、體育公共服務設施已投入5.6億元,基地內部分單位自有用地更新改造投入2.3億元,拆遷投入11億元;後期建設還需投資66.4億元,其中基礎設施、體育公共服務設施投資15.4億元(地下空間綜合利用投資12.3億元),基地內部分單位自有用地更新改造投資8.9億元,產業用地包括拆遷、建安等投資42.1億元。一期完成後總產值將達到約95.5億元。

三、基地規劃建設進展情況

龍潭湖國家體育產業基地同時作為北京城市南部地區「一軸一帶多園區」產業空間格局中多園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進過程中,始終堅持以政府為主導,以功能為引導,以市場為手段,以投融資為平臺,依託國家體育總局的資源優勢,與市體育局密切合作,取得了初步成果。

一是按照國家體育總局在批覆建立北京龍潭湖國家體育產業基地時提出的新要求,適應北京市將基地作為北京城市南部地區產業發展重點的新形勢,對園區的控規進行了調整,進一步優化了功能和分區規劃方案,確定從六個方面吸引特色高端集聚,鼓勵充分開發利用地下空間資源,積極引導國內體育俱樂部、體育彩票、體育傳媒、體育研發、體育賽事策劃中心和體育品牌中心等入駐園區,支持體育產業孵化器等建設發展,打造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新型體育產業和體育產業集聚區;二是加強了土地整理,利用北京市「城中村」的政策,對園區四片平房區31公頃用地進行了搬遷,共搬遷居民3121戶,120餘個單位,目前這些用地已調整為建設用地,基本具備了上市條件,同時還完成了部分地塊土地儲備收購任務,為2010年下半年項目落地提供土地保障;三是按照市政道路先於項目建設的要求,加緊園區道路建設,目前已投入7個多億元,建成及正在建設的道路5條,其中左安門內大街、龍潭路、東南濱河路已竣工通車,體西路,東西四塊玉路正在加緊建設,長青南路正在做立項前的準備工作,投入4300萬元完成了龍潭湖水質一期治理,啟動了持續治理工程,正在履行立項前的有關手續,將再投入9000萬元;四是投入近4億元建設了以體育、科技、文化為主題的北京青少年活動中心,現已完成粗裝任務的70%,與北京市體育局合作的國際體育交流中心基本完成了開工前的各項手續,將在5月份開工建設,體育星光大道、智力大廈、冠軍大廈等一些產業項目加緊進行前期籌備;五是貫徹全民健身條例和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例,新建了龍潭湖中心島文化廣場、龍潭湖全民健身中心等公共體育服務設施和大眾健身休閒設施,通過體育產業的發展帶動體育事業的發展。

四、基地發展過程中的瓶頸和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基地缺乏投融資體制的創新。從投資看,政府主導性投資增長較快,而社會投資相對不足。

(二)人口疏解壓力巨大。缺乏拆遷安置用房,人口向外疏散力度跟不上,再加上基地土地一級開發遺留部分拆遷戶,影響土地二級開發,造成經營性用地供應不足,導致一些有利於產業升級的大項目無法落地。

(三)土地供應方式單一,對總部型、國際體育組織缺乏用地保障;政策針對性不強,缺乏吸引力。

五、基地下一步建設思路

(一)探索多種投融資方式。基地同時兼顧舊城改造任務,面臨較大資金需求,下一步要積極探索政府支持下的市場化融資方式,加快區域性投融資平臺建設,根據公共事業項目公益性和市場化程度的不同,採用多種投融資方式,吸引社會資金參與。

(二)建立一整套統籌發展的長效協作機制。例如:產業對口合作、人口疏解合作等機制。加大人口疏解扶持力度,弱化基地內人口居住功能,強化文化中心功能,加大基地拆遷安置用房建設和籌措力度,加快落實對口區房源建設,統籌安排好年度安置房源指標, 積極安置有搬遷意願的人口向外疏散,制定人口向外疏散的鼓勵政策。

(三)創新土地供應辦法。為國家體育總局等特色產業項目落戶基地提供土地保障。

(四)細化基地專項政策。鑑於基地目前正處在打基礎階段,近3年政策調整解決的範圍重點確定在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建設、公益性設施建設、產業服務平臺建設和公共技術平臺建設等公共設施項目上,將積極爭取列入市政府固定資產投資支持範圍,同時在產業引導、靈活土地政策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在增加搬遷補償、鼓勵開發利用基地地下空間、採取靈活的土地供應方式、建立天壇建控區保護獎勵機制緩解土地成本、對入駐園區的新開辦、新遷入體育產業類企業購置或租賃辦公用房給予房租補貼、加大產業扶持力度,從全市統籌,將體育總部、體育傳媒、體育創意研發、大型體育品牌賽事結算中心等落戶基地等方面進一步細化政策。

    北京龍潭湖國家體育產業基地建設發展辦公室

相關焦點

  • 北京龍潭湖產業園區被授予國家體育產業基地
    北京龍潭湖體育產業園區日前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國家體育產業基地」,成為繼成都、深圳、晉江之後第四個國家級體育產業基地。  北京龍潭湖國家體育產業基地位於北京崇文區東南部,包括龍潭三湖公園和體育館路地區,實際可利用面積約173公頃。
  • 打造體育產業功能區 龍潭湖體育產業園前景良好
    北京體育產業的發展方向,應該是使產業項目具有高產出、高效益、高輻射力的能力。重點和目標應放在發展高端產業和與國計民生緊密相關的大眾健身產業項目上。  北京體育產業發展應該走以體育創意產業為主導,帶動其他分支門類產業發展的道路,並重點培育大型體育品牌賽事。
  • 中國體育產業園區發展趨勢及主要園區與案例
    (四)綜合類體育產業園   案例六:北京龍潭湖體育產業園   三、體育產業園區發展評論   (一)體育產業園區業態構建為重點   (二)體育產業園區運營管理企業化運作是趨勢  (三)體育產業園區建設融資需多樣化  【導讀】體育產業園區在最近幾年如雨後春筍般在全國湧現,體育產業園區兼具了體育休閒、體育科研
  • 龍潭湖體育產業園學習《意見》引起反響
    中 小     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一經推出,在社會各界尤其是體育界引起巨大反響。
  • 北京市崇文區召開龍潭湖體育產業園調研座談會
    區發改委主任韓煥嶺首先介紹了崇文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並重點介紹了崇文區充分利用體育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體育產業的產業發展戰略。隨後,龍潭湖體育產業園辦公室主任任繼明著重介紹了龍潭湖體育產業園的規劃構想、產業園建設發展前期工作進展情況、目前項目推進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及下一步的工作思路等。
  • 【創在北京】龍潭湖體育產業園 浪尖上的體育+
    「在國務院2014年發布的《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46號文)中明確提出『到2025年,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5萬億元』的發展目標的大背景下,阿里巴巴此番成立體育集團無疑看中的正是體育產業這塊『大蛋糕』。」
  • 龍潭湖體育產業園
    龍潭湖體育產業園是以天壇為核心的文化產業集聚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位於天壇東部,規劃和開發建設的範圍包括天壇東路、體育館路、光明路、東南二環路所包圍的2平方公裡多的區域,是崇文區打造傳統與現代互相輝映的新型體育文化、發展體育產業的重要依託。
  • 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趙勇《新時代中國體育產業發展戰略路徑和對策...
    因此,面對新時代、新要求和新徵程,我國體育主管部門應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統一認識、凝聚共識、匯集力量,推進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   1 凝聚共識,充分認識體育產業發展的時代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
  • 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國家體育產業基地助推冰雪運動 - 國家體育總局
    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國家體育產業基地助推冰雪運動 發布時間:2020-12-17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王輝 字體:
  • 北京龍潭湖將建體育明星大道 「鋪設」手腳印
    龍潭湖將建體育明星大道  龍潭湖體育產業園控規方案獲批,東、西、中湖將連通  本報訊(記者申劍麗)昨日,記者從崇文區人大十四屆一次會議上獲悉,「十一五」期間該區將著力打造龍潭湖體育產業園,園區內將建設體育明星大道等重大工程,還將把龍潭湖東、西、中湖連通
  • 崇文打造龍潭湖體育產業園 建體育明星大道
    記者從今天上午召開的崇文區人大會議上獲悉,「十一五」期間崇文區將開始打造龍潭湖體育產業園,不僅將建設體育明星大道軸線景觀,國際體育交流中心、數碼體育主題公園、還將恢復左安門景觀,將龍潭湖東、西、中湖連通。  據介紹,龍潭湖體育產業園是建設國際體育中心城市的核心項目。
  • 漁具之都——威海核心藍區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基地
    近年來,威海市體育產業通過不斷創新轉型,取得長足發展。從「中國釣具之都」「中國休閒漁業之都」「中國釣魚名城」到2016 年山東省體育產業基地落戶威海,而今,威海成功獲批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基地,著力推動威海核心藍區體育產業發展,體育產業板塊特點也更加突出。
  • 海南省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發展規劃發布!
    、系統建設和實施保障,為加快推進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建設指明方向。」的任務要求,不僅為體育和旅遊融合發展指明了方向,也為加快推動海南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建設提供了遵循,描繪了海南對外開放新藍圖,為海南省體育旅遊的生態化、國際化、特色化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撐。
  • 德豐利達體育產業邁上新徵程
    2018年5月22日至25日,由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管理中心主辦、湖北省體育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德豐利達集團旗下德豐華奧文化體育發展(北京)有限公司承辦的2018年全國健身氣功裁判員培訓班在「中國健身氣功協會雷山國際養生培訓基地」—雷山德豐凱隆溫泉酒店舉辦。
  • 國家體育總局 江蘇省人民政府 建設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示範區合作協議
    江蘇省人民政府進一步加強基本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的規劃設計、標準制定、政府投入、績效評估,加快構建特色鮮明、功能完善、城鄉發展一體化的基本公共體育服務體系,推進基本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大力推進城市社區「10分鐘體育健身圈」和綠色健身步道等民生實事建設。推動市、縣體育部門參與公共體育場地設施的規劃、審批和驗收,實現基層公共體育設施免費開放。
  • 福州:四箭齊發 加快建設特色體育強市
    著眼「十四五」,福州體育將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體育的價值追求,推動體育治理新格局、體育惠民新舉措、競技體育新提升、體育休閒新發展,全面開啟新徵程,加快建設特色體育強市。  劉丹介紹,福州體育還將致力體育教育、體育醫療、體育旅遊等行業融合發展,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融合發展,賽事活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通過突出「三個融合發展」,做好「體育+」「+體育」的大文章,給事業活力裝上騰飛的翅膀,構建新時代體育工作的新格局。
  • 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體育大健康產業分會成立
    12月8日,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體育大健康產業分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在南寧萬達文華酒店舉辦。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體育大健康產業分會成立大會合影(主辦方供圖)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成立於2006年1月12日,業務主管部門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在民政部註冊登記並接受其監督管理,是具有法人資格的,非盈利的全國性社會團體。
  • "鳥巢模式":掘金體育文化產業發展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6日訊(記者顧陽)長期以來,金融資本與體育文化企業之間信息不對稱問題。對此,中國經濟網記者獲悉,鳥巢文化中心日前與上海文交所體育文化產權交易中心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發揮鳥巢文化交流平臺作用,促進國內體育文化產業項目與金融資本的高效對接。
  • 鄭州體育助力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紀實
    體育產業發展的「鄭州模式」效果顯著。體育總會、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和老年人體育協會實現全覆蓋,鄉鎮(街道)均有相應的群眾體育組織和專(兼)職體育幹部,形成了層次分明、門類齊全、覆蓋城鄉的體育社會組織發展體系。
  • 國家體育總局發布《體育彩票發展「十三五」規劃》
    「十二五」時期,體育彩票深入貫徹《彩票管理條例》及《實施細則》,緊緊圍繞「十二五」規劃目標及任務,牢牢把握國家公益彩票的基本定位,鞏固發展基礎、轉變發展方式、拓展發展空間,各項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依法治彩能力不斷增強、管理水平有所提升、產品結構持續優化、渠道建設成效顯著、品牌傳播取得實效、技術支撐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隊伍建設取得新進展、銷售規模實現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