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魚等進口海鮮會被一禁了之嗎?我想,當你了解了這些進口三文魚的真相後,都不用國家禁止,你也不會想吃了。
自從6月11日,北京新發地市場突然爆發新冠疫情,並且在切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上檢測出新冠病毒以來,全國多地下架進口三文魚。
不少國家對華的三文魚出口因此受到影響,尤其是挪威。
據路透社報導稱,挪威食品安全部門表示,沒有證據表明挪威的魚類產品可能受到感染。
但上周末,挪威三文魚生產商的對華出口訂單被取消,對中國出口銳減34%至240噸。而當地時間15日,各個挪威三文魚養殖公司股價全部下跌。
進口挪威三文魚價格也暴跌!在上周五,平均三文魚每公斤7.80美元(約55.27元人民幣)的價格,現在平均每公斤6.21美元(約44元人民幣)。
有人測算,如果中國市場今年能夠進口6萬噸冰鮮三文魚,平均每個月進口5000噸,乘以每噸10萬元左右的進貨價格,停止銷售1個月的損失就已達5億元人民幣,也就是上億美元。
該國官方17日趕忙撇清關係,稱「疫情與挪威的三文魚無關」。挪威漁業海產部部長奧德·埃米爾·英格布裡森表示,「北京新發地市場的新冠病毒並非來源於挪威的三文魚」。當日,不少挪威三文魚養殖公司的股價應聲上漲。
那麼,三文魚等進口海鮮會被一禁了之嗎?
在今天下午舉行的商務部新聞發布會上,有美國記者提問:商務部會否因此考慮臨時暫停從疫情嚴重的國家進口冷鏈運輸的肉類魚類海鮮等?
針對這個問題,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未來會加強與相關國家的溝通協調,從源頭上管控好進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中國消費者的健康安全。
從這個發言來看,大概率是不會被禁止。
三文魚肉質鮮嫩,也比較有營養,是很多吃貨的最愛。然而隨著近日進口三文魚成為焦點,不少媒體近日曝光了挪威三文魚養殖鏈的「數宗罪惡」,讓愛吃三文魚的消費者都懵了,甚至有點噁心反胃想吐。
14日,德法公共電視臺紀錄片曝光了挪威三文魚養殖鏈的「數宗罪惡」:水質汙濁,魚身布滿潰瘍,養殖三文魚的死亡率高達20%。
同時每年約18.3萬條養殖三文魚逃離養殖場進入海洋,威脅到野生三文魚的生存。
德法公共電視臺的記者曾經隱藏身份深入三文魚故鄉——挪威進行了實地調查。
結果發現,養殖場的景象簡直噁心極了:大量魚擠在骯髒、充滿它們排洩物的海水裡。許多得病的三文魚身上布滿大如手掌的潰瘍,有的已變成S型畸形魚。高密度的養殖也讓魚蝨泛濫成災。
儘管這樣,挪威竟然還是三文魚生產和出口大國,年均銷售額達500億歐元。
美國《新聞周刊》兩年前就說過,三文魚壽司早就不能吃了!美國科學家認為魚裡有毒素,會導致多種疾病,包括癌症和新生兒畸形,尤其是年輕人和孕婦。
而挪威自己的機構說毒素沒有關係,不會帶來傷害。
龐大的三文魚產業鏈,也影響千千萬萬從業者的生機。除了養殖場著急了,更直接導致很多日料老闆哭暈在三文魚上!
據每日經濟報導,北京疫情一反彈,日料店的營業額直接掉80%。只能說,今年做餐飲實在太難了,日料店更要做好心理建設。
三文魚究竟是不是病毒的『元兇』?這需要等權威調查,或許生鮮還能重新回到大家的餐桌上。
但是人們還會像以前那樣去歡暢地吃嗎?我覺得人們對三文魚的心理陰影並不會就此輕易散去。