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時報網】在這一非常時期,三文魚被意外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就如同在湖中丟入石子而掀起漣漪。自北京新發地市場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新冠病毒,中國全國多地商超、餐廳連夜下架三文魚,三文魚進口航班受到影響,一些進口海產品、肉類等生鮮產品也受波及。有分析稱「三文魚事件」引發的疑問可能會影響近期歐洲海產品的出口前景。
綜合新浪財經、北京《環球時報》報導,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之前對新冠肺炎已經作出官方解釋,稱「目前並沒有證據證明食物是新冠病毒來源,但是病毒幾乎沒有可能通過食物傳播。」而就目前來看,三文魚是否為新發地批發市場傳染源尚無定論。當前普遍共識認為,魚類幾乎無可能成為新冠病毒在自然界中的中間宿主。
但生食是否會感染病毒等問題不斷催生著社會的焦慮與不安,食品安全依然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話題。
6月13日,北京豐臺區一家超市內的三文魚已下架。(圖片來源:中新社)
挪威三文魚:「避險天堂」要失靈?
在疫情期間,全球海產品的銷量雖有下滑,但相對其他生鮮食品板塊卻是表現平穩。這期間,中國市場對新鮮三文魚的情有獨鍾也助力了歐洲海產品的增長。作為挪威主要出口產品之一的三文魚在所有水產品銷售中表現最佳,甚至被一些投資人戲稱為「避險天堂」。
挪威海產局數據顯示,去年,挪威農場養殖三文魚出口總量高達110萬噸,價值75.1億美元。這一數據比2018年又有了6%的增長。其中,中國是挪威農場養殖三文魚消費大戶,進口到中國的新鮮三文魚總量在2019年翻番,價值高達1.5億美元。
此外,有數據統計顯示:今年從1月份到4月份,在中國所進口的所有新鮮三文魚中,挪威佔了45%的絕對份額。蘇格蘭的情況也大體相同。英國稅務局(HMRC)的統計數據顯示,與挪威類似,蘇格蘭的三文魚出口也在2019年出口總價值高達6.18億英鎊,同比2018年增長22%,其中,法國,美國和中國是蘇格蘭三文魚出口三個最大的市場,2019年從蘇格蘭進口了價值5900萬英鎊的三文魚。
即使增長平穩,在疫情的背景之下,歐洲的三文魚出口也並非一帆風順。新浪財經了解到,挪威海產品出口總量下滑主要是因為疫情中主要市場飯店關閉,加之空運航班減少,運輸成本升高。其中,中國物流一段時間的受阻也是銷量下滑的原因之一。在飯店銷售減少的同時,全球零售一直有所提升,但並不足以讓總量實現增長。
挪威海產品出口受到國際衝擊波的影響,銷量價格已經出現雙下滑。有分析認為,受北京「三文魚事件」影響,挪威三文魚價格或進一步暴跌,可能會影響歐洲海產品對華出口,中國或暫停對三文魚乃至生鮮產品進口。
專家:做好檢疫 不會影響生鮮進口
對於「三文魚事件」是否會對進口生鮮產生影響,武漢大學醫學部病毒所教授楊佔秋表示,目前看不必暫停進口,「暫停進口會影響市民生活,做好進口檢疫就可以了」。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也持相同觀點。她認為,此次「三文魚事件」總體上不會對進口生鮮造成太大的影響,政策不會專門指向對進口產品的限制。她認為,為了保障食品衛生安全,有關部門可能會對進口產品加強檢疫檢驗,同時對中國國內生鮮食品的經營環節也會加強監管。「檢驗檢疫不只是針對進口產品,而是對涉及生鮮食品經營的各個環節都會加強監管」。
海鮮市場管理辦法 歐洲國家自有一套
圖為德國東部城市萊比錫的一處集市。(圖片來源:新華社)
北京疫情反彈再度讓海鮮市場成為人們高度關注的焦點。海鮮市場管理,對很多國家的衛生管理部門而言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歐洲國家如德國、挪威均有一套嚴格的管理辦法。
挪威是全球第二大海產品出口國,海鮮產品出口到100多個國家。卑爾根魚市是挪威最大的海鮮市場之一,從十六世紀起,這裡就一直是卑爾根人氣最旺的地方之一。
挪威卑爾根大學學者阿爾弗雷德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挪威對海鮮市場的管理看似寬鬆,其實非常嚴格,「從打撈到餐桌」整個過程都處於監控之下,各種信息都是公開透明。為了保證海鮮無汙染,挪威當局決定嚴禁向海水中丟棄廢物。挪威僅三文魚養殖場就有數百個,每年產出三文魚100多萬噸,養殖中盡力讓寄生蟲最小化。
市場裡出售的海鮮一般都必須放在冰塊中,或者冷凍處理。攤位出售的海鮮一般每天都有定量,售完為止。對於未售完的海鮮,會進行無害處理。與日本人相比,挪威人生吃海鮮相對較少,傳統的海鮮有著名的燻鮭魚、燻鱒魚和醃製三文魚。煙燻味道混合著香草氣息,然後再進行煎炸、慢烤或是燉煮,這樣會減少衛生風險。
具有300多年歷史的漢堡魚市是德國最大的海鮮市場之一。這裡不僅可以買到新鮮或冷凍的鮭魚、鱒魚、三文魚、貝類等海鮮,以及奶酪等傳統食品,還能品嘗現場烹飪的海鮮美食,甚至還有傳統助興節目。不過,由於新冠疫情的原因,漢堡魚市目前還處於關閉之中。
在漢堡魚市經營海鮮攤位的魯迪格透露,要在魚市擺攤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百多個攤位的主人都必須進行三年左右魚類經營的職業培訓。即使攤位的幫工也要進行專門的衛生培訓。而且,所有工作人員還要定期進行職業再培訓。魯迪格表示,德國涉及食品立法及相關條例多達200餘個,歐盟也有各種食品法規。作為經營者必須懂得其中一些規定。
在德國,海鮮產品都可以溯源。攤位上出售的海鮮從生產、加工、倉儲、運輸、銷售等各個環節,都必須記錄在案,有據可查。海鮮產品的包裝標示中也必須標明生產者、生產流程、產地和公司名稱、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認證標籤等。這樣,一旦發現問題,便可找到根源所在。平時,海鮮市場有專門的衛生健康團隊管理,每天都要進行徹底清理,並進行衛生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