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應對蝗災新招:有償鼓勵農戶捕捉蝗蟲,加工成雞飼料

2020-12-26 西部網

新華社6月10日消息,巴基斯坦政府近日出招應對25年來最嚴重蝗災,有償鼓勵農戶捕捉蝗蟲,並且「變害為寶」,把蝗蟲加工成雞飼料。

捉蟲止損

巴基斯坦農業中心地帶因今年的蝗災嚴重歉收。法新社6月10日報導,來自巴基斯坦國家糧食安全與研究部的穆罕默德·胡爾希德和生物技術專家喬哈爾·阿里今年早些時候在產糧大省旁遮普設立試點項目,鼓勵當地農民捉蝗蟲賺錢。所獲蝗蟲經乾燥、切碎後加在家禽飼料中。

試點項目選在旁遮普省奧卡拉地區,是因為那裡的莊稼沒有打過農藥,捕獲的蝗蟲適合作飼料。

胡爾希德說:「我們首先必須學會捉蝗蟲,然後教當地民眾。」大批蝗蟲夜間聚集在樹木或農作物上,在氣溫較低時保持不動、直到日出,因而易於捕捉。

為獲得每公斤蝗蟲20盧比(約合12美分)的獎勵,一些農戶願意通宵捉蟲。一名農民說,她因蝗蟲失去所有莊稼,但和兒子捉一趟蝗蟲就賺到1600盧比(10美元),抵消了蝗災造成的部分損失。

按照法新社的說法,捕蝗項目即便無法完全彌補蝗災損失,也能讓受災農戶獲得新的收入來源,同時緩解政府分發滅蝗農藥的壓力。

優質雞食

不過,在數百名農民加入捉蝗隊伍、共捕獲20噸蝗蟲後,巴基斯坦政府已耗盡補貼農民捉蟲的經費,項目因此暫停。

巴基斯坦國家糧食安全與研究部近期公布試點項目結果,準備把項目擴大到其他地區。總理伊姆蘭·汗支持項目推廣計劃。

試點項目所獲蝗蟲已被巴基斯坦最大禽類飼料製造商「高科技飼料」接收。總經理穆罕默德·阿塔爾嘗試用蝗蟲替代飼料中大約10%的大豆成分,用來餵養500隻肉雞,結果發現飼料沒問題,蝗蟲「有潛力作家禽飼料」。

巴基斯坦今年遭遇嚴重蝗災,迫使政府宣布國家緊急狀態並向國際社會求助。不少人擔心,隨著季風雨本月來臨,蝗蟲數量將暴增。

蝗災同時引發食品短缺擔憂。巴基斯坦重要收入來源小麥和棉花,以及香蕉、芒果、蔬菜等作物均易遭蝗蟲襲擊。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數據顯示,巴基斯坦如果有25%的莊稼遭毀壞,可能損失大約50億美元。另外,糧食歉收將推升價格,繼而導致糧食安全有惡化風險。

(原題為《巴基斯坦應對蝗災出新招》)

編輯:秦秦

相關焦點

  • 巴基斯坦應對蝗災出新招:「變害為寶」,把蝗蟲加工成雞飼料
    巴基斯坦政府近日出招應對25年來最嚴重蝗災,有償鼓勵農戶捕捉蝗蟲,並且「變害為寶」,把蝗蟲加工成雞飼料。【捉蟲止損】巴基斯坦農業中心地帶因今年的蝗災嚴重歉收。法新社10日報導,來自巴基斯坦國家糧食安全與研究部的穆罕默德·胡爾希德和生物技術專家喬哈爾·阿里今年早些時候在產糧大省旁遮普設立試點項目,鼓勵當地農民捉蝗蟲賺錢。所獲蝗蟲經乾燥、切碎後加在家禽飼料中。試點項目選在旁遮普省奧卡拉地區,是因為那裡的莊稼沒有打過農藥,捕獲的蝗蟲適合作飼料。
  • 蝗災來襲 印度和巴基斯坦聯手應對
    【文/觀察者網齊倩】自去年5月份,印度和巴基斯坦一直遭受蝗蟲災害襲擊。截至目前,印度已有十個地區,近36萬公頃農作物受到破壞。聯合國糧農組織1月就曾警告,大量蝗蟲在印巴區域出沒,6月份兩國很可能爆發更大規模蝗災。
  • 印巴蝗災有多恐怖?蝗蟲聚集後變「喪屍」,「戰鬥雞」也束手無策
    文/一刀劈碎美利堅近日,在亞非國家泛濫的蝗災讓人們見識到了它們的可怕。之前不久,「沙漠蝗蟲」戰鬥群聯合「伊朗蝗蟲」,大舉入侵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對兩國部分地區農業造成了毀滅性打擊。印度此次蝗災主要集中在西部的拉賈斯坦邦和古吉拉特邦,導致40萬公頃面積農作物減產或絕收。中國農科院專家稱,沙漠蝗災通常每年5、6月份才會在印巴等國爆發,今年提前了好幾個月,是因為去年較嚴重的蝗災使很多蝗蟲在巴基斯坦和印度交界處留下了蟲卵,目前發生的沙漠蝗災是由當地留下的蟲卵孵化形成的。
  • 蝗災告急!浙江10萬「鴨子軍隊」將出徵巴基斯坦滅蝗!
    導讀:巴基斯坦因蝗災於本月早些時候宣布國家緊急狀態。 根據巴方需求,中國政府已派出蝗災防治工作組抵達巴基斯坦。 隨後,10萬「鴨子軍隊」也將代表國家出徵滅蝗。
  • 巴基斯坦出現蝗蟲災難,有什麼辦法可以阻止和幫助巴基斯坦呢?
    也正因為巴基斯坦的經濟狀況,蝗災將會給巴基斯坦帶來更加致命的打擊。應該如何阻止蝗災呢?有恩必償還的我國能提供什麼好方案嗎?巴基斯坦政府的報告顯示,來自非洲的蝗蟲已經達到了巴基斯坦境內,國家的糧食供應面對巨大危機。
  • 十萬隻鴨子真能搞定巴基斯坦的蝗災?不是說群居的蝗蟲有毒麼?
    今天打開新聞就是鋪天蓋地的鴨子大舉出徵巴鐵,協助消滅蝗災!寧波鴨子請求出戰的新聞,近期印巴蝗災告急持續已久,受到前年開始爆發的蝗災影響,伊朗巴基斯坦以及印度,非洲的索馬利亞、衣索比亞和肯亞等國,均受到了嚴重的蝗災影響,因此各國都損失慘重!鴨子滅蝗在中國是有傳統的,當年新疆蝗災就是浙江鴨子遠徵,一舉殲滅蝗蟲!
  • 十萬鴨子滅蝗蟲出徵巴基斯坦 什麼鴨子吃蝗蟲?一天能吃多少
    導讀:巴基斯坦因蝗災於2月初宣布國家緊急狀態。根據巴方需求,中國政府已派出蝗災防治工作組抵達巴基斯坦。隨後,浙江10萬隻鴨子出徵巴基斯坦滅蝗。那具體是怎麼回事?蝗蟲的天敵是鴨子嗎?吃蝗蟲的鴨子叫什麼,一隻鴨子一天吃多少蝗蟲?
  • 「蝗蟲行情」背後有深意 新消息:蝗災結束了
    「全是沙漠蝗蟲惹的禍。目前,雖然巴基斯坦2019/2020年度的棉花已收穫完畢,印度這個年度的棉花已收穫了大半,但仍有很多投資者認為當前聚集在這兩個國家的4000億隻左右的沙漠蝗蟲,將會對當地的棉花生產造成不利影響,特別有可能會對2020/2021年度的印度與巴基斯坦棉花、甘蔗種植等形成較為嚴重的損害。」
  • 非洲蝗災肆掠,為什麼不大量繁殖蝗蟲作為飼料呢?
    蝗蟲的確營養豐富,主要是含有大量的蛋白質,不僅僅是很多生物的,比如雞鴨和魚蝦類的天然蛋白質餌料,而且繁殖能力非常強,一個蝗蟲可以產卵幾十顆,一年可以產卵三次,20天左右就可以孵化成成蟲。我個人感覺原因主要是兩點:1,同樣是繁殖能力強:本來,從養殖的角度來看,蝗蟲繁殖能力強,具有很高的增值效益,但是同時別忘了,蝗蟲從來就是作為人類的害蟲出現的,不說這次非洲蝗災,就說我們歷史上的蝗災都是不計其數的。蝗災發生之後,基本上農作物可以說是顆粒無收。
  • 面對蝗蟲,巴基斯坦考慮從印度進口殺蟲劑,網友說加點咖喱更美味
    綜合外媒2月17日報導,路透社披露的信息顯示,巴基斯坦可能從其主要競爭對手印度進口殺蟲劑,以應對即將可能出現的大規模蝗蟲襲擊,為此,他們甚至不惜違反印巴之間的貿易禁令。巴基斯坦國家糧食安全研究部植物保護司司長法拉克納茲博士告訴路透社記者:「是的,我們確實對今年6-7月份可能爆發的蝗災有所恐懼,這就是我們提前計劃和準備的原因。」此外,為對付可能出現的蝗蟲災害,除了向老對手印度低頭,巴基斯坦還計劃從中國進口更多殺蟲劑。
  • 蝗蟲來襲,預警:4000億隻蝗蟲已到達印度和巴基斯坦
    據悉,本次蝗災始於非洲,然後飛過紅海進入歐洲和亞洲,目前已經到達了巴基斯坦和印度,距中國可以說僅一步之遙。非洲飛蝗(圖片源自網絡)  蝗蟲所到之處只能用「慘烈」二字形容。  巴基斯坦遭遇了非洲蝗蟲與伊朗蝗蟲雙重入侵的打擊,創下該國27年未見的蝗災;巴基斯坦官方表示:蝗蟲目前每天破壞約為3.5萬人的口糧,如任其發展,國家將會無糧可收;為此,巴基斯坦已經宣布進入了緊急狀態,動用了數百架飛機進行噴灑農藥和驅趕,而其中1架飛機在作業時不幸在拉希姆亞爾汗墜毀;儘管面對如此大的蝗災,「巴鐵」在本次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中,仍在第一時間無償向中國捐贈了
  • 從巴基斯坦蝗蟲VS鴨子,看網際網路思維
    首先,對友國巴基斯坦遭遇此蝗災表示親切慰問。其次,我泱泱大國,除了人才濟濟的同時,鴨將也濟濟,擠擠就擠擠。所以利用食物鏈是最合理也是最省成本的方式,聽說鴨子在吃貨界的聲譽高於雞,因此出現了這麼一場有趣的應援:我方將派出10萬鴨兵鴨將乘坐飛機將遠徵巴基斯坦蝗蟲大軍。突然有一種,不知道這是屬於社會新聞、軍事新聞、國際新聞、娛樂新聞還是科技新聞的既視感。
  • 「起鍋燒油」對抗蝗災?小心了,這樣的蝗蟲有毒!
    東非的蝗災已經蔓延到了南亞地區,印度和巴基斯坦也開始收到大群蝗蟲的肆虐。蝗蟲能否進入中國也成為了人們關注的問題,而腦洞大開的網友們已經想出了對策——說吧,想被吃成幾級保護動物?一般情況下,蝗蟲確實能吃,據歷史記載,我國早在唐代就開始吃蝗蟲,當時一遇到蝗災後,百姓就把蝗蟲抓來充飢。現在的人們則把蝗蟲當作美食來享用,蝗蟲也有一定的營養,對人體有不錯的保健作用。但是真的能靠吃來解決蝗災嗎?——不能!蝗蟲並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吃的。
  • 蝗蟲虛晃一招 「棉花糖」行情曇花一現
    原標題:蝗蟲虛晃一招,「棉花糖」行情曇花一現   蝗災未至,威震期市。
  • 古代常見蝗災,但現在中國為什麼沒有蝗災了?蝗蟲都被吃貨擼了嗎?
    在中國古代,發生蝗災時,人們為什麼不吃蝗蟲呢?困擾中國農民數千年的「蝗災」,為什麼現在很少見了?今天我們就來重點講一講這個問題。蝗蟲俗稱「螞蚱」,蝗蟲的種類非常多,在生物學分類上有一個蝗總科,地球上大約有1萬多種昆蟲屬於蝗總科,分布最廣泛的蝗蟲則是飛蝗。蝗災,通常就是飛蝗所造成的。
  • 中國歷史上蝗災頻發,古人是如何消滅蝗蟲和預防蝗災的?
    文|觀景說史序言:自2019年12月以來,東非經歷了數十年來最嚴重的沙漠蝗蟲災害,現在蝗災已經蔓延至印度和巴基斯坦。這場大規模蝗災的爆發,已經嚴重威脅相關國家和地區的作物生產和糧食安全,成為了2020年世界上重大的自然災害之一。
  • 第二波蝗災來襲!印度近5萬公頃農田被摧毀,巴基斯坦獲中國幫助
    今年年初,從非洲遠道而來的沙漠蝗蟲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地肆虐,對當地農作物產生大規模影響。但隨著蝗蟲們進入產卵交配期,2月印度、巴基斯坦等地的蝗災終於偃旗息鼓。但5月底,重新長成的第二輪蝗災又開始侵害印度、巴基斯坦等地。
  • 蝗蟲快速逼近會有威脅嗎?20年前浙江派3萬隻鴨子坐飛機去新疆吃蟲...
    4000億隻蝗蟲 法茲家的穀子、龍豆和綠豆,被沙漠蝗蟲啃光了。他今年28歲,是巴基斯坦信德省小村拉希爾的農民。 「我們家有40隻山羊,4隻駱駝。我們莊稼枝葉飼料已經沒有了。蝗蟲也沒有放過牧場的草和樹葉。」
  • 真遇上蝗災可能就沒那麼樂觀了
    國內抗擊疫情剛剛進入總攻,國外就因為氣候突變,4000億蝗蟲大軍鋪天蓋地而來。有人就說了,把這些蝗蟲吃掉不就行了?雞肉味?嘎嘣脆?實在不行,趕雞鴨上陣!對此我只能說,這也就是說說而已。空運戰鬥雞、戰鬥鴨的呼聲此起彼伏,有人認為用蝗蟲餵家禽,既節省了飼料,吃蝗蟲的家禽肉質還更好,是一舉多得的辦法。「滅蝗」若如此簡單,也太不把我們曾經的血淚放在眼裡了。1937年美國電影《大地》中,就對當時中國蝗災的恐怖景象做了描述。
  • 中國科學院院士康樂:鴨子軍團滅蝗災?聽上去很美,卻不現實
    今年年初,關於沙漠蝗和鴨子軍團的消息頻上各大網絡平臺熱搜:非洲東部多國遭受嚴重的沙漠蝗蟲災害,巴基斯坦政府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以應對嚴重蝗災,就在此時,一篇《蝗災告急!浙江10萬鴨子軍團將出徵巴基斯坦滅蝗》的報導迅速走紅,之後中國農業部工作組表示現階段派「鴨子軍團」赴巴滅蝗並不現實。「現實中利用雞、鴨去消滅大量蝗蟲的可行性、科學性和簡便性都是受到限制的。」12月8日,記者採訪了中國科學院院士、河北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康樂,康樂院士表示,用「雞鴨軍團」去消滅嚴重蝗災的想法「聽上去很美,卻不現實」。圖為康樂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